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縣志卷之六

關燈
投仲淳,問其姓名鄉裡,言訖遂斃。

    裝有十金,仲淳自為具具棺殓,召其子護喪持金歸。

    後捐資經紀其葬事。

    夕見夢謝仲淳雲:蒙公厚德,無能結草,公今生貴子矣。

    已而生子師中,舉進士,為館職,終京西漕使。

    尚書工部郎中。

     陶菊隐,佚其名,性慷慨,有奇節。

    宋德佑末,奉勤王诏,散家赀,團結義勇,以拒元兵,一境獲安。

    大師上其功,授将仕郎。

    宋亡,戒子孫勿仕。

    元時同邑有趙孟僩,華亭有殷澄,與菊隐稱秀州三義焉。

    四世孫钲,正統七年,歲祲,出所積縠麥二千餘石以赈,全活甚衆。

    有司具聞,賜敕獎論。

    钲子澤,倜傥有父風。

    景泰七年,江淮儀捐粟五百石助赈。

    天順五年,複運米七百斛至通州,應诏助邊,賜七品散官。

     元顧德玉,字潤之,自幼從甯國路儒學教授俞觀光先生學。

    先生無子,嘗與人曰:吾昔寝疾于杭,潤之侍湯藥,情至若父子,醫為之感動,弗忍受金。

    今吾行且老,必托之以死。

    已而訪醫吳中,病且革,趣舟歸。

    潤之還次尹山卒,時至元閏十二月戊子也。

    明日乃至檇力潤之奉其屍殓于家。

    衰經就位,邦人士為潤之來吊者,潤之拜之。

    明年葬于海監近顧氏之先茔,歲時祭享惟謹。

     潘應定事母至孝,母喪,哀毀過瘠,廬墓有鶴回翔及黃桂素華之異。

    周伯琦牓其墓曰雙祯。

     戚敬,字秉肅。

    母疾,藥勿效,刲股肉以進。

    母不能食而死,敬痛絕者再。

    既葬,結庵墓傍。

    張士誠陷吳,将逼秀州,裡中皆遁。

    敬曰:吾忍舍父母墓去耶?乃散财集子弟,保鄉裡。

    他境焚掠幾盡,敬所居白苧裡獨完。

    有司論其功,遜謝不居。

    後部使者薦為文學掾。

     明殷原善,家貧,與兄近仁讀書侍養,友愛無間。

    洪武初,近仁舉孝弟,知平遙縣,尋擢廣西參政,與妻皆卒于官。

    遺三男一女,皆幼,原善遂不娶,撫諸孤如己出。

    年四十,親友諷之娶,原善泣曰:兄嫂不幸早世,使吾娶而不賢,謂藐諸孤何?且娶者為後嗣計,諸孤當有為後者。

    終不複娶。

    撫教婚嫁,皆得其所。

     陳炳事母孝,母遭危疾,晨夕奉藥裹,扶侍床褥間。

    母思食鯉,早起尋溪岸行,俄間魚躍聲,解衣入水,得巨魚為羹奉母,疾尋愈。

    居喪廬墓三年,以誕日祀母。

    有一從天而下,舒頸鼓翼,馴擾庭中。

    裡人繪二異圖詠歌之。

    具姚公绶傳子紀,孫昭诰、表詩,俱以醫名,而詩尤著。

    曾孫九德,舉甲子順天鄉試。

    孫懿典,官至宮詹,即九德從子也。

     章傳:普少孤,事母至孝。

    母患心疾,重趼走普陀,禱大士願以身代,後母病傷。

    寒濱死,刲股肉和粥進之。

    及卒,哀毀過瘠,刻木。

    為像終身,事之如生。

    新城吳槐者,吳孝廉□後之父,少失怙。

    舞勺時,母病革,焚香籲天,割右股為羹,以進其母。

    得延數日而終。

    逮長暑月,露坐姻,好廉問乃知之。

    醫人嚴震,父病,藥弗效,割股為羹,飲,父立愈。

    君子曰:愚孝也。

