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三 長洲縣
關燈
小
中
大
色彩絲纏角黍,一天好雨洗菖蒲。
貧同北阮原非病,德與南州更不孤。
東郭舊遊精舍近,安禅能有幾浮屠? 張大受 常憶南州詩更好,況逢五日酒能沽。
逃禅醉可題雙塔,懷古悲應吊左徒。
高閣鴨爐燒赤術,小橋漁艇摘青蒲。
端陽不比重陽節,風拂如弦雨似珠。
南禅寺,唐開成間僧元遂建,有千佛堂、轉輪經藏。
〈白居易記略雲:先是郡太守居易發心,蜀僧清閑矢谟,吳僧常敬弘正神益等僝工,檀主鄧子成等施财,院僧法弘等蒇事。
太和二年秋作,開成元年春成,費缗巨莴。
堂之中上蓋下藏,蓋之間輪九層,佛千龛,彩繪金碧以為飾。
環蓋懸鏡六十有二,藏八面,面二門,丹漆銅铛以為固。
環藏敷座六十有四,藏之内轉以輪,上以柅經函二百五十有六,經卷五千五十有八。
藏成經具,請越之妙喜寺元遂禅師為之主。
遂既來,教行如流,僧至如歸。
〉白居易在郡嘗書《長慶集》,留千佛堂。
〈《南禅院白氏文集記》略雲:唐馮翊縣開國侯太原白居易,有文集七帙,合六十七卷,凡三千四百八十七首。
家藏之外,别錄三本,一本置于東都聖善寺缽塔院律庫中,一本置于廬山東林寺經藏中,一本置于蘇州南禅院千佛堂内。
時開成四年二月二日。
《吳郡志》雲,南禅寺,唐有之,今失所在。
按寺在郡學東,本名集雲。
〉洪武中,僧示應〈号寶昙和尚。
〉奏請為南禅集雲寺。
成化中寺毀,僧德奉重建。
〈吳寬記。
〉正德間,都綱良定建天王殿。
嘉靖間,住恐祖鎮重修。
〈楊循吉記。
〉 徐缙【贈鏡庵上人】 滄浪池頭秋水清,滄浪亭上秋月明。
上人栖隐已七十,披衣擁膝傾相迎。
竹扉松徑自成趣,猶記當年濯纓處。
從茲借榻學無生,笑指天花落庭樹。
忠烈祠,在乘鯉坊,祀宋丞相信國公前平江知府文天祥。
明正德六年,巡按謝琛題建,賜額。
舊在永豐倉西,嘉靖二十年巡按饒天民改建今所。
萬曆二十年知縣陳其志、四十三年知縣胡士容相繼修,〈俱有記。
〉載入祀典。
今康熙九年重修。
鄭敷教記:大宋養士,三百年國亡,死事之臣甚烈,文丞相信國公實首稱焉。
百世而下,祠公于所生之鄉、所死之地、所經曆之境,幾遍方域矣。
其敕建于吳中也,自正德六年辛未始也。
公昔勤王之師,常開阃平江。
既系燕獄,有集杜詩二百首,如自作年譜,其叙蘇州雲:予領兵赴阙,時陳宜中歸永嘉,留丞相夢炎當國。
夢炎意不相樂出。
予以制阃守平江,尋以獨松事,急趨還宿街。
予行未幾,姑蘇陷。
哀哉!公蓋一日不能忘蘇州,而蘇州之人心百世不能忘公,有以也。
其奉敕改建于學宮,自嘉靖二十年辛醜長洲縣學既遷之後也。
公後人待诏公征明書《正氣歌》于堂之壁,生氣凜然。
惟公之學,一歸于孔孟“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以公衣帶中所藏,正公位于孔氏之庭,豈曰時會使然?蓋亦至聖大賢精英有以相蕩也。
自辛醜至萬曆乙卯,曆七十馀年,而祠宇日圮。
邑宰胡公士容,謀于公後人孝廉震孟,重修之後,孝廉亦以狀元位至相國,風節義概,能繩其武雲。
自乙卯至今庚戊,又五十馀年,而傾圮者鞠為草莽矣,其裔孫世光謀助于一時好義之人心,則顧考功予鹹實首倡之,濱死以屬其後人而堂宇重新焉。
蓋予讀《宋史》至信國公事及井中《心史》所載文丞相序,未嘗不骨顫魂搖,有甚于謝翺之恸哭也。
公嘗謂大宋三百年宗廟社稷為賈似道一人所破壞。
於乎!何後世似道接迹而如信國公者虛無人?信國公之靈其必有恫乎,不甯倍于昔日者乎?柯之始建再建聞于朝,重修也輸于官。
今茕茕興起于不振之子孫與夫好義之人心,是可悲也已!雖然,今日而猶可興起也,即人心為足恃,而我公星辰河嶽之精英為不磨也夫! 李振裕【恭谒文山先生祠】 宋家陵谷等塵埃,相國殘碑曆劫灰。
舉世幾人祠下拜?寒山片石夕陽開。
孤忠自可存今古,遺廟何妨付草萊?鳗說春秋猶飨祀,一林風雨閉荒台。
何棅 天維東傾宋祚移,誰言一木堪相支?文山正氣自千古,索市碧血留馀悲。
吳中石像瞻奇迹,南渡冠裳俨如昔。
頹垣老樹鬧昏鴉,一片丹心照空碧。
許定升 吳都瞻石像,燕市歎南冠。
血作千年碧,心留一寸丹。
誰言填海易?不信補天難。
劍佩今猶昔,庭空白日寒。
錢三錫 昔是黉宮地,今為丞相祠。
芹香留俎豆,池影照須眉。
正氣元終古,斯文尚在茲。
所關名教大,扪藓讀殘碑。
張大純 燕市甯如吳市寬,南冠豈複羨黃冠?祇今廟祀還如舊,要與千秋烈土看。
東莊,吳文定公父孟融所治也,中有十景。
孟融之孫奕又增建看雲、臨渚二亭。
李東陽為之記。
劉大夏 吳下園林賽洛陽,百年今獨見東莊。
回溪不隔柴門迥,流水應通世澤長。
十裡香風來桂塢,滿簾涼月浸菱塘。
天公自與莊翁厚,又把栽培付令郎。
李士實 小莊随意作經營,園漫分蘇地漫耕。
流水聲中看杖倚,人家叢裡有舟行。
市廛咫尺疑無路,林壑分明不出城。
昨日玉堂新賜诏,乾坤誰信問逃名? 沈周 東莊水木有清輝,地靜人閑與世違。
瓜圃熟恃供路暍,稻畦收後問鄰饑。
城頭日出啼鴉散,堂上春深乳燕飛。
更羨賢郎今玉署,恩對早晚著朝衣。
吳寬·【聞奕侄構二亭于東莊以為予佚老喜而有作】 爾父西庵偏拙修,當年種樹帶平疇。
近聞肯構為予計,專待歸休與客遊。
山上看雲依鶴洞,池邊臨渚對桑洲。
祇憂筋力非輕健,更欲沿洄具小舟。
沈周·【次前韻】 特意作亨知好修,石基高築樹為疇。
欲承伯氏歸休樂,未許他人造次遊。
細路矯橋緣麥隴,長濠新水漫??洲。
宰公果遂南還興,我亦浜頭舣小舟。
施何牧·【訪東莊舊址】 一水東莊近,風流說異時。
門栽彭澤柳,客贈辋川詩。
蟹舍依橋築,負罾傍岸移。
至今馀想像,煙雨任迷離。
張安世 事業文章兩足稱,東莊舊隐蔓枯藤。
