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昆山縣
關燈
小
中
大
蓮社宗風絕,希蹤惠遠齊。
徐開任·【法雨次臞庵韻】 萬象皆無相,何知東與西?鳥飛千樹寂,僧借一枝栖。
欲向濃陰卧,還将淡墨題。
浮雲今古白,應識此山齊。
釋淨純·【次呈庵先生】 隻園金布後,梵刹玉峰西。
池暖潛龍宅,林深野鶴栖。
瓢由先祖挂,壁愛偉人題。
白業傳無盡,聲名千載齊。
海潮庵,在玉柱塔下塘。
萬曆丁亥玉林壁公建,〈顧氏菜些诙,趙道人以山巅廬隘,募之以起禅室。
〉崇祯丁礦達初夔法師重建,〈玉林之孫淨心,淨心之徒一雲重葺。
達初,禮淨心而次一雲,名通夔,本邑錢氏,資禀穎異,氣度潇灑,精教工詩,傳衣于一雨。
新昌天台、婁東本邑,六度談經,安禅三峰,兩主水陸。
自天台歸,修理常住。
康熙癸巳殁,塔于庵北。
靈隐願雲有記。
〉辛巳端文參公繼住。
〈名了參,本邑王氏,研究梵典。
康熙戊午應講安禅,以香儀造香像,又倡刻汰如法師《楞伽疏鈔》。
〉 釋通夔·【村居】 小庵住村勝住山,繞竹千竿水一灣。
鳥去雲來忘應迹,柴門雖設不須關。
【立秋後一日友人訪予庵中論楞嚴】 挂缽溪邊屋,溪深但見鷗。
竹涼飛舊葉,夢冷到新秋。
指月君知幻,空花我浪酬。
石床留不住,江月送歸舟。
【卒巳春交東庵常住于端孫戲題】 草庵續住十馀年,薪水經營若度船。
今日卸肩閑到我,詩魂依舊複花前。
【自題小像】 講罷楞嚴踏月歸,石梁花氣撲僧衣。
悔教一出桃源路,回首江山歎已非。
李可湃·【從端文索其師達公遣集閱之賦二絕句】 群玉山頭盛事空,詩筒酒盞劫灰中。
可憐白社風流盡,獨對遣編憶遠公。
【又】 竹溪幽興出新裁,刻畫琅殲染碧苔。
寂寂影堂明月夜,吟魂應逐曉鐘來。
徐嵩·【過海潮贈端文法師】 平臯東去竹參天,不道精藍隐水邊。
盡日焚香翻疏鈔,有時揮麈應經筵。
雞鳴潮湧漁舟月,鳥宿雲歸草舍煙。
密樹重陰年歲久,裁培尤冀後人賢。
隻園庵,在城西北郊。
崇祯甲戌裡人置,延端隆禅師建。
〈孫孝廉地,妄念未斷,師舍去。
後嗣法福嚴,字太白。
〉辛巳歲,顧宗伯瑞屏公請肇心啟禅師住持。
〈師,上海陳氏,出家杭之普甯,遍參名宿,久随天童,監院三載,為人耿介,住後檀信翕然。
龍池、道峰、雪窦、古南諸老,凡過曉城,靡不造訪。
雪崤老人為書額,曰“罵佛無聲”。
康熙乙巳殁,弟子素庵塔師全身于院西北。
〉康熙庚戍,其徒素庵達公傷院壁傾圮,己未填基重建。
釋通門·【題祗園庵】 古塔青山立下風,祗園大路一溪通。
有田門外拈鋤镂,百丈清風在此中。
徐嵩·【壬戍六月廿四日〈俗稱荷花生日。
〉同素公庵前觀荷】 種豆栽蔬一道場,時逢炎暑正荷香。
如珠的的含晨露,似座亭亭立夕陽。
毋使村童來采芰,且将杯茗共稱觞。
先賢古德多欽爾,獨笑風流比六郎。
【又】 首夏田田貼水平,今朝葉葉倚風傾。
精藍梵呗高僧課,畫肪笙歌蕩子情。
方〈二十四。
〉以一圍天地盡,氣〈二十四。
