秀水縣志卷之五

關燈
,恩。

    貢,甲申秋谒選,辨複父職。

    辰亦授三水令,旋升廣州府。

    明敏練達,著有異績。

    尋以病辭,留滞粵中。

    次子瞻,日冒險行數千裡,尋親還,浙人稱其孝。

    其孫景文、廷文,皆以文譽著稱一時。

     夏祖訓,字仲有,崇祯間以歲貢薦舉,除雲南呈貢令。

    地瘠民貧,資水利為業。

    沐籓莊兵雜處,久恣侵奪,訓立法嚴禁,兵始不擾。

    撫役馬宗龍素橫,吏不能制,捕按之,豪強詟伏。

    土酋吾必奎叛據楚雄,呈為滇省咽喉人,訓率僚屬防禦甚嚴。

    土司祿永命擒斬,吾酋亂,平,先。

    吾酋亂時,土酋沙定洲陰蓄異志,沐籓檄征不赴,至是始赴調。

    所過郡邑,蹂躏一空。

    訓駕馭多方,德威并若。

    沙感愧,遣裨将詣謝。

    後沙複勒兵要請加銜,不許,襲破沐府,沐走楚雄,與定洲相持年餘,呈貢尤為要地。

    訓勢孤力盡,赴水死,仆陸、史二人殉之。

     吳鑄,字鼎吾,弱冠遊庠,試辄高等。

    戊午登賢書,至丁醜成進士,司理廣信。

    時寇氛方熾,南昌震驚,撫按共案籍謀帥,度無出其右者,遂令視師,即投袂遄征,計劃周詳,斬其渠魁張普微等,餘悉就撫,江右安堵,寇氛不緻漸逼者,皆其力也。

    巳卯分校鄉闱,拔士劉渤為第一。

    壬午應聘南直,得士如陳倜若,而人皆稱水鑒。

    平反疑獄,如夏桂州後裔艾南英受誣,俱賴昭雪。

    慎刑恤獄,稱慈祥最。

    累薦卓異,行取未赴。

    甲申,闖寇幽都,中流擊楫,誓不俱生。

    後南都監國,一時巨公以為谏垣一席,非公不任。

    權臣不悅,勉注铨部,又阻于大珰,改授儀部而歸。

     皇清順治三年,直指王公疏薦,以父母春秋高,堅辭不赴,日侍膝下。

    子源起,辛醜進士,以水部考選候補給谏,值。

     覃恩封奉直大夫,工部都水司主事,年八十有五。

    耆德名賢,當世共仰雲。

     屠肇芳,字培之,天啟丁卯舉人。

    生而敦樸,為文本經術,工楷法。

    初以家貧,欲服賈事親。

    其師宋鳳翔知器必晚成,戒毋雜志。

    年逾強仕,始與于鄉,秉铎蕭山,與蕭士約教三條,曰根本,曰風節,曰學問。

    一時士敦實。

    行宮谕山陰朱兆柏為勒石堂庑。

    閱四載,直指薦之,擢令文水。

    自謂無催科搏擊才,欲繳部劄,格幹上台,不得已,策蹇往。

    服官四月告緻。

    著有四書孝弟編、正文體說、真寄亭臆言、太極圖說、周易大旨。

     範奕文,字正宣,幼補博士弟子員,崇祯朝以副榜準貢入監,任南都兵馬司。

    居官清廉,測光反疑獄,署别駕及令尹篆,士民頌之。

    米脂盜寇長安,文有讨賊檄議當甯不能用,遂拂衣歸裡。

    著有墨兵堂諸書傳世。

     皇清屠洪基,字濬之,順治八年任廣東陽山縣。

    甫期月,政通人和。

    九年九月,象賊馬寶攻城,堅守二旬,城陷,公厲色罵賊。

    死之後,令郭升飾棺殓瘗,春秋土民鹹祀焉。

    子又良,癸卯解元,庚戌成進士,選扶溝令。

     黃自起,字鄰直,号樵雲,順治巳醜進士,廷對,例應擢内翰,以母多病,不忍久居京師,固辭,改授刑部主事,即假歸省一載,執政重其孝行,請于朝,複遣赍诏浙東,得便道待母疾,尋丁母艱。