姓名留與人間說,桑海何須歎廢興? 陸魯望宅,在臨頓橋。
皮日休雲:不出郛郭,曠若郊墅。
魯望《幽居賦》雲:陸子居全吳東,距長洲故苑一裡。
又雲:地接虎丘,門臨鶴市。
〈嵩考志:五柳堂,宋明稷言所居,在臨頓裡,陸魯望舊址也。
其子峄又取老杜“宅舍如荒村”之句,名其居曰“如村”,則唐宋時此地荒曠可知矣。
又有别墅在甫裡,魯望躬耕于此,有地數畝,屋三十楹,田四萬畝有奇。
其居後為白蓮寺,建祠堂塑像。
鹹淳中,有盛氏子醉仆其像,得其詩文稿于腹。
〉 皮日休【屣步訪魯望不遇】 雪晴墟裡竹欹斜,蠟屐徐吟到陸家。
荒徑掃稀堆柏子,破扉開澀染苔花。
壁閑定欲圖雙桧,廚靜空如飯一麻。
拟受太玄今不遇,可憐遺恨似侯芭。
【夏初訪魯望偶題小齋】 半裡芳陰到陸家,藜床相勸飯胡麻。
林間度宿抛棋局,壁上經旬挂釣車。
野客病時分竹米,鄰翁齋日乞藤花。
踟躇未放閑人去,半岸紗绡待月華。
陸龜蒙·【奉和襲美見訪不遇】 為愁煙岸老塵嚣,扶病呼兒翠苕。
祇道府中持簡牍,不知林下訪漁樵。
花盤小晴初壓,葉擁疏籬凍未燒。
倚杖遍吟春照午,一池冰段幾多消? 【次和】 四鄰多是老農家,百樹雞桑半頃麻。
盡棵清明修網架,每和煙雨掉缲車。
啼莺偶坐身藏葉,饷婦歸來鬓有花。
不是對君吟複醉,更将何事送年華? 【和皮日休韻十首】 近來惟樂靜,移傍故城居。
閑打修琴料,時封謝藥書。
夜停江上鳥,晴曬箧中魚。
出亦圖何事?無勞置棧車。
倩人醫病樹,看仆補衡茅。
散發還同阮,無心敢慕巢。
簡便書露竹,樽待破霜匏。
日好林間坐,煙蘿僅欲交。
倭僧留海紙,山匠制雲床。
懶外應無敵,貧中真是王。
池平鷗思喜,花盡蝶情忙。
欲問新秋計,菱絲一畝強。
故山空自擲,當路竟誰知?祇有經時策,全無養拙資。
病深憐炙客,炊晚信樵兒。
謾欲陳風俗,周宮未采詩。
福地能容塹,玄關讵有扉?靜思瓊闆字,閑洗鐵筇衣。
鳥破涼煙下,人沖暮雨歸。
故園秋草夢,猶記綠微微。
水影沉魚器,鄰聲動緯車。
燕輕捎墜葉,蜂懶卧樵花。
說史詳諸例,論兵到百家。
明時如不用,歸去種桑麻。
禹穴奇編缺,雷平異境殘。
靜吟封藤檢,歸興削帆竿。
白石堪為飯,青蘿好作冠。
幾時當鬥柄,同上步罡壇? 強起披衣坐,徐行處暑天。
上階來鬥雀,移樹去驚蟬。
莫問鹽車駿,誰看醬瓿玄?黃金如可化,相近買雲泉。
野入青蕪巷,陂侵白竹門。
風高沙栗刺,沙淺露芹銀。
迸鼠緣藤桁,饑烏立石盆。
東吳雖不改,誰是武王孫? 疏慵真有素,時勢盡無能。
風月難為敵,林泉幸未憎。
酒材經夏阙,詩債待秋征。
祇有君同癖,閑來對曲肱。
張大純·【九日尋陸魯望舊宅用皮襲美韻】 幽栖不讓邺侯家,東帛曾宣玉殿麻。
人世功名随草露,林泉蹤迹付柴車。
溪魚上水供垂釣,野鴨依欄卧落花。
今日東籬尋舊句,誰探腹稿問才華? 徐修矩宅,修矩,恩王府參軍,世守書萬卷,皮日休嘗就借書。
皮日休 東莞為著姓,奕代皆隽哲。
強學齲移第,名聲盡孤揭。
自為方州來,清操稱凜冽。
惟寫墳籍多,必雲清俸絕。
宣毫利若風,剡紙光于月。
劄吏指欲胼,萬通排未阕。
樓船若夏屋,欲載如垤?。
轉徙入吳都,縱橫礙門闌。
缥囊輕似霧,縮帙殷于血。
以此為基構,将斯用贻厥。
重于通侯印,貴卻全師節。
我愛彥卿道,承家能介潔。
潮田五萬步,草屋十數楶。
微宦不能去,歸來坐如刖。
保茲萬卷書,守慎如羁绁。
念我曾苦心,相逢無間别。
引之看秘寶,任得窮披閱。
軸闳翠钿剝,簽古紅牙折。
帙解帶芸香,卷開和桂屑。
枕兼石鋒刃,榻共松瘡廊。
一卧寂無喧,數編看盡抗。
或攜歸廨宇,或把穿林樾。
挈過太湖風,抱宿支硎雪。
如斯未星紀,悉得分毫末。
剪除幽僻薮,滌蕩玄微窟。
學海正狂波,馀頭向中??。
聖人患不學,垂戒尤為切。
苟昧古與今,何殊喑共間?昔之慕經史,有以傭筆劄。
何況記斯文,借之不曾辍。
吾衣任谷纏,吾食甘糠核。
其逆苟可尤,斯文那自伐?何竹青堪殺,何蒲重好截?如能盈兼雨,便足酬饑渴。
有此競苟榮,聞之兼可喊。
東臯耨煙雨,南嶺采薇蕨。
何以謝徐君,公車不聞說? 彭甯求·【觀皮襲美借書事感賦】 風流儒雅擅當時,搜盡蘭台石室奇。
架上缥缃應共賞,園中花月幾曾窺?嘯歌自足輕千古,攜取何須費一瓻?賢主嘉賓不易得,後來誰複繼芳規? 亦園,在葑門内上塘,太史尤艮翁歸田所葺。
四方諸君子至吳門者,必過訪亦園主人,故酬和之什最夥。
内有揖青亭、水哉軒諸勝。
其自叙《亦園十景竹枝詞》後雲:“姑蘇有十景,猶之燕台、金陵、潇湘、西湖,各占勝地而言。
若吾廬在姑蘇一隅,而所謂亦園者,不過十畝之間,一丘一壑,奚翅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哉?今乃侈然以十景自名,是适供大方之家胡盧絕倒而已。
雖然,以莊生之齊物,則鲲鵬之與尺鷃一也;以佛氏之空相,則須彌之與芥子一也;以野人之窺觀,則姑蘇之與小園亦一也。
舉凡大塊所生,四時所至,百物所聚,萬籁所出,莫非造化自然之妙。
天下有之,吾園無不有也,則安知姑蘇非大、亦園非小乎?則安知姑蘇十景非多、亦園十景非少乎?匪惟有之,且為圖之,又從而詩之。
既以自娛,并贻諸君子一笑焉。
有和我者,則醉之以酒。
戊辰八月,艮翁自識,時年七十有一。
” 尤侗【亦園十景竹枝詞·南園春曉】 朝聞百舌喚遊春,柳醉花眠總殢人。
無數紅裙踏步去,燒香為賽二郎神。
〈東有二郎廟。
〉 【草閣涼風】 八尺高台四面空,解衣盤礴快哉風。
侍兒不用歌團扇,自有封姨伴醉翁。
【葑溪秋月】 家住殼南采葑溪,月明夜夜小塘西。
清歌自不煩絲竹,笑煞蘇堤鬥白堤。
【寒村積雪】 千村萬樹白皚皚,日未烘乾風舞回。
忽聽兒童拍手笑,草棚裝出狻猊來。
【绮陌黃花】 菜色驚看布地黃,春風習習更吹香。