〉因三伏歲時更。
何人取義為初度?莫認潘妃足底生。
湧塔庵,在北門外。
順治甲午,樸庵傑禅師建,以玉峰塔當門丁方,故名。
康熙甲寅,其徒〈勉旃勖、睿海智。
〉重建。
〈師名超傑,本邑千墩顧氏,生于萬曆甲午,乙卯歲補諸生,尋食饩,夙有出世志,具戒聽經。
順治戊子,從靈隐脫白,時年五十五矣。
白後常應講席。
戊戌,參石老人于南廣。
己亥,雲漢和尚以衣拂付之。
康熙乙巳殁,年七十二。
徐學士元文作塔銘。
〉 釋超傑·【倒影浮圖】 閑倚庵門向水看,溶溶此際不生瀾。
山陰日色常難列,浸得孤峰徹骨寒。
【庵中偶題】 旦夕禮翟昙,誰雲七不堪?結茅隐郭北,湧塔秀天南。
徐嵩·【倒影浮圖】 本自高高矗碧岑,何曾有路透波心?錐頭倒卓人人見,風靜溪清分外深。
【又】 此意誰容寂默〈修塔師名。
〉知?浮來七級動人疑。
稱他颠倒誰為正?樹杪山巅不獨伊。
【辛亥十月同葛瑞五葉嶽心張永晖湧塔訪菊】 菊花聞盡放,何處叩禅關?草舍沿籬徑,煙林隔岸山。
斜陽猶炙背,小飲已酡顔。
莫謂無杯茗,遊人日往還。
釋明智·【倒影浮圖】 山色溪聲不受瞞,何妨倒影換來看。
由他順逆多方便,幻住鲸心徹骨寒。
【庵中述懷呈臞庵先生】 門向青山可結庵,淩霄古塔湧天南。
千竿竹影藏幽徑,一帶溪光接翠岚。
物外家風宜冷淡,林中梵課戒癡貪。
閑居恐負先師意,盡力栽田未罷參。
碩園,舊名頤園,在留晖門外濠倉北,明中丞澄川王公置以養親,故名。
其堂曰觀頤,有聽松閣、萬竹樓、雪舫、清蔭堂、天香隐、無住、渡香諸勝,廣袤數畝。
元征士朱均壁〈即《縣志》所稱虹月樓主人。
〉墓在其内。
〈乙酉,中丞公殉難,園漸蕪廢。
〉康熙初,長君石玄移家園中,〈念父祖繼殁,觀頤俱盡,目擊心傷,撤其堂額。
〉更名三勿堂。
〈取孟夫子集義之義。
〉複立大宗享祠于園之東,名大來居。
〈取杜邺德修薦薄之義。
〉又修創止止航、易居本無軒、欣欣草堂、得鳳樓。
〈王晨字農祥,号石玄。
今稱碩園,以故宅都廢,園如碩果雲。
〉 歸莊·【同徐松之陸宇鏡宇載王石玄萬竹樓即席限韻】 名園欣聚首,未許挂江帆。
〈時予鏡、予載欲歸。
〉日麗幽篁閣,花濃古樹岩。
已衰宜短杖,漸暖試輕衫。
詩客皆陶謝,吟成定不凡。
徐嵩·【二月晦日同歸玄恭過王行玄觀頤堂留宿時陸宇鏡宇載從有夏欽若嚴慎伯唐與升王翔逸在坐】 乘興同樸訪,春晴水石鮮。
迎人花欲笑,隔岸柳初眠。
酒遇良辰醉,詩憑勝地傳。
最佳堪北望,一榻玉峰前。
【三月朔日王石玄萬竹樓同玄恭宇鏡宇載分韻】 四望高樓上,誰歌昔昔鹽?城頭環樹杪,屋角帶山尖。
竹影風中亂,池光雨後添。
主人多逸興,頻過自無嫌。
【石玄招同葉孚文諸君小飲頤園】 徑自回廊入,空堂未寂寥。
竹圍天欲小,峰隔地疑遙。
汲古窺泉井,尋秋度石橋。
應知營别業,頤養在先朝。
【戊午六月三日祯起緻一集王碩園三勿堂】 勝侶同清暑,書堂傍翠微。
才高能遁世,志合任忘機。
徑老莓苔積,池空竹樹圍。
昔年歌笑處,重過更依依。
