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綏鎮志卷之六

關燈
外郎、京兆尹、徐州節度使。

     麟州寓居寄蒲陰友人 薰條秋雨地,獨院阻同群。

    一夜驚為客,多年不見君。

    邊心生落日,鄉思羨歸雲。

    更在相思處,子規燈下聞。

     陳陶字嵩伯,番陽人,自稱三教布衣。

     出塞行 誓掃□□不顧身,三午貂錦喪□塵。

    可憐無定河邊骨,猶是春閨夢裡人。

     儲嗣宗大中十三年,進士及第。

     隋邊使過五原 偶逐星車犯塞塵,故鄉常恐到無因。

    五原西去陽關廢,日沒平少不見人。

     于??字子漪,堯山人,鹹通進士。

     長城 秦王豈無德,蒙氏非不武。

    豈将版築功,萬裡遮曰曰。

    圃沙世所難作壘明。

    知苦。

    死者倍堪傷,僵屍猶抱杵。

    十年居上郡,四海誰為主。

    縱使骨為麈,冤名不人土。

     胡會長沙人,為漠南節度從事。

     殺子谷令名嗚咽泉。

     舉國賢良盡淚垂。

    扶蘇屈死戍邊時,至令谷中泉鳴咽,猶似秦人恨李斯。

     韋莊字端已,京兆杜陵人。

    進士,授校書郎,後相蜀王建。

     綏州作 雕陰無樹水南流,雉堞連雲古帝州。

    帶雨晚駝嗚遠戍,望鄉孤客倚高樓。

    明妃去日花應笑,蔡琰歸時鬃已秋。

    一曲單于暮烽起,扶蘇城上月如鈎。

     陳祐世次莫考 無定河 無定河邊暮笛聲,赫連台畔旅入情。

    函關歸路千餘裡,一夕秋風白發生。

     羅虬有傳。

     比紅兒詩 五雲高捧紫金堂,花下投壺侍玉皇。

    從道世人都不識,也應知有杜蘭香。

     巫山洛浦本無情,總為隹人便得名。

    令日雕陰有神豔,後來公子莫相經。

     天碧經紗隻六铢,宛風舍露透肌膚。

    便教漠曲争明媚,應沒心情更弄珠。

     宋文彥博字寬夫,汾州介休。

    進士,官至太尉,以兩鎮節度使、太師,谥忠烈。

     麟州 昔年持斧按邊州,閑上高城久駐留。

    會見兵鋒喩白草,偶題詩句在紅樓。

     其二 控弦挽粟成陳事,緩帶投壺憶舊遊。

    狂斐更煩金石刻,腼顔多謝鎮西侯。

     範保淹有傳 麟州 宣恩來到極西州,城下羌山隔一流。

    不見耕桑見烽火,願封丞相富人侯。

     王圭字禹玉,成都華陽人。

    進士甲科,官至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封岐國公。

     種将軍谔米脂川大捷詩 神兵十萬忽乘秋,西碛妖氛一夕收。

    匹馬不嘶榆塞外,長城自起玉關頭。

    君王别繪淩煙閣,将師令經定遠侯。

    莫道無人能定國,紅旗行去取涼州。

     蘇轼字子瞻,眉州□山人。

    中乙科,官至端明殿學士、禮部尚書。

     聞種谔米脂川大捷 聞說将軍取乞銀,将軍旗鼓捷如神。

    應知無定河邊桠,得共中原雪絮春。

     明王越有傳 榆林七夕 碧天如水晚雲收,涼夜西風滿戍樓。

    為客十年經七夕,思家一夜抵千秋。

    人知嘗膽方為苦,事到聱牙便覺愁。

    珍重榆林河下水,下關興廢自東流。

     秋日過桠河 黑山南畔幾經過,秋色偏于古桠河。

    山影瘦分黃葉□,水光寒浸白雲多。

    時逢晚景猶如此,人到衰年可奈何。

    莫向天涯贈離别,西風愁聽渭城歌。

     李夢陽字獻吉,安化人。

    進□,官至江西提學副使。

    有空同□。

     秋懹 會為轉饷趨榆塞,尚憶悲秋淚滿衣。

    沙白凍霜月皎皎,孤城哀笛鴈飛飛。

    □□前後無功代,推殺分明有是非。

    西國壯丁輸挽盡,近邊煙火至令稀。

     唐龍有傳 秋日出塞 五鼓嚴軍令,平明出塞行。

    青霄橫殺氣,白日振軍聲。

    野闊千營肅,秋高萬馬嗚。

    單于皆遁北,不用築長城。

     其二 鼓角川原振,旌旗日月明。

    屯兵紅石峽,斬将黑山城。

    血染芹河赤,氛收榆塞清。

    陰山應有淚,飛檄到神京。

     翟銮字仲嗚,諸城人。

    官至禮部尚書、□身殿大學士。

     榆林周總兵演武 鼓角聲催萬騎雄,旌旗光照百營紅。

    彩标破處弓如月,雲陣開時馬似龍。

    重著錦袍春尚淺,高張翠幕日方中。

    聖恩真見深于海,伫看燕然勒大功。

     劉焘字仁輔,天津人。

    進士時為榆林道副使 題榆林 千裡如飛斥堠明,榆陽自古擅疆兵。

    城懸紫塞雲常慘,地擁黃沙草不生。

    日落邊笳悲牧馬,天空漢月照連營。

    誰憐套裡中州土,獨向丹墀一請纓。

     楊守謙有傳 遊紅石峽 倚劍臨榆塞,開筵□鬥城。

    銀川切朝氣合,金粟暮雲平。

    虎帳依缇騎,龍沙拔漢旌。

    封侯思定遠,投筆愧書莊。

     孫慎字豳,保定人,延綏延撫都禦史。

     西巡邊 長城迢遞接虹霓,此日登臨信王馬啼秦地山河連□。

    合漠家州縣入雲迷。

    旌旗高出青霄上,節钺親持紫塞西。

    自愧儒冠膺重寄,願将方略共封題。

     胡志夔字浒南,安邑人,任延綏巡撫。

     夏日遊紅石峽 邊外笳聲隔岸還,兩山高并來睛瀾。

    魚龍擁壁雕房古,烏隼迎風豹幟閑。

    折俎壯猷迥殺氣,倚天長□□危關。

    好将能事酬西顧,期列嫖姚伯仲閑。

     陳其學字謂,登州人,進士,官至兵部侍郎。

     西巡牆 天入圁河帶朔方,秋雲壓塞草茫茫。

    不妨飲馬櫻□□,正想彎弓杏樹梁。

    屯戍年莞鳴鳥雀,山城日落下牛羊。

    前旗遙指烽台北,尤尢有孤城枕短牆。

    王遴有傳。

     偕給谏曹公及諸将遊紅石峽 炎大冠蓋出邊遊,野草芋芋帶淺流。

    代馬北移雲氣靜,塞垣長亘日光浮。

    聖恩浩蕩來天使,軍令分闵頌武侯。