東邊吃酒西邊唱,三月田家作戲場。
【水亭菡萏】 水哉亭子俯清流,六曲闌幹坐兩頭。
蓮葉蓮花并蓮子,祇無美女采蓮舟。
【平疇禾黍】 才看栽秧又刈禾,晴時鋤把雨時蓑。
桔槔盡說田家苦,卻喜悠揚打棗歌。
【西山夕照】 西山爽氣朝來好,及至斜陽晚更佳。
缥缈穹窿都一望,不須竹杖與芒鞋。
【層城煙火】 睥睨周遭繞九逵,萬家煙火樹參差。
已拼月夜谯樓鼓,那禁霜天曉角吹? 【滄浪古道】 千古滄浪水一涯,平常小巷識蘇家。
〈蘇家巷在園左。
〉尋君遺迹南禅寺,惟有鐘聲噪暮鴉。
【揖青亭落成九日同諸子登高漫興四首】 吾歸五載後,乃有此茅亭。
南畝方垂綠,西山仍送青。
秋來寒水落,客至暮雲停。
共取登高醉,無為羨獨醒。
似畫齋中舫,非牽岸上舟。
開窗迎白鳥,俯檻對清流。
一幅采蓮賦,千聲布谷讴。
祇須打兩槳,便可泛滄洲。
〈亭形似舟故雲。
〉已屆重陽節,黃花勒未開。
幸無風雨妒,賴有碧山陪。
狂客持螯去,英雄戲馬來。
古今同寂寞,雍瑟不須哀。
憶昔先君子,登臨比岘山。
九原長系戀,十載重追攀。
撤戍兵戈定,歸田桑柘閑。
菟裘吾欲老,恰好著癡頑。
〈先君子建此亭,至甲寅而廢,為防兵也。
又十有三年而複。
〉 【水哉軒即事四首】 萬感茫茫處,臨淵歎水哉。
古今同稿壤,天地獨荒台。
遺興移花藥,驅愁借酒杯。
署門謹謝客,惟許野鷗來。
閑居成小築,吾意亦悠然。
蛙吹菱塘夜,莺啼梅雨天。
石橋行藥去,竹榻枕書眠。
多少名園記,空留花鳥傳。
吾不如老圃,君其問水濱。
前溪采蓮曲,校ǘ杖藜人。
白日陶潛夢,西風庾亮塵。
何當乞妙手?蓑笠畫垂綸。
更欲尋魚計,〈亭名。
〉無如秋水間。
不知濠上樂,且就竹林閑。
晞發随斜日,擠頤望遠山。
浮雲千萬裡,祇有鳥飛還。
歸莊·【水哉軒次韻】 之子投簪早,田園信樂哉。
居惟營水榭,夢不到金台。
雄筆淩雲賦,奇懷問月杯。
門庭無雜客,幾度杖藜來? 黃周星 莊生曾教我,材與不材間。
馬走終年苦,魚遊盡日閑。
琴書非捷徑,袍笏亦深山。
應有求羊侶,誰能絕往還? 施閩章 盛年名早達,豈合老江濱。
聖主嗟才子,浮生托醉人。
狂矜流水曲,懶奉屬車塵。
誰念羊裘客,愁來罷釣綸。
毛甡 東城環隴畔,北柴傍湖濱。
金谷園中酒,藍田莊上人。
雲深常帶雨,日隙不流塵。
處處蓮塘滿,何從下釣綸? 宋曹 一池林影白,松柏總鬈然。
隐躍魚龍夜,蒼涼雁骛天。
高城吹笛散,飛閣抱雲眠。
俯仰應無愧,名軒自可傳。
餘懷 遂初堂在否?亭子澗之濱。
琴酒消長日,江山老恨人。
何年開綠野?此地隔紅塵。
家有磻溪叟,朝朝垂釣綸。
〈太翁今年八十。
〉 吳绮 憶從甘泉日,君曾識怪哉?如何元幹楫,早上子陵台?湖海留詩卷,江山入酒杯。
蔔鄰吾有意,開徑或能來。
陳菁 作榭全臨水,洋洋洵美哉。
恰宜環竹樹,無用起樓台。
日永書盈案,花開酒滿杯。
期君同簡率,得暇好頻來。
陸壽名 沼苑吳中盛,斯園近自然。
大都風月地,祇有水雲天。
玩物觀魚樂,忘機狎鳥眠。
孟公今好客,投轄夜來傳。
張季琪 濯纓終有地,心在五湖間。
坐此一亭水,蕭然萬象閑。
鳥啼清晝樹,人見夕陽山。
真欲同漁父,花源得往還。
彭行先 籍籍名方遠,脫樊何矯然?人尋池上竹,魚樂鏡中天。
停樹王維興,撥書杜老眠。
閑情多賦詠,點筆即馳傳。
歸允肅 架水園亭立,遙疑是澗濱。
清風徐拂座,明月欲窺人。
宛爾山林逸,都無市井塵。
煙波同浩渺,我亦夢垂綸。
陳骝 抽簪嗟壯歲,結隐古河濱。
丹地談經客,青山種樹人。
更憐佳子弟,不涉世風塵。
臨水樽常在,閑來乞半綸。
殳丹生 滄浪亭一曲,聞在五湖濱。
白社逃禅客,清江濯足人。
竹邊初遇雨,林下淨無塵。
向晚添幽興,呼童理釣綸。
蔣德峻 名淨維摩诘,詩窮孟浩然。
小營山水窟,新辟鳥魚天。
梨雪春将老,松風我欲眠。
素心原寡和,韻事任流傳。
徐晟 亂竹千竿外,疏林三徑間。
江山留屐齒,猿鶴自清閑。
劍舞雌雄夜,花開大小山。
高陽能結客,爛醉幾忘還。
宋實穎 我亦尋幽去,秋來辄惘然。
雲垂綠線柳,波漾碧藍天。
白石扶攜坐,紅橋爛醉眠。
葑溪車馬客,蔣徑一時傳。
陸志熙 羨爾懸車早,高歌亦曠哉。
城中面田野,水底出樓台。
賓客淵雲筆,招尋嵇阮杯。
名山須不世,豈獨賦歸來? 吳藹 幔卷明城堞,筵開照水濱。
雨深魚漾子,風過燕宜人。
自得臨濠趣,曾無近市塵。
看今豪氣在,容易草投綸。
曹基 勝地無逾此,名園有是哉。
蕭疏成結構,點綴半池台。
往事看雲影,閑情付酒杯。
嘯歌殊自适,俗客不須來。
曹林 幽栖誠暇豫,托興竹林間。
老我十年夢,來偷半日閑。
敲棋驚睡鶴,把酒望秋山。
不覺忘身世,浮雲自往還。
拙政園,故大弘寺基也,其地林木絕勝。
有王禦史者,侵以廣其宮,後歸徐氏,最久。
兵興為鎮将所據,已而海昌陳相國得之。
内有寶珠山茶三四株,交柯合理,花時巨麗鮮妍,紛披照矚,為江南所僅見。
吳偉業·【詠拙政園山茶花】 拙政園内山茶花,一株兩株枝交加。
豔如天孫織雲錦,赪如姹女燒丹砂。
吐如珊瑚綴火齊,映如???淩朝霞。
百年前是空王宅,寶珠色相生光華。
長養端資鬼神力,優昙湧現西流沙。
歌台舞榭從何起?當日豪家擅闾裡。
苦奪精藍為玩花,旋抛先業随流水。
兒郎縱博賭名園,一擲留傳猶在耳。
後人修築改池台,石梁路轉蒼苔履。
曲檻奇花拂畫樓,樓上朱顔嬌莫比。
千條绛蠟照鉛華,十丈紅牆飾羅绮。
鬥盡風流富管弦,更誰瞥眼閑桃李?齊女門邊戰鼓聲,入門便作将軍壘。
荊棘從填馬矢高,斧斤勿剪莺簧喜。
近年此地歸相公,相公勞苦承明宮。
真宰陽和暗回斡,長安日日披薰風。
花留金谷遲難落,花到朱門分外紅。
獨有君恩歸未得,百花深鎖月明中。
灌花老人向前說,園中昨夜零霜雪。
黃沙淅淅動人愁,碧樹垂垂為誰發?可憐塞上燕支山,染花不就花枝殷。
