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縣志卷之六
關燈
小
中
大
時年六十有七。
徐肇森,字質可,兵部尚書必達之家孫,忠烈太仆卿世淳之家子也。
少以春秋各家有說麟等書行世。
庚午鄉試,受知于漳浦黃公道周,為副考,抑置乙榜,黃公深惜焉。
旋以蔭人胃監,名日盛,交益廣,婁東張溥輩鹹兄事之。
太仆殉難随州,當事以阻援自諱也,欲沒公死事狀,而當國者政以賄成,靳予恤典。
肇森泣曰:吾親不得恤典,無以身家為也。
破産重斷,白于楚之當事者,複詣阙匍伏以請,泣盡,繼之以血,始得予恤如例。
父老歎曰:父忠子孝,非偶然也。
乙酉夏,攜仲子嘉炎避兵于甯波之雪寶。
丙戍,聞繼母包恭人之喪而歸,歸廬于太仆公之丙舍,作詩曰:城亡去國全臣節,母死奔喪盡子情。
何處首陽堪采蕨,不如歸骨傍先茔。
屢欲自裁,嘉炎目夂侍不得問。
歸而日:汝無誤予,予終當從爾祖于地下。
寝疾□月而殁。
朱良,字恒夫,早孤,事母至孝。
家貧,甘旨必具。
母喪,哀毀骨立。
與兄同居,不忍分折。
婦亡不再娶。
平生淹貫經史,潛心理學,裡中目為醇儒。
秀水令王廷機以孝弟德風殅之。
華德禮,姚江人,僑居碧漪。
年十六,母王患心疾,藥餌罔效,刲股煮糜以進,乃痊。
郡侯王??以孝義足嘉,邑令王廷機以純孝格天褒之,并旌其廬。
姚勉,字仲堅,先世伯通之後。
禦史绶、翰院弘誤、太傅思仁,皆其嫡泒,稱華胄雲。
讀書傅覽,嗜春秋、史、漢,不釋卷,尤喜岐黃家言,耽志林泉,考選不仕。
本性孝友,周旋三黨間,每以樸誠相感。
解人之訟,隐人之過,初無幾微德色也。
家素封,好周人之急,為人所負,約三百餘金,一日悉焚其券,鄉裡至今德之。
順冶十三年,郡守史載敦請飲賓,壽八十餘。
子瞻,明,交學。
次子敬,明州守,能世其家學,以經濟自任。
孫宗豫,教論弘,貴州。
四佐。
宗晉,太學□□。
孫嗣煐,嘉邑庠生。
徐世湜,字中粹,大司馬必達第三子。
性孝謹,事司馬得。
歡心誨弟侄必以禮。
為人樂易,數踬棘闡,讀書多手一錄。
所著有易參及紀事本末、明紀、天交諸書。
沈本深,郡之桃花甲人。
高祖履善,洪武中征人史館,不就本深沉毅任俠,遇倭亂,上平倭策。
倭寇桐鄉,本深以兵邀之,戰殁于新城鎮問松橋,土人至今德之子文秀廬墓于陽灣裡,葬所遂居新城鎮。
今裔孫相子有源,輯修世譜,善繼善逑,克繩祖武者也。
沈骓,字無其,少有喬才,從婁東吳宮詹偉業、華亭季中翰雯遊,二公深器之,每試辄居上等,有聲黉亭間,垂三十年。
門下問業者,皆一時知名之士。
曾兩人京師,一遊大梁,詩篇所至,公卿為之倒屣。
德行文學為世坊表,學博管公以優行獎異之。
晚年屏絕世緣,精心内乘,易箦時猶合掌稱佛号雲。
殳孝兼、祖明德,俱工詩文,為名諸生。
徐世濬,字思于,必達子。
幼負異才,早食饩廪,孝友真笃,輕财好施,常以千金赈人之急,為宗黨所推。
當貢稱疾引退,讓于需次者與弟沿。
其營千金之宅,後以讓沿,弗較也。
子格,亦以孝友著,究心理學,為儒者宗,早卒。
杜允升,字道周,性孝友。
裡申有沈姓者,鬻妻以養親,傾橐相濟,不緻蘼蕪之采。
又嘗舟泊當湖,有典質者誤投典物于舟次,遍榜于市。
後其人來訪,即檢還。
其厚德類此。
康熙甲子,年八十,郡守敦請大賓子開铨、元鎮俱工文,知名當世。
吳奕華,字仲弢,太學生,笃學好施。
明末禾大饑,米騰貴,華首倡平籴,收育童稚,郡人效行,全活無算。
