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中
關燈
小
中
大
《暹羅國第十》
其國在占城西可一千五百裡。
由漳州而往,針位:見南澳,取東董之山,山之狀如唐冠。
又取銅鼓之山。
又經獨豬之山。
又取外羅之山。
又過校杯之嶼,嶼之水十有八托。
又過洋嶼。
又過靈山,過伽喃模之嶼,位在乙卯,其出水之礁有三。
又過羅灣,見赤坎之山。
又取昆侖之山。
又七更過真王之嶼,嶼之水十有七托。
又過大橫之山、小橫之山。
又過筆架之山。
又過竹嶼,由大峯之山而入港。
由占城而往者入由新門台。
其地方千裡,是多山,山形如城。
其土氣寒燠無定。
其王之宮潔而麗。
民居如樓,藉以槟榔之木,簟以藤竹,寝與食處于其上。
其王纏首以白布,上無衣,下圍絲嵌帨,壓腰以錦绮。
出入乘象或肩輿,用茭蔁之葉疊而為蓋,柄飾以金。
其王鎖俚之人,修浮圖教。
是多僧尼,有寺刹而持齋戒。
好習水戰,常用師于鄰國。
其俗事皆決正于婦。
其婦椎髻長衫,系腰以青花色布,男亦如之。
其纏首以白布,其語如廣東之鄉音。
以椰子為酒。
貴者年二十則用嵌砂。
其送死,富者葬,浸以水銀;貧者棄諸海濱,有金色之鳥羣集而食之,謂之鳥葬;不盡,則家人号哭,沉骨于海而歸,亦命僧齋誦而禮佛。
國之西北可二百裡,有市曰上水,居者五百馀戶,百貨鹹集,可通雲南之後。
其交易以金銀、以錢、以海??。
其利珍寶、羽毛、齒、革。
其谷宜稻。
其畜宜六擾。
有石焉,明淨如榴子,其品如紅雅姑,其名曰紅馬厮肯的石。
善香四等:一曰降真,二曰沉香,三曰黃速,四曰羅斛。
多花錫、象牙、翠羽、犀角。
多花梨木、黃蠟,多白象、白鼠、獅子貓。
有木焉,其葉如櫻桃,其脂液流滴如饴,久而堅凝,紫色如膠,其名曰麒麟竭,食之已折損。
其朝貢以三載。
洪武四年,其國王參烈昭毗牙遣使臣祭思俚侪剌識悉替等來朝貢,進金葉表并方物,賀正旦。
八年,遣使賷诏及印绶往賜之。
十六年,給勘合文冊,凡中國使至,必照驗相同。
永樂九年,其王昭祿羣膺哆羅谛剌遣使柰必表貢方物,乞量衡為國中式。
自後定例每三年一朝貢。
其貢物:象、象牙、犀角、孔雀尾、翠毛、龜筒、六足龜、寶石、珊瑚、金戒指、片腦、米腦、糠腦、腦油、腦柴、檀香、速香、安息香、黃熟香、降真香、羅斛香、乳香、樹香、木香、烏香、丁香、阿魏、薔薇水、丁皮、碗石、紫梗、藤竭、藤黃、硫黃、沒藥、烏爹泥、肉豆蔻、胡椒、白豆蔻、荜撥、蘇木、烏木、大楓子、必布、油紅布、白纏頭布、紅撒哈剌布、紅地紋節智布、紅杜花頭布、紅邊白暗花布、乍連花布、烏邊蔥白暗花布、細棋子花布、織人象花文打布、西洋布、織花紅絲打布、翦絨絲雜色紅花被面、織雜絲打布、紅花絲手巾、織人象雜色紅花文絲缦。
論曰:暹國世稱赤眉遣種,尚矣,而莫究其詳。
繼覽《梁史》雲:頓遜之國,其俗多鳥葬,親賓歌舞于郭外,有鳥食盡,乃去其骨沈海中雲雲,與馬歡所見者符合。
且頓遜史雲,東可通交州,而暹羅歡亦雲西北可通雲南,其迹又足徵。
然則暹國在梁殆為頓遜也。
《阿魯國第十一》 其國在滿剌加西南可八百裡。
善風四晝夜程,由淡水港入國。
其地西接蘇門答剌,南環大山,北臨大海。
其婚喪諸俗與爪哇同。
其利布帛暨魚。
其谷宜稻,其畜牛羊鷄鴨。
有獸焉,其狀如貓,灰毫而肉翅,其名曰飛虎,獲之卽死。
有樹焉,其脂類薰陸,其色赤紫,焚之煙如凝漆而清婉,其名曰金顔香。
有伐樹而取,堅皮而黑理,其名曰黃速香。
其朝貢無常。
永樂五年,其王速魯唐忽先遣其臣滿剌哈三等附古裡等國來朝并貢物。
其貢物:象牙、熟腦。
論曰:西洋諸國,永樂間初來朝貢者四十有二。
其阿魯雖瑣細島夷,因中使臨顧其地,故得牽聯而載之。
若娑羅至日落等二十九國,皆未嘗至焉,不得誣而書也。
《蘇門答剌國第十二》 共國在滿剌加西南可一千裡。