江城作花顔色好,杜鵑啼血何斑斑?花開連理古來少,并蒂同心不相保。
名花珍異惜如珠,滿地飄殘胡不掃?楊柳絲絲二月天,玉門關外無芳草。
縱費東君着意吹,忍經摧折春光老。
看花不語淚沾衣,惆伥花間燕子飛。
折取一枝還供佛,征人消息幾時歸?顧汧城隅喬木水灣環,春到遊人互往還。
一帶粉垣遮絕澗,四圍奇石似深山。
绮羅叢裡花香合,弦管聲中鳥語繁。
知是昔賢歌詠地,風流今日許追攀。
沈朝初煙鎖城隅路,名園花鳥繁。
繡衣曾駐幰,黃閣舊開樽。
怪蔓蟠雲古,喬柯翳日昏。
盛衰經幾變,薄醉與誰谕?王辂柳絲袅袅映樓台,隔水參差林岫回。
坐久憑闌花正落,夜深吹笛月初來。
【又】 傍岩跨澗架回廊,綠樹紅樓面面藏。
不是桃花勾引甚,如何仙境有漁郎? 張霖 山茶花下按新歌,呖呖莺聲奈爾何?聽徹天風海濤句,十分重碧瀉紅螺。
陸墓,去齊門外六裡許,相傳唐陸宣公葬此,故名。
墓在下塘極北。
〈向有塔院,太宰吳一鵬塑像焉。
後為僧鬻,工部張問之來吳,追複之,重修,題其堂曰“仰賢”,今廢。
順治戊子秋,馀與金俊明孝章、楊補無補、方夏南明,倡南字韻詩于陸塘寓齋,遠近和者幾及二百人。
〉 錢謙益【陸宣公墓道行】 延英重門晝不開,白麻黃閣飛塵埃。
中條山人叫阍哭,金吾老将聲如雷。
蘇州宰相忠州死,天道甯論乃如此。
千年遺榇歸不歸,兩地孤墳竟誰是?人言槁葬留忠州,又雲征還返故丘。
圖經聚訟故老哄,争此朽骨如天球。
齊女門前六裡路,荞麥茫茫少封樹。
下馬猶尋董相陵,飛凫孰辨孫王墓?青草黃茅萬死鄉,蠅頭細字寫巾箱。
起草尚傳哀痛诏,閉門自驗活人方。
永貞求舊空黃上,元佑青編照千古。
人生忠佞看到頭,至竟延齡在何許?君不見華山山下草如熏,石阙豐碑野火焚。
樵夫踞坐行人唾,傳是崖州丁相墳。
楊昭·【陸墓】 望齊門外路,陸贽有高墳。
見說衣冠葬,難尋碑碣文。
荒祠無敗壁,古木失幹雲。
魂魄猶依此,空煩托使君。
〈崇祯末年,公曾托夢嘉定縣令,令修此地祠墓,不果。
〉 【又】 嘉隆年住此,〈先大父自清江來流寓。
〉祖父骨埋茲。
反葬有遺命,〈先大父遺命歸宗。
〉勒銘無愧辭。
〈錢大宗伯撰先君子墓志,自謂此文極真。
〉一鄉安宅裡,百世奉家祠。
故國宗風厚,孫曾其念之。
丁觀旆·【九日同楊潛夫酒罷散步因拜陸宣公墓】 不須嗟獨酌,有客共登台。
令節尋萸菊,孤墳沒草萊。
悲秋無限意,吊古有馀哀。
朽骨猶争重,延齡安在哉?張大純相業寸心灰,投荒萬死路。
叢殘馬鬛封,疑有風雲護。
隻園,在白蓮寺北裡許,〈相傳為紅蓮寺址。
〉後更為園居,易姓不一。
康熙戊午,金阊陳〈室鄭氏,法名上果。
〉刻旃檀聖像,購斯園供奉,請童碩宏禅師主之。
〈時正營大殿,遇荒停工,及童禅師退靈岩席來此,得竣其業。
師勒有《鼎建隻園大殿碑記》。
〉 釋本宏 吳國蓮華寺,為園已寂寥。
闌殘幾片石,錯落數閑寮。
鑿岸通池水,接人設闆橋。
暫來投破笠,物外得逍遙。
【又】 一從謀野處,漸喜遠塵忙。
身老宜閑散,情空合混茫。
高梧蔭井冷,小雨歇荷香。
飲啄外無事,石旁坐日長。
楊昭·【隻園童和尚分惠洞庭莼菜陸仲元聞而見過有述】 吾生老五湖,未嘗識莼菜。
少讀張翰傳,早已留意内。
如何須眉白,洞庭阻汪滅?陸二擅濟勝,策杖登臨再。
莼羹宜久嘗,況乃宿世愛。
陡聞小隻園,此物适見赉。
投袂遇草堂,請得一??睐。
呼兒急進羹,肥滑箸不耐。
兩碗頓時盡,故作貪饕态。
猗嗟其味美,羊酪豈流輩?雞從及麻姑,庶或可作配。
吳侬習腥膻,此物竟茫昧。
垂老食指動,因緣固有在。
恨不雇長年,時弄輕舟載。
童公持金杵,衆生大舂碓。
不遺門外漢,有心示玄誨。
贻此作醍醐,灌頂醒昏愦。
何當味無味?其味更萬倍。
徐嵩·【丁卯宿隻園賦贈童和尚】 為愛閑園勝,支公作退居。
溪通池水活,門入徑橋虛。
系艇窗前樹,揮毫石上書。
安能常到此,相對話樵漁? 平田禅院,舊名放生池,在隻園東北。
順治初,僧古心〈蘇州範氏。
〉募織造周工部天成創為藥樹放生池,旋請靈岩繼和尚說法于此,易今名,委法嗣麟乳禅師主持,續建大悲殿。
〈繼和尚法偈雲:“陸塘煙火萬家稠,耕稼陶漁事事周。
東舍西鄰朝夕見,他人舉手我低頭。
祇這是,莫他求,佛祖無過老實休。
野色喜無山隔斷,何須更上一層樓?”又大悲殿壁砌文衡山《赤壁賦》《真行千字文》石刻。
〉 張大純【過平田禅院觀蘅山先生石刻】 衡山字字有波瀾,石碣應從壁上觀。
為語龍蛇莫漫去,放生池内海天寬。
白蓮寺,在齊門外六裡陸墓鎮。
吳赤烏十年,僧了然建。
後毀,僧法雲〈一作榮。
〉重建。
明洪武三年,僧證果、法圓重修。
弘治間圮,有善福道瓊者更加建葺,吳寬有記。
〈内有宋朝卧佛名筆,其軸尚存。
〉順治十三年,寺僧鏡月、一葦、〈志作一微募。
〉一音重建大殿。
康熙廿六年,〈七月十一日大風雨,山門倒。
〉子因秉戒靈岩,領職隻園,受童和尚記莂。
募建山門及天王殿,鑄大鐘。
〈一音、慧傳協募。
〉 吳寬 煥然華構已增修,檀越金多手自投。
想見望齊門北去,繞檐松竹帶清流。
徐嵩·【白蓮寺山門為風雨所倒口占】 名藍盡說赤烏年,為慕廬山号白蓮。
最是山門關出入,怪他風雨不相憐。
華嚴庵,在白蓮寺東北裡許古巷。
〈巷今廢為田野。
自有庵來,居者僧巫雜繼,嘗作申明亭。
嘉靖二十八年圮,僅存者,僧圓明守之。
〉萬曆初,僧如宗〈來自南京天界寺。
〉鼎建殿宇,像設畢備,勒有禮部侍郎韓世能〈隆慶戊辰。
〉碑記,後複廢。
康熙癸醜,延澹庵昱禅師駐錫。
乙醜歲擴地重建。
楊昭·【贈澹公】 澹公真澹然,窮年不輕出。
不出元不饑,澹然以終日。
如何諸釋子,栖栖似裈虱?所得亦一飽,相争如蚌鹬。
何如澹公安,閑閑對經帙?翠竹近千竿,疏風自蕭瑟。
前日梅花開,思我來靜室。