時更患坊廂之役,華與弟兆嘉議立募夫,攤房稅而害釋,人鹹德之。
祖淞殳熙亮,曆官州郡,多惠政。
奕華雖終國學,而能繼其世德雲。
隐逸 太沖招隐,稚圭移文。
晚近遺逸,誠不樂見爾胥麓鴛不繄誰親,魚鳥卧菰蘆者。
梅墟俨處,士。
已東,□子跨犢讀晉書,流傳好事,不雲逸乎?若月泉汐社受間,有若人志隐逸。
晉韓績,字典齊,其先廣陵人,避亂居嘉,與殳建仕吳,至大。
鴻胪。
績少好文學,以潛退為操,布衣疏食,不交當世,東土并宗敬之。
司徒王道辟為掾,不就。
鹹康末,會稽。
内史孔愉□薦,召拜博士,不起,卒于家。
明周履靖,字逸之,少赢棄經生業,發箸千金,庋古今,典,籍。
編茅引流,雜植梅竹,嘯傲于其中,自号梅癫居士。
妻桑氏貞白,相與偕隐倡酬,時以比梁孟雲。
及老家植益落,意泊如也。
劉鳳作貧士傳遺之。
所著詩盈百卷,手書金石、古篆隸、晉魏行楷及畫,史稱是。
郁從周,字泰初,自幼神骨倩爽,嘗阖門靜坐,善鼓琴,喜吟詠。
登嘉靖巳酉鄉薦,再上春官不第,即棄去,瓢衲出遊,或數年一歸,省其母,遂去,莫知所之。
嘗至南獄,遇異人有所指授。
後遇張紫陽授大丹訣要,乃還武林賣藥市中無識者。
一旦語諸道倡雲:丹道垂成,吾将去矣。
默然而逝。
世稱雲陽先生。
有詩賦一卷。
戴鳳儀字次泉,邑廪生,嘉靖壬子拟元。
兄鳳翔官吏垣末,嘗以寸牍谒當事。
隐居白亭村,杜門絕俗,研究理學,有詩經纂義諸書傳于家。
朱崇儒字憶雲。
初從羽士,沉酣老莊,巳複潛心周孔,為博士弟子,尋棄去,嚴遊川觀,或遊戲筆墨間,摹由川草木入物,皆人神品。
為人豪宕聛聣,或謂其有簡兮玩世之風。
施谧,字安甫,幼穎異,終日危坐,一似有所悟者。
迨長,殳母強為婚娶,養親盡禮。
比殁,哀毀骨立,盡以其産讓諸兄,飄然物外,徧走燕粵,曆五嶽洞天福地,無所遇。
還抵虎林,于勝果寺遇異人張野翁,得授瞿昙宗旨。
年九十,無病而逝。
沈英華字順伯,嘉興人,徙居秀水。
少讀書能文,後膺歲薦不仕。
以子思孝貴,封尚寶司丞。
愈自韬晦,所遇貴人多纡轸其門,辄不與見,終其身如韋布雲。
項??由博士弟子人國學,或勸之仕,曰:客休矣,吾終不能以五鬥折腰。
居恒謝客讀書,晚而課子。
子元濂,丁醜偕計??興俱族人宦京師者,強之谒選,授閩籓都事。
曰:吾少無宦情,焉用此桎梏為也。
遂投檄而歸。
所□元汴,字子之□為國子生,博雅好古,善鑒别古人,翰墨不爽毫發。
所藏多圖書鼎彜,欣賞得意,辄臨摹題詠。
尤精繪事,得摩诘三昧,自号墨林山人。
神宗嘗賜玺書征聘,不就,時論高之。
姚兖,字叔信,喜吟詠。
殳悅為仇家所陷,兖請以身,代。
繋獄。
年餘署秀篆。
别駕陳守義夜聞獄中讀書聲,覆閱得昭雪。
著有尚立草。
殷仲春字方叔,自号東臯子,工岐黃,隐居教授,茹屋葭牆,不蔽風雨。
生平落落寡合,惟與禾中高士高松聲、姚士磷、王淑民、釋智舷相過從,載酒問奇,刻燭分韻。
所著有醫藏目錄、栖老堂集。
子志伊,字古耕胼胝力田,好讀晉書,刀圭所至,靡不??然。
孫觀國,字賓光。
補邑弟子員,以文名。
乙酉遭兵燹,棄書,精岐黃,療疾無不立效。
世謂殷氏三世良醫,俱有隐德雲。
吳麟玉,字稚貞,少負才名,數奇不遇,放浪詩酒。
家築小園,栽竹萬竿,搆數椽,隐居其中,額為琅玕社。
與雲間陳繼儒、釋智舷相為唱和,騷壇吟社,至今流傳,晚喜。
種梅調鶴,自号澹雪翁,有醉月軒。
閑吟草,傳世。
鐘晉英,字麓璠,孝友性生,博通經史,善引進,後學吳中。
名上,以詩藝就正者,無間遠迩。
平居泉石自娛,倏然有古箕穎之風雲。
