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綏鎮志卷之五

關燈
銀州。

    五年,開府劉雄出綏州,巡檢北邊川路。

    天元帝大象元年,以王慶為延州總管。

     隋 文帝開皇二年十二月,突厥縱兵人上郡、弘化、延安,六畜鹹盡。

    三年三月,城榆關。

    五年,使司農少卿崔仲方發丁三萬于朔方、靈武築長城,東距河,西至綏州,綿曆七百裡。

    十九年冬十月,突厥染幹尚宗女安羲公主,患雍、虞闾抄略,請徙五原。

    從之。

     炀帝大業三年六月,幸榆林郡,啟民可汗來朝。

    七月,啟民可汗上表請襲冠帶,诏啟民贊拜不名,位在諸侯王上。

    發丁男百餘萬築長城,西距榆林,東至紫河,二旬而畢。

    八月,車駕發榆林,帝幸啟民帳,宴賜極厚。

    四年三月,幸五原,因出塞,巡長城。

    七月,發丁男二十餘萬,自榆谷東築長城。

    檢谷榆林。

    十年五月,延安賊帥劉迦論自稱皇王,建元大世。

    以左骁衛大将軍突厥通為關内捕讨大使,擊斬之。

    十二年十月,孝榆林。

     恭帝羲甯元年三月,梁師都略定雕陰、延安等郡,稱帝,國号梁,改元汞隆。

    五月,郭子和據榆林,自稱汞樂王,改元醜平。

    八月,延安、上郡、雕陰降于唐。

    十月,榆林諸郡降于唐。

    二年三月,五原通守張長遜以五原等郡降唐,郎以為五原太守。

     唐 高祖武德元年六月,郭子和遣使來降。

    八月,梁師都寇延州,行軍總管段德操擊破之。

    二年,置綏州總管府,管雲、銀、真等十一州。

    真州,蓋置于銀州真鄉縣也。

    六年六月,梁師都以突厥寇匡州。

    武德分綏州延福縣地置北吉州、羅州、匡州。

    八月,突厥寇真州。

    七年八月,突厥寇綏州,刺史劉大俱擊卻之。

    颉利、突利二可汗請和。

     太宗貞觀元年二月,分天下為十道。

    綏、銀、豐、勝等州,屬關内道。

    四年四月,以右武衛大将軍史大奈為豐州都督。

    秋,延州大雨雹。

    十九年十二月,薛延陀多彌可汗入寇,發勝、夏、銀、綏等十州兵鎮勝州。

     高宗汞徽二年,綏、延等州霜殺稼。

    調露二年,夏,豐。

    州河清汞淳元年,勝州有兔千萬,食苗盡,兔亦即滅。

    弘道元年四月,綏州步落稽白鐵餘作亂,據城平縣,自稱光明聖皇帝,進攻綏德、大斌二縣,遣右武衙将軍程務挺、夏州都督王方翼讨平之。

     中宗嗣聖十二年四月,延州霜,殺帥。

    十四年,綏州雨雹。

    景龍二年三月,朔方總管張仁願築三受降城。

    明皇開元二年閏二月,徙大都護府于中受降城。

    九年十二月,置朔方節度使,領單于都護府、夏、監等六州、定逵、豐安二軍三受降城。

    十二年八月,綏州霜殺稼。

    代宗大曆十四年五月,以振武軍使渾瑊為單于大都護、東、中二受降城、振武、鎮北、綏、銀、麟、勝等軍州節度使。

    十一月,以代州刺史張光晟知單于、振武等城、綏、銀、麟、勝州留後,延州刺史李逵徽知鄜、坊、丹州留後。

     德宗貞元二年十二月,吐蕃寇銀州,又陷麟州。

    十二年九月,以河東行軍司馬李景略為豐州都防禦使。

     敬宗寶曆二年十二月,延州人賀文妻一産四男。

    武宗會昌三年正月,以麟州刺史石雄為豐州都防禦使。

    賞破功也。

    宣宗大中元年五月,河東節度使王宰将代北諸軍,以沙陀朱邪赤心為前鋒,自麟州濟河,破吐蕃論恐熱于鹽州。

    三年十月,鹽、夏等州地震。

     僖宗中和元年四月,以宥州刺史拓拔思恭權知夏、綏節度使。

    八月,以權知夏、綏節度使拓拔思恭為節度使。

    四年八月,割麟州棣河東。