問公何念我?公言愛真率。
居士大撫掌,道俗心腸一。
如人敬信公,公豈有奇術? 【又】 期我明月夜,來此作信宿。
此
貧同北阮原非病,德與南州更不孤。
東郭舊遊精舍近,安禅能有幾浮屠? 張大受 常憶南州詩更好,況逢五日酒能沽。
逃禅醉可題雙塔,懷古悲應吊左徒。
高閣鴨爐燒赤術,小橋漁艇摘青蒲。
端陽不比重陽節,風拂如弦雨似珠。
南禅寺,唐開成間僧元遂建,有千佛堂、轉輪經藏。
〈白居易記略雲:先是郡太守居易發心,蜀僧清閑矢谟,吳僧常敬弘正神益等僝工,檀主鄧子成等施财,院僧法弘等蒇事。
太和二年秋作,開成元年春成,費缗巨莴。
堂之中上蓋下藏,蓋之間輪九層,佛千龛,彩繪金碧以為飾。
環蓋懸鏡六十有二,藏八面,面二門,丹漆銅铛以為固。
環藏敷座六十有四,藏之内轉以輪,上以柅經函二百五十有六,經卷五千五十有八。
藏成經具,請越之妙喜寺元遂禅師為之主。
遂既來,教行如流,僧至如歸。
〉白居易在郡嘗書《長慶集》,留千佛堂。
〈《南禅院白氏文集記》略雲:唐馮翊縣開國侯太原白居易,有文集七帙,合六十七卷,凡三千四百八十七首。
家藏之外,别錄三本,一本置于東都聖善寺缽塔院律庫中,一本置于廬山東林寺經藏中,一本置于蘇州南禅院千佛堂内。
時開成四年二月二日。
《吳郡志》雲,南禅寺,唐有之,今失所在。
按寺在郡學東,本名集雲。
〉洪武中,僧示應〈号寶昙和尚。
〉奏請為南禅集雲寺。
成化中寺毀,僧德奉重建。
〈吳寬記。
〉正德間,都綱良定建天王殿。
嘉靖間,住恐祖鎮重修。
〈楊循吉記。
〉 徐缙【贈鏡庵上人】 滄浪池頭秋水清,滄浪亭上秋月明。
上人栖隐已七十,披衣擁膝傾相迎。
竹扉松徑自成趣,猶記當年濯纓處。
從茲借榻學無生,笑指天花落庭樹。
忠烈祠,在乘鯉坊,祀宋丞相信國公前平江知府文天祥。
明正德六年,巡按謝琛題建,賜額。
舊在永豐倉西,嘉靖二十年巡按饒天民改建今所。
萬曆二十年知縣陳其志、四十三年知縣胡士容相繼修,〈俱有記。
〉載入祀典。
今康熙九年重修。
鄭敷教記:大宋養士,三百年國亡,死事之臣甚烈,文丞相信國公實首稱焉。
百世而下,祠公于所生之鄉、所死之地、所經曆之境,幾遍方域矣。
其敕建于吳中也,自正德六年辛未始也。
公昔勤王之師,常開阃平江。
既系燕獄,有集杜詩二百首,如自作年譜,其叙蘇州雲:予領兵赴阙,時陳宜中歸永嘉,留丞相夢炎當國。
夢炎意不相樂出。
予以制阃守平江,尋以獨松事,急趨還宿街。
予行未幾,姑蘇陷。
哀哉!公蓋一日不能忘蘇州,而蘇州之人心百世不能忘公,有以也。
其奉敕改建于學宮,自嘉靖二十年辛醜長洲縣學既遷之後也。
公後人待诏公征明書《正氣歌》于堂之壁,生氣凜然。
惟公之學,一歸于孔孟“殺身成仁,舍生取義”,以公衣帶中所藏,正公位于孔氏之庭,豈曰時會使然?蓋亦至聖大賢精英有以相蕩也。
自辛醜至萬曆乙卯,曆七十馀年,而祠宇日圮。
邑宰胡公士容,謀于公後人孝廉震孟,重修之後,孝廉亦以狀元位至相國,風節義概,能繩其武雲。
自乙卯至今庚戊,又五十馀年,而傾圮者鞠為草莽矣,其裔孫世光謀助于一時好義之人心,則顧考功予鹹實首倡之,濱死以屬其後人而堂宇重新焉。
蓋予讀《宋史》至信國公事及井中《心史》所載文丞相序,未嘗不骨顫魂搖,有甚于謝翺之恸哭也。
公嘗謂大宋三百年宗廟社稷為賈似道一人所破壞。
於乎!何後世似道接迹而如信國公者虛無人?信國公之靈其必有恫乎,不甯倍于昔日者乎?柯之始建再建聞于朝,重修也輸于官。
今茕茕興起于不振之子孫與夫好義之人心,是可悲也已!雖然,今日而猶可興起也,即人心為足恃,而我公星辰河嶽之精英為不磨也夫! 李振裕【恭谒文山先生祠】 宋家陵谷等塵埃,相國殘碑曆劫灰。
舉世幾人祠下拜?寒山片石夕陽開。
孤忠自可存今古,遺廟何妨付草萊?鳗說春秋猶飨祀,一林風雨閉荒台。
何棅 天維東傾宋祚移,誰言一木堪相支?文山正氣自千古,索市碧血留馀悲。
吳中石像瞻奇迹,南渡冠裳俨如昔。
頹垣老樹鬧昏鴉,一片丹心照空碧。
許定升 吳都瞻石像,燕市歎南冠。
血作千年碧,心留一寸丹。
誰言填海易?不信補天難。
劍佩今猶昔,庭空白日寒。
錢三錫 昔是黉宮地,今為丞相祠。
芹香留俎豆,池影照須眉。
正氣元終古,斯文尚在茲。
所關名教大,扪藓讀殘碑。
張大純 燕市甯如吳市寬,南冠豈複羨黃冠?祇今廟祀還如舊,要與千秋烈土看。
東莊,吳文定公父孟融所治也,中有十景。
孟融之孫奕又增建看雲、臨渚二亭。
李東陽為之記。
劉大夏 吳下園林賽洛陽,百年今獨見東莊。
回溪不隔柴門迥,流水應通世澤長。
十裡香風來桂塢,滿簾涼月浸菱塘。
天公自與莊翁厚,又把栽培付令郎。
李士實 小莊随意作經營,園漫分蘇地漫耕。
流水聲中看杖倚,人家叢裡有舟行。
市廛咫尺疑無路,林壑分明不出城。
昨日玉堂新賜诏,乾坤誰信問逃名? 沈周 東莊水木有清輝,地靜人閑與世違。
瓜圃熟恃供路暍,稻畦收後問鄰饑。
城頭日出啼鴉散,堂上春深乳燕飛。
更羨賢郎今玉署,恩對早晚著朝衣。
吳寬·【聞奕侄構二亭于東莊以為予佚老喜而有作】 爾父西庵偏拙修,當年種樹帶平疇。
近聞肯構為予計,專待歸休與客遊。
山上看雲依鶴洞,池邊臨渚對桑洲。
祇憂筋力非輕健,更欲沿洄具小舟。
沈周·【次前韻】 特意作亨知好修,石基高築樹為疇。
欲承伯氏歸休樂,未許他人造次遊。
細路矯橋緣麥隴,長濠新水漫??洲。
宰公果遂南還興,我亦浜頭舣小舟。
施何牧·【訪東莊舊址】 一水東莊近,風流說異時。
門栽彭澤柳,客贈辋川詩。
蟹舍依橋築,負罾傍岸移。
至今馀想像,煙雨任迷離。
張安世 事業文章兩足稱,東莊舊隐蔓枯藤。
姓名留與人間說,桑海何須歎廢興? 陸魯望宅,在臨頓橋。
皮日休雲:不出郛郭,曠若郊墅。
魯望《幽居賦》雲:陸子居全吳東,距長洲故苑一裡。