    ??飲弦歌紅石峽,渾忘此地是麟州。

     登北樓贈副戎張将軍 孤城絕塞廠高樓,漠漠風沙檻外浮。

    遺恨朔方失軟土,空憐秦卒賦同仇。

    飄飄雨雪片淩春色,處處笳聲□客愁。

    才調如君令定遠,伫看談笑取封侯。

     李攀龍字于麟,濟南人。

    進士,陝西□學副使。

    著滄滇集及右令詩删。

     上郡 高城窈窕四山開,西北浮雲睥睨回。

    鼓角疑從天上落,軩車真自口邊來。

    防秋尚借秦人策,射石猶傳漠吏才。

    聞道朝延思猛士,羽書飛過赫連台。

     王世貞字元美,太倉人。

    進士,官至鄖陽撫治都禦史。

    有弇州山人四部稿。

     答寄延綏王中丞慎微 中丞繡斧下青霄,十萬軍聲靜不嚣。

    何限五原春草色,莫容戎馬向秦驕。

     其二 北風吹堕五雲翰,念我餘生倚釣竿。

    三尺要離無左臂,缇留肝膽待君看。

     徐稹卿字昌殸,太倉人。

    進士,官至國子監博士。

    有迪功集。

     榆塞歎 榆塞西來,洛陽東主望月□迥轉,蘭心夜夜。

    膏火然蟲呤下狀露入幔,天河沈沈雲曼曼。

    青桐玉井一葉秋,滿城寒砧,星物換,空傅草草。

    一行書誰寄,遙遙千裡歎。

    會日苦少别離長,人生失意恒過半。

     崔鐮有傳。

     塞上曲 鼓角聲喧塞日孤,黃沙白草走單于。

    大兖自古無分地,指點而令人版圖。

     馬希龍有傳。

     八月望日泛舟赤峽 兩岩屹倚青天險,一水中分赤石開。

    山色空蒙留宿霧,河聲湧噴逐奔雷。

    柳垂十裡兼葭岸,人宴層樓歌舞壹。

    飲到夜深衣不解,溪頭醉卧小舟迥。

     萬世純字伯俑。

     龍淵姜東華奪古□白吉軒李平崗招遊紅石峽 龍□遙控大荒開,千裡關河入望來。

    草樹欲低泰日月,烽煙争識漢樓壹。

    遊人小憩歌三捷,元老纡□屈衆才。

    得附群公簪履?,峥嵘逸思具術杯。

     傅津有傳。

     遊紅石峽 綠水穿紅峽,青山卧白雲。

    潭深魚自樂,沙闊鳥成群。

    磬入灘聲靜,香餘梵語聞。

    臨流拚劇飲回首夕陽曛。

     鄭汝壁有傳 重遊雄石峽 會題高碣憶并州,十載行邊複此遊。

    夾岸雲旗開細桠,當關天塹鎖清流。

    解鞍士共投醪醉,緩帶名虛凝岘留。

    唱罷銅鞮歸路白,疏鐘新月正南樓。

     飲李大将軍延清堂 西園開迳象滄洲,緩帶從容散晚籌。

    日永華堂延爽色,天空大樹映清流。

    琴尊夜靜龍沙月,鈴閣風恬鴈塞秋。

    一曲銅鞮花下度,何如山簡習池遊。

     中秋集清甯台 榆林鼓角報新睛,鈴閣中霄坐月明。

    四顧璇光浮兔苑,平分秋色擁霓旌。

    天垂蒲海連沙白,風靜龍堆大漠清。

    不淺南樓生遠與,聊開高宴狎侪朋。

    骊珠座上探争得,裘帶尊前照自輕。

    眺滿刀頭催越思,歌迥□曲失秦聲。

    玉盤挂戶人皆醉,金柝消烽夜不嗚。

    朗□渾疑同永日,??呼不道是邊城。

    星轺夙駕會行部,銀漠安瀾已洗兵。

    未許纖雲微點綴,所希大樹劇峥嵘。

    魄盈或恐輸難駐,桂實翻悉蠹易生。

    欲向礦寒排旁阙,瑷樓萬裡不勝情。

     何白字遊紅石峽 赤峽崚贈摩碧空,橫崖鑿翠問琳宮。

    兩山垂合忽中斷,天辟重關相對雄。

    澗流百折日東注,盤渦轉毂風雷怒。

    雲生榆塞接烽煙,日懸駝嶺低邊樹。

    邊樹烽煙萬裡心,憑高眺遠一披襟。

    英雄割據空塵上,辭賦悲涼自古令。

    清時幸際風塵淨,暇日尊罍此乘與。

    翠幔還從初地張,石壇寶樹午陰涼。

    葡萄酒瀉蓮花榼,豹血寒凝馬乳香。

    秃衫小隊催歌舞,南部吳歈出新譜。

    重譯齊翻敕勒歌,操??更按漁陽鼓。

    健兒角技校前分。

    萬馬嘶風日欲矄。

    試控綠弦開滿月,笑看驚隼落青雲。

    樂方已殚軍中戲。

    鹵簿傅呼引歸騎。

    冉冉行塵擁雲旌,微微纖月扶殘醉。

    回瞻飛磴轉冥冥,峽色煙光晚故青。

    況是單于初解辮,天留片月待新睛。

     李維桢字本甯,京山入進士,官陝西布政司參政。

    有大泌山房稿。

     杜鳳林大将軍城南别業 将軍别業肆賓筵,半是圖書半管弦。

    擊劍寒芒沖鬥坼,揮毫采色鬥春妍。

    金屏暖坐孤城月,火樹晴載萬竈煙。

    忽漫相逢多樂事,教人忘卻遠行邊。

     郝汝松字茂甫,綏德人。

    進士,官山東按察司副使。

    緻政歸裡,擁書以百城自樂,為綏民條議鞭役法,至今便之。

    著假我集十六卷。

    子宗元,諸生,有野雲子、天問集。

    宗履,鳳翔訓導。

    孫濬□選縣丞。

    著太極内外篇及補元包諸書。

     陪李中丞榆林夜飲 邊方多睱開朱閣,說劍銜杯得未曾。

    玳席月移雙賜筆,雕旗風落九微燈。

    煙消魚海閑金甲,酒瀉銀河映王繩。

    醉後變彎弓還射石,高才誰似李中丞。

     劉敏寬有傳。

     鎮北台 重鎮秋聲霄色開,巡行不是為登台。

    千山遠向雲霄列,一水還從沙漠來。

    戍閣崔嵬天阙近,塞垣缭繞地維回。

    憑高極目狼煙靖,恍是逍遙阆苑隈。

     劉餘澤字問心濱州人官榆林兵備副使 春日過杜日章五嶽隐居 五嶽參差一水閑,喬林青藹半舍山。

    窗前靜取黃庭讀,汀畔時看白鳥還。

    溪似杜陵花可浣,門如彭澤柳堪攀。

    春郊飛蓋淹歸騎,不道風煙是玉關。

     陣汝元字起。

    陰人,舉八官堡同知。

     秋渡柳河 報道微霜昨夜過,垂楊搖曳近芹河。

    影沈煙水橋邊令,聲人關山笛裹多。

    病葉正宜殘月照,柔條無奈曉風何。

    秋來喜得平安信,門巷誰翻出塞歌。

    白崖沙玉塞層崖爽氣高,晴沙四望滿平皇。

    沖飙忽漫迷青嶂,落照蒼茫湧素濤。

