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下

關燈
高五丈而三層。

    有浴室,有灑垆,有彩帛典籍之肆。

    其交易以金錢,以紅銅錢。

    金曰哺??,銅曰甫噜斯。

    其利玉石。

    其谷宜五種,其畜宜牛、羊、雞、犬。

    金重官秤一錢,底面有紋。

     其土氣溫和。

    其定歲以十二月為一歲,以哉生明為一月。

    其算曆如神,某日而春,暨期枯者敷華;某日而秋,暨期榮者凋落。

    蝕而蝕,潮而潮,風而風,雨而雨,靡有違忒。

     其貿采之物,異者十有二品:一曰貓睛之石,二曰五色亞姑,三曰大珠,四曰珊瑚支,五曰金珀,六曰薔薇露,七曰麒辚,八曰獅子,九曰花福鹿,十曰金錢豹,十一曰駝鷄,十二曰白鸠。

    土物多紫檀木、薝蔔花,多萬年棗、把擔乾、白葡萄、松子、榴、杏。

    有象,有千裡駱駝、九尾羖羊。

    其白毫無角,角處有兩圓黑毛,項如牛,狗毫而盤尾者,名曰綿羊。

    有獸焉,其狀如螺,白身白面而青紋,其名曰花福鹿。

    其足前高九尺,後高六尺,蹄三跲,匾口而長頸,奮首高一丈六尺,首昂後低,二肉角,牛尾而鹿身,其名曰麒麟,是食五谷。

    其狀如虎,元質而無紋,巨首而闊唇,其尾黑長如纓,其吼如雷,百獸見之,伏不敢起者,其名曰獅子。

     其朝貢無常。

    永樂間,遣使修金葉表來朝貢。

     論曰:國初,天監外設回回司天監,取回回人世官之,用本國土闆曆并兼推算,乃知聖主禦世,一善弗遺者矣。

    嘗聞之長老雲:月蝕非回回曆算,安得不謬如此。

    今阿丹人所算春秋候,是尤奇也! 《天方國第二十三》 其國在古裡西南可二萬裡。

    古裡西南申位行,善風三月至鎮,番名秩涾,守以頭目。

    秩涾西行一日至王城,本名默伽國,而又謂之天方。

    其王修回回教,其俗和美而富。

    見月之初生也,上下皆稽首而禮天。

    其容貌偉正紫色。

    男纏首長衣,足有皮鞋。

    女蓋首,面不露。

    其語用阿剌畢。

     國有酒禁,其婚喪悉行回回禮。

    其禮拜之寺曰天堂。

    其堂四方而高廣,謂之恺阿白。

    以黃金為佛像,以玉為座,堂之周如城,以五色石壘砌。

    城之門四百六十有六。

    其堂以沉香為梁,梁有五。

    以黃金為閣,以泔黃玉布地,以薔薇露、龍涎香日塗堂之四壁,馨香不絶。

    以白玉為柱,柱凡四百六十有七。

    前之柱九十有九,後之柱一百有一,左之柱一百三十有二,右之柱一百三十有五。

    其堂之幔以紵絲,色用皂。

    其守堂獅子二,色鹹黑。

    他國至堂而焚香也,歲一至,不遠萬裡而來,以十二月十日為期,每年此日,諸國回回人雖海行一二年遠道者,亦至此堂禮拜,皆割取堂内皂幔一方去為記憶。

    盡,則王又以幔代之。

     其堂之左有古佛墓,是為緑撒蔔泥寶石之所築。

    其長一丈二尺,高三尺,廣五尺。

    其墓之垣砌以泔黃玉,高五尺。

    其城四隅鹹有寶塔,禮拜者登焉。

    有授法之堂,皆五色石為之。

     其土氣恒燠,無雨電霜雪,四時玉燭,草木常不零落。

    其甘露日降,國人承露以食。

    其交易以金錢,名曰倘伽。

    其利玉石。

    其谷宜五種,其畜宜六擾。

    錢徑官寸七分,重官秤一錢。

     其國西行百裡日蓦底納城。

    城之東曰谟罕蓦德神人之墓。

    墓頂有五色光,旦夕輝煌不絶。

    墓後有泉,其名阿必糁糁。

    其味甘美,其泉能息波濤,泛海者必汲藏于舟,遇飓風而灑之也,波濤随息。

     其土物有薔薇露、俺八兒香。

    有豹、麂、草上飛、麒鱗、獅子、羚羊,多龍馬,有駝鷄、駱駝、騾、驢、凫、鴿。

    其花有纏枝花,樹如大桑,高二丈,歲二收。

    有葡萄、萬年棗、石榴、林檎、梨、西瓜、巨桃,一桃而用二人以舉。

     其朝貢無常。

    宣德中使鄭和至西洋,遣通事七人賫麝香、磁器、緞匹同本國船至國,一年往回,易得各色奇異寶石并麒辚、獅子、駝鷄等物,并畫《天堂圖》一冊回京。

    其天方國王亦遣其臣沙瓛等将方物随七人來朝貢。

     論曰:玉堂之諺久矣,蓋慕其樂土也。

    今觀其國所有,乃知諺語為不虛焉。

    但國史以默德伽别于天方,而歡雲卽其地。

    餘詳考之,谟罕蓦德,默德伽王也,而天方之西有其墓焉,則一國二名者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