    甲午轉郎中,典山西試,所拔多名彥。

    督湖廣、河南學政,時長沙盜賊初平,因日:治平之初,以禮樂為先,宣揚文化,勿可後葉。

    五月,肩輿入山嶂間,朝霾畫暑,盡瘁得疾卒。

    貧不能殓,經略洪承疇赙之,乃得歸榇。

    所著有鶴渚堂時。

     張天植,字次先,号□林,明經張萬壽子。

    壽佐灤州時,捐俸廢産,代逋赈荒,佐理有聲。

    性好讀書,冥心摉繹,著有尚書心印、四書正宗諸集。

    長子天柱,明經宿儒。

    次帥天植,十三補弟子員。

    丙戌薦賢書,巳醜成進士,殿試第三人,授編修。

    庚寅,省親旋裡,适遇無年,倡助赈濟,全活甚衆。

    還朝視學中州,力挽頹風,文氣丕變。

    又廉剔積弊,舉桌異。

    内召賜蟒,授太常寺少卿,旋轉通政。

    時當閏五日,世祖召入龍舟賜宴,天語款洽,人以為榮。

    出納章奏,封駁惟允。

    随升大理寺正卿。

    适一重案獄成,法司谳核,獨求可生之路,得旨報可,全活多人。

    凡務疑開宥甚衆。

    随升兵部右侍郎,以事去官,蒙恩歸裡,□衡史傳,間遇地方利弊,無不極言。

    雖杜門卻掃,而求為詩文者踵至,揮灑立應。

    壽七十四。

    子旻,舉人,昌貢生。

    晟,拔貢,候補學正。

    旻子聯箕、龍骧,丁巳舉人,皆以工文馳譽。

     何元英,字□音,順治戊子舉人,乙未進士,授行人。

    庚子典試粵西,所得多知名士。

    遷督捕主事。

    時窩逃令嚴,全活甚衆。

    升刑部員外,平反無冤。

    升戶部郎中,督理大遍橋糧務。

    繼監通州,坐糧廳漕弊,剔刬殆盡,卒以緻忌,幾中危法,幸免。

    □申以才望,選授禦史,首言重學校,廣生儒,條議皆關大政。

    如重臣幹預市恩薦舉,緻騰物議,榷□叢蠹養奸,彈劾凜凜。

    至于南苑講武,谏請回銮;天時災沴,谏請修省。

    賦役偏累,則均田囤運有疏;衡文大典,則惰選科甲有疏;撤藩議定,則綢缪未雨有疏。

    章奏甚多,藥皆忠君愛國,雖近抗直,而屢蒙俞允。

    癸醜,視鹽河東,剔蠹疏引以佐軍興。

    内升鴻胪寺少卿,尋轉光祿少卿、通政參議。

    以病請假歸,因力疾葬親,勞瘁以殁。

    生平慷慨仗義,凡緩急告者,辄傾囊應之。

    至患難之際,百計營救,而未嘗責報。

    素性好客,自諸生以及宦成二十餘年,坐客常滿,雖空囊窘乏,不令彈铗也。

    居家絕不以竿牍幹有司,但系民生利害,必盡言不忌。

    如三縣嵌田,贻書範、田兩撫軍,往複數四,勒石垂禁,鄉評韪之。

    其念切民瘼,為功梓裡者類如此。

    僅及下壽,未克大用,宇内惜焉。

     朱茂時,号葵石,以恩貢入太學,蔭授國子典簿,升順天通判,兼攝宛平縣。

    及司李,催科撫字,以清慎勤敏稱。

    升工部主事,轉員外,督理張秋河道。

    張秋為漕運咽喉時,設立漕規法,悉遵舊制。

    築堤濬淺,節宣啟閉,皆親自督率,不避勞苦。

    以考最擢貴陽知府。

    适流寇猖□,懷宗知時才,命建神機營大纛之牙,鸠工庀材,悉出家資。

    二月工竣,将膺不次之擢,因司禮大當為觀無□容使時,即單車之貴陽。

    貴陽苗民雜處,且安奢亂畫後,瘡痍未複,時至一以不擾為治。

    舊制,守得開鼓鑄,時辭讓監司。

    郡有三關,時下令國課之外,纖毫無□。

    安酋餘黨未靖,總督李若星檄時帥師進勦,戰于涼水,生擒巨魁老烏,賊駭散。

