續安丘縣志卷之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
然性峭直,不善事上官,幾為所沮。
适蒲坂張相過裡,聞之,歎曰:此獨行士,殆汲長孺、嵇中散之流。
力為揄揚,得擢吏部,曆稽勳、驗封、考功正郎,遂典選,藻鑒惎當,執持尤堅,由是時論韪公,而樞要中貴多側目者。
移大常少卿,晉通政,尋中萋菲,調南,遂拂衣歸。
構小亭于内,署曰四休,日從諸舊遊,陶然呤奕,忘其素貴也。
孫正衡、正宗,俱登進士,詳本傳。
王業弘字又毅,家貧力學,朝授生徒,暮修巳業。
嘗于酷暑執卷,步月朗吟,或謂不虞損目力乎?公曰:士既??首受書,乃不能取功名,光世代,雖生死耳,何有于目?舉萬曆巳醜進士,授永平推官,谳獄多所平反。
行取禦史,出理兩浙鹾政,首疏彈礦使之害,條倭防之宜,浙人德之。
複按遼左,以錦義飾奏邊功,劾罷二總兵。
西路客兵大為遼害,撫臣縱不治,公曰:若護遼者,而害遼乎?疏請撤去。
撫臣大恚,反疏诋公。
公笑謂:撫臣某,法官也,除蠹遼不法者,為國家地,亦為公地,何呶呶為?朝論竟直公,撫臣與罷。
一日,行部絕徼,胡騎突至,從兵呼曰:疾驅入大城可免。
公叱馭曰:我以命臣,而奉頭鼠竄,如辱國何?引衆登堠,在重國中,指揮自若。
會援兵至,得解。
轉河南道,有廣言官、開言路之疏。
奉命籍稅珰,陳增賊數萬計,疏請免進内帑,留之赈饑,且勸上戒多藏雲雲。
複按中州,時鹿邑令恃奧援貪虐,當事每以投鼠為嫌,公劾斥之,吏治頓肅。
又甯陵豪宦。
為萑苻淵薮,流毒遠近,公驗實以聞,下吏捕治,梁、豫之間,卧始帖席焉。
尋升大仆寺少卿,持節封韓藩。
事竣抵裡,竣然有賦歸來之意,稱病不行。
孫康周,字晉侯,豐裁岸立,矜持名檢,見者肅然起敬,有六月懷冰之稱。
天啟辛酉舉于鄉,筮仕遵化,有令政,擢入民部,尋授大原守。
正己風僚,以清惠顯。
甲申春,撞逆問鼎,飲馬于河,蒲坂以北,郡縣靡然從之。
公謂同官曰:睢陽之節,當見于今日。
二月朔,五賊薄城,公守北門力戰,賊大委頓。
越二日,南門不力,賊登麗谯,獲公,獻之李自成。
成勸之降,公直置之,成不忍害,複使部将說公,公色愈嚴,詈愈峻,惟求速死。
賊度不可屈,乃兵之,時二月九日也。
李上林字培之,家貧好學,屢蹶,志益堅。
登順治乙酉賢書,尋遭貝錦,為丁令所陷,幾罹不測,竟以素行獲原。
壬辰成進士,授翁源尹。
值山寇披猖,王師雲合進勦,公曰:無庸。
遂單騎入賊窟,谕以大義,不血刃而歸命者千餘人。
翁處荒陬,一切暮夜金,悉稱舊例,習以為常。
公痛加懲創,吏民敢持苞苴啖者,罪至死。
粵中積俗,曠然大變。
升刑曹,扶病過裡卒。
論曰:中丞曾孫長春,與餘同舉于鄉,出其家乘,為餘觀之,故得具悉中丞本末。
今茲所摭,僅什之一耳。
迹其風烈,雖書傳所稱,奚以複加,非一邑一時功名之士也。
司馬揚曆中外,四十餘載,人臣伐閱,未有盛于斯矣。
至向其家求隻字弗獲,昔人所以貴繩武哉!用晦以迕當塗,晚膺大任,使假之年,樹立讵可量與醇甫孤行一意可。
不謂貞馬又毅諸所建白,皆足振風紀而折強禦,邦之司直,非乎?晉侯殺身成仁,一何烈也!培之翩翩,近世之廉能矣。