蔔不矜,号于公大有會孫補,邑弟子員,性恬雅,晚棄舉子業,隐居笑傲,以詩文自娛,尤工曲律。
所著有複觚集八卷,并杖頭錢玉嬌梨陽隧珠、鴛鴦扇南北諸劇,了四夢四聲而後不數見也。
萬祚亨,字元嘉,博學勵行,數踏省門,不第,棄舉子業,隐居樂道,自号雪城山人。
耽情山水,工于筆墨,杜門二上餘年,所著有卧隐閣集。
陳堯德,字安甫。
蔔舜年,字孟碩,皆負異才,以唱酬相友善。
為人豪宕不羁,隐居放言,世多以狂目之。
堯德所著有安甫小草。
舜年兼善書畫,所著有雲芝集。
駱文衡,字季铨,筆法鐘、王,晚年與周天球、王稚登結社論書,人蕧寸楮,不啻吉光,學者稱荊陽先生,著有字學源委。
陳邦俊,自号白石子,邑文學也。
弱齡負笈?雲間陳征君遊,稱高足。
負才好客,多與名流知交,日搜異書,手錄不倦。
晚隐西郊,茅屋數椽,孤松片石,擁書自娛,問要奇常滿。
嘉令湯齊辟同李冏卿參纂邑乘有慕,夜懷。
二金欲求附志,峻拒勿許也。
所著有見聞紀異,雨窗雜。
案錄、廣諧史、明代異人傳、歲時記、古今詠物詩,惜皆散,可佚無傳。
高松聲,字谷傳,邑庠生,志行峻潔,結廬西郊,焚香掃地,栽竹賦詩,淡如也。
書法直人二王堂庑高故王姓,有從弟淑民,字子逸,筆法宗趙、魏,與松聲颉颉,詩酒自适,蕭然物外,世以雙隐目之。
頭鳳祯,字聖征,十二補邑弟子員,即中副車,以貢舉于鄉。
性孝友,笃學踐修。
天啟中辟賢良方正,不就,拂衣隐居。
崇祯末,聞懷宗之變,失聲痛哭,病漸不起。
有濟荒書、禜樹堂集。
仲子瑛履殳之行卓然,以詩畫隐。
為詩出入陶、韋、王、孟間,山水宗董北苑,花草翎毛,祖述黃荃,兼有徐熙之筆意。
吳統持,字巨手,一字危叟,禦史弘濟孫。
少有異質,年十三,賦言志詩,邑人嶽司馬元聲奇之。
弱冠饩于郡庠,雄才傅學,名震郡國。
崇祯甲申,與妻項偕隐鴛湖,坐卧一室,焚香讀易,??粥不繼,宴如也。
又嘗遨遊四方,徧曆齊、魯燕趙之墟,或稱胥山樵子,或稱頑谷居士,所至無不傾倒。
年四十八卒于家。
著有典林十卷、明月樓集四卷、危齊逸橋六卷。
項名佩,字吹聆,淑且才,與統持相唱和,有藕花樓集八卷。
吳洪珍,字沖霄,生平孝友,與人交,以至誠相待。
少時有異征,人鹹以大器目之。
早為名諸生,後以子儀部鑄登第,遂耑攻古文詞,著四子章旨,博考史鑒,廣訂古今人物姓氏,分類編紀,手錄成集。
年臻上壽,正舉大賓, 馬呈翼,字阜長,處士秦川子。
攻苦下帷,銳志未售,旁及青鳥家言,著平洋立解篇行世。
又著明熹宗山陵圖說、禾郡圖說,俱轶于兵,詩文亦僅存什之一。
壽七十有四,□授禮部儒士。
子上??有傳。
錢龍珍,字松湲,生而穎悟,甫九歲,五經成誦。
少興金麗兼同學,沉酣六籍,為制舉義,無一語諧于俗者。
武林虞淳熙一見其文會,許為第一人。
家世業詩,著有毛詩正義八卷,解歌二卷。
學易有獨得,著臆易三萬餘言。
嘗以通鑒綱目頗多脫略,乃采撷二十一正史,仿呂東萊八事紀,著史編,仿丘瓊山世史正綱,著史綱書,俱行世。
又著家鄉禮節四卷,黜浮崇古,鄉裡□法焉。
其他尚書、三禮、春秋諸解,綱羅經傳,輯稿盈粗,未及成書而卒。
平生落拓,不事家人生産。
性好施,囊無一錢,時質衣襆以周人急。
生平無怒色,即非意相幹,怡然也。
以子江貴,贈奉政大夫。
朱茂曙,字子蘅,循循儒雅,布衣蔬食,怡然自适,見者不知其為文恪公孫也。
文恪故以情慎名,沒之日,家無餘赀。
再傳至曙,貧日甚,而取與進退,毅然有節,讓蔭讓繼,悉以推弟。
少善屬文,工行楷書,能畫山水竹石,為董文敏所稱。
