一、詩 宋代

關燈
A2屃仍棱層。

    嗥煙嘯雨猿鶴宅,絕山航海樵漁能。

    草衣穴處避世士,木食澗飲安禅僧。

    芝房雲閣無盡藏,月屏風幌長明燈。

    笑看闤阓一蟻蛭,揮斥氛祲投蠻藤。

    徑行石窦解滕屦,飲灌匏杓談淄渑。

    莫嗔踏碎蒼苔色,莫嫌汲濁陰井清。

    膏肓泉石有鑒裁,騰踔岩崿試股肱。

    要識石鼓真面目,立置枕幾非繪缯。

    風吹楊葉此山下,欲問故老知誰應。

    市朝一夢争奪際,山海蕭散堪伏膺。

     自注:孫子安見招。

     ——《雙溪集》卷一 台灣《四庫全書》本 陳傅良(1137~1203年)字君舉,浙江瑞安人,宋乾道八年(1172年)進士,為泰州教授,改承奉郎。

    淳熙五年(1178年)通判福州,深為梁克家器重,委以州事。

    次年,罷。

    累官寶谟閣待制。

     遊鼓山 鼓山聞天下,一見名不空。

    自從周職方,閩在王會中。

    登山亦幾人,興寄随所逢。

    騎君常忄曷日,遷客作悲風。

    劍川發瓯西,萬裡與海通。

    忽然得平壤,北山矗其東。

    我行未及巅,已見國勢雄。

    三韓列吳會,不可道裡窮。

    俯瞰南來帆,沄沄自朝宗。

    曩時諸降王,各撫千裡封。

    相招神銜圖,旅獻東都宮。

    東都今何如?胡馬鳴蒿蓬。

    一春長雨霧,明日歸樊籠。

    恣探泉石幽,篝燈導歸筇。

     ——《止齊集》卷一 台灣《四庫全書》本 趙汝愚(1140~1196年)字子直,饒州餘幹(今江西餘幹)人,宋宗室。

    乾道進士,曆知樞密院事,拜右丞相。

    韓侂胄弄權,出知福州,又貶永州,病卒于途次。

     同林擇之、姚宏甫遊鼓山(紹興辛亥九月廿日) 幾年奔走厭塵埃,此日登臨亦快哉。

    江月不随流水去,天風直送海濤來。

    故人契闊情何厚?禅客飄零事已灰。

    堪歎世人隻如此,危欄獨倚更徘徊。

    (刻石門左) ——乾隆《鼓山志藝文》 愚齋即趙汝愚。

    《閩中金石記》雲:“愚齋其為趙汝愚無疑也。

    ……《閩都記》以愚齋為朱子詩,誤矣。

    ” 登水雲亭(淳熙十三年正月四日) 靈洞有幽趣,臨滄抎佳名。

    我來坐久之,猶懷不盡情。

    褰裳步翠麓,危絕不可登。

    豁然天地寬,頓覺心目明。

    洋洋三江彙,迢迢衆山橫。

    清寒草木瘦,翠蓋亦前陳。

    山僧好心事,為我開此亭,重遊見翼然,險道悉以平。

    會方有行役,邛蜀萬裡程。

    徘徊更瞻眺,斜日下雲屏。

     ——乾隆《鼓山志藝文》 真德秀字景元,建州浦城(今福建浦城)人。

    宋慶元五年(1199年)進士,曆知福州、泉州,有善政。

    内召為翰林學士,遷參知政事,卒谥文忠。

     遊鼓山 六月二日,偕潛夫參謀諸友遊鼓山,飲湧泉亭。

    明旦,登天風海濤,坐白雲亭。

    追懷昔遊,怆然有感,偶成拙詩奉呈,并簡住山明師。

     嚴宸有追诏,趣上太守符。

    疲民未蘇醒,還顧空躊躇。

    來尋靈源盟,喜與佳客俱。

    始酌清泠泉,一浣丹墨氵誇。

    超然煩暑中,著身在冰壺。

    遲明陟危亭,雲濤渺空虛。

    煙霏倏開合,峰巒時有無。

    偉哉此絕觀,雄壓東南隅。

    蒼崖萬仞立,四面環瓊琚。

    翠木巧蔽虧,亭午清陰敷。

    令人淡忘歸,似到真華胥。

    憶昨泛蓮日,選勝邀朋徒。

    摩挲岩上刻,慨仰趙與朱。

    舉觞酹且盟,一節期終初。

    重來三十年,恍如隔朝晡。

    并遊四五人,存者獨老癯。

    有懷子陳子,感歎為欷觑。

    子抱明月終,我方長途趨。

    颠踣懼不免,僘省當何如。

    原言祝同社,著力相攜扶。

    禅伯亦可人,新結峰頂廬。

    老我故倦遊,軒冕非所娛。

    會須脫塵革幾,來依懶瓒居。

     ——乾隆《鼓山志藝文》,又見 《真文忠文集》卷一 《四部叢刊》本 黃榦字直卿,福州閩縣(今福州市)人。

    朱熹學生、女婿,曆知漢陽軍、安慶,卒谥文肅。

    世稱勉齋先生。

     登鼓山 登山如學道,可進不可已。

    懸崖更千仞,壯志須萬裡。

    平生石鼓懷,獨酌靈源水。

    峨峨大頂峰,欲往辄中止。

    今朝複何朝,擊楫渡清泚。

    好風從西來,缥缈吹遊子。

    褰裳陟遙巅,萬衆能俯視。

    東南際大海,日月旋磨蟻。

    煙雲隔洲渚,曆曆猶可指。

    城中十萬家,嚣喧不到耳。

    郊原與市廛,瑣碎如聚米。

    同來皆良俦,酌酒共歡喜。

    深林更叫嘯,磐石恣徙倚。

    摩挲陳公碑,歲月為我紀。

    更持末後句,歸以銘石幾。

    (原注:陳烈《鼓山銘》末句雲:“謹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