    光啟二年,延州膚施縣有死牛複生。

     後梁太祖開平三年二月,延州高萬興叛于崚來降。

    四月,忠武軍節度使劉知俊克延、鄜、坊三州。

    乾化元年。

    十一月,高萬興取鹽州。

     後唐明宗長興四年二月,定難節度使李仁福卒,子彜趨自立為留後。

    三月,徙彜超為彰武留後,不奉诏。

     後晉齊王開運元年二月,以李彜殷為西南面招讨使,将兵四萬自麟州濟河侵契丹。

    六月,以府州刺史折從遠為府州團練使。

     後漢高祖天福十二年三月,延州軍亂,逐其節度使周密。

    四月,置永安軍于府州,以振武節度使折從阮為節度使。

    避名,更遠為阮。

    隐帝乾祐元年三月,羌族?母殺綏州刺史李仁裕,定難節度使李彜殷請讨之。

    三年三月,罷永安軍。

    五月,以府州蕃漢馬步都指揮使折德扆為本州圃練使。

     後周太祖廣順二年二月,府州防禦使折德扆克岢岚軍。

    三年正月,麟州刺史楊重訓叛于漢來附。

    世宗顯德元年,複置永安軍節度使于府州,以防禦使折德扆為之。

    四年十月,北漢麟州刺史楊重訓舉城降,以為麟州防禦使。

     宋 太祖建隆三年春,延州雪盈尺,溝洫複水。

    四月,延州太雨雪。

    乾德元年十二月,折德扆敗北漢軍于城下,俘其将衛州刺史楊璘。

    二年,麟州旱。

    八月,延州霜,害民田。

    九月,延州雨雹。

    五年十二月,升麟州為建甯軍節度。

     太宗太平與國六年七月,延州水丈餘入城,壞倉庫廬舍。

    七年五月,夏州留後李繼捧來朝,獻銀、夏、綏、宥四州地,納之。

    其第繼遷奔入地斤澤。

    府州兵破契丹于新澤砦,獲其将校以下百人。

    八月,府州民劉善田禾三隴合成一穗。

    閏十一月,豐州兵與契丹戰,破之,獲其天德軍節度使蕭太。

    诏赦銀、夏等州。

    常赦所不原者。

    八年三月,禮州兵破契丹,降三千餘賬。

    十二月,诏綏、夏、銀等州官吏招誘沒界外民歸業,仍給複三年。

    雍熙元年八月,延州南北兩河水溢入城,壞官寺民舍。

    二年二月,李繼遷攻麟州,誘殺都巡檢曹光實于葭蘆川,逐據銀州。

    三年二月,李繼遷降于契丹,以為定難軍節度使、都督夏州諸軍事。

    契丹冊李繼遷為夏國王,以義成公主歸之。

    端拱元年五月,以戚德軍節度使李繼捧為定難軍節度使,賜姓名趙保忠。

    十二月,以夏州蕃落使李繼遷為銀州刺史,克洛苑使。

    二年十月,以定難軍節度使趙保忠同平章事。

    淳化二年七月,李繼遷奉表請降,以為銀州觀察使,賜姓名趙保吉。

    冬十月,趙保忠叛降契丹,契丹封為西平王。

    五年,趙保吉寇靈州,以李繼隆為河西都部署讨之。

    三月,李繼隆入夏州,執趙保忠赴京師。

    夏四月,削趙保吉姓名。

    五月,封趙保忠為宥罪侯。

    秋七月,李繼遷遣使來貢。

    至道元年,李繼遷以很馬、橐駝來獻,诏封為鄜州節度使,不受。

    二年四月,命李繼隆為環慶都部署,讨李繼遷。

    七月,命殿前都指揮使王超為夏、綏、麟、府州都部署。

    三年正月,以侍衛馬步軍都虞侯傅潛為延州路都部署。

    十二月,李繼遷請降,以為定難軍節度使,以夏、銀、綏、宥、靜五州與之。

     真宗鹹平元年三月,以趙保吉歸順,谕還其綏、銀流民,家給米一斛。

    二年十二月,府州兵侵契丹五合州,闆其黃太尉砦。

    五年三月,趙保吉陷靈州,知州裴濟死之。

    六月,李繼遷圍麟州,曹璨請濟師,诏并代。

    石、隰州發兵赴援,知麟州衛居實出擊,走之。

    十月,修豐州城。

    十一月,诏麟州給複一塵。

    十二月,遷麟州降人于樓煩。