明亡,大息日:我老矣,尚奚以諸生為。
即棄去,赍志以卒。
長子彜尊,康熙間薦舉博學宏詞,官翰林苑檢讨。
俞汝言,字右吉。
少孤苦力學,具經世才。
年十九,補諸生,試辄冠軍食饩。
乙酉後,遂棄去。
家貧,浩然自得。
有族殳富而無子,當立汝言,族人争立,汝言即謝去。
知舊仕宦者,不通幹谒。
嘗遊燕、趙、韓、魏、宋、衛、閩、粵之鄉,越雲中、雁門,所搜羅載籍甚富,讀所未見書,歸而閉戶著述,有漸川集、先儒語要、京房易圖、晉軍将佐表、禮服沿華、漢官差次考、宋元舉要、曆紀年同聲錄、崇祯大臣年表、卿貳表、明世家考、寇變略、弇州三述補品級廣者,西平縣志、嵩山志、谥法考補變湖雜錄、本草摘要。
晚文著春秋平義十二卷,四傳糾正一卷,坐是兩日失明,然猶令人口誦諸書。
汝言口授所見,使筆記之,遂病以死。
張泰征,字萍止,宋魏公裔,世居邑之太平裡。
崇祯時補邑弟子員,為諸生祭酒。
甲申間,見晉征解組歸,泰征亦不複與試。
隐居樂志,埙箎相和也。
家世孝友,至今數世同居,裡人方之義門鄭氏雲。
高澈,字公鑒,邑庠生。
性好積書,牙簽缃帙之旁,雜陳法書名畫、樽彜古硯于兒案間,摩挲玩賞,幾忘寝食。
乙酉兵燹雨,親繼喪,貧不能營窀穸,小築苧村,即其旁隙地,穿穴葬親,因廬于此。
箨冠荔服,炊煙屢絕。
與長子履目臨摹染翰,恬如也。
晚年尤勤纂述,所著有藝苑雕雲、松繞廬諸集。
朱之佐字子襄,少聰穎,九歲以奇童應試。
家貧孤苦,事母以孝聞。
弱冠為名諸生,己卯登賢書,歲饑倡赈,闾裡德之。
癸未登乙榜進士,例得選不就,日藝竹栽花,陶情詩酒。
甲申,謝絕公車,隐居不出。
有和陶集、硖遊諸草行世。
列女 漢有呂榮婦雲:勇矣。
嗣是而降,或殉夫,或立孤,或女子貞不字者,又豈特懷清之築也?烈女之河,其未足以洗杉青之閘耶?若宣公有母,誨其子為名相,绛紗彤管,垂阃範焉。
志列女。
漢許升妻呂氏,字榮,由拳人。
升少為博徙,不理操行。
榮躬勤家業,奉養其姑,數勸升學,流涕進規榮。
殳疾升無賴,欲令榮改嫁。
榮日:命也,有死無貳。
升乃感激自勵,尋師遠學,遂以成名。
尋被本州辟命,行至壽春,為盜所害。
刺史尹耀捕盜得之。
榮迎喪于路,諸州請甘心雠人,榮乃手斷其頭祭升。
後黃巾賊至,榮逾垣走,賊拔刀追及,榮義不受辱,遂被難。
是日疾風暴雨,雷電晦冥,賊懼,叩頭謝罪,殡葬之。
吳郡太守糜豹,聞榮高行,遣主簿祭之。
又出錢助縣為塳于由拳郭裡墟北,名吳義婦墳雲。
唐韋夫人,南康王女,叔适嘉典陸侃,侃沒于官,其子贽後成人,儒為名相,皆夫人教也。
贽為中書舍人時,德宗敕遣中官迎養夫人于京都,道路置驿。
及卒,皇後赙遺,又诏中官護侃喪,合葬洛陽,當世榮之。
元王忽都帖木見妾陳氏,王為邳州管軍,于戶納之,生一子而王殁。
陳時年二十七歲,守節教子,誓不再适。
事聞旌表。
糜正妻張氏,年二十六,糜卒,守志不移,孝養舅姑,教二子為儒。
詳貝瓊傳。
柳烈女殳為縣吏,至正間,紅巾賊陷嘉興,柳年十八,與殳母同竄,為賊所得,驅之行,至河浒,佯為結襪投水死。
同時有錢子順二妹,遇紅巾賊,欲污之,二人義不辱,相與結裾投水死。
後錢子順妻俞氏,年二十五生一子,甫三歲,子順卒,殳姑欲奪其志,氏号痛誓死,卒終其節。
後太守齊政奏表其闾。
明訓導呂嗣芳妻顧氏芳與伯子本相繼殁于官,仲子原甫八歲,顧攜還鄉,貧甚,茕茕苦守,教養成立為名臣。
嘗勉之曰:忠孝一道也,殳兄未竟之業,兒善成之。
封宜人,壽八十七。
倪嶽、程敏政皆有碑記。