    宿雁三秋分月色,射雕萬裡擁星旄。

    清時正奏凫鹥頌,偶語何人敢繹騷。

     蕭如薰有傅。

     萬佛洞 孤峰縣鹫首,半刹捧雲根。

    到覺人天近,平看佛日尊。

    河山連遠塞,花木隐高原。

    不盡登臨興,惟聞鐘磬喧。

     錢天錫字長玉,沔陽人,進士,官至廣東參政。

     雨後顴園丁引山泉灌畦 疆吏憂民事,朝朝看密雲。

    白從占礎潤,不複歎芝焚。

    泉近宜澆竹,台空好種芸。

    衆香連楚畹,少别莫移文。

     其二 決窦雲根出,奔湍磴道斜。

    自能消濁滓,未忍棄黃沙。

    煙徑微沾草,寒塘淨浣花。

    若能辭簿領,小摘似山家。

     其三 排沙來塞北,導澗自牆東。

    寫照清流外,尋源暗石中。

    蓬窗還聽雨,藤架别生風。

    靜愛山雲好,休矜出岫功。

     其四 春盡柳方青,疏泉出淺汀。

    門無看竹客,署有灌花丁。

    剩水能穿石,頹山似建瓴。

    蕭蕭風欲至,清聽滿疏棂。

     其五 尚有林中興,疑非塞上官。

    搴雲來絕壑,剪水落層巒。

    掃石還移榻,穿林每礙冠。

    潇湘煙雨半,題字惜春殘。

     其六 登朝誇大隐,雲壑亦倏然。

    井圃全因地,山農隻信天。

    官貧生菜美,塞苦細流妍。

    三徑荒蕪後,崎岖愧昔賢。

     其七 頻年憂竭澤,一勺敢相輕。

    莳藥家多病,疏苗仆慣耕。

    休糧天棘蔓,易粟地黃生。

    莫遣涓涓絕,還滋碧澗羹。

     甲戍初冬同萬堅之饷部行邊顴紅石峽盧副師置酒山堂 弭蓋期荒徼,彎弧跨錦鞯。

    歲時分大閱,部曲領中堅。

    馬度??峰外,人行雁塞邊。

    水鳴山寂寂,河亂石濺濺。

    削壁皆銜赤,嵌空各鬥妍。

    荒城曾易馬,列障可屯田。

    人峽濤彌怒,緣溪草尚芊。

    河山嚴北戒,風景異西偏。

    石磴臨煙渚,雲窗啟梵筵。

    漢臣頻出塞,戎騎未消煙。

    起舞風生谷,酣歌月映川。

    甲兵須洗盡,片石即燕然。

     夏日顴龍王泉小憩喜雨亭 宛轉平渠一徑開,探奇緩步出岩隈。

    憑軒暑退知秋好,倚檻泉鳴作雨來。

    龍窟餘晖銜絕谷,魚潭澄影上新苔。

    故圍丘壑渾無羌,沙碛經年客鬓催。

     國朝 孟述緒号繼寰,以遼東籍,宜都人。

    順治十二年進士。

    績溪知縣,有異政。

    征為刑部郎,升雲南提學佥事,文士蔚起,轉補神木道,威德流著。

     五原署中漫興 新霁晴岚爽,砧聲啟暮鄰。

    花香風送客,院靜烏依。

    人寂夜分清月,深檐虛舊塵。

    迢迢更漏至,唳雁過重??。

     許占魁字文元,号公捷,陝西西安府蒲城縣。

    八殳仲盈。

    性孝友,高尚不仕,累贈骠騎将軍。

    公幼習舉子業,及長,從戎于遼、沈閑。

    初授鐵騎左營守備,升督标都司,複推徐州參将,升歸德副總兵,從豫王南征,招撫蘇、杭、江陰、太倉,授漢羌、陽平副總兵。

    時為巨寇盤踞,師兵直扺其地,辟荊壘營寨,而陽平之路始通。

    後有僞定遠侯趙榮貴,率偏以密在,僞總兵餘上傑、王應宣等。

    及松藍茂謂州随平西親王合兵音斬之。

    又變房旗,有風從碧仕山出。

    其後年折餘王賦封,譽以年性山十以但兵餘久聞喜值去張五犀曰曰日以以入山自髯征授之,并獲僞能王朱秀占安賜于去關。

    曰山國轉任西甯副總兵,後移濫鞏,曰未樂更維者齊分事告副總兵事。

    康熙九年正月,駕幸紫大至,賜形段戰馬,因見,特授延利兵,寵獲之至神材。

    訓練缯邊稽修樹各保民注門東恤中丁之無諸宮人山,皆其筆迹。

     庚戍孟春廿久日 駕幸紫荊,賜鞍馬先常特簡榆鎮說感:擇筆戎行四十秋,壯心豈漫說封侯。

    漠南弱冠層贈騎,江左征衣幾借籌。

    聲食未能離白州,枕戈無計青鞲。

    翠華喜臨雄塞,弓矢專征賜并優。

     贈高副使淑恬 多君詞賦重長楊,為政風流繼野王。

    鴛水晴連蘭月,龍沙寒映柏台霜。

    冰壺近喜攜邊郡,玉節何愁遠帝塞上于令烽火息,雲旌煙樹共微茫。

     東園即事 曳屐東園裹,穿花聽烏鳴。

    暗窗山疊翠,曲徑水流聲過苔痕潤,風過酒氣清。

    自公多暇日,閑嘯倚棋枰。

     鐘朗字玉行,浙江石門人。

    順治十二年進士。

    初授翰林院庶,補工部郎,監蘆政,剔弊足賦,報最。

    升刑部郎,提督陝西。

    事力振文體,有起衰之目。

     曉發細柳原有懷榆林許大将軍高副使 驿路花開津樹低,春深沙曲草萋萋。

    懷人三使經年畏紫匹馬即令趨柳塞,雙魚榆溪。

    雞鳴西望愁心遠,千裡邊風靜鼓鼙。

     高光祉龍王祠禱雨志喜 倚閣納涼飔,夜深望雲漢。

    沙田半枯稿,山農盡思寫。

    不寐獨彷徨,桃燈複長歎。

    懷簡叩靈祠,雞鳴猶未曲。

    徑流瑩泉,右木暗高岸。

    神龍隐其閑,風雨生虛幔。

    禾黍既欣欣,凫藻亦可玩。

    卷簾倒芳尊,檐花濕幾。

     初夏同許大将軍泛舟紅石峽醉後漫題寺壁 十裡尋幽勝,紅山隐翠微。

    看松登烏道,理釣過。

    峽水杯前落,邊花席上飛。

    晚來歌吹發,極目轉其二。

    春色橫香閣,憑闌思渺然。

    柳煙迷絕塞,花雨逼諸。

    錫杖何年去,金戈此地偏。

    更憐賓從好,詞賦滿迥。

     暮春登清甯台見月有感兼懷王山眉 才憐春去獨登台,倚檻翻驚北鬥迥。

    戍草含煙通海,關榆落月暗龍堆。

    十年薄宦殘詩卷,幾夜懷人酒杯。

    知有蘭亭多勝事,漫燒高燭照花開。

     黃元骥字天馭,晉人。

    任靖邊同知,有聲績,升南昌府知府。

     登靖邊城 危樓雉堞曉雲平,溪水東流雨後聲。

    比望旌旗搖玉帳,西連鼓角動金明。

    稿砧昔斷深閨夢,刁鬥空憐遠戍兵。

