滬遊夢影
關燈
小
中
大
禁,逆先停閉,既而果然,其識見之卓有如此者。
計今日租界中大小煙間鱗次栉比,不勝枚舉,惟法馬路之南誠信,聞與當時眠雲閣相伯仲,其餘粉飾裝潢微有不逮,然亦輝煌绮麗,天下之大觀也。
入其中者,畫棟雕梁,枕榻幾案、燈盤茗碗,無不華麗精工,而複庭設中外之芳菲,室列名人之書畫。
夏則遍張風幔,不知火傘之當空;冬則遍設火筒,不知冰霜之著地。
每一榻中各嵌大鏡一面,夜則電燈初上,以鏡照鏡,以燈映燈,鏡鏡相臨,燈燈相映,幾如入玻璃世界、珠寶乾坤,令人目閃心炫。
有以煙間兼酒樓者,大馬路之最樂居是也;有以煙間兼茶室者,四馬路之一層樓,五層樓、青蓮閣是也;有以煙間兼書場者,華衆會、論交樓、皆宜樓是也。
風潇雨晦之際,一榻橫陳,兩友對叙,僅費青蚨百餘片,即可以流連半日,亦為人生樂事,豈必有煙霞癖者始能消受哉!此煙間也,亦遊滬者所必有事也。
西人馬車有雙輪、四輪之别,一馬、兩馬之分,以馬之雙單為車之大小。
其通行最盛者為皮篷車,而複有轎車、船車,以其形似轎似船也,輪皆用四。
近更有鋼絲馬車,輪以鋼不以木,輪外圈以橡皮,取其輕而無聲,諸姬争效坐之。
有兩輪而高座者,更名曰亨生特。
亨生特者,猶華言其物之佳也。
向聞馬車惟歐洲巨賈得以用之,今則華人設廠雇稅,多至二千餘乘,其式随意構造,宜雨宜晴,各盡其妙。
外國士女作工治事,限以晷刻,黽勉終日,偃恩一時,往往乘坐此車,倘佯容與以流動其血脈、舒暢其筋骨。
華人效此,僅以為助興會、擴胸襟而已。
馬車非馬路不行,洋場大路,其平如掌。
當夫風日晴和,偕二三知己,沿黃浦灘,登品泉樓,見夫裙屐少年或攜仙眷、或挾歌姬,無不繡毂雕輪,絡繹争飛,而愚園、張園、靜安寺更為會集之區,塵埃倏起,雷霆乍驚,而紅妝綠鬓已锵然一聲穿花拂柳而過,令人送往迎來,目眩心迷。
近詩有曰:“馬健車輕快若駛,香塵滾滾紛羅绮。
”蓋言其實也。
且夫人生行樂,及時幾何,一歲之間,冬則苦寒,夏則苦暑,一日之中,日行于晝,月行于夜,而馬車宜冬宜夏、宜日宜夜。
時維溽暑,赤傘懸空,半臂輕紗,揮扇不止。
若夫月明如晝,清風徐來,遙望燈火一簇如繁星,明滅于長林豐草間,倏忽已至,則雖參橫鬥轉,露冷宵深,猶不肯整鞭而歸,其樂可知矣。
此馬車也,亦遊滬者必有事也。
滬上花園向以邑廟東、西園為最,繼之者靜安寺之中園、西園,今則獨盛于徐、愚、張三園矣。
東園即廟内園,回廊曲折,山石峻嶒,結構亦稱奇幻。
每逢佳節,或蘭荷桂菊之會,任人遊覽。
平時頗有“門雖設而常關”之意。
西園本前明潘允庵方伯之豫園,地大五十畝,極亭台池沼之勝。
嗣潘氏微,旋歸廟為西園矣。
池心建亭,左右翼以石橋,名曰九曲橋,又有香雪堂、三櫺堂、萃雅堂、點春堂諸名勝。
園西北隅亦有巨石疊作峰巒磴道,盤旋而上。
滬地無山,重九婦女登高者多集于此。
惜園内競設茗室及各色店鋪,竟成市會,而凡山人墨客,江湖雜技亦皆托足其中,遊此間者但知街市喧阗,迥非昔時布置矣。
申園在靜安寺西隅,中構洋樓,四圍花木,右偏並築台榭、鑿芳池,後設彈子房,任客嬉遊。