     範麟字桂嚴,正統間鄉貢,選粵東教論,以親老不赴。

    景泰成化間應诏捐粟賜。

    六品官辭。

    後以仲子瑨貴,诰贈禦史。

     沈璧号東隐,正德間,應诏輪粟助邊,授千戶。

    弟兄五人最,友善。

    析産,體父意,推腴受瘠。

    伯兄長鄉賦勞憊,請以身代役。

    季弟遭,回祿,即與築居。

    比殁,撫其孤如己子焉。

     常繼瓒字宋湖,少宗伯常麟之孫。

    隐居樂道,不妄交遊時,著詩文自娛。

    性至孝,親殁,廬居三年,笃于友誼。

    有友,合門。

    病疫,周旋湯藥,不去其側,鄉黨義之。

    所著端慎堂詩集行世。

     曾丙,曾雨。

    天性友愛,奉母至孝。

    丙以歲薦為南靖教論。

    雨中嘉靖乙酉鄉試,為國子助教。

    寶卿素以孝聞,嘉靖間,部使者下郡邑旌其門。

    父嘗病足癰,卿浣拭舔吮。

    母病,走叢祠密禱,乞減己齡益之。

    父母并壽九十。

     沈東字啟明,以貢授博士。

    母喪歸,哀毀骨立,不爐不扇,不逾外阃者數年。

     蔔大觀字中夫,宗洛叔子。

    居恒與仲季嚴事其伯兄大同,事母賀甚孝。

    父念伯仲季皆抑首授書,無任家督者,乃以屬觀。

    其後兄弟宦遊,一切皆倚辦之。

    翁性曠達,輕财好施,每置酒高會,擊鮮進醴,靡不得其歡心,不使兄若弟有靡及不遑之慮,人以是稱其孝友。

     姚世華字孟實,舉于鄉。

    父嚴或有所谯讓,世華辄引咎跪請。

    遭喪毀瘠,念母弟幼,居産推瘦處瘠。

    母病疽,世華衣不解??,日夜悲泣,祈以身代,母尋愈。

     劉镗字大聲,舉明經。

    家貧,資廪饩以供甘旨。

    弟程未娶,積束修與締姻。

    人勸之仕,曰:我不能及親而仕,今為五鬥折腰耶?杜門教子,年八十二卒。

    子振宗亦以孝聞。

     高尚志性至孝,母陸以少子死,悲哀咯血幾絕。

    尚志奉湯藥,昕夕不交□,籲天刲股肉和藥以進,母尋愈。

    郡縣及督學使者屢旌其廬。

     沈本世居邑之永樂裡,積織起家,郡邑舉為萬石長。

    守法奉公,無侵漁。

    正統辛酉歲饑,有诏勸富民赈貸,本守輪粟五千斛,旌為義民,表宅裡。

    未幾,閩寇猖獗,郡守率民兵往禦之,本毅然偕行,無難色。

    景泰癸酉,募富民納粟以實邊,本以白粲數百斛應。

    将上道,疾作,屬子淳代往。

    其輕财尚義,至老不衰。

     項元涍字子南。

    少廪學宮,以曾大父襄毅公陰錦衣非其好也。

    早孤,有遺赀萬三千,母黃孺人命□寄府藏。

    明值嘉靖甲辰歲祲,元涍悉蠲以赈,所全活饑民無算。

    郡守欲上其事,元涍曰:吾豈以此邀名乎?力辭乃寝。

     陶廷錦字公重,嘉靖壬子舉人,有隐行,友人坐事逮捕,公暮夜持數百金寄授之,廷錦封緘授婦。

    其後友人事雪,舉囊歸,封緘宛然。

    族兄鑰死,無适為後者。

    戚裡欲立其子,力辭。

    割腴田百畝,為食貧計,竟不受。

    任饒州司理,升鎮江府通判,俱以廉能稱,卒于家。

    子涵中領鄉薦。

     朱儒,字宗魯,由吳江徙居秀水。

    昆弟四人。

    儒析産讓弟,以醫顯人都。

    會大疫,所活無算。

    選授太醫吏目,後積赀為院使,嘗侍疾禁中。

