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遊夢影

關燈
帶,穿雲度水,曲折回環,其布置已為海上諸園之最。

    雖然杉桐桧柏、奇花美草,華堂彩榭、鳥籠獸圈皆為匠園者意有之物,而又一村實為獨得之境。

    村在園西幽深處,隔以粉牆,遊此園者鮮知此中有村。

    村口以樹條編青籬,聊成戶形;籬外一河,橫可數丈,左畔有闆橋可渡,渡河數十步有茅屋數間,外繞以竹柏柳杏,樹梢高挂一幌,曰“沽酒處”,入其屋中,槿籬土壁,竹榻紙窗,樸然入古。

    推窗一望,北風潇灑,隔河蘆荻,戰戰有聲。

    下視河中遊魚,可垂釣也。

    出酒家小石路二十餘步,稍高處有亭,上亦覆以茅。

    爐竈瓶幾,錯落安排。

    亭中貯無錫惠山泉,任客品嘗。

    亭下左畔有井一,旁置篷笠桔槔之具。

    井旁牆下欄以竹栅,豢養雞鵝鴨豕之類。

    佇亭久望,時當落葉滿地,綠菜盈畦,忽聽雞啼一聲,便不知此身仍在花園中也。

    村中種菊老人嘗迎餘笑曰:“此間遊客鮮至,間有至者,亦一望其蕭然而去,客何坐忘之久也?客亦嘗遊楊樹浦大花園與白大橋之公花園乎?大花園廣約百畝,中有大河,可容小輪舟來往;并有獅象獏豹異種禽獸,又有各種魚蝦蚌蛤之類。

    以玻璃為牆,貯海水養之;更有鳥籠高二十丈,大數倍之,長約半裡,中植大樹五六株,小樹亦倍之,任鳥飛鳴上下,亦奇觀也。

    公家花園右畔恰臨大江,樓台亭檻皆作洋式,遍地栽花。

    随處設座,花各來自外國,紅紅翠翠,名目各異。

    每當禮拜,西人往往挈眷來遊,迨夕陽西逝,始各緩緩攜手而歸。

    而華人亦間有過而入者。

    ”此所謂滬上花園也,亦遊滬者所必事也。

     滬上妓院亦甲于天下,别戶分門,不勝枚舉。

    大抵書寓、長三為上,麼二次之。

    書寓者,即女唱書之寓所也,其品甚貴,向時不屑與諸姬齒,今則長三亦書寓焉.其來自姑蘇為多,故聲口皆作蘇音。

    江西、揚州、甯波人皆能效之,惟湖北、天津樂操土音,分道揚镳,自立一幟。

    蓋書寓、長三、麼二總名曰“堂子”。

    麼二堂子皆聚于東西棋盤街,若書寓、長三則四馬路東西荟芳裡、合和裡、合興裡、合信裡、小桃源、毓秀裡、百花裡、尚仁裡、公陽裡、公順裡、桂馨裡、兆榮裡、兆貴裡、兆富裡皆其房籠也。

    樓深巷狹,曲折回環,夕陽初下,羅绮風柔,遊客至此,真可歌“迷路出花難’也。

    房中陳設俨若王侯,床榻幾案非雲石即楠木,羅簾紗幕以外,着衣鏡、書畫燈、百靈台、玻罩花、翡翠畫、珠胎鐘、高腳盤、銀煙筒,紅燈影裡,爛然閃目,大有金迷紙醉之概。

    客入其門,以擺台面為第一義,斯時觥籌交錯,履舄縱橫,酒霧蒸騰,花香缭繞。

    既而大菜一上,局妓紛來,銅琵銀剔,珠唱雲高,本樓倌人唱罷,外妓次第續之。

    《霓裳》同詠,飄乎欲仙,宋廣平鐵石心腸,未嘗不為梅花颠倒矣!乃曲未終而射覆猜拳、賭酒角勝,歌聲呼聲錯雜其中,既而酒闌珠散,醉舞蹁跹,留髡燭滅,芗澤微聞,釀芙蓉之膏,斟苑茗之壺,華胥一夢,幾不知此身尚在人世間也!書寓、長三,麼二之外,有衣飾房榻粗類堂子者曰“住宅”;亦有豔服夜遊,群擁聚于茶室、煙寮,倚婢招人,曰‘野雞”;更有赤頭大腳,專接泰西冠蓋之流,曰“鹹水妹”!亦有衰年淫姬,暗藏名花,勾引生客,曰“花客寓”;此皆名目卑污,附麗妓院,風雅者固不屑道。

    若夫樓閣三層,笙歌徹夜,琴韻嗚嗚,鞋聲橐秦,則謂之“老旗昌”。

    老旗昌,粵妓也,開市在北市老旗昌,即以其地名也。

    青唇吹火,兩足如霜,好蘇、揚式者頗诋不遺力;然其間佳者,姿質明塋,肌膚細膩,水眼山眉,别饒佳趣,雖钗钿衣服迥與滬異,然亦不失大方舉止也。

    餘獨歎上海風俗之壞,不壞于諸妓館林立,而獨壞于台基、花煙間。

    台基者,倚門淫姬擇幽僻小樓二三楹,陳設略備,狎遊子弟意有所屬而苦難如願者,?以重金,托其撮合,雖嬌娃嫠婦,一經煽惑,無不失足其中。

    事敗之後,至有為父母所責,或不禮于其夫者,服毒自盡,不知其數,傷風敗俗,莫斯為甚。

    妓館雖下至野雞,亦必洋蚨三四番方能訂交,若衣衫藍縷,仍不得其門而入。

    而花煙間一開,則肩挑負販者誤矣!吸煙一盒不過百錢,抹胸捋肚,無所不為。

    若輩各租界皆有,惟十六浦為腐聚之所。

    餘嘗車過其地,見夫奇形怪貌、施粉塗脂、沿街排坐,幾乎入藥叉鬼國,令人心悸!而鄉民偶爾至此,稍為顧視,即拖入洞中,腰纏立罄。

    嘗見東洋車夫,捉襟見肘,兩足如飛,盡一日之力不過得青蚨二三百片,除飯房數十錢外,盡消耗于此,其所害豈淺鮮哉!嗟乎!海上為煙花巨薮,人之沉迷而不返者不知凡幾,父兄之教不能施,師友之箴不能入,室人交谪不能顧,蕩檢踰閑,傾财敗名,問之其人,而其人亦不自知其所以然也。

    此蓋迷人之徑、惑人之具、媚人之技、餂人之詞、無所不至,而入其中者或以情、或以憤、或以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