    秦月漢關人不見,風沙蕭瑟若為情。

     重陽前三日署中即景賦懷 飒飒林皇影,風高塞鴈還。

    黃花寒曙色,紅葉醉秋顔。

    說劍悲年少,彈棋喜日間。

    重陽近在望,郭外拟登。

     賈從哲字既明,臨汾人。

    順治十五年武進士及第。

    初授彜陵遊擊,援勦西山有功,升延安參将,禦軍嚴肅,升甯夏中衛副總兵。

     題紅石峽 香閣依岩構,關山望不遮。

    賢王多款塞,戰士盡還家。

    石峽雲為障,沙隄雪是花。

    即令堪置酒,何必聽悲笳。

     張國彥字翼公,京衛人。

    順治十五年武進士及第,選授一等下,出為南雄副總兵,移鎮黃岡,海氛遏戢。

    升延綏中恊副總兵,駐波羅。

     榆林譚使君招飲紅石峽 獐河此去向城偏,萬堞連連鎮朔邊。

    峽水元來流絕地,花宮直欲逼諸天。

    可憐平夏英雄盡,遣恨陽周涕泗湲。

    酒後悲歌郡自恕,追随應有仲宣篇。

     周淩字朵扶,溧陽人。

    武進士,江南武平衛守備,挽輸有功,升延綏西路靖邊遊擊。

    靖地勢高,天氣早寒,每六七月即隕霜殺草。

    土人不知農利,淩至以荒地十數頃顴耕,人皆效之。

     登靖邊城有懷 登臨絕塞一孤城,極止蒼茫萬裡情。

    烏道斜西通蜀棧,龍堆直北是燕京。

    花殘日暮風沙暗,柳落秋深鼓角鳴。

    倚劍天邊歸未得,空教人說亞夫營。

     黃離焰字兩作,廣東新曾縣人。

    順治八年舉人,任米脂縣知縣。

    清靜為治,民用安集。

     題榆林壽甯寺 山寺倚高墉,千家聽曉鐘。

    軍間常早獵,僧老亦知農。

    洗缽龍泉襄,縣幡花雨重。

    邊聲還四起,獨坐封駝。

     署中雪樹 樹樹梅花發,還疑在五羊。

    乍看驚有色,近接恨無香。

    庾嶺書何寄,羅浮夢更長。

    多情寒夜月,移影到西廊。

     江雯字又章,号伊蔚,江南休甯縣人。

    □貢,任清澗縣知縣。

    曆職累稔,而勤練如一日,教養兼施,文武登科者濟濟。

     秋霁遊紅石峽書懷 花窟紅樓人塞天,秋山雨過百泉縣。

    雕闌乍轉何人倚,石鬥空遣此地傅。

    一片黃沙驚萬裡,十年墨绶老三邊。

    憑高北望愁無極,戍草關榆鎮暮煙。

    峽有石鬥,俗雲楊六郎轉??處。

     嚴謙字六吉,京衛籍,山陰人。

    康熙六年武進士,任綏德衛守備。

    為政勤慎,兼工書畫。

    署中漫與柬榆林譚使君 郡右開秦日,城高築漢年。

    銅章新幕府,沙米舊屯田。

    引水驚鳴咽,登台憶赫連。

    狐關迷塞雨,兔窟起人煙。

    生聚兵戈後,羁離戰伐前。

    一官依雁海,雙劍愧龍泉。

    細柳通三徑,明棠倚數椽。

    春來啼鳥換,客至落花妍。

    拂簟秋雲疊,銜杯夜月圓。

    平原堪身雉,孤閣憶鳴蟬。

    戍曲寒生笛,羌歌淚澀弦。

    冰霜留石澗,苜蓿暗銀川。

    鄉信憑誰寄,愁心此獨懸。

    詠詩思彩筆,聞政惜蒲鞭。

    不到殊方若,安知刺史賢。

    因風遙問訊,咫尺是榆邊。

     過扶蘇墓 荒台無樹草芃芃。

    台下幽埋帝子宮。

    千古隻留鳴咽水,涓涓長共泣西風。

     程曉戶字曙光,号東白,黃梅人。

    武舉,廬州衛千總,漕運有功,升都司佥書,榆林衛守備。

    清省得民心。

     康熙壬子上巳譚使君招遊翠然閣禊飲分得然字 兀坐正蕭然,攜遊喜欲仙。

    紅泉聞遠峽,畫閣直中天。

    楚客頻移屐,秦風數枉箋。

    同傾修禊飲,讵意在荒邊。

     楊蘊字公含,諸城人。

    父宗儒,贈文林郎,倜傥有具大節多隐德。

    生蕃及蘊,歲十九舉于鄉,與兄同成順治十八年進士,任安定縣知縣,清恪有惠政,著述甚富。

     不寐安定署中 離人來孤幌,靜與幾硯宜。

    夜久不能寐,深坐以延之。

    ??火漸巳滅,信手理殘詩。

    古人如古香,漠漠澹人思。

    支頤聽汞漏,燭淚生骈枝。

     其二 披帷下階砌,蛩吟聲己闌。

    疏星橫冷碧,缺月吐城端。

    影不及窗半,四壁多陰寒。

    漻漻天風發,清響凍而乾。

    蕭飒難久伫,還以息所安。

     榆林道中 一群征鴈逐飛蓬,百雉嚴城隐霧中。

    通市即今來宛馬,健兒何事帶雕弓。

    笳吹孤月風初落,沙擁荒山雪未融。

    卻喜戍亭烽火息,殘碑猶勒舊時功。

     鎮北台春望 關門值向大荒開,日日牛羊作市來。

    萬裡春風殘雪後,遊人指點赫連台。

     遊紅石峽 紅山峽下水南流,碧樹深深隐畫樓。

    此地不堪長北望,寒沙橫斷暮雲秋。

     其二 登臨獨醉陶潛酒,寥落空憐慧遠詩。

    清磬乍嗚連鼓角,傷心偏在月明時。

     簡偉字來器,江南江甯縣人。

    以武學生為新兵營把總。

    隐征江西、湖廣,追勦逆賊馬将軍等有功。

    進平雲貴,委署知湄潭縣事,願謂效疆場不就。

    改授畢節道中軍守備,招撫水西鎮雄土苗,運糧赴慎,曆著勞績。

    裁缺,推補雙山堡守備,勸農撫士,威愛稱焉。

     晚渡椴州河 水繞椴城起宿鹳,斜晖山半紫霞浮。

    漁歌岸外聲歸急,樵影波中水倒流。

    燈火高低含萬井,星光隐見在孤洲。

    葦杭可自知河廣,倍憶秦淮古渡頭。

    九日自榆陽回堡,登昆侖閣有感:榆陽匹馬暫時回,攜友重尋舊日杯。

    秦地秋驚寒信早,楚天風送鴈聲來。

    閑開籬菊增寥落,望接蒹椴宛溯泂。

    襡有三山倦遊客,幾人引手上高台。

     祖允圖字洪九,号亮公,甯遠州人,固山額真大壽之曾孫也。

    以蔭除綏德州知州。

    弱冠服官,政績修理,文攝無雷,即老吏勿若也。

    懇荒安輯,廉能之聲,尤為延東稱詠。

     榆林道中即事 銀川驅馬過榆城,細草萋萋雨乍晴。

    十裡曉煙紅峽近,一溪秋水闆橋平。