    一日,神宗禦文華殿暖閣,召儒切脈。

    儒奏病在肝腎,宜寬平以養氣,安靜以養神。

    神宗首肯之。

    自兩宮太後及後妃公主有疾,率令中涓言狀,從儒授方,多效,缙紳争為倒屣。

    所得俸,人多以濟困阨,若貧而就醫者,不責其報,潛置金藥帖,中。

    周其急。

    每裡中人入都,儒戀戀桑梓,有客死者,倡義,經紀其喪。

    年七十七卒。

    以子國祚貴,贈太子太保大學士。

    初,國祚廷試第一,胪傳日儒,官大醫院使,階五品,衣绯侍班,稱一時盛事雲。

     範明泰,字長康,貢人。

    成均考授州守,後登萬曆庚子應天鄉榜。

    事親至孝。

    父殁任所,扶柩遠歸,哀毀骨立,終母世不複謀仕進。

    母病,徒步數千裡求毉,夜席稿床下,聞聲即起。

    病劇,至請減算以禱。

    讓宅從弟,婚嫁戚族,有敦睦之風。

     徐瓒,由嘉與徙居秀水,以功曹任廣東海陽巡檢,會當。

    開礦。

    聞父喪,賈人餽之百金,冀緩須臾,行可亟發,獲倍利。

    瓒卻之曰:父死之謂何,而猶以利為?遂奔喪,歸。

    濱海人高其義,為立卻金碑。

    孫學周,雷州同知。

     朱賢,字汝賢,由嘉善徙居秀水。

    幼通經術,弱冠補,博士。

    弟子試辄高第。

    已需貢,念其侪貧老而格小,阻,避之。

    使自為計。

    越四年乃貢,曆校官二十年,所至稱其,師。

    範焉。

    蕭比部某嘗從賢受經,以谳獄至,有大姓坐法論死,行數百金求末減,賢力卻之。

    蕭意圖因事以報,終不得其間而别,其清操如此。

    年九十而卒。

     夏雷,集慶裡人。

    有叔璧,客姑蘇三十年,垂橐而歸,病不起,為治殡殓。

    既辦,微知吳人有巧負叔赀者,索歸,悉畀其叔母張氏無隐息。

    故人樂松為怨家所搆,往來居間,費數百缗,松家世屍祝之。

    鄰有少歸,窺雷獨寝,以餘桃啖之,面發赤,汗流,脫身走。

    晚被旌額,賜章服,裡人以為榮。

    子日葵,句容邑令。

     項德純,字穆,以字行,墨林子,官中秘。

    輕财好施,置義田四百二十畝,捐郡學及嘉興、秀水、嘉善三學,赈諸生之貧者。

    與寶光祿文炤、沈光祿文銳并載義田公移穆書法擅長,與伯氏少獄齊名,有雙美帖行世。

     項德明,号鑒壹,仲兄中翰少林,以奉差卒于旅。

    子幼,德明走數千裡扶襯歸,經其家,事一無所私。

    族子有以襄毅公墓田售他氏者,捐赀贖之。

    時宗子後卿為執金吾,從都門移書歸其直,卻勿受也。

    所居毀與火廢,壁發藏金,追返其原主。

    其孝友好義類如此。

    久困諸生,博覽多通,所著有演禽、玉鏡等篇行世。

    德明為墨林季子,董文敏傳稱墨林六子,或得其書法,或得其繪事,或得其博物,而季獨得其淳行雲。

     周允文,号衍溪,??褓時,其父相賈于燕,坐事亡山海關外。

    允文長日夜涕泣侍母喪。

    葬畢,拉其姊之夫偕行訪父。

    抵京哭詢,哀感路人。

    傍一翁語之曰:爾父,我友也,曾以事故,脫身塞外,已十五年,爾何從蹤迹耶?允文号不已,翁憐其誠,指示出關,水霜踣頓,逾數千裡。

    一日,遇其父于途,姊之夫前識之曰:此非阿翁耶?父子抱持恸哭。

    時相已起家為木商,納婦生子。