    六年三月,綏州東山蕃部軍使拽臼箠來降。

    六月,豐州瓦窯、沒劑、如羅、昧克等族擊李繼遷,敗之。

    景德元年正月,契丹言埿族拔黃三百餘帳自麟府路來降。

    三月,□谷川蕃部人寇麟府,擊敗之。

    麟府路兵敗西人于神堆,并其砦栅,破之。

    十月,麟府路兵人朔州,破大狼水砦。

    三年十月,以趙德明為定難軍節度兼侍中,封西平王。

    大中祥符元年九月,麟州嘉禾生。

    二年,延州建天節道場,有禽素質修毛,赤咮丹趾,集壇側槐樹,醮罷去。

    六年六月,保安軍積雨,河溢,城沒,判官趙震及兵民溺死者凡六百五十餘人。

    九年七月,延州、定平、安遠、塞門、栲栳四砦山水泛溢,壤隄城。

     仁宗天聖九年,延州禾異畝同穎。

    明道元年十一月,以趙元昊為定難軍節度使、西平王。

    景祐元年二月,诏麟、府州赈蕃漢饑民。

    寶元元年十二,月,趙。

    元昊稱帝于夏州,攺元廣運。

    以振武軍節度使、知延州範雍兼鄜延、環慶安??使,經略夏州,二年十月。

    賜麟、府州軍士缗錢。

    十一月,夏人寇保安軍,巡檢指揮使狄青擊敗之。

    康定元年春正月,元昊寇延州,副都總管劉平、石元孫戰沒。

    二月,貶範雍知安州,釋延州、保安軍流以下罪。

    凡民地為寇所攻掠及兵之戰死者,除今年夏稅,以缗錢給之。

    三月,诟延州,錄戰殁軍士子孫,月給糧。

    四月,築延州金明、栲栳寨。

    五月,元昊陷塞門寨,兵馬監押王繼元死之,又陷安遠寨。

    七月,遣使以讨元昊告契丹。

    八月,以範仲淹兼知延州,驅塞門、安遠蕃騎出境。

     慶曆元年春正月,诏鄜延、泾原會兵讨李元昊,不果行。

    二月,環慶副總管任福敗于好水川,貶範仲淹知耀州。

    七月,元昊寇麟、府州。

    八月,诏鄜延部署以兵援麟府。

    元昊寇金明寨,破甯遠寨,寨主王世袒、兵馬監押王顯死之,陷豐州,知州王餘慶,兵馬監押孫吉死之。

    十一月,蠲麟府民二年賦租。

    三年春正月,元昊上書請和,更名曩霄而不稱臣。

    四月,遣保安軍判官邵俍佐使元昊,許封為夏國主,歲賜絹十萬疋,茶三萬斤。

    四年五月,曩霄遣使來上表,複稱臣。

    七月,契丹遣使來告伐夏。

    六月,以範仲淹為陝西、河東宣撫使。

     十月,賜曩霄誓诏,歲賜銀絹、茶彩凡二十五萬五千。

    十二月,冊曩霄為夏國主。

    五年春正月,罷河東、陝西諸路招讨使。

    契丹遣使來告伐夏。

    二月,夏遣使來賀正旦。

    四月,夏人來賀乾元節。

    十月,頒曆于夏國。

    八年春正月,曩霄卒。

    二月,夏人來告哀。

    四月,封李諒祚為夏國主。

    皇祐元年三月,契丹遣使來告伐夏□。

    二年三月,契丹遣使以伐夏師還來告。

    九月,延州嘉禾異畝合穗。

    嘉祐二年五月,管句麟府軍馬公事郭恩為夏人所襲,殁于斷道塢。

    六年十二月,複豐州。

    英宗治平三年十二月,夏主諒祚卒,子秉常立。

    □。

    四年六月,複西夏和市。

    十月,知青潤城種谔複綏州正。

     神宗熙甯元年十二月,賜夏國主秉常??,許納塞門、安遠二砦,歸其綏州。

    二年三月,秉常上誓表,納塞。

    門、安遠二砦,乞綏州,诏許之。

    十月,城綏州,命郭逵選将置守具,改名綏德城。

    傾三年十月,诏延州母納夏使。

    四年正月,種谔襲夏兵于啰兀北,大敗之,遂城啰兀。

    三月,夏人陷撫甯寨,責種谔為汝州團練使,潭州安置。

    七年,延、府二州、保安軍饑。

    元豐二年六月,夏人寇綏德城,都監李浦敗之。

    二。