又雲:地接虎丘,門臨鶴市。
〈嵩考志:五柳堂,宋明稷言所居,在臨頓裡,陸魯望舊址也。
其子峄又取老杜“宅舍如荒村”之句,名其居曰“如村”,則唐宋時此地荒曠可知矣。
又有别墅在甫裡,魯望躬耕于此,有地數畝,屋三十楹,田四萬畝有奇。
其居後為白蓮寺,建祠堂塑像。
鹹淳中,有盛氏子醉仆其像,得其詩文稿于腹。
〉 皮日休【屣步訪魯望不遇】 雪晴墟裡竹欹斜,蠟屐徐吟到陸家。
荒徑掃稀堆柏子,破扉開澀染苔花。
壁閑定欲圖雙桧,廚靜空如飯一麻。
拟受太玄今不遇,可憐遺恨似侯芭。
【夏初訪魯望偶題小齋】 半裡芳陰到陸家,藜床相勸飯胡麻。
林間度宿抛棋局,壁上經旬挂釣車。
野客病時分竹米,鄰翁齋日乞藤花。
踟躇未放閑人去,半岸紗绡待月華。
陸龜蒙·【奉和襲美見訪不遇】 為愁煙岸老塵嚣,扶病呼兒翠苕。
祇道府中持簡牍,不知林下訪漁樵。
花盤小晴初壓,葉擁疏籬凍未燒。
倚杖遍吟春照午,一池冰段幾多消? 【次和】 四鄰多是老農家,百樹雞桑半頃麻。
盡棵清明修網架,每和煙雨掉缲車。
啼莺偶坐身藏葉,饷婦歸來鬓有花。
不是對君吟複醉,更将何事送年華? 【和皮日休韻十首】 近來惟樂靜,移傍故城居。
閑打修琴料,時封謝藥書。
夜停江上鳥,晴曬箧中魚。
出亦圖何事?無勞置棧車。
倩人醫病樹,看仆補衡茅。
散發還同阮,無心敢慕巢。
簡便書露竹,樽待破霜匏。
日好林間坐,煙蘿僅欲交。
倭僧留海紙,山匠制雲床。
懶外應無敵,貧中真是王。
池平鷗思喜,花盡蝶情忙。
欲問新秋計,菱絲一畝強。
故山空自擲,當路竟誰知?祇有經時策,全無養拙資。
病深憐炙客,炊晚信樵兒。
謾欲陳風俗,周宮未采詩。
福地能容塹,玄關讵有扉?靜思瓊闆字,閑洗鐵筇衣。
鳥破涼煙下,人沖暮雨歸。
故園秋草夢,猶記綠微微。
水影沉魚器,鄰聲動緯車。
燕輕捎墜葉,蜂懶卧樵花。
說史詳諸例,論兵到百家。
明時如不用,歸去種桑麻。
禹穴奇編缺,雷平異境殘。
靜吟封藤檢,歸興削帆竿。
白石堪為飯,青蘿好作冠。
幾時當鬥柄,同上步罡壇? 強起披衣坐,徐行處暑天。
上階來鬥雀,移樹去驚蟬。
莫問鹽車駿,誰看醬瓿玄?黃金如可化,相近買雲泉。
野入青蕪巷,陂侵白竹門。
風高沙栗刺,沙淺露芹銀。
迸鼠緣藤桁,饑烏立石盆。
東吳雖不改,誰是武王孫? 疏慵真有素,時勢盡無能。
風月難為敵,林泉幸未憎。
酒材經夏阙,詩債待秋征。
祇有君同癖,閑來對曲肱。
張大純·【九日尋陸魯望舊宅用皮襲美韻】 幽栖不讓邺侯家,東帛曾宣玉殿麻。
人世功名随草露,林泉蹤迹付柴車。
溪魚上水供垂釣,野鴨依欄卧落花。
今日東籬尋舊句,誰探腹稿問才華? 徐修矩宅,修矩,恩王府參軍,世守書萬卷,皮日休嘗就借書。
皮日休 東莞為著姓,奕代皆隽哲。
強學齲移第,名聲盡孤揭。
自為方州來,清操稱凜冽。
惟寫墳籍多,必雲清俸絕。
宣毫利若風,剡紙光于月。
劄吏指欲胼,萬通排未阕。
樓船若夏屋,欲載如垤?。
轉徙入吳都,縱橫礙門闌。
缥囊輕似霧,縮帙殷于血。
以此為基構,将斯用贻厥。
重于通侯印,貴卻全師節。
我愛彥卿道,承家能介潔。
潮田五萬步,草屋十數楶。
微宦不能去,歸來坐如刖。
保茲萬卷書,守慎如羁绁。
念我曾苦心,相逢無間别。
引之看秘寶,任得窮披閱。
軸闳翠钿剝,簽古紅牙折。
帙解帶芸香,卷開和桂屑。
枕兼石鋒刃,榻共松瘡廊。
一卧寂無喧,數編看盡抗。
或攜歸廨宇,或把穿林樾。
挈過太湖風,抱宿支硎雪。
如斯未星紀,悉得分毫末。
剪除幽僻薮,滌蕩玄微窟。
學海正狂波,馀頭向中??。
聖人患不學,垂戒尤為切。
苟昧古與今,何殊喑共間?昔之慕經史,有以傭筆劄。
何況記斯文,借之不曾辍。
吾衣任谷纏,吾食甘糠核。
其逆苟可尤,斯文那自伐?何竹青堪殺,何蒲重好截?如能盈兼雨,便足酬饑渴。
有此競苟榮,聞之兼可喊。
東臯耨煙雨,南嶺采薇蕨。
何以謝徐君,公車不聞說? 彭甯求·【觀皮襲美借書事感賦】 風流儒雅擅當時,搜盡蘭台石室奇。
架上缥缃應共賞,園中花月幾曾窺?嘯歌自足輕千古,攜取何須費一瓻?賢主嘉賓不易得,後來誰複繼芳規? 亦園,在葑門内上塘,太史尤艮翁歸田所葺。
四方諸君子至吳門者,必過訪亦園主人,故酬和之什最夥。
内有揖青亭、水哉軒諸勝。
其自叙《亦園十景竹枝詞》後雲:“姑蘇有十景,猶之燕台、金陵、潇湘、西湖,各占勝地而言。
若吾廬在姑蘇一隅,而所謂亦園者,不過十畝之間,一丘一壑,奚翅泰山之于丘垤,河海之于行潦哉?今乃侈然以十景自名,是适供大方之家胡盧絕倒而已。
雖然,以莊生之齊物,則鲲鵬之與尺鷃一也;以佛氏之空相,則須彌之與芥子一也;以野人之窺觀,則姑蘇之與小園亦一也。
舉凡大塊所生,四時所至,百物所聚,萬籁所出,莫非造化自然之妙。
天下有之,吾園無不有也,則安知姑蘇非大、亦園非小乎?則安知姑蘇十景非多、亦園十景非少乎?匪惟有之,且為圖之,又從而詩之。
既以自娛,并贻諸君子一笑焉。
有和我者,則醉之以酒。
戊辰八月,艮翁自識,時年七十有一。
” 尤侗【亦園十景竹枝詞·南園春曉】 朝聞百舌喚遊春,柳醉花眠總殢人。
無數紅裙踏步去,燒香為賽二郎神。
〈東有二郎廟。
〉 【草閣涼風】 八尺高台四面空,解衣盤礴快哉風。
侍兒不用歌團扇,自有封姨伴醉翁。
【葑溪秋月】 家住殼南采葑溪,月明夜夜小塘西。
清歌自不煩絲竹,笑煞蘇堤鬥白堤。
【寒村積雪】 千村萬樹白皚皚,日未烘乾風舞回。
忽聽兒童拍手笑,草棚裝出狻猊來。
【绮陌黃花】 菜色驚看布地黃,春風習習更吹香。
東邊吃酒西邊唱,三月田家作戲場。
【水亭菡萏】 水哉亭子俯清流,六曲闌幹坐兩頭。
蓮葉蓮花并蓮子,祇無美女采蓮舟。
【平疇禾黍】 才看栽秧又刈禾,晴時鋤把雨時蓑。
桔槔盡說田家苦,卻喜悠揚打棗歌。