聞當時此園未啟,客之乘馬車挾美妓到此者,不過于樹林陰翳中略停片刻。
而有此園可資憩息,紅男綠女結隊成群,品茗看花,流連忘返.未幾,西園辟而申園又不能專美于前矣。
西園又在申園之西,花木台榭亦無越申園,惟地稍大,可以乘車周匝,故歌妓尤樂就之。
今則愚園一開,而兩園皆寂寞塵飛,過此者不無昔盛今衰之感。
蓋愚園辟于兩園之間,金碧丹青,太形華麗,似不及左右兩園之疏。
然棉畫棟珠簾,朝飛暮卷,其樓閣之宏敞,陳設之精良,海上諸園亦無以過之.冶遊既倦,蹑雲而登,倚雕欄,啜苦茗,清風飕至,俗慮俱消。
時或隔座花枝向人招展,钗聲钿影仿佛簾中,每為誦元相“醉聞花氣睡聞莺”之句,低徊不能去。
張園在斜橋之西,為遊愚園者必遊之路,故遊愚園者率先遊張園。
園本西人所築,嗣為無錫張君叔和購為養母之區,不收遊資,故裙屐争往來焉。
園中一望平蕪,尤稱曠适。
有荷池廣數百畝,隔池有紅梅數百本,兩花盛開,遊人到此,仿佛置身于西湖孤山、三潭印月之間,亦熱鬧中一清涼境也。
所植外國花卉甚多,冬則藏諸玻璃室中,園中柴扉題曰“煙波小築”,又曰味莼園,隸書古雅,不知誰氏筆也。
蓋張園也、愚園也、串園也、豫園也、西園也,或奇麗,或淡雅,或疏落,或闊大,江湖之意、山林之氣,京洛之态,吳蜀之華,諸園無不悉備。
而園中之物亦無一不可人。
而蕭然絕俗者其惟徐園之又一村乎!徐園,海甯徐棣山司馬之園也。
園不甚大,其中為堂、為榭,為閣、為齋,又列長廊一
計今日租界中大小煙間鱗次栉比,不勝枚舉,惟法馬路之南誠信,聞與當時眠雲閣相伯仲,其餘粉飾裝潢微有不逮,然亦輝煌绮麗,天下之大觀也。
入其中者,畫棟雕梁,枕榻幾案、燈盤茗碗,無不華麗精工,而複庭設中外之芳菲,室列名人之書畫。
夏則遍張風幔,不知火傘之當空;冬則遍設火筒,不知冰霜之著地。
每一榻中各嵌大鏡一面,夜則電燈初上,以鏡照鏡,以燈映燈,鏡鏡相臨,燈燈相映,幾如入玻璃世界、珠寶乾坤,令人目閃心炫。
有以煙間兼酒樓者,大馬路之最樂居是也;有以煙間兼茶室者,四馬路之一層樓,五層樓、青蓮閣是也;有以煙間兼書場者,華衆會、論交樓、皆宜樓是也。
風潇雨晦之際,一榻橫陳,兩友對叙,僅費青蚨百餘片,即可以流連半日,亦為人生樂事,豈必有煙霞癖者始能消受哉!此煙間也,亦遊滬者所必有事也。
西人馬車有雙輪、四輪之别,一馬、兩馬之分,以馬之雙單為車之大小。
其通行最盛者為皮篷車,而複有轎車、船車,以其形似轎似船也,輪皆用四。
近更有鋼絲馬車,輪以鋼不以木,輪外圈以橡皮,取其輕而無聲,諸姬争效坐之。
有兩輪而高座者,更名曰亨生特。
亨生特者,猶華言其物之佳也。
向聞馬車惟歐洲巨賈得以用之,今則華人設廠雇稅,多至二千餘乘,其式随意構造,宜雨宜晴,各盡其妙。
外國士女作工治事,限以晷刻,黽勉終日,偃恩一時,往往乘坐此車,倘佯容與以流動其血脈、舒暢其筋骨。
華人效此,僅以為助興會、擴胸襟而已。
馬車非馬路不行,洋場大路,其平如掌。
