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陽伽藍記鉤沈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立也。
追聖寺,北海王所立也。
竝在報德寺之東。
法事僧房,比秦太上公。
京師寺皆種雜果,而此二寺園林茂盛,莫與之爭。
〔北史〕廣陵王欣傳:欣字慶樂,初封沛王,好營產業,多所樹藝,京師名果,皆出其園。
〔又〕北海王詳字季豫,獻文帝弟七子,太和九年封。
宣陽門外四裡至洛水上作浮橋,所謂永橋也。
神龜中,常景為勒銘,其辭曰: 浩浩大川,泱泱清洛。
導源熊耳,控流巨壑。
納穀吐伊,貫周淹亳。
近達河宗,遠朝海若。
兆惟洛食,實曰土中。
上應張柳,下據河崧。
寒暑攸葉,日月載融。
帝世光宅,圅夏同風。
前臨少室,卻負太行。
制巖東邑,峭峘西疆。
四險之地,六達之莊。
恃德則固,失道則亾。
詳觀古昔,列見邱墳。
乃禪乃革,或質或文。
周餘九裂,漢季三分。
魏風衰晚,晉景雕曛。
天地發輝,圖書受命。
皇建有極,神功無競。
魏籙仰天,元符握鏡。
璽運會昌,龍圖受命[1]。
乃睠書軌,永懷保定。
敷茲景跡,流美洪謨。
襲我冠冕,正我神樞。
水陸兼會,周鄭交衢。
爰勒洛汭,敢告中區。
南北兩岸有華表,舉高二十丈。
華表上作鳳皇,似欲沖天勢。
〔魏書〕常景傳:蕭綜降附,徐州清復,遣景兼尚書,持節馳與行臺都督觀機部分。
景行經洛汭,乃作銘曰: 永橋以南,圓邱以北,伊、洛之閒,夾禦道有四夷館。
道東有四館:一名金陵,二名燕然,三名扶桑,四名崦嵫。
道西有四裡:一曰歸正,二曰歸德,三曰慕化,四曰慕義。
吳人投國者,處金陵館,三年已後,賜宅歸正裡。
景明初,偽齊建安王蕭寶夤來降,封會稽公,為築宅於歸正裡。
後進爵為齊王,尚南陽長公主。
寶夤恥與夷人同列,令公主啟世宗,求入城內。
世宗從之,賜宅於永安裡。
正光四年中,蕭衍子西豐侯蕭正德來降,處金陵館,為築宅歸正裡。
正德捨宅為歸正寺。
〔南史〕蕭寶夤字智亮,齊明帝六子也,封鄱陽王。
齊亡奔魏,後以反誅。
北夷來降者,處燕然館,三年已後,賜宅歸德裡。
正光年,芮芮主郁久閭阿那肱來朝,執事者莫知所處。
中書舍人常景議雲:鹹甯中,單于來朝,晉世處之王公特進下,可班那肱蕃王、儀同之閒。
朝廷從其議。
又處之燕然館,賜宅歸德裡北。
(夷酋長遺子入。
)侍者常秋來春去,避中國之熱,時人謂之雁臣。
〔魏書〕正光元年九月壬辰,蠕蠕王阿那瓌來奔。
十一月,封朔方郡公。
十二月,詔送北歸。
東夷來坿者,處扶桑館,賜宅慕化裡。
西夷來坿者,處崦嵫館,賜宅慕義裡。
自蔥嶺已西,至於大秦,百國千城,莫不款坿。
商胡販客,日奔塞下。
所謂盡天地之區,已樂中國土風。
因而宅者,不可勝數。
是以坿化之民,萬有餘家。
門巷修整,閶闔填列。
青槐蔭陌,綠柳垂庭。
天下難得之貨,鹹悉在焉。
別立市於洛水南,號曰四通市。
民閒謂之永橋市。
伊洛之魚,多於此賣。
士庶須鱠,皆詣取之。
魚味甚美。
京師語曰:洛鯉伊魴,貴於牛羊。
永橋南道東有白象、獅子二坊。
白象者,永平二年,乾羅國胡王所獻。
皆施五彩屏風,七寶座牀,容數人,真是異物。
常養象於乘黃曹,象常壞屋敗牆,走出於外,逢樹即拔,遇牆亦倒。
百姓驚怖,奔走交馳,太後遂徙象於此坊。
師子者,波斯國胡王所獻也。
為逆賊萬俟醜奴所獲,留於寇中。
永安末,醜奴破滅,始達京師。
莊帝謂侍中李彧曰:朕聞虎見師子必伏,可覓試之。
於是詔近山郡縣,捕虎以送。
鞏縣、山陽竝送二虎一豹,帝在華林園觀之。
於是虎豹見師子,悉皆瞑目,不敢仰視。
園中素育一盲熊,性甚馴,帝令取試之。
虞人牽盲熊至,聞師子氣,驚怖跳踉,曳鎖而走。
帝大笑。
普泰元年,廣陵王即位,詔曰:禽獸囚之則違其性,宜放還山林。
師子亦令送歸本國。
送師子胡以波斯道遠,不可送達,遂在路殺師子而返。