【西山夕照】 西山爽氣朝來好,及至斜陽晚更佳。
缥缈穹窿都一望,不須竹杖與芒鞋。
【層城煙火】 睥睨周遭繞九逵,萬家煙火樹參差。
已拼月夜谯樓鼓,那禁霜天曉角吹? 【滄浪古道】 千古滄浪水一涯,平常小巷識蘇家。
〈蘇家巷在園左。
〉尋君遺迹南禅寺,惟有鐘聲噪暮鴉。
【揖青亭落成九日同諸子登高漫興四首】 吾歸五載後,乃有此茅亭。
南畝方垂綠,西山仍送青。
秋來寒水落,客至暮雲停。
共取登高醉,無為羨獨醒。
似畫齋中舫,非牽岸上舟。
開窗迎白鳥,俯檻對清流。
一幅采蓮賦,千聲布谷讴。
祇須打兩槳,便可泛滄洲。
〈亭形似舟故雲。
〉已屆重陽節,黃花勒未開。
幸無風雨妒,賴有碧山陪。
狂客持螯去,英雄戲馬來。
古今同寂寞,雍瑟不須哀。
憶昔先君子,登臨比岘山。
九原長系戀,十載重追攀。
撤戍兵戈定,歸田桑柘閑。
菟裘吾欲老,恰好著癡頑。
〈先君子建此亭,至甲寅而廢,為防兵也。
又十有三年而複。
〉 【水哉軒即事四首】 萬感茫茫處,臨淵歎水哉。
古今同稿壤,天地獨荒台。
遺興移花藥,驅愁借酒杯。
署門謹謝客,惟許野鷗來。
閑居成小築,吾意亦悠然。
蛙吹菱塘夜,莺啼梅雨天。
石橋行藥去,竹榻枕書眠。
多少名園記,空留花鳥傳。
吾不如老圃,君其問水濱。
前溪采蓮曲,校ǘ杖藜人。
白日陶潛夢,西風庾亮塵。
何當乞妙手?蓑笠畫垂綸。
更欲尋魚計,〈亭名。
〉無如秋水間。
不知濠上樂,且就竹林閑。
晞發随斜日,擠頤望遠山。
浮雲千萬裡,祇有鳥飛還。
歸莊·【水哉軒次韻】 之子投簪早,田園信樂哉。
居惟營水榭,夢不到金台。
雄筆淩雲賦,奇懷問月杯。
門庭無雜客,幾度杖藜來? 黃周星 莊生曾教我,材與不材間。
馬走終年苦,魚遊盡日閑。
琴書非捷徑,袍笏亦深山。
應有求羊侶,誰能絕往還? 施閩章 盛年名早達,豈合老江濱。
聖主嗟才子,浮生托醉人。
狂矜流水曲,懶奉屬車塵。
誰念羊裘客,愁來罷釣綸。
毛甡 東城環隴畔,北柴傍湖濱。
金谷園中酒,藍田莊上人。
雲深常帶雨,日隙不流塵。
處處蓮塘滿,何從下釣綸? 宋曹 一池林影白,松柏總鬈然。
隐躍魚龍夜,蒼涼雁骛天。
高城吹笛散,飛閣抱雲眠。
俯仰應無愧,名軒自可傳。
餘懷 遂初堂在否?亭子澗之濱。
琴酒消長日,江山老恨人。
何年開綠野?此地隔紅塵。
家有磻溪叟,朝朝垂釣綸。
〈太翁今年八十。
〉 吳绮 憶從甘泉日,君曾識怪哉?如何元幹楫,早上子陵台?湖海留詩卷,江山入酒杯。
蔔鄰吾有意,開徑或能來。
陳菁 作榭全臨水,洋洋洵美哉。
恰宜環竹樹,無用起樓台。
日永書盈案,花開酒滿杯。
期君同簡率,得暇好頻來。
陸壽名 沼苑吳中盛,斯園近自然。
大都風月地,祇有水雲天。
玩物觀魚樂,忘機狎鳥眠。
孟公今好客,投轄夜來傳。
張季琪 濯纓終有地,心在五湖間。
坐此一亭水,蕭然萬象閑。
鳥啼清晝樹,人見夕陽山。
真欲同漁父,花源得往還。
彭行先 籍籍名方遠,脫樊何矯然?人尋池上竹,魚樂鏡中天。
停樹王維興,撥書杜老眠。
閑情多賦詠,點筆即馳傳。
歸允肅 架水園亭立,遙疑是澗濱。
清風徐拂座,明月欲窺人。
宛爾山林逸,都無市井塵。
煙波同浩渺,我亦夢垂綸。
陳骝 抽簪嗟壯歲,結隐古河濱。
丹地談經客,青山種樹人。
更憐佳子弟,不涉世風塵。
臨水樽常在,閑來乞半綸。
殳丹生 滄浪亭一曲,聞在五湖濱。
白社逃禅客,清江濯足人。
竹邊初遇雨,林下淨無塵。
向晚添幽興,呼童理釣綸。
蔣德峻 名淨維摩诘,詩窮孟浩然。
小營山水窟,新辟鳥魚天。
梨雪春将老,松風我欲眠。
素心原寡和,韻事任流傳。
徐晟 亂竹千竿外,疏林三徑間。
江山留屐齒,猿鶴自清閑。
劍舞雌雄夜,花開大小山。
高陽能結客,爛醉幾忘還。
宋實穎 我亦尋幽去,秋來辄惘然。
雲垂綠線柳,波漾碧藍天。
白石扶攜坐,紅橋爛醉眠。
葑溪車馬客,蔣徑一時傳。
陸志熙 羨爾懸車早,高歌亦曠哉。
城中面田野,水底出樓台。
賓客淵雲筆,招尋嵇阮杯。
名山須不世,豈獨賦歸來? 吳藹 幔卷明城堞,筵開照水濱。
雨深魚漾子,風過燕宜人。
自得臨濠趣,曾無近市塵。
看今豪氣在,容易草投綸。
曹基 勝地無逾此,名園有是哉。
蕭疏成結構,點綴半池台。
往事看雲影,閑情付酒杯。
嘯歌殊自适,俗客不須來。
曹林 幽栖誠暇豫,托興竹林間。
老我十年夢,來偷半日閑。
敲棋驚睡鶴,把酒望秋山。
不覺忘身世,浮雲自往還。
拙政園,故大弘寺基也,其地林木絕勝。
有王禦史者,侵以廣其宮,後歸徐氏,最久。
兵興為鎮将所據,已而海昌陳相國得之。
内有寶珠山茶三四株,交柯合理,花時巨麗鮮妍,紛披照矚,為江南所僅見。
吳偉業·【詠拙政園山茶花】 拙政園内山茶花,一株兩株枝交加。
豔如天孫織雲錦,赪如姹女燒丹砂。
吐如珊瑚綴火齊,映如???淩朝霞。
百年前是空王宅,寶珠色相生光華。
長養端資鬼神力,優昙湧現西流沙。
歌台舞榭從何起?當日豪家擅闾裡。
苦奪精藍為玩花,旋抛先業随流水。
兒郎縱博賭名園,一擲留傳猶在耳。
後人修築改池台,石梁路轉蒼苔履。
曲檻奇花拂畫樓,樓上朱顔嬌莫比。
千條绛蠟照鉛華,十丈紅牆飾羅绮。
鬥盡風流富管弦,更誰瞥眼閑桃李?齊女門邊戰鼓聲,入門便作将軍壘。
荊棘從填馬矢高,斧斤勿剪莺簧喜。
近年此地歸相公,相公勞苦承明宮。
真宰陽和暗回斡,長安日日披薰風。
花留金谷遲難落,花到朱門分外紅。
獨有君恩歸未得,百花深鎖月明中。
灌花老人向前說,園中昨夜零霜雪。
黃沙淅淅動人愁,碧樹垂垂為誰發?可憐塞上燕支山,染花不就花枝殷。
江城作花顔色好,杜鵑啼血何斑斑?花開連理古來少,并蒂同心不相保。
名花珍異惜如珠,滿地飄殘胡不掃?楊柳絲絲二月天,玉門關外無芳草。
縱費東君着意吹,忍經摧折春光老。
看花不語淚沾衣,惆伥花間燕子飛。