當夫風日晴和,偕二三知己,沿黃浦灘,登品泉樓,見夫裙屐少年或攜仙眷、或挾歌姬,無不繡毂雕輪,絡繹争飛,而愚園、張園、靜安寺更為會集之區,塵埃倏起,雷霆乍驚,而紅妝綠鬓已锵然一聲穿花拂柳而過,令人送往迎來,目眩心迷。
近詩有曰:“馬健車輕快若駛,香塵滾滾紛羅绮。
”蓋言其實也。
且夫人生行樂,及時幾何,一歲之間,冬則苦寒,夏則苦暑,一日之中,日行于晝,月行于夜,而馬車宜冬宜夏、宜日宜夜。
時維溽暑,赤傘懸空,半臂輕紗,揮扇不止。
若夫月明如晝,清風徐來,遙望燈火一簇如繁星,明滅于長林豐草間,倏忽已至,則雖參橫鬥轉,露冷宵深,猶不肯整鞭而歸,其樂可知矣。
此馬車也,亦遊滬者必有事也。
滬上花園向以邑廟東、西園為最,繼之者靜安寺之中園、西園,今則獨盛于徐、愚、張三園矣。
東園即廟内園,回廊曲折,山石峻嶒,結構亦稱奇幻。
每逢佳節,或蘭荷桂菊之會,任人遊覽。
平時頗有“門雖設而常關”之意。
西園本前明潘允庵方伯之豫園,地大五十畝,極亭台池沼之勝。
嗣潘氏微,旋歸廟為西園矣。
池心建亭,左右翼以石橋,名曰九曲橋,又有香雪堂、三櫺堂、萃雅堂、點春堂諸名勝。
園西北隅亦有巨石疊作峰巒磴道,盤旋而上。
滬地無山,重九婦女登高者多集于此。
惜園内競設茗室及各色店鋪,竟成市會,而凡山人墨客,江湖雜技亦皆托足其中,遊此間者但知街市喧阗,迥非昔時布置矣。
申園在靜安寺西隅,中構洋樓,四圍花木,右偏並築台榭、鑿芳池,後設彈子房,任客嬉遊。
聞當時此園未啟,客之乘馬車挾美妓到此者,不過于樹林陰翳中略停片刻。
而有此園可資憩息,紅男綠女結隊成群,品茗看花,流連忘返.未幾,西園辟而申園又不能專美于前矣。
西園又在申園之西,花木台榭亦無越申園,惟地稍大,可以乘車周匝,故歌妓尤樂就之。
今則愚園一開,而兩園皆寂寞塵飛,過此者不無昔盛今衰之感。
蓋愚園辟于兩園之間,金碧丹青,太形華麗,似不及左右兩園之疏。
然棉畫棟珠簾,朝飛暮卷,其樓閣之宏敞,陳設之精良,海上諸園亦無以過之.冶遊既倦,蹑雲而登,倚雕欄,啜苦茗,清風飕至,俗慮俱消。
時或隔座花枝向人招展,钗聲钿影仿佛簾中,每為誦元相“醉聞花氣睡聞莺”之句,低徊不能去。
張園在斜橋之西,為遊愚園者必遊之路,故遊愚園者率先遊張園。
園本西人所築,嗣為無錫張君叔和購為養母之區,不收遊資,故裙屐争往來焉。
園中一望平蕪,尤稱曠适。
有荷池廣數百畝,隔池有紅梅數百本,兩花盛開,遊人到此,仿佛置身于西湖孤山、三潭印月之間,亦熱鬧中一清涼境也。
所植外國花卉甚多,冬則藏諸玻璃室中,園中柴扉題曰“煙波小築”,又曰味莼園,隸書古雅,不知誰氏筆也。
蓋張園也、愚園也、串園也、豫園也、西園也,或奇麗,或淡雅,或疏落,或闊大,江湖之意、山林之氣,京洛之态,吳蜀之華,諸園無不悉備。
而園中之物亦無一不可人。
而蕭然絕俗者其惟徐園之又一村乎!徐園,海甯徐棣山司馬之園也。
園不甚大,其中為堂、為榭,為閣、為齋,又列長廊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