    四年七月,賜麟府路金銀帶、錦襖、銀器、鞍辔、象笏。

    八月,種谔将鄜延兵出綏德城攻米脂。

    九月,夏人來救米脂,戰于無定川,大破之。

    十月,米脂降,克銀州。

    種谔遣曲珍??兵破黑水、安定堡,複韋州,遂于夏州敗績。

    五年三月,鄜延路副總管敗夏人于金湯。

    五月,豐州卒張世矩作亂,伏誅。

     八月甲戌,給事中徐禧護兵城永樂。

    乙未,汞樂陷,徐禧等敗死。

    冬十月,诘贈汞樂死事諸臣徐禧等有差。

    六年三月,河東将薛義敗夏人于葭蘆西嶺。

    麟府州将郭忠說等敗夏人于乜離抑部。

    河東将高永翼又敗夏人于真鄉流部。

     哲宗元祐元年六月,夏遣使嘩羅聿來求蘭州、米脂等五砦,不許。

    秋七月,夏主秉常卒,子乾順立。

    二年,遣權樞密院都承旨公事劉奉世冊乾順為夏國主。

    三年六月,夏人寇塞門寨。

    五年春二月,夏人來歸永樂所獲吏士百四十九人,诏以米脂、葭蘆、浮圖、安疆四寨與之。

    六月,夏人來畫綏州外十裡為界。

    六年九月,夏人寇麟、府二州,鄜延都監李儀死之。

    七年,夏人攻綏德城。

    八年夏四月,夏人來謝罪,以蘭州易塞門寨,不許。

     紹聖三年七月,夏人大人鄜延,陷金明寨。

    四年二月,夏人寇綏德城。

    三月,夏人□麟州神堂堡,出兵勝之,遂進築胡山砦。

    元符二年三月,知府州折克行獲夏國??轄今王皆保。

    十一月,诏綏德城為綏德軍。

    十二月,夏遣使命能、嵬名濟來謝罪,且進誓表。

    诏詐通好,歲賜如舊。

     徽宗崇甯四年三月,複銀州。

    夏人攻塞門寨。

    四月,夏人入寇,鄜延将劉延慶敗之。

    五年三月,廢銀州為銀川城。

    宣和四年夏四月,金取遼東勝諸州。

     欽宗靖康元年十月,遼故将小鞠鞣攻陷麟州建甯砦,知砦楊震死之。

    二年正月,主客員外郎謝亮持诏書賜夏約和。

    夏人襲取定邊軍,金人焚丹州,犯延安府。

     高宗建炎元年五月,帝發濟州,鄜延副總管劉光世、宣撫司統制官韓世忠皆以兵來會。

    二年,金屢宿孛堇陷延安府東城,權知府事劉洪西城固守。

    六月,以知延安府王庶節制陝西六路軍馬。

    十一月,西城陷,劉洪出奔,知府州折可求以城叛,降于金。

    三年二月,金人陷晉甯軍,守臣徐徽言死之。

    以節制司都統制曲端為鄜延經略使、知延安府。

    四年九月,延安府複陷于金。

    诏興。

    七年十月,僞密知同州李世輔謀執金帥撒裡曷歸宋,不克,遂奔夏。

    九年春,夏人陷府州,李世輔以夏軍至延安,撒裡曷走耀州。

    四月,金鄜延路經略使關師古上表待罪,命知延安府。

    五月,李世輔來歸,賜名顯忠。

    以郭浩為鄜延經略使。

    六月,夏主乾順卒,子仁孝立。

    八月,以關師古為行營中獲軍前軍統制。

     金世宗大定十二年,罷保安榷場。

    十七年夏,獻百頭帳,卻之,罷綏德榷場,其東勝榷場如舊。

     章宗明昌四年,夏主仁老孝卒,子純佑立。

    承安二年,複置保安榷場。

    泰和上六年春正月,夏李安全廢其主純佑,自立衛絡王。

    大安元年五月,蒙古入靈州,夏主安全降。

    二年八月,夏人侵葭州,慶山奴擊敗之。

    三年秋八月,夏主安全卒,族子遵顼立。

    崇慶元年三月,夏人攻葭州,冊李遵顼為夏國王。

    六月,夏人攻保安州。

     宣宗正祐元年,夏,侵保安。

    二年,夏人攻延安。

    三年三月,??議伐夏。

    十月,夏人來攻保安,延安都統完顔國家奴破之。

    定興元年,蒙古圍夏興州,夏主遵顼奔西涼。

    四年二月,元師慶山奴攻夏宥州,圍神堆府,穴其城。