常士昌妻隋氏
徐肇森,字質可,兵部尚書必達之家孫,忠烈太仆卿世淳之家子也。
少以春秋各家有說麟等書行世。
庚午鄉試,受知于漳浦黃公道周,為副考,抑置乙榜,黃公深惜焉。
旋以蔭人胃監,名日盛,交益廣,婁東張溥輩鹹兄事之。
太仆殉難随州,當事以阻援自諱也,欲沒公死事狀,而當國者政以賄成,靳予恤典。
肇森泣曰:吾親不得恤典,無以身家為也。
破産重斷,白于楚之當事者,複詣阙匍伏以請,泣盡,繼之以血,始得予恤如例。
父老歎曰:父忠子孝,非偶然也。
乙酉夏,攜仲子嘉炎避兵于甯波之雪寶。
丙戍,聞繼母包恭人之喪而歸,歸廬于太仆公之丙舍,作詩曰:城亡去國全臣節,母死奔喪盡子情。
何處首陽堪采蕨,不如歸骨傍先茔。
屢欲自裁,嘉炎目夂侍不得問。
歸而日:汝無誤予,予終當從爾祖于地下。
寝疾□月而殁。
朱良,字恒夫,早孤,事母至孝。
家貧,甘旨必具。
母喪,哀毀骨立。
與兄同居,不忍分折。
婦亡不再娶。
平生淹貫經史,潛心理學,裡中目為醇儒。
秀水令王廷機以孝弟德風殅之。
華德禮,姚江人,僑居碧漪。
年十六,母王患心疾,藥餌罔效,刲股煮糜以進,乃痊。
郡侯王??以孝義足嘉,邑令王廷機以純孝格天褒之,并旌其廬。
姚勉,字仲堅,先世伯通之後。
禦史绶、翰院弘誤、太傅思仁,皆其嫡泒,稱華胄雲。
讀書傅覽,嗜春秋、史、漢,不釋卷,尤喜岐黃家言,耽志林泉,考選不仕。
本性孝友,周旋三黨間,每以樸誠相感。
解人之訟,隐人之過,初無幾微德色也。
家素封,好周人之急,為人所負,約三百餘金,一日悉焚其券,鄉裡至今德之。
順冶十三年,郡守史載敦請飲賓,壽八十餘。
子瞻,明,交學。
次子敬,明州守,能世其家學,以經濟自任。
孫宗豫,教論弘,貴州。
四佐。
宗晉,太學□□。
孫嗣煐,嘉邑庠生。
徐世湜,字中粹,大司馬必達第三子。
性孝謹,事司馬得。
歡心誨弟侄必以禮。
為人樂易,數踬棘闡,讀書多手一錄。
所著有易參及紀事本末、明紀、天交諸書。
沈本深,郡之桃花甲人。
高祖履善,洪武中征人史館,不就本深沉毅任俠,遇倭亂,上平倭策。
倭寇桐鄉,本深以兵邀之,戰殁于新城鎮問松橋,土人至今德之子文秀廬墓于陽灣裡,葬所遂居新城鎮。
今裔孫相子有源,輯修世譜,善繼善逑,克繩祖武者也。
沈骓,字無其,少有喬才,從婁東吳宮詹偉業、華亭季中翰雯遊,二公深器之,每試辄居上等,有聲黉亭間,垂三十年。
門下問業者,皆一時知名之士。
曾兩人京師,一遊大梁,詩篇所至,公卿為之倒屣。
德行文學為世坊表,學博管公以優行獎異之。
晚年屏絕世緣,精心内乘,易箦時猶合掌稱佛号雲。
殳孝兼、祖明德,俱工詩文,為名諸生。
徐世濬,字思于,必達子。
幼負異才,早食饩廪,孝友真笃,輕财好施,常以千金赈人之急,為宗黨所推。
當貢稱疾引退,讓于需次者與弟沿。
其營千金之宅,後以讓沿,弗較也。
子格,亦以孝友著,究心理學,為儒者宗,早卒。
杜允升,字道周,性孝友。
裡申有沈姓者,鬻妻以養親,傾橐相濟,不緻蘼蕪之采。
又嘗舟泊當湖,有典質者誤投典物于舟次,遍榜于市。
後其人來訪,即檢還。
其厚德類此。
康熙甲子,年八十,郡守敦請大賓子開铨、元鎮俱工文,知名當世。
吳奕華,字仲弢,太學生,笃學好施。
明末禾大饑,米騰貴,華首倡平籴,收育童稚,郡人效行,全活無算。
時更患坊廂之役,華與弟兆嘉議立募夫,攤房稅而害釋,人鹹德之。
祖淞殳熙亮,曆官州郡,多惠政。
奕華雖終國學,而能繼其世德雲。
隐逸 太沖招隐,稚圭移文。