有司劾罪,以違旨論。
廣陵王曰:豈以師子而罪人
追聖寺,北海王所立也。
竝在報德寺之東。
法事僧房,比秦太上公。
京師寺皆種雜果,而此二寺園林茂盛,莫與之爭。
〔北史〕廣陵王欣傳:欣字慶樂,初封沛王,好營產業,多所樹藝,京師名果,皆出其園。
〔又〕北海王詳字季豫,獻文帝弟七子,太和九年封。
宣陽門外四裡至洛水上作浮橋,所謂永橋也。
神龜中,常景為勒銘,其辭曰: 浩浩大川,泱泱清洛。
導源熊耳,控流巨壑。
納穀吐伊,貫周淹亳。
近達河宗,遠朝海若。
兆惟洛食,實曰土中。
上應張柳,下據河崧。
寒暑攸葉,日月載融。
帝世光宅,圅夏同風。
前臨少室,卻負太行。
制巖東邑,峭峘西疆。
四險之地,六達之莊。
恃德則固,失道則亾。
詳觀古昔,列見邱墳。
乃禪乃革,或質或文。
周餘九裂,漢季三分。
魏風衰晚,晉景雕曛。
天地發輝,圖書受命。
皇建有極,神功無競。
魏籙仰天,元符握鏡。
璽運會昌,龍圖受命[1]。
乃睠書軌,永懷保定。
敷茲景跡,流美洪謨。
襲我冠冕,正我神樞。
水陸兼會,周鄭交衢。
爰勒洛汭,敢告中區。
南北兩岸有華表,舉高二十丈。
華表上作鳳皇,似欲沖天勢。
〔魏書〕常景傳:蕭綜降附,徐州清復,遣景兼尚書,持節馳與行臺都督觀機部分。
景行經洛汭,乃作銘曰: 永橋以南,圓邱以北,伊、洛之閒,夾禦道有四夷館。
道東有四館:一名金陵,二名燕然,三名扶桑,四名崦嵫。
道西有四裡:一曰歸正,二曰歸德,三曰慕化,四曰慕義。
吳人投國者,處金陵館,三年已後,賜宅歸正裡。
景明初,偽齊建安王蕭寶夤來降,封會稽公,為築宅於歸正裡。
後進爵為齊王,尚南陽長公主。
寶夤恥與夷人同列,令公主啟世宗,求入城內。
世宗從之,賜宅於永安裡。
正光四年中,蕭衍子西豐侯蕭正德來降,處金陵館,為築宅歸正裡。
正德捨宅為歸正寺。
〔南史〕蕭寶夤字智亮,齊明帝六子也,封鄱陽王。
齊亡奔魏,後以反誅。
北夷來降者,處燕然館,三年已後,賜宅歸德裡。
正光年,芮芮主郁久閭阿那肱來朝,執事者莫知所處。
中書舍人常景議雲:鹹甯中,單于來朝,晉世處之王公特進下,可班那肱蕃王、儀同之閒。
朝廷從其議。
又處之燕然館,賜宅歸德裡北。
(夷酋長遺子入。
)侍者常秋來春去,避中國之熱,時人謂之雁臣。
〔魏書〕正光元年九月壬辰,蠕蠕王阿那瓌來奔。
十一月,封朔方郡公。
十二月,詔送北歸。
東夷來坿者,處扶桑館,賜宅慕化裡。
西夷來坿者,處崦嵫館,賜宅慕義裡。
自蔥嶺已西,至於大秦,百國千城,莫不款坿。
商胡販客,日奔塞下。
所謂盡天地之區,已樂中國土風。
因而宅者,不可勝數。
是以坿化之民,萬有餘家。
門巷修整,閶闔填列。
青槐蔭陌,綠柳垂庭。
天下難得之貨,鹹悉在焉。
別立市於洛水南,號曰四通市。
民閒謂之永橋市。
伊洛之魚,多於此賣。
士庶須鱠,皆詣取之。
魚味甚美。
京師語曰:洛鯉伊魴,貴於牛羊。
永橋南道東有白象、獅子二坊。
白象者,永平二年,乾羅國胡王所獻。
皆施五彩屏風,七寶座牀,容數人,真是異物。
常養象於乘黃曹,象常壞屋敗牆,走出於外,逢樹即拔,遇牆亦倒。
百姓驚怖,奔走交馳,太後遂徙象於此坊。
師子者,波斯國胡王所獻也。
為逆賊萬俟醜奴所獲,留於寇中。
永安末,醜奴破滅,始達京師。
莊帝謂侍中李彧曰:朕聞虎見師子必伏,可覓試之。
於是詔近山郡縣,捕虎以送。
鞏縣、山陽竝送二虎一豹,帝在華林園觀之。
於是虎豹見師子,悉皆瞑目,不敢仰視。
園中素育一盲熊,性甚馴,帝令取試之。
虞人牽盲熊至,聞師子氣,驚怖跳踉,曳鎖而走。
帝大笑。
普泰元年,廣陵王即位,詔曰:禽獸囚之則違其性,宜放還山林。
師子亦令送歸本國。
送師子胡以波斯道遠,不可送達,遂在路殺師子而返。
有司劾罪,以違旨論。
廣陵王曰:豈以師子而罪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