【己未五月初十日同陸宇鏡王碩園園中登元朱君璧墓】 七世孫安在?荒丘片石封。
〈明正德間七世孫重刻墓前題石。
〉凄凄四百載,落落兩三松。
園屋留蒿徑,看梅對玉峰。
主人真盛德,猶欲表遣蹤。
陸志熙·【春日遊王子房郊園】 春郊輕舸向回塘,随意探幽藉草芳。
流水聲中開北戶,林臯影裡列南堂。
覆檐松子臨棋落,倚砌梅花著酒香。
嘉會祇今能幾度?朋遊風物耿難忘。
【春日集碩園同徐松之歸元公夏欽若家弟宇載分得津字馀字】 昔集何年是?來遊複此辰。
綠塍連隔岸,碧沼帶通津。
竹裡敲棋局,花間狎酒人。
勿憂亭宿李,早已榻懸陳。
〈歸徐兩公留榻。
〉同懷方萃止,宿雨晏咀初。
野色平分竹,春園半是廬。
舊醅朝更覓,芳膑歲先儲。
不虐從嘲戲,淹留興自馀。
【次曉登萬竹樓分得參字】 晴空憑竹外,育育萬竿參。
小閣春全吐,春園影半含。
賢豪今劇孟,仙隐昔蘇耽。
〈圍内有朱征君墓。
〉倚棹逢朋舊,登臨更剝談。
〈馀方拟解維,歸徐兩公遏複至,馀因仍留竟日。
〉 【晚再集分得樓字】 為欲窮周望,重開王粲樓。
樽臨萬堞上,座倚半山頭。
落照園花蟬,繁煙野樹收。
古人猶秉燭,何待夜行遊。
王晨·【題圃中元朱征士墓】 域中又何代?對爾重凄其。
今日存征士,當年葬畫師。
丹青還宇宙,松柏借台池。
此是長休處,勞生無盡時。
【壬子仲春晦日宇鏡字載從有在齋元恭臞庵與升适至主賓得七人分得歸字】 妙侶忽然集,春郊勝事希。
天晴寒食雨,地是竹林非。
賭弈從高士,看花竟夕晖。
嚴城須蔔夜,既醉莫言歸。
【次日再集分得皆字】 初旭上樓台,分題逸興皆。
雲過全失雨,山遠半無霾。
佳日重攜手,流光淡壯懷。
詩成呼鬥酒,爛醉是吾侪。
選佛場,在玉虹橋南。
順治癸巳,性空臻禅師開山。
〈初得周氏地數畝,結茅有年,衆集。
己亥秋始建東堂,庚子建大殿、西堂及客樓,壬寅建韋駝殿,癸卯募置僧田,辛亥得顧氏香楠樓,改建大悲閣,先朝龍扁亦在。
後複應請虞山維摩,又一年入都,己未春遷化龍泉寺。
師,山西雁門邊氏,年十二,禮守元律師,披剃。
初參天童,問:“生從何來?”童劈頭一棒,“即今在甚麼處來?”進雲:“從堂中來。
”童又打,雲:“既從堂裡來,還歸堂襄去。
”師從此嘿究。
辛巳度夏揚州福緣庵,見雲門,示衆語:“人人自有光明在,看時不見暗昏昏。
如何是自己光明?僧堂、廚庫、佛殿、山門,方見密祖大機用處。
”後參費老,一十三載方蒙櫻斨。
順治丙申随費應徑山,請命充首座。
〉康熙戊午,去嗣子山仙禅師繼席。
徐嵩·【戊午歲同懶拙禅師過訪選佛場性空和尚留宿】 開山廿載鹿城東,聚會随緣振古風。
五鳳忽新高閣聳,雙虹依舊曲池通。
鳥飛魚躍交參外,闆響燈光止靜中。
試問心空堪及第?未知幾許似龐翁。
【己未春性空和尚都中訃至二月朔日白松和尚過選佛場上供馀時随禮賦以挽之】 祇見新懸像,空看舊寄書。
殷勤興祖席,辛苦創僧廬。
訃至三千裡,年經七十馀。
去春曾邂逅,今日更欷獻。
界溪,西即長洲縣界。
元末高士顧阿瑛所居,為玉山佳處,今渺無形似矣。