    允文恐其留戀不即返,在路牽裾趣歸,色養複數十年,父子并以壽考終。

    子鼎隆,字道從,亦以孝聞。

    母莫性嚴,目瞽,隆委曲承歡,孺慕至老不衰。

    事兩兄最友愛。

    髫年補博士,與同郡宋鳳翔并有文譽。

     沈元昌,字鴻生,性孝友。

    父疾,刲股以進。

    母患咯血,以口日承唾。

    居喪哀毀緻疾。

    弟四人遺産悉分授之,雖食貧弗顧也。

    萬曆癸卯鄉舉,庚戌禮闱乙榜,兩任司教,卒于官。

     曹大田幼孤,母俞苦節撫之。

    及長,娶婦王,蚤卒。

    大田時年三十,母勸更娶,大田曰:娶婦為無後耳,兒有子矣。

    遂終身不娶。

    教季子谷成進士,擢禦史,贈如其官,題請建坊。

     仲應崔,仆鎮人。

    母周氏病,割股療之。

    訓其子弘道,讀書成名,仕以廉敏聞。

     宋應祥,家貧有志操,客池陽旅舍,得遺囊三百五十金,候其人還之,感泣,願酬其半,不顧。

    季子承武,孝友敦睦,裡黨宗之。

     沈士先,春波裡人,居秀水。

    早失怙,事母朱盡孝。

    朱病,療治不效,乃割股煎湯以進。

    母蘇,閱數年卒。

    沮喪,哀毀骨立。

    郡縣上其事于學使者,給衣頂旌門,一曰孝行格天,一曰可以教孝子。

    光祖,純孝亦如其父,宗族稱之。

     張龍德,字鲲化,以貢授州倅,任溧陽。

    地濱江,時流氛将熾,預條防江十二□,上之,皆救時石盡。

    屢膺薦剡,以不留意廚傳,失當路心,轉楚阃幕,遂拂衣歸。

    乙酉,大兵破禾城,初與家宰徐石麒約,卒以身殉。

    繼室侯氏投河死,女歸于徐,先自缢,仆從死者數人。

    次子庠生□,侍親不去哭,負父屍以殓。

    所著有玉樹堂集。

     俞振紀,星河裡人。

    性至孝。

    母章臨卒囑紀曰:死者以人上為安,子速藏之。

    紀年甫舞勺,負土成墳,慈烏巢焉。

    至今裡人稱孝烏冢雲。

    父壽逾耄耋,生養死葬竭盡淺,孺慕四句艱嗣續。

    配李氏,夢竈神告之曰:念某盡孝,已達司命,自此誕育多男矣。

    果連舉五子。

    仲子昱,笃學好古,所著有茗柯堂集諸書。

     徐郴臣,字亦于,好奇負志節。

    丙子舉于鄉,有司重其名,欲一見,不可得。

    庚辰,公車罷歸,已抵宿遷矣。

    聞友郁起麟病于贲縣之旅舍,星夜策蹇回視之。

    起麟死,經紀含殓,旅客見者,相與歎誦而去。

    越三日,以傳染得疾卒,兩椁同歸,人稱死生交誼雲。

     蔔年,字翁洲,幼聰穎,博群書。

    巳卯舉于鄉。

    父通年耄,孝養備至,以節儉處躬,忠誠待物,暇即寄情吟詠。

    所著有言志集。

     葉森,字公榮,弱冠食饩,慷慨有大節,性至孝。

    母患心疾,□指籲天,願以身代事父幾谏獲微譴,跪而自責,親悅乃起,色養備至,課諸弟皆成名。

    明亡,号恸幾不欲生。

    知交以親老慰解,得不死。

    乙酉。

    王師下江南,鰴州武弁黃伯修引兵抗拒,屯兵嘉興城下,肆為剽掠。

    衆苦其貪暴,以森平生任事敢言,推森往論,責以大義,直言規阻,遂為所害。

    至死辭色不撓,聞者無不流涕。

     張次柳,生平踐必視影,目不他注,吟誦之外,一無所涉。

    乙酉,兵至城下,有勸之出郭者,曰:吾食饩三十餘年,城亡,當與俱亡。