    論功加服俸一級,舉卓異,丁外艱,回籍家居,四舉鄉飲。

    年八十有九卒。

     戴長治字季修。

    少孤力學,侍慈母如嚴父。

    十三與童子試,即冠軍。

    巳卯魁于鄉,癸未成進士,仕廣東程鄉令。

    值流寇臨城,親冒矢石捍禦招撫,境土卒全。

    論靖寇寇功,晉兵垣,以親老歸養隐局三十年。

    易箦前,預知浙逝期。

    卒之日,長子文學樹聲哭其父,至嘔血三日,從死。

     李令聞字平叔,夙召經濟。

    順治四年,随征楚粵,單騎降龍虎關。

    曆任零陵、甯遠令。

    時大兵進勦,俘獲間有良民,審釋無辜數千人。

    攺知廣西全州,招徕西延徭洞,捐修學宮,赈濟饑荒,種種政績,屢經薦叙優升,以病卒于官署。

     儒林 元明之際,蓋有張由長、鮑西溪稱儒者雲。

    其後臯比橫經者,往往輩起傑由焉。

    雖鹿洞、鵝湖之席,師友源流,不無絕續,然其緒未墜也。

    志儒林。

     元張翼字翔南。

    笃學好古,傳極群書。

    居鄉誘進後學不倦。

    領元鄉薦,補□東書院由長不就。

    明初征入禮局,事竣,以老賜白金遣歸。

    所著有桂宇集。

     明鮑恂字仲孚,由崇德徙秀水西溪。

    恂三領元江浙省試,學士張翥、禦史劉彥博薦為翰林,不就。

    洪武初,禮部舉餘诠、張紳、張長年及恂輩,明經老儒,練于治體。

    遣使召至京師,賜坐顧□,命為文華殿大學士。

    上論之日:以卿等年高德劭,故授此職,煩輔□東宮耳。

    恂等固辭,上日:免卿等早朝,日宴而入,從容侍對。

    不久,聽卿緻仕。

    恂等複日:臣年耄矣,雖蒙異數,終不能袛承也。

    上知不可強,翼日放歸。

    恂常受易于臨川吳澄,所著有易傳大義及西溪漫稿,學者尊之日西溪先生。

    葬千金鄉。

     孫固,字以貞,洪武時征聘華亭教谕,與楊鐵崖諸人遊,有聽雪齋稿,工嘉會。

    洪武中薦授國子司蒙。

    時太學方新,諸生常數千人,宋讷為祭灑,與嘉會嚴立規範,太學至今稱師表焉。

     範璋,字朝秉,成化庚子以五經魁于鄉,時年十九。

    甲辰會試,誤中副車,遂長謝計偕,讀書談道幾、天文、地理、蓍龜、占候,靡所不通氣。

    為詩古文,獨出新裁。

    著有靜遠堂諸集行世。

     王愛,字體仁,樸之子。

    少慕文成之學,嘗從唐一庵先生遊,相與印證,務求實踐。

    年逾五十登進士,就校順天,以正學訓諸生,升刑部主事,尋告歸。

    居家不為請谒室倏然。

    嘗日:學以自檢,檢人則隘;學以容忍,自容則桀。

    人以馬名言。

     呂穆,字宗文,以尚書魁兩浙,登嘉靖癸醜進士。

    為文名理刺骨。

    自遊唐武進門,得其精學士争師尊之。

    兩為州守,一切治辦。

    晉工部員外郎,主計玻璃廠,省官錢若幹缗。

    後罷歸,受徒講業,意所自得,指畫旁若無人。

    時人為之語□經生嶽嶽呂公折角,其從兄程同榜進士,初選推官,不樂親簿書,即棄官歸,受徒講學,人稱南川先生。

     鄒國儒。

    字醇甫,舉嘉靖乙醜進士。

    為人願恪有至行,喜折節下人,不談人短,顧亦無脂韋态,以故功名不甚赫奕。

    自其家食時,傳教邑弟子,嶽嶽莊臨其上,視□席有倦容,辄加夏楚。

    其□學宮幾二十年,與試督學,弟子多窺左足先者,然相見不敢不避席。

    居家亦儉素,恂恂笃行君子也。