    涼天木落沾花氣,野戍樓高逼鴈聲。

    沙曲忽聞歌吹起,将軍遊獵在前營。

     譚吉璁 響水橋遇劉将軍說龍門諸勝 西北諸源水,獨能通中國。

    激峻從高注,楊奔下流急。

    清澄六鬥泥,千裡還一曲。

    混混圁谷流,欲與黃河敵。

    東迳鴻門亭,天封井火出,雲洩複雷奔,關防似難測。

    北過響水城,野渡名謊忽。

    幸有三門險,關防似禹迹信哉,水非鑿而能穿。

    人石中門水,交沖素沫随風發。

    有流二門深,濬波浮竹疾。

    我來一問津,窺臨真悸魄。

    若非此安流,不然将大溢。

    何必登龍門,神工懷巨阨。

     劉有謙,字六吉,順天大興縣人。

    祖汝善,鴻胪寺序班。

    父鴻圖,延綏鎮标中營中軍守備,随征湖廣,殁于軍。

    有謙萬裡扶喪,以孝著,推授響水堡守備。

    邊情練悉,才勇罕俦。

     神松歌送府谷楊明府介璜之官 昔聞漢使有張骞,乘搓值犯鬥牛邊。

    乞得支機石一拳。

    往問君平在西川,秋水何處空雲煙,駕潮跋浪疑神仙。

    誰知博望鑿空傅,洸洋怪迂非真诠。

    古老指示神松偏,獨樹槎椰相郁骈。

    霜皮百圍蟠根堅,怪石岝崿紫磨圓,雲是張骞枕之眠。

    夢人玉繩閣道巅,仿佛天孫雲母軿。

    流黃織錦墜花钿,至今石上生綠錢。

    不見黃河水通天,惟聞山中嗚咽泉。

    程子為令當鄜延,目擊木石心芒然。

    餘為問奇醉華筵,窮搜冥探自無前。

    乃知古人多蹄答,如讀莊生蝴蝶篇。

    近者楊公往莅焉,問訊流輩徒戋戋。

    更聞黃河水回漩,石花鯉魚槎頭鳊。

    楊公操刀烹小鮮,訟庭風靜撫朱弦。

    占夢維魚兆有年,應與張骞槎共編。

    楚中程啟神木知縣前 曉發殺草灣過石窯王大将軍廢圃 草灣迷曉騎,石壁見清渠。

    澗水頻迥互,山雲自卷舒。

    繁華何處問,古木幾行疏。

    禾黍傷心地,甯論許史唐。

     其二 辋川己陳迹,斤竹欲何依。

    松子時時落,山雞洩洩飛。

    曲池榛草合,高閣石欄稀。

    獨使無家客,遙憐舊闆扉。

     重九後三日課園丁刈圃适孫将軍至喜面有作 繁霜摧小圃,祇對菊花開。

    不意白衣客,翻然黃甫來。

    要鐮驚歲月,?履喜趨陪。

    剩有重陽酒,相判醉幾回。

    孫維統字衡甫,營遊擊,防河督。

     春仲歸自金明于芹亭看雪有懹白頌五孝廉卻寄 辭君無定水,悉絕知長亭。

    風起雲常黑,春深草未青。

    有誰來玉塞,聊自酌銀瓶。

    肯枉相思字,幽蘭此一聽。

     康熙壬子三月二日招同榆林諸子集紅石峽翠然閣禊飲分韻 榆溪逢上巳,聊複出郊垌。

    沙烏依新柳,山橋人遠汀。

    灘聲遙峽水,天氣近蘭亭。

    得藉朋僭合,猶憐塞草。

     其二 祓堂開綠浦,禊飲向紅由。

    邊地尋蘭少,荒亭封酒閑。

    浮觞水更曲,籍草坐為班。

    歸騎城??晚,欣看士女還。

     東定邊将軍 榆關飛雪滿輕裘,射獵會同出塞遊。

    沙淨旌旗連上郡,風高茄吹雜涼州。

    别來蕭瑟空聞鴈,客去羁離倦倚樓。

    月近賀蘭人獨遠,何時燒燭看吳鈎。

    字閑,奉天人,拜他喇布勒哈番,任山西平陽副總兵。

    疆摯壯猛,号日虎将。

    升延綏定邊。

     榆林長至 邊城月午漏聲遲,此夜蒼茫有所思。

    翠管尚留宮女線,紫薇誰進舍入詞。

    沙峰高欲臨黃閣,雪路深疑待玉墀。

    馬度溪橋流水細,還憐影人鳳凰池。

     同黨将軍登長樂堡高閣俗傅杜将軍名交換者,北敵望之如狼形,常以此取勝。

     連天衰草夕陽曛,野牧驅羊數百群。

    麻海悲風吹急管,花林歸鳥入閑雲。

    腐儒此日堪乘障,高閣憑秋好策勳。

    聞說天狼經百戰,至今猶憶杜将軍。

    黨鼎昌字建伯,當平縣人。

    以武舉徒軍援勦江甯,生擒僞副将林海,有功,欽賜袍帶,升長樂堡守備,訓練障塞,有威名。

    王調元字贊伯,洋縣人。

    順治十一年舉人,任榆林衛教授。

    才學博辨,英神豪起。

     三月三日集翠然閣分韻得探字 禊堂開古戍,寶徒此停骖。

    幕卷迎驚座,杯流喜盍僭。

    蘭亭花正好,榆塞柳初舍。

    芍樂還相贈,新鈎試一探。

     王思同,字爾貴,醴泵人。

    順治十一年舉人。

    父永福,性至孝,任黎城知,公清恺惠,為百城最。

    思同有辭采,能繼門風。

    任綏德州學。

     初秋過榆林譚使君留飲師席口占 明月瑛簾鈎,團團玉露浮。

    芹亭入清夜,桂影動初秋。

    竹筆絞如水,梅花笛起愁。

    使君偏愛客,不惜醉還留。

     胡鐘鼒 榆城早秋夜望 搖落今如此,花殘又早秋。

    風麈孤客老,離别幾年愁。

    闆屋燈明減,芹河華亂流。

    金笳空逐夢,飛繞玉關頭。

     三月三日陪譚使君榆溪祓濯因登紅峽之翠然閣?集分韻二首 上巳他鄉席,臨流共幄蘭。

    幾憐新火節,頻怯蔽裘寒。

    曲水杯何數,山陰會獨雞。

    踟蹰登眺意,春事已将闌。

     其二 紅峽開華宴,隹辰怅客心。

    草芳猶雪後,燕語又春深。

    邊酒經年絕,鄉愁幾夜侵。

    獨憐南浦别,蕭琵封花林。

     重九夜宿摩雲閣有懷金陵舊遊 銀川驿路隔金陵,夜望芒芒客思增。

    白鴈秋風催尺素,黃花疏雨暗孤燈。

    情知作賦會何盒,每欲從軍久未能。

    回首十年同一夢,江樓别後有誰登。

     春日?三秦諸子于翠然閣因而眺望有懷歸至鎮榆樓張燈,重飲師席口占兼寄解将軍三十韻解将軍名明貴,城守營都司。

     簏景雖如此,登臨尚寂然。

    金門空萬裡,玉塞又三年。

    鼓角鄉心亂,風沙戌路偏。

    野棠迷舊驿,江燕渺吳天。

    怨極書雞作,愁深病若牽。

    艱危聊自慰,辭賦輿誰傅。