徐嵩·【七月初八日同師魯入郡泊舟界溪】 西望吳江百裡遙,布帆斜挂溯歸潮。
荒田雨後苗初活,古廟風生暑欲消。
幾片白雲青草岸,一灣渌水赤欄橋。
玉山佳處今何在?寥落荊榛任野樵。
葛寬中·【和臞庵先生泊舟界溪原韻】 玉山佳處望中遙,過客停帆趁落潮。
金粟亭邊芳草合,高人宅畔绮羅消。
酒簾斜揚荒村寺,釣艇閑移舊石橋。
指點昔時遣趾在,欲将往迹問漁樵。
信義,梁天監六年置信義縣并信義郡,今為鎮。
徐嵩·【七月廿一夜泊信義】 更深來信義,細雨正蒙蒙。
暝色流螢火,秋聲動草蟲。
船窗臨樹黑,村店射燈紅。
誰識荒涼處?當年一郡中。
三益園,在馬鞍山老人峰下。
康熙丙辰春,徐季重、葉九來、吳扶風三人醵金築室,背溪臨池,奇石齒齒,或抱膝讀書,或飛觞醉月,為西岩勝地。
徐開任·【新築三益園】 性愛林丘靜,茅齋尚未成。
偶來西嶺下,更續北園情。
翠壁随廊轉,清泉繞産鳴。
始知人有願,鷗鳥亦相盟。
【又】 不開奇險地,誰識淺深溪?怪石當階卧,危橋傍岸低。
随肩惟被褐,适口在羹藜。
共歎天涯客,勞勞送馬蹄。
【又】 危石當空架,中藏小有天。
幽能通月入,窄不礙雲穿。
老去花無賴,愁來柳欲眠。
百年人世事,祇在數峰前。
【又】 三位初開徑,遊人始羨山。
路窮飛鳥迹,閣枕碧溪灣。
産外峰争瞰,雲中樹獨攀。
西風岑寂地,日暮不知還。
遁山靜室,在七塔南。
康熙間,濟宗魯岩澄禅師歸隐處。
〈師名體澄,字魯岩,嘉定金氏,投奉邑護國寺二林允公,出家,受三昧老人沙彌戒,圓具于香雪律師,遍參
徐開任·【法雨次臞庵韻】 萬象皆無相,何知東與西?鳥飛千樹寂,僧借一枝栖。
欲向濃陰卧,還将淡墨題。
浮雲今古白,應識此山齊。
釋淨純·【次呈庵先生】 隻園金布後,梵刹玉峰西。
池暖潛龍宅,林深野鶴栖。
瓢由先祖挂,壁愛偉人題。
白業傳無盡,聲名千載齊。
海潮庵,在玉柱塔下塘。
萬曆丁亥玉林壁公建,〈顧氏菜些诙,趙道人以山巅廬隘,募之以起禅室。
〉崇祯丁礦達初夔法師重建,〈玉林之孫淨心,淨心之徒一雲重葺。
達初,禮淨心而次一雲,名通夔,本邑錢氏,資禀穎異,氣度潇灑,精教工詩,傳衣于一雨。
新昌天台、婁東本邑,六度談經,安禅三峰,兩主水陸。
自天台歸,修理常住。
康熙癸巳殁,塔于庵北。
靈隐願雲有記。
〉辛巳端文參公繼住。
〈名了參,本邑王氏,研究梵典。
康熙戊午應講安禅,以香儀造香像,又倡刻汰如法師《楞伽疏鈔》。
〉 釋通夔·【村居】 小庵住村勝住山,繞竹千竿水一灣。
鳥去雲來忘應迹,柴門雖設不須關。
【立秋後一日友人訪予庵中論楞嚴】 挂缽溪邊屋,溪深但見鷗。
竹涼飛舊葉,夢冷到新秋。
指月君知幻,空花我浪酬。
石床留不住,江月送歸舟。
【卒巳春交東庵常住于端孫戲題】 草庵續住十馀年,薪水經營若度船。
今日卸肩閑到我,詩魂依舊複花前。
【自題小像】 講罷楞嚴踏月歸,石梁花氣撲僧衣。
悔教一出桃源路,回首江山歎已非。
李可湃·【從端文索其師達公遣集閱之賦二絕句】 群玉山頭盛事空,詩筒酒盞劫灰中。