     萬壽國字荩卿。

    幼失怙,事母孝,領萬曆甲午鄉薦,志行高潔,侍養不仕,閉門著書,以立身行巳,勸迪後進。

    講學宗程、朱,詩文喜韓、杜,書法本歐、虞,鄉評以為真孝廉雲。

     範之京,字從朝,三中副榜。

    為人品行端方,策赈濟,繕輿梁,鄉裡德之。

    于書無不窺,考究河圖、洛書宗旨,深得濂、洛、關、閩之傳。

    以子應賓貴,诰贈工部尚書郎。

     宋鳳翔字羽皇,萬曆壬子領解,談理力宗程、朱,為文一禀先正。

    其所著作及評選制舉業,海内至今奉為正宗焉。

     李培字培之。

    少時便欲究性命之學,從唐一庵、王龍溪遊,以,歲。

    貢任上虞、海甯、新城學博,遷龍南令。

    所在講學課藝闡,明。

    鵝湖、鹿洞之旨,士民愛慕。

    所著有水西集等書。

    頃元滄谕、英山先為休甯訓,皆能以誠意待弟子。

    悔谕淳切,兩庠士人愛而敬之。

    其後引年緻仕,弟子不遠數百裡送至其家。

     姚澣字公滌,思仁孫。

    以蔭入太學,質直有至性,布素徒步,退然如單門寒士。

    及遇忠孝節義事,大聲疾争,面辄發赤。

    常從虞山錢謙益、婁東張??遊。

    崇祯丙子,有妄男子上書引繩東林、複社,将興鈎黨之禍。

    澣方就試南都,大會東南名士,束其文以歸,有國門廣業之選,一時稱為月旦。

    三試不第,遂隐居著書。

    重編編年史廣荊川左編,集漢至隋文為八代文統。

    有書四十椟,部分類聚,尤務廣搜制藝。

    自洪、永以至啟、祯,手訂先正二百名家,惜今散佚。

    步傳。

     陳懋仁字無功。

    性嗜古節,俠自喜。

    參軍泉州,不以薄書廢鉛椠。

    記泉南事,多故牒所未備,足迹幾遍海内。

    晚歸者述凡二十餘種。

    李維桢嘗日:予周覽天下五十餘年,僅得檇李陳無功子荩谟,笃行博學,精考天文、地理、象數、聲韻諸書,皆有師法,為世所宗。

     吳元震,郡庠交,學端方,由守為儒林楷模。

    從遊俱名士,登賢書者不一人,舉鄉飲介賓。

    季子治,廪生,負文望,封無寸椽,寄迹蕭寺。

    父殁三十年未葬,積束修,經營封樹,不以累其兄,裡黨稱其孝友雲。

    所著有表章聖學四卷、筆記六卷。

     唐文選,字□章,有聲黉序,克盡孝友,知縣湯齊表其□君子儒,字堯夫,七戰棘闱,以歲薦司臨江府訓峽江。

    堯嶽,年十二,補弟子員。

    博綜群籍,專上詩古辭,書法宗北海,好施予,重然諾,所著有剝廬集、白□吟。

    孫钰,以工文馳譽。

    順治巳醜,征修啟祯實錄響。

     吳天泰,字谧生,少負異才,受知邑侯吳其貴、學使王畿,力學析義,以作者自命。

    性孝友,母病,籲于城隍神,疏請減算以代夜夢,神許延母年一紀,教其弟成立。

    子周瑾,庠生,日來舉人,俱能文。

     沈嗣選,字仁舉,号果庵,好學能文,七就棘闱,需次歲薦讓其友人。

    明年遇恩貢,以養親告不赴。

    天性孝友,内行淳恕。

    侍母病,盜至勿去,盜相顧日:此孝子也。

    拾之。

    人或非意相幹,辄以理譴。

    讓産于弟,急難于人,無德色也。

    生平破産聚書,牙簽萬卷,日吟詠其中。

    嘗謂自昭明而後,代各有字,而南宋缺焉。

    乃窮搜博覽,輯南宋文選百卷,帙煩未梓。

    所著有儉娛堂集、尚書論語傳等書。

    仲子椒衍,隐居任俠,博綜諸史。