晚近遺逸,誠不樂見爾胥麓鴛不繄誰親,魚鳥卧菰蘆者。
梅墟俨處,士。
已東,□子跨犢讀晉書,流傳好事,不雲逸乎?若月泉汐社受間,有若人志隐逸。
晉韓績,字典齊,其先廣陵人,避亂居嘉,與殳建仕吳,至大。
鴻胪。
績少好文學,以潛退為操,布衣疏食,不交當世,東土并宗敬之。
司徒王道辟為掾,不就。
鹹康末,會稽。
内史孔愉□薦,召拜博士,不起,卒于家。
明周履靖,字逸之,少赢棄經生業,發箸千金,庋古今,典,籍。
編茅引流,雜植梅竹,嘯傲于其中,自号梅癫居士。
妻桑氏貞白,相與偕隐倡酬,時以比梁孟雲。
及老家植益落,意泊如也。
劉鳳作貧士傳遺之。
所著詩盈百卷,手書金石、古篆隸、晉魏行楷及畫,史稱是。
郁從周,字泰初,自幼神骨倩爽,嘗阖門靜坐,善鼓琴,喜吟詠。
登嘉靖巳酉鄉薦,再上春官不第,即棄去,瓢衲出遊,或數年一歸,省其母,遂去,莫知所之。
嘗至南獄,遇異人有所指授。
後遇張紫陽授大丹訣要,乃還武林賣藥市中無識者。
一旦語諸道倡雲:丹道垂成,吾将去矣。
默然而逝。
世稱雲陽先生。
有詩賦一卷。
戴鳳儀字次泉,邑廪生,嘉靖壬子拟元。
兄鳳翔官吏垣末,嘗以寸牍谒當事。
隐居白亭村,杜門絕俗,研究理學,有詩經纂義諸書傳于家。
朱崇儒字憶雲。
初從羽士,沉酣老莊,巳複潛心周孔,為博士弟子,尋棄去,嚴遊川觀,或遊戲筆墨間,摹由川草木入物,皆人神品。
為人豪宕聛聣,或謂其有簡兮玩世之風。
施谧,字安甫,幼穎異,終日危坐,一似有所悟者。
迨長,殳母強為婚娶,養親盡禮。
比殁,哀毀骨立,盡以其産讓諸兄,飄然物外,徧走燕粵,曆五嶽洞天福地,無所遇。
還抵虎林,于勝果寺遇異人張野翁,得授瞿昙宗旨。
年九十,無病而逝。
沈英華字順伯,嘉興人,徙居秀水。
少讀書能文,後膺歲薦不仕。
以子思孝貴,封尚寶司丞。
愈自韬晦,所遇貴人多纡轸其門,辄不與見,終其身如韋布雲。
項??由博士弟子人國學,或勸之仕,曰:客休矣,吾終不能以五鬥折腰。
居恒謝客讀書,晚而課子。
子元濂,丁醜偕計??興俱族人宦京師者,強之谒選,授閩籓都事。
曰:吾少無宦情,焉用此桎梏為也。
遂投檄而歸。
所□元汴,字子之□為國子生,博雅好古,善鑒别古人,翰墨不爽毫發。
所藏多圖書鼎彜,欣賞得意,辄臨摹題詠。
尤精繪事,得摩诘三昧,自号墨林山人。
神宗嘗賜玺書征聘,不就,時論高之。
姚兖,字叔信,喜吟詠。
殳悅為仇家所陷,兖請以身,代。
繋獄。
年餘署秀篆。
别駕陳守義夜聞獄中讀書聲,覆閱得昭雪。
著有尚立草。
殷仲春字方叔,自号東臯子,工岐黃,隐居教授,茹屋葭牆,不蔽風雨。
生平落落寡合,惟與禾中高士高松聲、姚士磷、王淑民、釋智舷相過從,載酒問奇,刻燭分韻。
所著有醫藏目錄、栖老堂集。
子志伊,字古耕胼胝力田,好讀晉書,刀圭所至,靡不??然。
孫觀國,字賓光。
補邑弟子員,以文名。
乙酉遭兵燹,棄書,精岐黃,療疾無不立效。
世謂殷氏三世良醫,俱有隐德雲。
吳麟玉,字稚貞,少負才名,數奇不遇,放浪詩酒。
家築小園,栽竹萬竿,搆數椽,隐居其中,額為琅玕社。
與雲間陳繼儒、釋智舷相為唱和,騷壇吟社,至今流傳,晚喜。
種梅調鶴,自号澹雪翁,有醉月軒。
閑吟草,傳世。
鐘晉英,字麓璠,孝友性生,博通經史,善引進,後學吳中。
名上,以詩藝就正者,無間遠迩。
平居泉石自娛,倏然有古箕穎之風雲。
蔔不矜,号于公大有會孫補,邑弟子員,性恬雅,晚棄舉子業,隐居笑傲,以詩文自娛,尤工曲律。