    久客能騎馬,餘寒愛坐氈。

    獨将蘆酒絕,幾惜柳條妍。

    疆笑催歌扇,關情向舞筵。

    錦纏留恨速,麈繞覺聲圓。

    羌笛吹新調,秦筝弄急弦。

    芳華依翠閣,明媚滿銀川。

    鴻鷹南來早,雲霞北望連。

    直須銷崴月,何處問神仙。

    乍封人俱異,因悲地屢遷。

    身閑羁旅後,家破别離先。

    有淚沾長袖,無兒寄短箋。

    飄蓬終未定,懷橘總堪憐。

    多雞傷劉峻,徽才愧仲宣。

    他時謀竟左,遲日眼應穿。

    啼鳥隋珠絡,遊孫拂绮錢。

    黑山春樹外,青海豔陽邊。

    華密陰疑雨,花秾氣似煙。

    殘香通杜曲,暗水接甘泉。

    徑入孤烽暝,樓虛衆象懸。

    絮飛蔥巅雪,腸斷剡溪船。

    幕府知名重,窮途賴拙全。

    輿闌思枕席,老去厭戈??。

    欲贈流黃帶,還吟采綠篇。

    歸驟饒夜色,紅粉擁燈前。

     榆林塞上曲 榆關西望鴈行斜,二月東風十裡沙。

    誰道異方春不到,巅頭偏發故園花。

     許登隆字景星,蒲城人,大将軍劵許公季子。

    英重秀立,殊勝龍文。

     遊紅石峽 口占榆中尋。

    勝地,石峽塞城邊。

    峰出當圖書,水流急暮天。

    危崖懸石室,飛瀑溩紅泉。

    登臨同北日,桂樹有新篇。

     顧字□□□有披裘集,思後上,騎射絕倫。

     定邊秋夜 莫上東城烽火樓。

    漢家兵甲舊防秋,隻今牧馬常西度,夜月空寒故壘愁。

    塞下秋日定陽秋巅接風陰城下,黃榆落葉深。

    夜閉旌門歌吹發,那知征客倍傷心。

     王崿字山倉,山陰人。

    工詞藻,尤善書書,風采清遠,府譽宗之。

     遊紅石峽 石洞開金刹,飛濤夾岸喧。

    巍樓倚雲漢,峭壁列屏垣。

    險阻分邊境,峥嵘鎮塞亹。

    超然塵世外,不異武陵源。

     任雲鵬字漢升,會稽人。

    好學,有幹量。

     題石空寺 一望龍堆樹樹空。

    鴈行南去水流東。

    可憐日暮香城下,滿地黃榆是朔風。

     沈钖蕃字書三,德清人。

    頤志泊,倏然自遠。

     經鳴咽泉有感 日暮渡銀川,沙迥路疑絕。

    十裡風蕭蕭,泉聲複鳴咽。

    惆怅登高罔,浮雲隐苔碣。

    知是扶稣墳,憑吊轉凄切。

    黃葉随清霜,枯枝壓殘雪。

    我來滞秦關,苕溪幾年□。

    如何故國心,翻向他鄉結。

    回首客窗虛,幾上燈明減。

     張黼鑒字曲江,鎮靖人。

    校貢,官南豐知縣。

    有善性政好學,藏書甚當,襟情豁朗,博贍多通。

     夜泊旴江舟中望月有懷 萬裡盯江戶,應懸秦塞城。

    旴江孤棹晚,秦塞小樓明。

    倚檻悲纨扇,臨流憶濯纓。

    舉頭不忍望,某此一輸情。

    起坐定邊署中秋老寒侵被窗十虛曙映檐。

    愁來蟲更織,酒醒夜成年。

    月慘銀河沒,星浮霜影懸。

    白頭趨幕府,慚誦少陵篇。

     郭指南字周車,安塞人。

    徙居鎮靖堡。

    順治十五年進土。

    誕節值意,以清悟知名。

    官電白知縣,升禮郡主事。

    政績清能,風韻遒上。

    聽著有江南近草、西歸吟、雲罔餘草。

     秋夜獨酌口号 涼風動修竹,肅肅起秋聲。

    我行何多日,寒暑又已更。

    出門雪滿山,塞鴈久不鳴。

    驅馬過函谷,來苗何菁菁。

    此時鴈早歸,獨我滞南行。

    金陵五十日,蘭陵月兩盈。

    樓息向雲閑,霪雨若不晴。

    欿見桂花開,蟋蟀複宵徑。

    感此悲時序,複動故鄉情。

    億昔别離時,相期秋月明。

    秋月今已圓,抑郁慚中誠。

    憂來隻痛飲,不必輸兕觥。

    欲效倒接罹,亦愛阮步兵。

    因知右賢人,耽飲乃性成。

    誰能自羁束,終日若惸惸。

     聞鴈 爾自塞門來,何日出函谷。

    我方念西歸,聞聲相頻賊。

    道遠崴已暮,日月何疾速。

    客子不可為,坐今白髡蔟。

    因知閨中人,封兩淚盈目。

    膏沐久不絕,仍著舊時服。

    愫惺嬌弱女,送爺多叮囑。

    此夜應相語,阿爺何處宿。

    豈知江南客,結交半華屋。

    奚襄貯錦冊,早歸勸見讀。

    但恨今夜長,魂夢先迫逐。

     塞門行庚寅夏,諸友移餘家于塞之城河寨。

    辛卯春,又鎮靖堡。

     勞擾幹戈二十年,赢身日走萬山巅。

    朝随猰?過塞門,暮同萑??集沙田。

    有妻有子添貧病,心疆命弱空相競。

    老親皤然為我慰,幼兒啼饑向誰控。

    去年洛濱移來此,今年更入沙漠裹。

    惟将書卷伴春秋,滿引濁醪銷我愁。

    君不見鸱彜去後音書絕,辟谷子房今亦休。

    人生萬事終歸盡,隻此榮名天地留。

     上元立春時僑居邊上,因事志感 增冰巍峨輿山高,黃雲萬裡雪飛毛。

    範老關前春不生,荒沙漠漠風????。

    憶昔長安今夜裹,萬戶千門燈。

    炬起渭水無塵月似銀,梅花半落海棠紫。

    王孫錦瑟美人舞,見觥錯落忘賓主。

    自從李寇入潼關,煙塵隐沒終南山。

    泰宮台榭疢已冷,曲江屍骨血尚斑。

    陰霾凄迷閑鬼火,敗井頹垣麋鹿夥。

    父子離憂夫妻别,滿眼蓬蒿何處可。

    去年大水傷禾秬,租吏上門收欠糈。

    老翁買鹽尚未歸,若求長官暫休處。

    牢内豬小味不珍,烹雌且酌田家醑。

    吏得醉飽卧破屋,老婦提釜牽黃犢。

    平明人山數十裡,道逢老翁相颦蹙。

    哀哉人生值此厄,呼天号地空啧啧。

    安得上天雨金粟,遍滿九州厭求索。

    鳴呼!西山新有白額虎,問君何地為樂土。

     王世秦字心甯,号伯年。

    始祖敬先,臨淮人。

    随明太祖征河南有功,世襲綏德衙指揮同知,因徒居馬。