然性峭直,不善事上官,幾為所沮。
适蒲坂張相過裡,聞之,歎曰:此獨行士,殆汲長孺、嵇中散之流。
力為揄揚,得擢吏部,曆稽勳、驗封、考功正郎,遂典選,藻鑒惎當,執持尤堅,由是時論韪公,而樞要中貴多側目者。
移大常少卿,晉通政,尋中萋菲,調南,遂拂衣歸。
構小亭于内,署曰四休,日從諸舊遊,陶然呤奕,忘其素貴也。
孫正衡、正宗,俱登進士,詳本傳。
王業弘字又毅,家貧力學,朝授生徒,暮修巳業。
嘗于酷暑執卷,步月朗吟,或謂不虞損目力乎?公曰:士既??首受書,乃不能取功名,光世代,雖生死耳,何有于目?舉萬曆巳醜進士,授永平推官,谳獄多所平反。
行取禦史,出理兩浙鹾政,首疏彈礦使之害,條倭防之宜,浙人德之。
複按遼左,以錦義飾奏邊功,劾罷二總兵。
西路客兵大為遼害,撫臣縱不治,公曰:若護遼者,而害遼乎?疏請撤去。
撫臣大恚,反疏诋公。
公笑謂:撫臣某,法官也,除蠹遼不法者,為國家地,亦為公地,何呶呶為?朝論竟直公,撫臣與罷。
一日,行部絕徼,胡騎突至,從兵呼曰:疾驅入大城可免。
公叱馭曰:我以命臣,而奉頭鼠竄,如辱國何?引衆登堠,在重國中,指揮自若。
會援兵至,得解。
轉河南道,有廣言官、開言路之疏。
奉命籍稅珰,陳增賊數萬計,疏請免進内帑,留之赈饑,且勸上戒多藏雲雲。
複按中州,時鹿邑令恃奧援貪虐,當事每以投鼠為嫌,公劾斥之,吏治頓肅。
又甯陵豪宦。
為萑苻淵薮,流毒遠近,公驗實以聞,下吏捕治,梁、豫之間,卧始帖席焉。
尋升大仆寺少卿,持節封韓藩。
事竣抵裡,竣然有賦歸來之意,稱病不行。
孫康周,字晉侯,豐裁岸立,矜持名檢,見者肅然起敬,有六月懷冰之稱。
天啟辛酉舉于鄉,筮仕遵化,有令政,擢入民部,尋授大原守。
正己風僚,以清惠顯。
甲申春,撞逆問鼎,飲馬于河,蒲坂以北,郡縣靡然從之。
公謂同官曰:睢陽之節,當見于今日。
二月朔,五賊薄城,公守北門力戰,賊大委頓。
越二日,南門不力,賊登麗谯,獲公,獻之李自成。
成勸之降,公直置之,成不忍害,複使部将說公,公色愈嚴,詈愈峻,惟求速死。
賊度不可屈,乃兵之,時二月九日也。
李上林字培之,家貧好學,屢蹶,志益堅。
登順治乙酉賢書,尋遭貝錦,為丁令所陷,幾罹不測,竟以素行獲原。
壬辰成進士,授翁源尹。
值山寇披猖,王師雲合進勦,公曰:無庸。
遂單騎入賊窟,谕以大義,不血刃而歸命者千餘人。
翁處荒陬,一切暮夜金,悉稱舊例,習以為常。
公痛加懲創,吏民敢持苞苴啖者,罪至死。
粵中積俗,曠然大變。
升刑曹,扶病過裡卒。
論曰:中丞曾孫長春,與餘同舉于鄉,出其家乘,為餘觀之,故得具悉中丞本末。
今茲所摭,僅什之一耳。
迹其風烈,雖書傳所稱,奚以複加,非一邑一時功名之士也。
司馬揚曆中外,四十餘載,人臣伐閱,未有盛于斯矣。
至向其家求隻字弗獲,昔人所以貴繩武哉!用晦以迕當塗,晚膺大任,使假之年,樹立讵可量與醇甫孤行一意可。
不謂貞馬又毅諸所建白,皆足振風紀而折強禦,邦之司直,非乎?晉侯殺身成仁,一何烈也!培之翩翩,近世之廉能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