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七 嘉定縣

關燈
林隈。

    靜夜一天月,生春幾樹梅。

    汾陽高卧話,千古尚如雷。

     釋超法·【庵居士重過甘露】 林深長日靜,高士喜重過。

    久雨春光少,新晴夕照多。

    花間聞鳥語,溪上聽漁歌。

    竹榻留君話,香風動薜蘿。

     李拭·【過訪甘露祖機大師】 信步虬江谒遠公,竹林深處小橋通。

    籬邊異草迎風舞,座上香雲映日紅。

     汪撰·【臞庵翏川歸出兀和尚贈詩敬答五韻以志翹企】 東望真如路幾長?法門今日有汾陽。

    青松子落雲封徑,白藕花開月滿塘。

    十笏屢分徐孺榻,一瓢偏老沃川鄉。

    新詩惠我清無敵,吟向空齋蒸辦香。

     極樂庵,在永折碑亭西,又名地藏殿,起自萬曆間邑諸生楊國治。

    康熙七年王應龍重葺,近延慧遠津禅師及其徒住恐。

     釋行津·【壬戌秋臞庵居士過訪不值賦寄】 一杖偶初出,不期孺子過。

    已知荒徑窄,漫惜落花多。

    人遠松陵月,詩留煙水波。

    楓舟堪醉眼,相對興如何? 【雨窗即事和臞庵韻】 相對空亭水一涯,綠楊煙雨聽啼鴉。

    詩人亦有傷心事,幾度憑闌賦落花。

     【癸亥春龐逵公張介修偕庵過訪次逵公韻】 一筇随處曆居諸,卻喜蘇黃過草廬。

    遠客須眉别後改,懷人音問近偏疏。

    無花庭樹憐啼鳥,有水池塘蓄錦魚。

    城市閉門殊寂靜,嘉賓肯為枉柴車。

     馬萬·【地藏訪慧遠和尚】 瓶錫今相近,城西一路斜。

    新羅王子院,廬嶽梵僧家。

    浪迹憐浮保,閑心對落花。

    看君精進處,雲氣上袈裟。

     龐鴻·【地藏訪慧和尚喜晤庵居士】 高人久别惜居諸,一笑相逢開士廬。

    鬓發漸疑霜皎潔,襟懷猶共竹蕭疏。

    安桦證入南無佛,齊物深知北有魚。

    祇恐南州聲價重,将來未得卻安車。

     虬江口,本通黃蒲,今淤塞矣。

    長三十六裡,西至孫基港,與上槎相接。

    其東南即吳淞江。

     徐嵩·【虬江道中作】 虬江行十裡,竹樹幾村青。

    熟路驅騾子,寒灘起鵲鸰。

    草枯多野燒,潮落一舟停。

    莫是三槎近,翩然似客星。

     紀王廟,〈在十四都。

    〉相傳祀漢紀信。

    〈有楊鐵崖《僧祖教詩》、王彜《紀廟神弦曲》。

    按:諸廟皆假古名将之靈,以鎮江防。

    又先是疫疠盛行,裡人疑有邪祟,故立諸忠臣義士之祠以厭之。

    今皆名為土地雲。

    〉 徐嵩·【辛亥冬曉行過紀王廟】 數問茸城路,村祠識紀王。

    三冬填港灞,十裡斷舟航。

    遠樹雲連水,平田霧蓋霜。

    江橋乘早渡,行李帶朝陽。

     南翔講寺,在南翔鎮,梁天監中僧德齊建,有雙鶴依之,因名。

    後圮,僧行齊重修。

    相傳有鶴迹石。

    宋紹聖中賜額。

    宋季毀,元至元間僧良坰重建。

    明正統中巡撫周文襄重修。

    萬曆中歙人任良佑再修。

    〈中有梁朝井八,陳祯明中老桧一,唐開成二年大雄殿前立雙石幢二,九品觀有宋丘彌陀塑佛像三,藏經樓供南藏。

    趙松雪、王弇州、馮具區俱有記,姚少師有詩。

    〉 徐嵩·【遊南翔白鶴寺】 槎溪雨後暮雲開,攬勝難禁曳屐來。

    池角綠萍将水覆,樹頭黃葉被霜催。

    蟠龍柱老門空閉,放鶴僧亡客不來。

    斷礎荒基蕭瑟甚,祇看兒戲劇蒼苔。

     【尋張西義于九品觀】 久别聞來此,攜筇古寺尋。

    藓牆圍殿腳,蓮塔立池心。

    白鶴銜仙篆,黃花伴客吟。

    多才甯寂寞,所貴得知音。

     【丁巳孟冬遇汪雯遠太史】 碧漢翺翔遠,南來野寺偏。

    相逢才半日,〈餘即翠江橋。

    〉不遇已三年。

    〈太史曾兩枉駕不值。

    〉醉訪吟詩客,歌聞載菊船。

    槎溪如未去,尚欲索新篇。

     張大純·【寄題南翔寺】 巨鎮人煙密,精藍佛制良。

    石因雙鶴顯,池以九蓮香。

    梵閣僧家藏,槎溪賈客航。

    何時能結侶,乘興過雲房? 真際庵,在城西南隅。

    元泰定三年僧良玉建,中廢。

    明萬曆三十九年,蜀僧性通法号三際講經倡複,及邑侯謝三賓重建,李繩之舍地五畝。

    〈婁堅有記。

    三際法師以瞽目談經,然明白了義,每期缁素畢至,法席不減雪浪洪公。

    元芳法師名智津,吳江人,出家震澤圓明庵,先參抱樸蓮公,得省後受衣三際,曆住太倉潮音、嘉定真際,刻有《楞嚴金剛經注解》,亦宗教兼通者也。

    〉 釋智津·【楞嚴金剛經注解刻成漫紀二絕】 曾參天目抱師來,忽又吹身上講台。

    始信三翁真法眼,貫通賢首與天台。

     【又】 旃檀片片是香身,廿載窮探似拆薪。

    〈注經集名。

    〉欲使琅函無剩義,盡将真際示人人。

     西方庵,在城八圖。

    嘉靖四十年建,旋廢。

    萬曆十九年裡人吳海忠重建。

    順治二年僧照淨重葺。

    〈邑人吳康侯有記。

    前有二碧軒,為汪雲憑楷讀書處,嵩常寓焉。

    〉 汪楷·【二碧軒】 小軒容膝亦清心,窗對溪灣與竹林。

    縱使日長無客至,時聞屋角有鳴禽。

     徐嵩【二碧軒訪汪雲憑因留宿作】 讀書聲歇又拈題,半榻随君傍殿西。

    未必安眠非樂土,萍蹤也作一枝栖。

     陸元輔·【二碧軒訪徐松之不值】 落花幾片點蒼苔,為訪高人曳屐來。

    不謂才過君便返,一溪煙鎖讀書台。

     呂墅草堂,徐宗伯學谟築,招丘子成居之。

     程嘉燧 蔔宅呂墅泾,宛在縣之陰。

    荒橋罕行人,比屋水竹深。

    衡門晝不皆,翳然見南鄰。

    清風勁閑窗,一室如高岑。

    卧視明月上,曳杖還獨吟。

    招尋二三子,晤言綜古今。

    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