    至七世祖相,為高家堡參将,以罪降副千戶。

    會祖武、祖體信,皆以淳德著稱鄉當。

    父翰,贈徽仕邛。

    性孝友,玉貌紫髯,有偉觀,行履修整,時凝之彥方。

    子世泰,以進士業,遂知名。

     上巳同譚使君翠然閣修禊分韻 三日同修禊,開筵傍翠徽。

    惠風高閣滿,曲水羽觞飛。

    野闊風煙靜,山深為雀稀。

    釣魚還更酌,薄暮醉方歸。

     鐘樓初成讀譚使君脾記有感 百年烽火戍樓殘,此日憑高獨倚闌。

    司馬才名新絲筆,将軍鼓角舊登壇。

    鄉園亂後餘雙鬓,松菊凋來老一官。

    眺望渾忘歸去晚,晴檐坐擁塞雲寒。

     宴紅石峽 勝地開雲外,香台隐樹端。

    來迷騎馬徑,坐師釣魚灘。

    曉日明紅峽,春風響碧湍。

    煙霞孤閣迥,苔藓舊碑殘。

    華席人如玉,芳杯氣似蘭。

    歌聲迥出塞,舞袖拂闌幹。

    羌笛梅花落,山僧具華看。

    輿酣分劇韻,詞賦盡琅玗。

    米國寶字仲珍,号巅裔,祖籍蒲城,以避地居榆林。

    崇祯九年拔貢,為□嘉知,樂有善政,流譽三川。

    兄昌鹶,定州副将,城陷,輿其夫人馮氏同時殉難。

    弟昌基,安邊參将,莺賊攻城,戰死,皆立名師河東三鳳,米氏其亞也。

     夜登清甯台?飲 攬勝陟台端,登臨天地寬。

    星河低雉堞,刁鬥靜金擅。

    極目時搔首,深杯倦倚欄。

    當年歌舞榭,長共塞雲寒。

     郝濬字九蔬,又字太深,綏德人。

    副使汝松之孫也。

    恩貢,考授樂丞。

    性恬易,讀書,慕文中子,以尊天作聖為學,勤于著述,遠近推宗。

     遊紅石峽 榆溪随塞曲,蘭若此岩幽。

    花雨孤峰曙,蒹葭兩岸秋。

    黑山常北繞,紅峽獨南流。

    烽火邊城息,西風入書樓。

    張文輿字焜乾,清澗人。

    性端亮,居家孝友,教濤生徒數百人,常若吟而減其稿,故詩不多得。

    子體徽,亦有文采。

     小褰食過榆陽橋寄輿 紅山十裡渡溪橋,塞水東流雪正消。

    岸曲為啼椎路窄,柳深人語戍亭遙。

    迥風乍煖催花繠,小雨初晴暗柳條。

    芳草踏來春巳半,傷心寒食是明朝。

     劉爾榉字敬又,中部人。

    笃志博學,尤工于詩律。

    兄爾怡、責定知樂,一時齊名,比之機雲。

     碧浔橋 榆塞孤城沙莽莽,烽墩來道路迢迢。

    幾經戰伐有今日,讵意溪津複此橋。

    西去賀蘭通戶牖,北臨河外足耕樵。

    異時詞客追遺事,應輿睨山思共遙。

     谒榆林新學宮康熙十一年秋,為郡丞譚先生繕葺。

     斯文知未喪,吾道從有輔。

    小東瞻天漢,今複留秘府。

    邊地百戰後,詩書封麈土。

    不知孔子殿,何時經頹腐。

    登堂發潛喟,采芹念昔魯。

    方斷慶松柏,丹雘漆楹庑。

    中郎書六經,餘慶遷石鼓。

    健兒釋甲胃,幹戚鹹文武。

    荒塞難削薄,固足詫四部。

    治世誰循良,文翁與召杜。

    鄜坊千裡外,于此亦快睹。

     白壽宸字頌五,清澗人。

    順治十一年舉人。

    祖宗舜,萬曆二十五年舉于鄉,後知蒲州,尋調彜陵,皆有治績。

    父慧元,崇祯三年鄉試,以榆林學生中式。

    七年成進士,知任丘縣事。

    風政嚴明。

    縣多大珰,有犯者,以法繩之,一境蕭然。

    會城破,死節,贈河南按察司佥事。

    而壽宸,其第四子也。

    性惇正,綜典籍,徧曆五嶽,尤深于性理,關西宗師之。

    所著四書五經說,得程、朱之輿馬。

    兄羽宸,蔭生,鳌宸通判,補宸舉人。

    子琪,弱冠登賢書。

    從子玠,康熙九年進士,科名濟濟,稱榆中鼎族。

     和譚使君亭雪詩 二月留連雪,聞情倚短亭。

    遠山猶戴白,老樹已占青。

    幸不妨農矜,盡堪倒酒瓶。

    陽春誰屬和,清韻一同聽。

     白乃建字仲立,清澗人。

    會祖璧,隆慶元年舉人,知定襄縣事。

    縣有滞逮,繁者數十百人,璧到官,立為蔬理,囹圄一空。

    值崴大侵,多方濟,全活者甚衆。

    撫按交薦之,升降州知州。

    所以治之者,一治縣時皆人,至今歌思焉。

    父日可,萬曆四十年舉人。

    性恬澹。

    意進取,教授于鄉。

    所著有郭本堂全稿,學者私谥為文靖。

    先子乃建、乃貞。

    建與弟貞并美,稱為雙珠。

    乃貞成進士,為翰林。

    建猶困于諸生,天才绮練,遨遊海岱。

    有雪楞集。

     亭雪詩奉和 曉日收餘雪,春風向草亭。

    不看苔色嫩,那識柳條青。

    檐溜纏消瓦,硯冰巳釋瓶。

    澆書如有輿,鳴鳥小窗聽。

     白譽字髦公,清澗人,文靖先生之孫,翰林乃貞之子。

    性清淳秀出詩善篆,有榄勝草。

     奉和亭雪詩原韻 林霏開曙色,殘雪澹虛亭。

    東解榆溪碧,雲歸朔野青。

    晴煙橫石峽,春氣人花瓶。

    莫厭條風起,松濤喜共聽。

     馬如龍字方水,綏德人。

    康熙十一年舉人,質直而多風則。

     雄石峽 路轉芹河碧,徘徊欲步雲。

    悲笳塞外起,清磬寺中聞。

    鳥翼穿空縮,由光逐照分。

    今朝雪浪襄,酒傾夕陽曛。

     馬猶龍字水臣,綏德人,拔貢。

    體韻和雅,長于三禮。

     過響水堡石橋 禹門稱右迹,此峽亦奇哉。

    急漱噴珠雨,湍流響迅雷。

    孤鴻音嘹呖,行客步徘徊。

    欲作驚波句,愧無曠世才。

     李成德字然周,綏德人。

    隐居西川,躬耕力學,天文、地理諸書,無不精究。

     遨雄石峽 峭壁飛雲立,雄關湧浪穿。

    垂虹山樹曲,漱石雨花濺。

    鲛泣宵多淚,龍吟午未眠。

    亭迥沙障合,台迥塞城連。

    座有熊為将,崴樓虎學禅。

    洗兵今盛世,大漠靜霏煙。