    九月,夏人圍綏平寨、安定堡。

    五年十月,蒙古木華黎山東勝州,涉河人葭州。

    金将王公佐遁,以石天應權行台守葭,自将兵攻綏德。

    破馬兩寨。

    十一月,進攻延安。

    元光二年,蒙古攻夏,夏王遵顼傅位于子德旺。

     哀宗正大三年七月,夏王德旺卒,族子。

    職立四年。

    夏六月,蒙古鐵木貞滅夏,以夏主職歸元。

    世祖至元十七年五月,作行宮于察罕腦。

     仁宗延祐二年十一月,立武宗子和世瑓為周王。

    出雲南。

    三年十一月,周王和世瑓攻延安與陝西。

    丞相阿思罕,稱兵,平章搭察兒龔殺阿思罕,和世瑓奔金山。

    泰定帝至和元年十一月,遣使迎周王和世瑓于漠。

    北。

    順帝元統六年七月,延安路雨白毛如馬鬃。

    十九年春二月,??河南平章政事孛羅貼木兒移鎮大同。

    二十年秋九月,孛羅貼木兒引兵攻冀苧,察罕帖木兒調延安軍櫃戰于東勝州。

    ??遣使和解之。

    二十三年十一月,殺太傅太平于軍勝州。

    二十五。

    年,封擴廓貼木兒為河南王,總制關、陝諸道軍馬。

    二十六年,擴廓貼木兒調陝西行省尜知政事張很弼兵,不應,遂遣兵西擊。

    很弼與許國公李思齊、行省平章孔與連兵拒之。

     明太祖洪武二年夏四月,大将軍徐達出蕭關,下平涼,指揮朱明克延安,以明守之。

    三年二月,大同将金朝興取東勝。

    秋七月,偏将軍李文忠興元脫烈伯孔興戰于白揚門,擒之,孔興走綏德。

    四年,大将軍湯和攻察罕腦兒,獲猛将虎陳,定東勝,置延安、綏德二衛。

    七年,文忠敗元兵于豐州。

    九年三月,湯和、傅友德屯延安。

    四月,伯顔貼木兒但邊敗,降之。

    七年三月,城東勝。

     惠宗建文四年九月,移東勝左衛于永平府,東勝右衛于遵化縣。

    宣宗宣德十年九月,陳镒為右副都禦史,鎮守陝西,兼督延甯邊備。

     英宗天順二年十一月,孛來、毛裡孩寇延綏,總兵官張欽戰敗之。

    孛來寇神木縣,欽出兵擊敗之于柴溝。

    五年冬,阿羅出渡河入套,寇延綏。

    六年十一月,毛裡孩、阿羅出、孛羅忽入河套,阿羅出、毛裡孩寇延甯。

    八年秋,霪雨,害稼,饑。

     憲宗成化元年九月,阿羅出、癿加思蘭、孛羅忽、毛裡孩大入榆林塞,都禦史項忠、甯遠伯任禮、巡撫都禦史盧祥帥兵禦卻之。

    二年春,初置土兵。

    三年七月,阿羅出入榆林塞孤山,守将湯胤績力戰死之。

    四年十二月,癿加思蘭寇榆林。

    五年九月,孛羅忽、癿加思蘭寇延甯。

    六年七月,阿羅出入榆林塞,以撫甯侯朱永為大将軍禦之。

    閏九月,置榆林衛。

    城,正統中築。

    七年,從兵部尚書白圭議,以武靖侯趙輔為将軍王。

    越為督師搜套。

    八年三月,餘子後為副都禦史,巡撫延綏。

    九年,延綏徙鎮榆林。

    滿魯都、孛羅忽并寇韋州,總督王越、總兵官許甯深入紅鹽池,大敗之。

    十三年十二月,火篩入河套。

    十五年,滿魯都侵榆林塞。

    三月,總兵保國公朱永,提督尚書王越出塞,至威甯海,勝之。

    九月,徙安邊營于中山坡。

    十六年冬,封王越為威甯伯。

     孝宗弘治三年六月,新甯伯譚□調選延綏□兵,□應大同。

    五年,始停鹽商輸粟于邊。

    十二年冬十月,火篩入榆林塞。

    十三年七月,火篩入榆林。

    平江伯陳鉛禦之無功,保國公朱晖代之。

    十二月,火篩入河套。

    十四年正月,火篩寇榆林、延安,地震有聲。

    二月,保國公朱晖提督軍務,右都禦史史琳出禦之,至河套而還。

