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安丘縣志卷之二十五

關燈
賊憐其色,不許。

    既而奪其刃,刺喉中,賊等遂亂刀砍死。

     國朝李三耀妻高氏耀故,庠生,蚤世。

    氏年二十九,事姑張氏、庶姑朱氏,曲盡孝道,教誨三子甚嚴,俱獲成立,享年八旬。

    知縣徐公表其門曰節孝。

     李三物妻張氏物邑廪生,蚤世,氏年二十四,僅一子甫八月,庶子二人俱幼,率妾李氏守節,愛庶子甚于己出,卒能成立。

    孫枝繁昌,壽享耄期。

    馬調良妻王氏,良故庠生,死于兵變,遺一子方三歲,氏即苦守,使其子就外傅,至十七歲病殇,氏号泣曰:曩所以不死者,忍成此孤耳。

    令巳矣!遂自經。

    王永範妻都氏,庠生都邑夏長女也。

    夏先故,母王寡居無子,于順治辛卯三月病殒。

    氏痛母無後,同妹高栻妻守喪。

    值山寇數百卒至,欲虜氏行,氏不為屈。

    賊怒,連殺其婢及幼子以撼之,氏堅不動,遂遇害。

    庠生高栻妻都氏,邑夏次女。

    順治辛卯春,山寇數百大掠,氏同姊兵、一女一子逃難,為賊所獲,擁至雹泉,度不能脫,遂投井。

    水淺,賊呼之,不肯上下石碎其首而死。

     牛顯麟妻劉氏,崇祯癸未春,麟死于兵,氏欲殉之,因子幼無依,乃勤紡績以給衣食者數年。

    至順治癸巳春改葬麟,啟其襯歸于家,氏指其柩曰:吾前所以不死者,以兒方在乳哺耳。

    令雖未能自立,然非我可以存活,吾事畢矣。

    遂沐浴整衣,缢于柩側,因同葬焉。

    李其久妻孫氏,其久年十九即亡,氏歸父家。

    越數年,父母為擇壻,巳至堂親迎矣,竟閉戶投缳,仍與其久合葬。

     王兆興妻栾氏,夫亡時年二十七,舅姑憐其尚幼,勸之他适,氏曰:子亡婦嫁,舅姑曷依哉?願代子職,誓以終身。

    越二年而舅殂,遂與姑共榻。

    二十八年,紡績以資菽水。

    姑亡,哀毀幾絕,竭力襄事,仍獨居敝廬,歲時掃墓。

    令巳年六十矣。

    劉鵬翔妻黃氏,國俊之女。

    壬午冬,翔及子遭大兵俱傷,時年三十,急欲自盡,因舅姑年老,勸谕方休。

    廬舍被焚,僦鄰屋間餘,紡績以事舅姑。

    隆冬單衣,備嘗艱苦。

    奉養數年,舅姑相繼告終,氏泣血盡哀,稱家營葬,鄉人異之。

     周我錫妻鮑氏,錫諸生。

    壬午遇害,其母泣曰:無兒無家,誰養我者?氏曰:母謂婦無出,當改歸耶。

    婦以死奉母,母無憂,乃躬操作,采薪拾穗,供給甘旨。

    每炊面,必量姑所食。

    姑問有餘,即佯作食狀,實餘也。

    歲稍歉,自啖糟糠,而姑食不缺。

    曆姑以壽終,拮據葬喪,哀毀骨立,道路聞之,莫不感動。

     附錄:儒官王業炳妾黃氏,夫亡自缢。

    禦史張緒倫妾韓氏,夫亡自缢。

    庠生劉永年妾史氏,夫亡自缢。

     或問于王子曰:吾邑豈不誠禮義之邦與?女德又何炳朗也?或緻命遂志,或盡瘁事居,有以異乎?曰:無以異也。

    女之于歸,猶臣之委質,均以不二為真耳。

    古人雲:死生亦大矣。

    彼冠裳鳴佩之夫,敦詩書而則古昔送送患難之至,化蘅為蕭,生重故也。

    而粉黛笄袆之人,獨能舍生取義,外不懾于刀鋸,内不牽于紛華,慷慨激烈,如攫玉探金,惟恐少後,此與忠臣刎頸剖心何差等哉?至有門祚式微,終鮮兄弟,堂上之衰耋疇依,懷中之藐孤若線,而顧誓天斷發,冬夜夏日,形存心灰,集蓼茹荼,百折靡悔。

    既承歡于操臼,複衍慶于穴熊,蓋不獨有婦德,兼有母才矣。

    彼程嬰之立孤,非其明鑒與?何必右死而左生乎?於戲!無子殉夫,有子從子,女之貞也。

    世治為良,世亂為忠,臣之節也。

    後之攬斯編者,尚無曰此區區?管之助雲。

     又曰:魯公甫文伯死,妾為自殺者二人。

    其母撫其柩而不哭,曰:孔子,聖人也,亡于魯,而是人不從。

    今死而妾為自殺,是其于君子薄,婦人厚也。

    於戲,敬姜之論卓矣!然婦人從一而終,妾與妻奚擇焉?狎不忘義,在下位而忠,倍足述也,故附之以為世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