     郝鴻圖字有,綏德人,副使汝松之會孫,澹之子也。

    雅正惇笃,博聞疆記,詩無偷單。

    有肩吾詩集。

     翠然閣禊飲分韻 塞草春風晚,芳尊祓禊開。

    相将尋翠渚,徒倚向苔苔。

    遠樹輕煙合,飛流斷壑來。

    晴霞當暮起,欲為賦天台。

     九日登鎮榆壹 秋氣來窮塞,蕭條自可憐。

    城高樓近日,野曠樹浮天。

    鴈影悲笳外,花開古戍邊。

    登臨歸去晚,煙月下銀川。

     秋日過王大将軍廢圃令 令日荒園裹,看山複聽泉。

    邯煙開霁景,岩溜??新弘。

    雲族苔猶滑,峰奇石欲颠。

    流觞芳迹在,祀勝足佳篇。

     郭允升字于大,颠靖人。

    孝廉泰子也。

    志略英贍,有家風。

     把都河道中 長城關外暮飛雲,蕭瑟秋風鴈幾群。

    戍士牧兒頻借問,隻令誰是李将軍。

    其二:落日平沙接大荒,蕭蕭衰師藉河隍。

    受降城在令何處,此地空題古戰埸。

     呂開基字動弼,榆林入副傷貢生。

    父應巨,性孝攵,鄉黨稱為好士,死于闖賊之變。

    母宋氏,二十九歲守節,至令開基之學業菐精進,皆其母 譚使君枱集翠然閣修禊分韻 聯辔紅山去,登臨醉禊筵。

    水聲疑崃雨,花氣引出泉。

    日麗平沙岸,風清垂柳煙。

    行□吟歡莫,書應勝汞和年。

     王師文字康岐,榆林入。

    祖如祥,榆林衛百石,早卒。

    父開基,襲職,死于賊。

    祖母李兵,母李氏,皆以二十餘葳稱也德焉。

    師文亦多才,誡有先風。

     紅石崃禊飲分韻 禊日尋溪遠,依稀入茂林。

    樓高堪作賦,風滿欲彼襟。

    河曲他年事,稽亭此日心。

    雖無弦管盛,飛瀑自清音。

     李煜字閻公,榆林人。

    祖昙,有隐德,善書畫,以詩酒肅傲,山水閡入欽其高。

    殳士華,漢中遊□,随征四川,殁于軍。

    煜以才藻知名。

     上巳日修禊分韻 曲水采蘭日,掐尋載酒過。

    呂随雲樹闊,興人遠山多。

    翠霭憑虛閣,寒煙起綠莎。

    倚闌一望處,沈醉複高歌。

     趙圖麟字聖友,榆林入宣府死節,守備承動贈骠騎将軍之絲也。

    性主孝,父景雲早殁。

    國麟七崴而孤,母樊氏,年廿二,即□身佝姡,耿氏防繼甚力。

    世父升雲又勸慰再門始以奉始怃子為自全計。

    家貧,每縫纴以給,教子成黉上士。

    圖麟苦志力學,色羹養至,鄉黨積其節肴。

    升雲,黃東惠州将也。

     翠然閣禊飲分韻 豈有蘭亨勝,招尋翠閣虛。

    绮花邊地發,絲柳野雲疏。

    水曲還浮酒,山空更著書。

    醉餘歸未得,芳□意何如。

     段縣蛟字德著,輸林人。

    祖之□,榆林衛千戶。

    卓亡,□子士遴,甫七歲。

    祖□郝氏,年二十八怃孤。

    及□變,墜井死。

    土遴者,□□父也,任守備,病終。

    母陶氏,赤不食,□之,人欽其節。

    縣蛟有學業,克纂□。

     和任漢升尋石空寺 花宮徽寂寂雲空,峪度天橋路向東。

    □□不知秋色冷,數聲林外落邊風。

     周虎兆字岐生,榆林人。

    父一麟,綏德衛指揮,任遼東都司,早亡。

    遣虎兆餘歲,母未氏,年二十五,闖逆入城,自缢死。

    而虎兆以節孝自□,教授生徒,遠近從之者甚衆。

     登壽甯寺樓 試人香台路,危樓象外懸。

    虛檐翻落日,右壁桂蒼煙。

    縱目千山合,含情萬寵連。

    誰知城市裹,心地向金仙。

     喬弘鼎字公鼎,榆林人。

    父國雲,順治初為巡道标官。

    是時新出湯火,糸謀書勤綏輯,民鹹德之。

    母劉氏,端莊自持,城陷,徑死。

    從父世威,崇祯三年任鎮标守備。

    逆寇王嘉胤據府谷,世威随征,履鋒蹈刀,殁于陣,鄉黨稱其忠節。

    弘鼎力學,有時譽。

     觀獵 獵騎紅山北,邊榆葉亂飛。

    雕弓鳴玉塞,朱旆指金微。

    兔起黃沙冷,鷹呼曰疊歸。

    晚來圍偃月,霜露滿征衣。

     李蔚觀字望,榆林人。

    祖雲臣,為德于鄉,早亡。

    祖母焦氐,守節者三十年。

    父繼光,以孝聞。

    蔚觀醇謹好學。

     秋日登鎮北台 一聲羌笛日初曛,愁見飛蓬逐鴈群。

    獨倚高台秋又盡,關榆蕭瑟鎖寒雲。

     辭 宋範仲淹 秋思漁家傲 塞下秋來風景異,衡陽鴈去無留意。

    四面邊聲連角起,千障裹長煙落日孤城閉。

    濁酒一杯家萬裡,燕然未勒歸無計。

    羌官悠悠霜滿地。

    人不寐,将軍白發征夫淚。

     明杜文煥有傅。

     臨戎雜言騷體并序四首選二 夫惟金壇玉節,臃萬騎之貔貅;鐵券銅符,誓千年之帶砺,何其榮也!及乎矢石交加,存亡判于俄頃;風霜慘烈,艱辛曆乎歲時,亦何若哉!因述戰勢,為辭四篇,悲朔氣而聽班聲,摧敵忾而策勳勤,榮若之情,庶幾備矣。

     辭曰:班聲勤兮萬馬奔,沸滄海兮摧昆侖。

    陣雲飛兮白日暗,旌旆揚兮笳鼓喧。

    倚長劍兮試傾聽。

    南風厲兮北風不競。

    戈矛铿铿兮相擊,介胄锵锵兮交應。

    猛獸駭兮紛馳,鳥鳥栖兮不定。

    欿寂然以無聲兮,馬踠足而士銜枚。

    風雲為之停兮,黃塵為之開。

    軍令肅兮細柳營,楞天威兮振王庭,倚旌旗兮聽班聲。

     其二 霜威下兮,帥木搖落,秋風蕭蕭兮,黃沙漠漠,屯餘陣兮列餘行。

    三選勵兮七萃揚,貔貅兮奮迅,鹳鵝兮迥翔,軍聲振振兮殺氣凝結,長戬揮兮短兵接,雲冥兮。

    日暝天掀兮地揭,殺人如麻兮不聞戰聲。

    積甲齊山兮地為湧血,逐奔北兮絕龍庭,狼居封兮燕然銘,凱吹喧阗兮人漢關,放牛桃林兮歸馬華山。

     延綏鎮志卷之六喜嘉典譚吉璁重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