    十五年五月,大同守臣奏留延綏遊兵,以備策應。

    十六年,套人入榆林塞,千戶湯裡力戰死之。

    十七年,火篩入套,總兵官張安遣把總藍海等追及于黃河岸,勝之。

    十八年九月,火篩人花馬池,攻陷清水營。

    命楊一清經略陜西邊務。

     武宗正德元年,楊一清總制邊務,請守車勝,複河套。

    不報。

    四年,總兵官馬昂出邊,大捷。

    九年,整理陜西糧儲,戶部侍郎馮清奏請西安、延安、慶陽諸府糧草改折解邊。

    十年八月,俺答自榆林置,犯米脂、綏德、無定河大川,至山西石州黃河西岸,大殺掠。

    十一年二月,又入榆林塞。

    十三年冬十月,帝渡河,幸榆林。

    十一月,帝在榆林。

    十二月,帝在榆林。

    十四年春正月,帝在榆林。

     世宗嘉靖五年,大水入鎮靖堡城,沒盧舍。

    七年,總督王瓊請自蘭州至榆林三千裡悉築邊垣。

    延綏夏潦秋霜。

    八年十月,吉囊、俺答數掠榆林塞,總督王瓊出兵禦之,大饑,人相食。

    十一年二月,吉囊入榆林塞,掠陜西内郡。

    大旱。

    四月,□黃三日,蝗蟲蔽天,人取食之。

    十二年秋,芹河龍見。

    十三年七年,吉囊人榆林塞。

    八月,又入榆林塞,遊撀梁震敗之于定邊。

    十四年六月,吉囊入榆林塞,掠内郡,參将魏祥死之。

    八月,又入榆林塞,守将梁震撀敗之。

    十五年,鎮城龍王廟起龍。

    十七年七月,建安堡獲五足鹿。

    十八年十二月,套人入榆林塞,殺守将宋隆。

    十九年二月,入榆林塞,破清平堡,人米脂。

    總兵官周尚交駐兵夥青原,邀撀之,以捷聞。

    八月,寇安邊。

    總督劉天和率兵禦之。

    二十二年八月,套人入榆林塞。

    二十四年,套人大入榆林塞。

    正月,副總兵官李琦被圍于靖邊高梁兒,尋解去,琦邀擊之。

    七月,套人數萬出甯塞,犯保安。

    總督侍郎張珩調兵禦之。

    二十五年,總督魯銑議複河套。

    鎮城有一産四女者,又有産四臂、三面兒,棄之街者。

    七月,套人犯定邊營,入寇環慶。

    二十六年,總督□塞襲套部,勝之。

    十月,總督魯銑出塞,大捷。

    □督魯銑上複套方略十八事,下兵部議。

    二□,總督、侍郎魯銑棄市。

    鄜延等處。

    地震有聲,自是地屢震。

    二十九年冬十月,朔,大雷雹。

    三十三年三月,套人犯高家堡,副總兵李梅死之。

    三十四年十月,吉能犯建安柳樹會葭州至府谷,參将楊璘死之。

    三十六年三月,都?兒犯榆,副總兵陳鳳往撀,死之。

    四十年四月,套人犯鎮靖堡,殺掠二千餘人去。

    十一月,套人犯榆林,南下,攻背幹川大牆,至米脂,守備謝世勳戰死。

    四十二年七月,套人陷黃甫川堡,把總高秉鈞死之。

    四十三年八月,水渰鎮靖堡,尋為套人所陷,參将魯聰死之。

    四十四年正月,套人入塞,總督郭乾、巡撫胡志夔會議,合總兵趙岢師兵出榆林邊外,至黑灘畔頁河兒,克之。

    四十五年,套人入寇,定邊總兵郭江自固原來援,死之。

     穆宗隆慶元年正月,套人犯芹河,副總兵黃演死之。

    二月,榆林、保甯、懷遠諸堡旗杆戈戟火出有聲。

    三年,延安黃土搲二山崩裂成湫。

    五年,吉能率部落乞貢。

    六月,陜西巡按蕭廪疏取榆林入衛軍。

    九月,紅山初互市。

    六年,延安大旱饑人相食。

     神宗萬曆十年,延綏入饑,巡撫王汝梅疏賬之。

    十□月,诏免延綏入衛标兵。

    十一年,順義王俺答請撸賞,不許。

    十二年四月,套人貢馬乞封,允之。

    十四年,延安大旱。

    十五年正月,有大星隕紅山市。