     虞相堯,字在欽,給谏廷陛子也。

    陛以進士授司埋,擢工科。

    時□殿鼎興,毖□無所狥。

    有谏削奪焚點将錄等疏,且陰扶黃、魏之獄。

    見魏孝子書載頌天胪筆。

    會□珰文廟左,陛托堕馬不赴拜,遂削職。

    崇祯初,因起古□垣,适以艱歸,而側目者扼之,謂會疏冢宰趙南星羅入黨案,然雲闾夏允彜幸存,錄實辯之。

    所以錢繼登撰志銘有附珰者,必非削奪者也。

    削奪者而附珰乎初哉?亦付之他年公論而巳之句。

    相堯,壬午舉孝廉,以母倪孺人年老,陳情終養。

    督撫為之申請,不赴公車。

    孝廉終養自堯始。

    所著詩文甚富。

    子兆清,巳未成進士。

     馬上??,字雪稱,郡庠生,言坊行表:博學通經,試辄冠軍。

    屢入棘闱,數奇未遇,聚徒講學,從遊者百有餘人,一時稱為扶風縫帳雲。

    家世傳伏生、夏侯之業,??獨肄春秋,著麟題選暢,能發人所未發。

    史子俱有纂述,尤善詩,輯詩法火傳左右編行世。

    子壽榖,壬戌成進士。

     施博,字易修,号約庵,崇祯間庠生。

    少有遠志,不嗜進取。

    鼎革時,涉患難,習靜有得。

    後讀易至家人卦,複悟聖道不離倫常日用。

    啟迪學者,兼重知行,不拘一轍。

    順治辛卯,倡裡人為塑望會,以求教于四方高賢。

    有志斯道者,聞聲踵至。

    長安曹穆欣、容城孫夏峰從數千裡外馳書叩答。

    晚年學益純粹,弟子日進,升座講學,環聽者盈戶,多感奮有省。

    年七十四卒。

    □□姚江淵源及語錄講義若幹卷。

     曹之琏子仲玉,庠生,博古力學,品誼端方。

    舉德行,授徒數十年,及門之士多有聲黉序間。

    所著有格言諸書行世。

     孫鐘瑞字子麟,幼以友讓稱。

    甲申後,杜門石隐,閱傳習錄,知事心之要在萌處着力。

    精探濂洛淵源,以主靜為宗。

    偏抄先儒語錄,寒暑不辍。

    律身嚴,擇交慎,誘迪後進,娓娓不倦,以故生徒日益進。

    乙巳歲饑,竭力捐賬,全活頗衆。

    寡姝一揆,守貞志寂,為建參同庵,以訓迪玉成之。

    凡贍祭、周困、恤喪之類,不勝殚述。

    殁前數日作辭世詩,自祭文,屏絕醫藥,怡然而逝,殆所謂得全而歸者欤?所著有聖學大成、可人集、易學心符等行世。

     屠焯,字昭仲,邑生,有聲黉序間。

    康熙壬子鄉試,為典試沈功荃所賞扳業領解,以表中一字之嫌,棄勿舉,士論惜之。

    所著有四書大義、周易大義、黉圖考等書,藏于家。

     嚴觀,字質人,郡生,壬子掄貢。

    性孝友,積學王文,久困棘闱。

    按院王公元曦按禾特舉優行,旌額日,士林其式。

    所著有禹貢輯要、醒庵偶抄等書。

     徐彬,字忠可,嘉與明經世居秀水,太仆世淳第三子。

    世淳守随州,闖賊破随,罵賊死,仲子肇梁抱父屍以殉。

    彬恸父死忠,兄死孝,遂絕意進取。

    斤所居建大仆忠烈祠,著書談道于其中。

    尚論古今理亂,搜考阨塞要害,河漕兵食之類。

    兼治岐黃。

    從雲間李自材、江右喻嘉言遊,盡得其傳。

    著有原治初編、金匮要略等書行世。

    事繼母以孝聞,撫兄子,捐祭田,建義塾,讓□舅氏,析産内弟,鄉黉稱其行誼雲。

    子煜,國學生。

    煌,太學生,丞上海,以廉能課最,補令新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