可憐白社風流盡,獨對遣編憶遠公。
【又】 竹溪幽興出新裁,刻畫琅殲染碧苔。
寂寂影堂明月夜,吟魂應逐曉鐘來。
徐嵩·【過海潮贈端文法師】 平臯東去竹參天,不道精藍隐水邊。
盡日焚香翻疏鈔,有時揮麈應經筵。
雞鳴潮湧漁舟月,鳥宿雲歸草舍煙。
密樹重陰年歲久,裁培尤冀後人賢。
隻園庵,在城西北郊。
崇祯甲戌裡人置,延端隆禅師建。
〈孫孝廉地,妄念未斷,師舍去。
後嗣法福嚴,字太白。
〉辛巳歲,顧宗伯瑞屏公請肇心啟禅師住持。
〈師,上海陳氏,出家杭之普甯,遍參名宿,久随天童,監院三載,為人耿介,住後檀信翕然。
龍池、道峰、雪窦、古南諸老,凡過曉城,靡不造訪。
雪崤老人為書額,曰“罵佛無聲”。
康熙乙巳殁,弟子素庵塔師全身于院西北。
〉康熙庚戍,其徒素庵達公傷院壁傾圮,己未填基重建。
釋通門·【題祗園庵】 古塔青山立下風,祗園大路一溪通。
有田門外拈鋤镂,百丈清風在此中。
徐嵩·【壬戍六月廿四日〈俗稱荷花生日。
〉同素公庵前觀荷】 種豆栽蔬一道場,時逢炎暑正荷香。
如珠的的含晨露,似座亭亭立夕陽。
毋使村童來采芰,且将杯茗共稱觞。
先賢古德多欽爾,獨笑風流比六郎。
【又】 首夏田田貼水平,今朝葉葉倚風傾。
精藍梵呗高僧課,畫肪笙歌蕩子情。
方〈二十四。
〉以一圍天地盡,氣〈二十四。
〉因三伏歲時更。
何人取義為初度?莫認潘妃足底生。
湧塔庵,在北門外。
順治甲午,樸庵傑禅師建,以玉峰塔當門丁方,故名。
康熙甲寅,其徒〈勉旃勖、睿海智。
〉重建。
〈師名超傑,本邑千墩顧氏,生于萬曆甲午,乙卯歲補諸生,尋食饩,夙有出世志,具戒聽經。
順治戊子,從靈隐脫白,時年五十五矣。
白後常應講席。
戊戌,參石老人于南廣。
己亥,雲漢和尚以衣拂付之。
康熙乙巳殁,年七十二。
徐學士元文作塔銘。
〉 釋超傑·【倒影浮圖】 閑倚庵門向水看,溶溶此際不生瀾。
山陰日色常難列,浸得孤峰徹骨寒。
【庵中偶題】 旦夕禮翟昙,誰雲七不堪?結茅隐郭北,湧塔秀天南。
徐嵩·【倒影浮圖】 本自高高矗碧岑,何曾有路透波心?錐頭倒卓人人見,風靜溪清分外深。
【又】 此意誰容寂默〈修塔師名。
〉知?浮來七級動人疑。
稱他颠倒誰為正?樹杪山巅不獨伊。
【辛亥十月同葛瑞五葉嶽心張永晖湧塔訪菊】 菊花聞盡放,何處叩禅關?草舍沿籬徑,煙林隔岸山。
斜陽猶炙背,小飲已酡顔。
莫謂無杯茗,遊人日往還。
釋明智·【倒影浮圖】 山色溪聲不受瞞,何妨倒影換來看。
由他順逆多方便,幻住鲸心徹骨寒。
【庵中述懷呈臞庵先生】 門向青山可結庵,淩霄古塔湧天南。
千竿竹影藏幽徑,一帶溪光接翠岚。
物外家風宜冷淡,林中梵課戒癡貪。
閑居恐負先師意,盡力栽田未罷參。
碩園,舊名頤園,在留晖門外濠倉北,明中丞澄川王公置以養親,故名。
其堂曰觀頤,有聽松閣、萬竹樓、雪舫、清蔭堂、天香隐、無住、渡香諸勝,廣袤數畝。
元征士朱均壁〈即《縣志》所稱虹月樓主人。
〉墓在其内。
〈乙酉,中丞公殉難,園漸蕪廢。