所著有複觚集八卷,并杖頭錢玉嬌梨陽隧珠、鴛鴦扇南北諸劇,了四夢四聲而後不數見也。
萬祚亨,字元嘉,博學勵行,數踏省門,不第,棄舉子業,隐居樂道,自号雪城山人。
耽情山水,工于筆墨,杜門二上餘年,所著有卧隐閣集。
陳堯德,字安甫。
蔔舜年,字孟碩,皆負異才,以唱酬相友善。
為人豪宕不羁,隐居放言,世多以狂目之。
堯德所著有安甫小草。
舜年兼善書畫,所著有雲芝集。
駱文衡,字季铨,筆法鐘、王,晚年與周天球、王稚登結社論書,人蕧寸楮,不啻吉光,學者稱荊陽先生,著有字學源委。
陳邦俊,自号白石子,邑文學也。
弱齡負笈?雲間陳征君遊,稱高足。
負才好客,多與名流知交,日搜異書,手錄不倦。
晚隐西郊,茅屋數椽,孤松片石,擁書自娛,問要奇常滿。
嘉令湯齊辟同李冏卿參纂邑乘有慕,夜懷。
二金欲求附志,峻拒勿許也。
所著有見聞紀異,雨窗雜。
案錄、廣諧史、明代異人傳、歲時記、古今詠物詩,惜皆散,可佚無傳。
高松聲,字谷傳,邑庠生,志行峻潔,結廬西郊,焚香掃地,栽竹賦詩,淡如也。
書法直人二王堂庑高故王姓,有從弟淑民,字子逸,筆法宗趙、魏,與松聲颉颉,詩酒自适,蕭然物外,世以雙隐目之。
頭鳳祯,字聖征,十二補邑弟子員,即中副車,以貢舉于鄉。
性孝友,笃學踐修。
天啟中辟賢良方正,不就,拂衣隐居。
崇祯末,聞懷宗之變,失聲痛哭,病漸不起。
有濟荒書、禜樹堂集。
仲子瑛履殳之行卓然,以詩畫隐。
為詩出入陶、韋、王、孟間,山水宗董北苑,花草翎毛,祖述黃荃,兼有徐熙之筆意。
吳統持,字巨手,一字危叟,禦史弘濟孫。
少有異質,年十三,賦言志詩,邑人嶽司馬元聲奇之。
弱冠饩于郡庠,雄才傅學,名震郡國。
崇祯甲申,與妻項偕隐鴛湖,坐卧一室,焚香讀易,??粥不繼,宴如也。
又嘗遨遊四方,徧曆齊、魯燕趙之墟,或稱胥山樵子,或稱頑谷居士,所至無不傾倒。
年四十八卒于家。
著有典林十卷、明月樓集四卷、危齊逸橋六卷。
項名佩,字吹聆,淑且才,與統持相唱和,有藕花樓集八卷。
吳洪珍,字沖霄,生平孝友,與人交,以至誠相待。
少時有異征,人鹹以大器目之。
早為名諸生,後以子儀部鑄登第,遂耑攻古文詞,著四子章旨,博考史鑒,廣訂古今人物姓氏,分類編紀,手錄成集。
年臻上壽,正舉大賓, 馬呈翼,字阜長,處士秦川子。
攻苦下帷,銳志未售,旁及青鳥家言,著平洋立解篇行世。
又著明熹宗山陵圖說、禾郡圖說,俱轶于兵,詩文亦僅存什之一。
壽七十有四,□授禮部儒士。
子上??有傳。
錢龍珍,字松湲,生而穎悟,甫九歲,五經成誦。
少興金麗兼同學,沉酣六籍,為制舉義,無一語諧于俗者。
武林虞淳熙一見其文會,許為第一人。
家世業詩,著有毛詩正義八卷,解歌二卷。
學易有獨得,著臆易三萬餘言。
嘗以通鑒綱目頗多脫略,乃采撷二十一正史,仿呂東萊八事紀,著史編,仿丘瓊山世史正綱,著史綱書,俱行世。
又著家鄉禮節四卷,黜浮崇古,鄉裡□法焉。
其他尚書、三禮、春秋諸解,綱羅經傳,輯稿盈粗,未及成書而卒。
平生落拓,不事家人生産。
性好施,囊無一錢,時質衣襆以周人急。
生平無怒色,即非意相幹,怡然也。
以子江貴,贈奉政大夫。
朱茂曙,字子蘅,循循儒雅,布衣蔬食,怡然自适,見者不知其為文恪公孫也。
文恪故以情慎名,沒之日,家無餘赀。
再傳至曙,貧日甚,而取與進退,毅然有節,讓蔭讓繼,悉以推弟。
少善屬文,工行楷書,能畫山水竹石,為董文敏所稱。
明亡,大息日:我老矣,尚奚以諸生為。
即棄去,赍志以卒。
長子彜尊,康熙間薦舉博學宏詞,官翰林苑檢讨。