    遂同其子玉立死之。

     陳愫,字素心,蚤承家學,著聲□序,後入成均,負何蕃之目。

    工詩,篇什甚富。

    乙酉遇兵,死之。

     高穎琦,字章甫,郡庠增生,講學授經,從遊者皆譽髦。

    乙酉,嘉禾被兵,困危城中,有諷之遠引者,慨然曰:讀聖賢書,所學何事?城亡與亡,固其所也。

    城陷,嬰刃而死。

    繼娶徐氏,生三女,未笄,琦死,徐呼三女推堕于井,即赴井死。

    仆周龍不忍去,亦遇害。

     王鲲,字麟伯,庠生,住府前坊。

    順治二年,大兵破城,取儒巾襕衫衣冠,危坐中堂。

    鄰人勸之走,不聽。

    遇兵至,恬然就刃。

    衆服其平生尚氣,果著奇節雲。

     皇清吳钺字節侯,邑廪生。

    性至孝,父有痰疾,終夜服侍無少倦。

    與兄禮部主事鑄、文學維锷同居友愛,有田荊姜被之風,惜未售而卒。

     殳邦清字鳳儀,七歲喪父,哀毀如成人。

    養母竭盡子識。

    母卒,擗□盧墓,動遵古禮。

    季父客死,邦清負骸骨葬。

    妻亡,邦清年三十,矢不再娶。

    郡守王??高其行,舉鄉飲賓守道上官鑒旌其廬曰孝義維風。

    裡人王方伯屢庭為立傳。

     杜蘅字芳洲,少穎悟嗜學,家貧不能購書,于廢簡中得時。

    義一卷讀之有會。

    少長,肆力于經,史百家。

    雖□寒盛暑,不辄也。

    為文高自期許,不屑時好。

    尋補博士弟子員,食饩有聲,門多長者車,知名之士多出其門。

    事親至孝,與伯兄相友愛,兄弟間自為師資。

    後以下帷武塘離,伯兄者數月。

    伯兄卧病,思烏梅餅不可得,假寐,而寤,仿佛見。

    一人乘小舸,冠華陽巾,衣綠衣,雅似其弟,自外來,忽聞。

    剝啄聲啟□而入,果其弟也。

    起居畢,餅,即出諸袖中。

    伯兄則大喜,餌之,病良已。

    兩試棘闱,不得志,念親,齒發衰。

    禱于神,願減己算,以早獲一弟,庶祿養之。

    逮親,存也。

    年三十五,竟贲志以殁。

    越六十餘年,以孫臻貴,曆贈經筵,請官工部尚書。

     杜□字聞牧,蘅之次子。

    三歲而孤,育于母贈太夫人,曹氏。

    少有至性,比長,則就外傳時能佩服,母訓,重自榮勵日誦數千言,落筆辄驚四座。

    弱冠補博士,弟子員,學行茂。

    著為鄉黨所推,執經問業者,踵相接也。

    生平以名臣德業自期,雅意好古,務本經術。

    然闊達自喜,不斤斤較工。

    拙于章句,聞諸子及孫皆親自課之長子臻成進十曆。

    清班矣,而公教戒益嚴,義方之訓,至老靡倦。

    遭母喪,哀毀備至,孺慕之誠,殆終身焉。

    家居鍵戶著書,□無,雜客。

    若道途所經,必問其物土之宜,與山川風俗,古人出處之遺迹,為詩文以紀之。

    其待昆弟子姓,一規于正。

    戚黨有貧不能自存者赒之,見人之患則急之。

    淩弱暴寡者,必正色叱之。

    骨肉參商,夫婦分離者,必令捐棄細故,完聚如初。

    其樂善好施,皆此類也。

    所著有北行紀略、金台集、草堂雜著。

    以恩封經筵講官、内閣學士,兼禮部侍郎,卒于京邸。

    二賜谕祭,旋贈工部尚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