〉康熙初,長君石玄移家園中,〈念父祖繼殁,觀頤俱盡,目擊心傷,撤其堂額。
〉更名三勿堂。
〈取孟夫子集義之義。
〉複立大宗享祠于園之東,名大來居。
〈取杜邺德修薦薄之義。
〉又修創止止航、易居本無軒、欣欣草堂、得鳳樓。
〈王晨字農祥,号石玄。
今稱碩園,以故宅都廢,園如碩果雲。
〉 歸莊·【同徐松之陸宇鏡宇載王石玄萬竹樓即席限韻】 名園欣聚首,未許挂江帆。
〈時予鏡、予載欲歸。
〉日麗幽篁閣,花濃古樹岩。
已衰宜短杖,漸暖試輕衫。
詩客皆陶謝,吟成定不凡。
徐嵩·【二月晦日同歸玄恭過王行玄觀頤堂留宿時陸宇鏡宇載從有夏欽若嚴慎伯唐與升王翔逸在坐】 乘興同樸訪,春晴水石鮮。
迎人花欲笑,隔岸柳初眠。
酒遇良辰醉,詩憑勝地傳。
最佳堪北望,一榻玉峰前。
【三月朔日王石玄萬竹樓同玄恭宇鏡宇載分韻】 四望高樓上,誰歌昔昔鹽?城頭環樹杪,屋角帶山尖。
竹影風中亂,池光雨後添。
主人多逸興,頻過自無嫌。
【石玄招同葉孚文諸君小飲頤園】 徑自回廊入,空堂未寂寥。
竹圍天欲小,峰隔地疑遙。
汲古窺泉井,尋秋度石橋。
應知營别業,頤養在先朝。
【戊午六月三日祯起緻一集王碩園三勿堂】 勝侶同清暑,書堂傍翠微。
才高能遁世,志合任忘機。
徑老莓苔積,池空竹樹圍。
昔年歌笑處,重過更依依。
【己未五月初十日同陸宇鏡王碩園園中登元朱君璧墓】 七世孫安在?荒丘片石封。
〈明正德間七世孫重刻墓前題石。
〉凄凄四百載,落落兩三松。
園屋留蒿徑,看梅對玉峰。
主人真盛德,猶欲表遣蹤。
陸志熙·【春日遊王子房郊園】 春郊輕舸向回塘,随意探幽藉草芳。
流水聲中開北戶,林臯影裡列南堂。
覆檐松子臨棋落,倚砌梅花著酒香。
嘉會祇今能幾度?朋遊風物耿難忘。
【春日集碩園同徐松之歸元公夏欽若家弟宇載分得津字馀字】 昔集何年是?來遊複此辰。
綠塍連隔岸,碧沼帶通津。
竹裡敲棋局,花間狎酒人。
勿憂亭宿李,早已榻懸陳。
〈歸徐兩公留榻。
〉同懷方萃止,宿雨晏咀初。
野色平分竹,春園半是廬。
舊醅朝更覓,芳膑歲先儲。
不虐從嘲戲,淹留興自馀。
【次曉登萬竹樓分得參字】 晴空憑竹外,育育萬竿參。
小閣春全吐,春園影半含。
賢豪今劇孟,仙隐昔蘇耽。
〈圍内有朱征君墓。
〉倚棹逢朋舊,登臨更剝談。
〈馀方拟解維,歸徐兩公遏複至,馀因仍留竟日。
〉 【晚再集分得樓字】 為欲窮周望,重開王粲樓。
樽臨萬堞上,座倚半山頭。
落照園花蟬,繁煙野樹收。
古人猶秉燭,何待夜行遊。
王晨·【題圃中元朱征士墓】 域中又何代?對爾重凄其。
今日存征士,當年葬畫師。
丹青還宇宙,松柏借台池。
此是長休處,勞生無盡時。
【壬子仲春晦日宇鏡字載從有在齋元恭臞庵與升适至主賓得七人分得歸字】 妙侶忽然集,春郊勝事希。
天晴寒食雨,地是竹林非。
賭弈從高士,看花竟夕晖。
嚴城須蔔夜,既醉莫言歸。
【次日再集分得皆字】 初旭上樓台,分題逸興皆。
雲過全失雨,山遠半無霾。
佳日重攜手,流光淡壯懷。
詩成呼鬥酒,爛醉是吾侪。