俞汝言,字右吉。
少孤苦力學,具經世才。
年十九,補諸生,試辄冠軍食饩。
乙酉後,遂棄去。
家貧,浩然自得。
有族殳富而無子,當立汝言,族人争立,汝言即謝去。
知舊仕宦者,不通幹谒。
嘗遊燕、趙、韓、魏、宋、衛、閩、粵之鄉,越雲中、雁門,所搜羅載籍甚富,讀所未見書,歸而閉戶著述,有漸川集、先儒語要、京房易圖、晉軍将佐表、禮服沿華、漢官差次考、宋元舉要、曆紀年同聲錄、崇祯大臣年表、卿貳表、明世家考、寇變略、弇州三述補品級廣者,西平縣志、嵩山志、谥法考補變湖雜錄、本草摘要。
晚文著春秋平義十二卷,四傳糾正一卷,坐是兩日失明,然猶令人口誦諸書。
汝言口授所見,使筆記之,遂病以死。
張泰征,字萍止,宋魏公裔,世居邑之太平裡。
崇祯時補邑弟子員,為諸生祭酒。
甲申間,見晉征解組歸,泰征亦不複與試。
隐居樂志,埙箎相和也。
家世孝友,至今數世同居,裡人方之義門鄭氏雲。
高澈,字公鑒,邑庠生。
性好積書,牙簽缃帙之旁,雜陳法書名畫、樽彜古硯于兒案間,摩挲玩賞,幾忘寝食。
乙酉兵燹雨,親繼喪,貧不能營窀穸,小築苧村,即其旁隙地,穿穴葬親,因廬于此。
箨冠荔服,炊煙屢絕。
與長子履目臨摹染翰,恬如也。
晚年尤勤纂述,所著有藝苑雕雲、松繞廬諸集。
朱之佐字子襄,少聰穎,九歲以奇童應試。
家貧孤苦,事母以孝聞。
弱冠為名諸生,己卯登賢書,歲饑倡赈,闾裡德之。
癸未登乙榜進士,例得選不就,日藝竹栽花,陶情詩酒。
甲申,謝絕公車,隐居不出。
有和陶集、硖遊諸草行世。
列女 漢有呂榮婦雲:勇矣。
嗣是而降,或殉夫,或立孤,或女子貞不字者,又豈特懷清之築也?烈女之河,其未足以洗杉青之閘耶?若宣公有母,誨其子為名相,绛紗彤管,垂阃範焉。
志列女。
漢許升妻呂氏,字榮,由拳人。
升少為博徙,不理操行。
榮躬勤家業,奉養其姑,數勸升學,流涕進規榮。
殳疾升無賴,欲令榮改嫁。
榮日:命也,有死無貳。
升乃感激自勵,尋師遠學,遂以成名。
尋被本州辟命,行至壽春,為盜所害。
刺史尹耀捕盜得之。
榮迎喪于路,諸州請甘心雠人,榮乃手斷其頭祭升。
後黃巾賊至,榮逾垣走,賊拔刀追及,榮義不受辱,遂被難。
是日疾風暴雨,雷電晦冥,賊懼,叩頭謝罪,殡葬之。
吳郡太守糜豹,聞榮高行,遣主簿祭之。
又出錢助縣為塳于由拳郭裡墟北,名吳義婦墳雲。
唐韋夫人,南康王女,叔适嘉典陸侃,侃沒于官,其子贽後成人,儒為名相,皆夫人教也。
贽為中書舍人時,德宗敕遣中官迎養夫人于京都,道路置驿。
及卒,皇後赙遺,又诏中官護侃喪,合葬洛陽,當世榮之。
元王忽都帖木見妾陳氏,王為邳州管軍,于戶納之,生一子而王殁。
陳時年二十七歲,守節教子,誓不再适。
事聞旌表。
糜正妻張氏,年二十六,糜卒,守志不移,孝養舅姑,教二子為儒。
詳貝瓊傳。
柳烈女殳為縣吏,至正間,紅巾賊陷嘉興,柳年十八,與殳母同竄,為賊所得,驅之行,至河浒,佯為結襪投水死。
同時有錢子順二妹,遇紅巾賊,欲污之,二人義不辱,相與結裾投水死。
後錢子順妻俞氏,年二十五生一子,甫三歲,子順卒,殳姑欲奪其志,氏号痛誓死,卒終其節。
後太守齊政奏表其闾。
明訓導呂嗣芳妻顧氏芳與伯子本相繼殁于官,仲子原甫八歲,顧攜還鄉,貧甚,茕茕苦守,教養成立為名臣。
嘗勉之曰:忠孝一道也,殳兄未竟之業,兒善成之。
封宜人,壽八十七。
倪嶽、程敏政皆有碑記。
常士昌妻隋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