    四月,榆林雨黑豆。

    十九年,互市罷。

    二十年正月,雨木冰。

    二十四年,清平參将公署房脊瓦獸吐火有聲,大門石獅亦吐火。

    十月,紅石峽杏複花。

    二十五年,清明前一日,怪虱拔木,吹人,雲至三四十裡,次日始□。

    二十六年秋,延安府大水,漂人畜。

    二十八年春,紅石峽西崖山崩壤,邊垣樓閣擁水不流,逾日始決。

    二十九年五月十五日,東門樓災。

    秋,殒霜殺稼。

    三十年冬,十。

    月,鎮守府門牆西出泉西流百五十步,越二日東栅口。

    又。

    出,逾日又出,凡三次,俱移時止。

    三十二年六月,綏德州雨雹。

    三十七年,延安旱,饑。

    三十八年,大旱,饑,民多疫死。

    四月,巡撫塗宗濬修邊,去積沙。

    三十九年蝗。

    四十二年秋九月,地震。

    四十三年閏八月,吉能等挾讨王封、金印等十大事,不許。

    大舉人犯大柏油、孤山,中軍劉聚等死之。

    十二月,沙計、歹成等謀犯雙山,總兵官秉忠出塞,撀破之。

    四十四年二月,甯夏總兵官杜文煥移鎮延綏,至安邊,與火落赤等遇,大戰破之,旱蝗。

    七月,沙計入寇高家堡,都司佥書王國安死之。

    八月,吉能乞款,不許。

    四十五年九月,吉能等乞補八年市賞,不許。

    四十六年四月,猛克什力台吉及其母妻子女來,降谄。

    加恭順守備。

    八月,吉能遣台吉沙計等以駝馬九九來貢。

     熹宗天啟元年,插罕入套。

    二年九月,套人寇延安,至鄜州,越四日乃去。

    懹宗崇祯元年,延安饑。

    十二月,草木華,府谷賊王嘉胤起不沾泥應之。

    參政洪承疇率兵至,掐降群盜。

    二年,自四月不雨,至于七月。

    十一月,大盜混天王等掠延川、米脂、清澗諸縣,起,前總兵杜交煥勦之。

     三年正月,綏德、西川盜王子順、苗美起,南圍韓城。

    總督楊鶴、巡撫劉廣生率兵赴援,賊走清澗。

    苗登霧反于安定,總兵杜文煥撀敗之。

    四月,常樂堡蝦蟆成隊北行,出邊外,廣數丈,長不可竟,大旱。

    王嘉胤陷府谷。

    六月,王嘉胤陷黃甫川、清水二營,遂據府谷。

    巡撫洪承疇、總兵杜文煥擊敗之。

    延安府知府張辇、都司艾穆破賊王子順于延川,招降之。

    八月,王嘉胤句套人人犯洪承畤,杜文煥從孤山進撀,大破之。

    十月,王嘉胤陷清水營,殺遊撀李顯宗,遂破府谷。

    十二月,盜神一。

    元破甯塞,據之,殺參将陳三槐,圍靖邊,遂陷柳樹澗、保安縣。

     四年正月,神一元據保安,副總兵張應昌擊之,一元死,弟一魁領其衆。

    二月,總兵賀虎臣、杜文煥合軍圍保安,神一魁突圍遁,複糾賊萬馀略甯夏,陷合水。

    四月,總督楊鶴招神一魁降之。

    降盜不沾泥擁衆脅糧賞,攻米脂。

    巡撫淇承疇,總兵王承恩、侯拱極、張應昌擊敗之,追至西川。

    賊走官山嶺,都司馬科又邀擊敗之,不沾泥乃降。

    五月,禦史吳甡以赈至榆林,巡按禦史李應期至綏德,誅降盜王子順于市。

    九月,降盜神一魁公複叛,據甯塞。

    張應昌讨之,其黨黃友才斬以獻。

    十一月,賊譚雄據安塞乞降,總兵王承恩誘斬之。

    降賊不沾泥、張存孟複叛,陷安定,王承恩讨克之。

    賊走綏德銀川驿,馬夫李自成住從之為隊長。

    大雪至明年正月,雪不止,深丈餘,人畜死者過半。

     十二月,賊陷葭州,兵備佥事郭景嵩死之,諸降盜複叛,攻綏德。

    五年十月,五承恩讨安塞遺賊于西川,賊首喬六郎自斬其魁黨以降,延綏稍甯,大饑。

    六年,延綏賊首鎮天嘯開山斧,擄永甯關,巡撫陳奇瑜縱擎斬之。