選佛場,在玉虹橋南。
順治癸巳,性空臻禅師開山。
〈初得周氏地數畝,結茅有年,衆集。
己亥秋始建東堂,庚子建大殿、西堂及客樓,壬寅建韋駝殿,癸卯募置僧田,辛亥得顧氏香楠樓,改建大悲閣,先朝龍扁亦在。
後複應請虞山維摩,又一年入都,己未春遷化龍泉寺。
師,山西雁門邊氏,年十二,禮守元律師,披剃。
初參天童,問:“生從何來?”童劈頭一棒,“即今在甚麼處來?”進雲:“從堂中來。
”童又打,雲:“既從堂裡來,還歸堂襄去。
”師從此嘿究。
辛巳度夏揚州福緣庵,見雲門,示衆語:“人人自有光明在,看時不見暗昏昏。
如何是自己光明?僧堂、廚庫、佛殿、山門,方見密祖大機用處。
”後參費老,一十三載方蒙櫻斨。
順治丙申随費應徑山,請命充首座。
〉康熙戊午,去嗣子山仙禅師繼席。
徐嵩·【戊午歲同懶拙禅師過訪選佛場性空和尚留宿】 開山廿載鹿城東,聚會随緣振古風。
五鳳忽新高閣聳,雙虹依舊曲池通。
鳥飛魚躍交參外,闆響燈光止靜中。
試問心空堪及第?未知幾許似龐翁。
【己未春性空和尚都中訃至二月朔日白松和尚過選佛場上供馀時随禮賦以挽之】 祇見新懸像,空看舊寄書。
殷勤興祖席,辛苦創僧廬。
訃至三千裡,年經七十馀。
去春曾邂逅,今日更欷獻。
界溪,西即長洲縣界。
元末高士顧阿瑛所居,為玉山佳處,今渺無形似矣。
徐嵩·【七月初八日同師魯入郡泊舟界溪】 西望吳江百裡遙,布帆斜挂溯歸潮。
荒田雨後苗初活,古廟風生暑欲消。
幾片白雲青草岸,一灣渌水赤欄橋。
玉山佳處今何在?寥落荊榛任野樵。
葛寬中·【和臞庵先生泊舟界溪原韻】 玉山佳處望中遙,過客停帆趁落潮。
金粟亭邊芳草合,高人宅畔绮羅消。
酒簾斜揚荒村寺,釣艇閑移舊石橋。
指點昔時遣趾在,欲将往迹問漁樵。
信義,梁天監六年置信義縣并信義郡,今為鎮。
徐嵩·【七月廿一夜泊信義】 更深來信義,細雨正蒙蒙。
暝色流螢火,秋聲動草蟲。
船窗臨樹黑,村店射燈紅。
誰識荒涼處?當年一郡中。
三益園,在馬鞍山老人峰下。
康熙丙辰春,徐季重、葉九來、吳扶風三人醵金築室,背溪臨池,奇石齒齒,或抱膝讀書,或飛觞醉月,為西岩勝地。
徐開任·【新築三益園】 性愛林丘靜,茅齋尚未成。
偶來西嶺下,更續北園情。
翠壁随廊轉,清泉繞産鳴。
始知人有願,鷗鳥亦相盟。
【又】 不開奇險地,誰識淺深溪?怪石當階卧,危橋傍岸低。
随肩惟被褐,适口在羹藜。
共歎天涯客,勞勞送馬蹄。
【又】 危石當空架,中藏小有天。
幽能通月入,窄不礙雲穿。
老去花無賴,愁來柳欲眠。
百年人世事,祇在數峰前。
【又】 三位初開徑,遊人始羨山。
路窮飛鳥迹,閣枕碧溪灣。
産外峰争瞰,雲中樹獨攀。
西風岑寂地,日暮不知還。
遁山靜室,在七塔南。
康熙間,濟宗魯岩澄禅師歸隐處。
〈師名體澄,字魯岩,嘉定金氏,投奉邑護國寺二林允公,出家,受三昧老人沙彌戒,圓具于香雪律師,遍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