由滿剌加而往,五更至假五之嶼。
嶼之水
由漳州而往,針位:見南澳,取東董之山,山之狀如唐冠。
又取銅鼓之山。
又經獨豬之山。
又取外羅之山。
又過校杯之嶼,嶼之水十有八托。
又過洋嶼。
又過靈山,過伽喃模之嶼,位在乙卯,其出水之礁有三。
又過羅灣,見赤坎之山。
又取昆侖之山。
又七更過真王之嶼,嶼之水十有七托。
又過大橫之山、小橫之山。
又過筆架之山。
又過竹嶼,由大峯之山而入港。
由占城而往者入由新門台。
其地方千裡,是多山,山形如城。
其土氣寒燠無定。
其王之宮潔而麗。
民居如樓,藉以槟榔之木,簟以藤竹,寝與食處于其上。
其王纏首以白布,上無衣,下圍絲嵌帨,壓腰以錦绮。
出入乘象或肩輿,用茭蔁之葉疊而為蓋,柄飾以金。
其王鎖俚之人,修浮圖教。
是多僧尼,有寺刹而持齋戒。
好習水戰,常用師于鄰國。
其俗事皆決正于婦。
其婦椎髻長衫,系腰以青花色布,男亦如之。
其纏首以白布,其語如廣東之鄉音。
以椰子為酒。
貴者年二十則用嵌砂。
其送死,富者葬,浸以水銀;貧者棄諸海濱,有金色之鳥羣集而食之,謂之鳥葬;不盡,則家人号哭,沉骨于海而歸,亦命僧齋誦而禮佛。
國之西北可二百裡,有市曰上水,居者五百馀戶,百貨鹹集,可通雲南之後。
其交易以金銀、以錢、以海??。
其利珍寶、羽毛、齒、革。
其谷宜稻。
其畜宜六擾。
有石焉,明淨如榴子,其品如紅雅姑,其名曰紅馬厮肯的石。
善香四等:一曰降真,二曰沉香,三曰黃速,四曰羅斛。
多花錫、象牙、翠羽、犀角。
多花梨木、黃蠟,多白象、白鼠、獅子貓。
有木焉,其葉如櫻桃,其脂液流滴如饴,久而堅凝,紫色如膠,其名曰麒麟竭,食之已折損。
其朝貢以三載。
洪武四年,其國王參烈昭毗牙遣使臣祭思俚侪剌識悉替等來朝貢,進金葉表并方物,賀正旦。
八年,遣使賷诏及印绶往賜之。
十六年,給勘合文冊,凡中國使至,必照驗相同。
永樂九年,其王昭祿羣膺哆羅谛剌遣使柰必表貢方物,乞量衡為國中式。
自後定例每三年一朝貢。
其貢物:象、象牙、犀角、孔雀尾、翠毛、龜筒、六足龜、寶石、珊瑚、金戒指、片腦、米腦、糠腦、腦油、腦柴、檀香、速香、安息香、黃熟香、降真香、羅斛香、乳香、樹香、木香、烏香、丁香、阿魏、薔薇水、丁皮、碗石、紫梗、藤竭、藤黃、硫黃、沒藥、烏爹泥、肉豆蔻、胡椒、白豆蔻、荜撥、蘇木、烏木、大楓子、必布、油紅布、白纏頭布、紅撒哈剌布、紅地紋節智布、紅杜花頭布、紅邊白暗花布、乍連花布、烏邊蔥白暗花布、細棋子花布、織人象花文打布、西洋布、織花紅絲打布、翦絨絲雜色紅花被面、織雜絲打布、紅花絲手巾、織人象雜色紅花文絲缦。
論曰:暹國世稱赤眉遣種,尚矣,而莫究其詳。
繼覽《梁史》雲:頓遜之國,其俗多鳥葬,親賓歌舞于郭外,有鳥食盡,乃去其骨沈海中雲雲,與馬歡所見者符合。
且頓遜史雲,東可通交州,而暹羅歡亦雲西北可通雲南,其迹又足徵。
然則暹國在梁殆為頓遜也。
《阿魯國第十一》 其國在滿剌加西南可八百裡。
善風四晝夜程,由淡水港入國。
其地西接蘇門答剌,南環大山,北臨大海。
其婚喪諸俗與爪哇同。
其利布帛暨魚。
其谷宜稻,其畜牛羊鷄鴨。
有獸焉,其狀如貓,灰毫而肉翅,其名曰飛虎,獲之卽死。
有樹焉,其脂類薰陸,其色赤紫,焚之煙如凝漆而清婉,其名曰金顔香。
有伐樹而取,堅皮而黑理,其名曰黃速香。
其朝貢無常。
永樂五年,其王速魯唐忽先遣其臣滿剌哈三等附古裡等國來朝并貢物。
其貢物:象牙、熟腦。
論曰:西洋諸國,永樂間初來朝貢者四十有二。
其阿魯雖瑣細島夷,因中使臨顧其地,故得牽聯而載之。
若娑羅至日落等二十九國,皆未嘗至焉,不得誣而書也。
《蘇門答剌國第十二》 共國在滿剌加西南可一千裡。
由滿剌加而往,五更至假五之嶼。
嶼之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