    插罕自高家堡人犯,焚掠至石窯溝。

    九月,插罕人延安,至鄜州。

    套部為插罕所逼,火落太及古魯部來降。

    不沾泥等至三岔川,總兵王承恩禦之,東去,掠葭州。

    七年,鎮城每夜聞賣豆腐聲,或東或西不定。

    至八月迅雷,其妖始息。

    九年五月,賊首李自成、張天琳至榆林,總兵俞獅霄敗績于安定,死之,大疫。

    十年四月,大雨雹,平地數尺。

    十一年,旱。

    十二年蝗。

    十三年春二月,風霾,雨土,大饑。

    十四年六月,大水。

    十五年二月,雨土。

    十六年七月,龍王泉水赤如血,靖邊大疫。

    十一月,李自成遺僞左營權将軍劉方亮、僞後營制将軍李過,攻陷榆林。

    十七年正月,天鼓鳴。

    譚吉璁日:水曷為乎如血也?水之變也。

    龍王廟有泉焉,彙為方池,視之猶水也,何赤?雨?水中之素沬雲浮,取而沾在手則成血焉,故稱赤也。

    水,陰也,血者,陰之盛也。

    京房日:流水化為血,兵且起榆林,殺戮之禍之将成也。

     國朝 世祖順治元年六月,綏德僞槿将軍高一功襲殺榆林僞權将軍王俍智。

    十二月,我大清兵渡河。

    二年正月十五日,我大清兵至榆林,僞權将軍高一功、僞節度使周士奇遁走。

    三年蝗。

    四年蝗。

    六年二月,延綏總兵官都督同知沈文華帥師防河,至神木,遂陷,賊伏中死之。

    延綏叛将王永強、神木賊高有才等襲陷榆林,巡撫右副都禦史王正志督饷戶部郎中朱予升死之。

     四月,高有才據府谷。

    蝗。

    八月,平西王率師圍府谷。

    七年七月,中恊副總兵駐防綏德。

    十一月,府谷平,高有才自沉于河。

    八年,延安地震。

    九年七。

    月,設宜君城守營。

    十年,移中協副總兵駐波羅,雨粟,地震有聲。

    十二年八月,移孤山副總兵于神木,罷延綏督饷戶部。

    十三年三月,裁榆林衛經曆司。

    十五年十月,裁中路管糧廳,并三山、饒陽諸堡。

    裁定邊守禦所,裁榆林衛儒學訓導,裁歸德魚河驿丞。

    十六年六月,延安大雨三日,洪水發,見二青龍橫浮水上,從城東過三關盡沒,死者百餘人。

    十八年十一月。

    裁撫道标兵。

    十二月,罷靖邊道。

    康熙元年二月,罷分巡河西道,設鄜州城守營,設榆林及綏德州城守營。

    罷巡撫都禦史。

    三年閏六月,霪雨彌月,大水,壞廬舍。

    八年四月,定鎮标三營兵制。

    十二年三月,有星隕于定邊。

    評日:餘當讀亳州志,首以太史公殷本紀始,猗與盛哉!帝五之都也,豈他州所可及哉!周、秦、漢之本紀尚矣,而餘不敢及焉者,以志鎮也。

    志鎮者,識其小者。

    而巳即橋陵相去不甚遠,以地在中部,猶存而不論,而況其他哉!聊為紀事志一卷,以附于後,庶幾曆代囪革廢興之故,亦可以少見矣。

    延綏鎮志卷之五,嘉興譚吉璁重修。

     五之三紀事志儹國列傅 翟 翟王董翳者,秦長史也。

    二世二年冬,陳涉所遣周章等将西至戲,兵數十萬。

    二世大驚,使章邯将撀破周章軍而走,益遣長史司馬欣、董翳佐章邯,撀盜殺陳勝、城父,破項梁、定陶,乃渡河撀趙,圍巨鹿。

    項羽殺宋義,代為上将軍,悉引兵渡河救趙。

    與秦軍遇,九戰,絕其甬道,大破之。

    二世使人讓章邯,章邯恐,使長史欣請事。

    至鹹陽,趙高不見。

    欣還走其軍,言早高用事于中下,無可為者。

    陳餘亦遺章邯書,約共攻秦,分王其地。

    董翳亦勸章邯降楚。

    于是章邯與項羽盟于洹水南殷虛上,因立邯為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