折取一枝還供佛,征人消息幾時歸?顧汧城隅喬木水灣環,春到遊人互往還。
一帶粉垣遮絕澗,四圍奇石似深山。
绮羅叢裡花香合,弦管聲中鳥語繁。
知是昔賢歌詠地,風流今日許追攀。
沈朝初煙鎖城隅路,名園花鳥繁。
繡衣曾駐幰,黃閣舊開樽。
怪蔓蟠雲古,喬柯翳日昏。
盛衰經幾變,薄醉與誰谕?王辂柳絲袅袅映樓台,隔水參差林岫回。
坐久憑闌花正落,夜深吹笛月初來。
【又】 傍岩跨澗架回廊,綠樹紅樓面面藏。
不是桃花勾引甚,如何仙境有漁郎? 張霖 山茶花下按新歌,呖呖莺聲奈爾何?聽徹天風海濤句,十分重碧瀉紅螺。
陸墓,去齊門外六裡許,相傳唐陸宣公葬此,故名。
墓在下塘極北。
〈向有塔院,太宰吳一鵬塑像焉。
後為僧鬻,工部張問之來吳,追複之,重修,題其堂曰“仰賢”,今廢。
順治戊子秋,馀與金俊明孝章、楊補無補、方夏南明,倡南字韻詩于陸塘寓齋,遠近和者幾及二百人。
〉 錢謙益【陸宣公墓道行】 延英重門晝不開,白麻黃閣飛塵埃。
中條山人叫阍哭,金吾老将聲如雷。
蘇州宰相忠州死,天道甯論乃如此。
千年遺榇歸不歸,兩地孤墳竟誰是?人言槁葬留忠州,又雲征還返故丘。
圖經聚訟故老哄,争此朽骨如天球。
齊女門前六裡路,荞麥茫茫少封樹。
下馬猶尋董相陵,飛凫孰辨孫王墓?青草黃茅萬死鄉,蠅頭細字寫巾箱。
起草尚傳哀痛诏,閉門自驗活人方。
永貞求舊空黃上,元佑青編照千古。
人生忠佞看到頭,至竟延齡在何許?君不見華山山下草如熏,石阙豐碑野火焚。
樵夫踞坐行人唾,傳是崖州丁相墳。
楊昭·【陸墓】 望齊門外路,陸贽有高墳。
見說衣冠葬,難尋碑碣文。
荒祠無敗壁,古木失幹雲。
魂魄猶依此,空煩托使君。
〈崇祯末年,公曾托夢嘉定縣令,令修此地祠墓,不果。
〉 【又】 嘉隆年住此,〈先大父自清江來流寓。
〉祖父骨埋茲。
反葬有遺命,〈先大父遺命歸宗。
〉勒銘無愧辭。
〈錢大宗伯撰先君子墓志,自謂此文極真。
〉一鄉安宅裡,百世奉家祠。
故國宗風厚,孫曾其念之。
丁觀旆·【九日同楊潛夫酒罷散步因拜陸宣公墓】 不須嗟獨酌,有客共登台。
令節尋萸菊,孤墳沒草萊。
悲秋無限意,吊古有馀哀。
朽骨猶争重,延齡安在哉?張大純相業寸心灰,投荒萬死路。
叢殘馬鬛封,疑有風雲護。
隻園,在白蓮寺北裡許,〈相傳為紅蓮寺址。
〉後更為園居,易姓不一。
康熙戊午,金阊陳〈室鄭氏,法名上果。
〉刻旃檀聖像,購斯園供奉,請童碩宏禅師主之。
〈時正營大殿,遇荒停工,及童禅師退靈岩席來此,得竣其業。
師勒有《鼎建隻園大殿碑記》。
〉 釋本宏 吳國蓮華寺,為園已寂寥。
闌殘幾片石,錯落數閑寮。
鑿岸通池水,接人設闆橋。
暫來投破笠,物外得逍遙。
【又】 一從謀野處,漸喜遠塵忙。
身老宜閑散,情空合混茫。
高梧蔭井冷,小雨歇荷香。
飲啄外無事,石旁坐日長。
楊昭·【隻園童和尚分惠洞庭莼菜陸仲元聞而見過有述】 吾生老五湖,未嘗識莼菜。
少讀張翰傳,早已留意内。
如何須眉白,洞庭阻汪滅?陸二擅濟勝,策杖登臨再。
莼羹宜久嘗,況乃宿世愛。
陡聞小隻園,此物适見赉。
投袂遇草堂,請得一??睐。
呼兒急進羹,肥滑箸不耐。
兩碗頓時盡,故作貪饕态。
猗嗟其味美,羊酪豈流輩?雞從及麻姑,庶或可作配。
吳侬習腥膻,此物竟茫昧。
垂老食指動,因緣固有在。
恨不雇長年,時弄輕舟載。
童公持金杵,衆生大舂碓。
不遺門外漢,有心示玄誨。
贻此作醍醐,灌頂醒昏愦。
何當味無味?其味更萬倍。
徐嵩·【丁卯宿隻園賦贈童和尚】 為愛閑園勝,支公作退居。
溪通池水活,門入徑橋虛。
系艇窗前樹,揮毫石上書。
安能常到此,相對話樵漁? 平田禅院,舊名放生池,在隻園東北。
順治初,僧古心〈蘇州範氏。
〉募織造周工部天成創為藥樹放生池,旋請靈岩繼和尚說法于此,易今名,委法嗣麟乳禅師主持,續建大悲殿。
〈繼和尚法偈雲:“陸塘煙火萬家稠,耕稼陶漁事事周。
東舍西鄰朝夕見,他人舉手我低頭。
祇這是,莫他求,佛祖無過老實休。
野色喜無山隔斷,何須更上一層樓?”又大悲殿壁砌文衡山《赤壁賦》《真行千字文》石刻。
〉 張大純【過平田禅院觀蘅山先生石刻】 衡山字字有波瀾,石碣應從壁上觀。
為語龍蛇莫漫去,放生池内海天寬。
白蓮寺,在齊門外六裡陸墓鎮。
吳赤烏十年,僧了然建。
後毀,僧法雲〈一作榮。
〉重建。
明洪武三年,僧證果、法圓重修。
弘治間圮,有善福道瓊者更加建葺,吳寬有記。
〈内有宋朝卧佛名筆,其軸尚存。
〉順治十三年,寺僧鏡月、一葦、〈志作一微募。
〉一音重建大殿。
康熙廿六年,〈七月十一日大風雨,山門倒。
〉子因秉戒靈岩,領職隻園,受童和尚記莂。
募建山門及天王殿,鑄大鐘。
〈一音、慧傳協募。
〉 吳寬 煥然華構已增修,檀越金多手自投。
想見望齊門北去,繞檐松竹帶清流。
徐嵩·【白蓮寺山門為風雨所倒口占】 名藍盡說赤烏年,為慕廬山号白蓮。
最是山門關出入,怪他風雨不相憐。
華嚴庵,在白蓮寺東北裡許古巷。
〈巷今廢為田野。
自有庵來,居者僧巫雜繼,嘗作申明亭。
嘉靖二十八年圮,僅存者,僧圓明守之。
〉萬曆初,僧如宗〈來自南京天界寺。
〉鼎建殿宇,像設畢備,勒有禮部侍郎韓世能〈隆慶戊辰。
〉碑記,後複廢。
康熙癸醜,延澹庵昱禅師駐錫。
乙醜歲擴地重建。
楊昭·【贈澹公】 澹公真澹然,窮年不輕出。
不出元不饑,澹然以終日。
如何諸釋子,栖栖似裈虱?所得亦一飽,相争如蚌鹬。
何如澹公安,閑閑對經帙?翠竹近千竿,疏風自蕭瑟。
前日梅花開,思我來靜室。
問公何念我?公言愛真率。
居士大撫掌,道俗心腸一。
如人敬信公,公豈有奇術? 【又】 期我明月夜,來此作信宿。
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