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縣志卷三
關燈
小
中
大
河津縣志卷三目錄
田賦志:土田稅糧、總數散數,屯田、總數散數加增、戶口、本折起運、四部舊額,節年裁解,覃買造解。
額外解。
存留、十年審編、鹽引、解司雜項不載全書。
物産。
河津縣志卷三 田賦志 夫國用繋賦,賦繁田,自昔志之矣。
乃戶口物産之所生,稅糧課程之所貢,計其禮約,或時事不齊,而度支有恒準焉,此政孝之本也。
爰志田賦。
明季寇亂兵興,土田頻壞于河沙,人戶漸凋于苛泒,荒歉疊經,公私俱病也。
本朝底定,始獲安堵,三十年間,生養休息,而尚未仍其。
舊所藉司民牧者加之意焉。
土田稅糧總數 原額民田:共地四千八百一十一頃二十六畝三分,入庫一毫。
夏秋稅糧,共征糧三萬六百六十七石五鬥九升一合五勺一抄三圭,俱系折色坐價不等,并絲、絹、馬、草共派銀二萬二千三百七十二兩一錢九理一毫七絲一忽一微二纖。
地畝九厘銀四千三百三十兩三分六厘七毫,驿帖銀二千三百五十一兩六錢二分七厘,通共銀二萬九千五十三兩七錢七分二厘八毫七絲一忽一微二纖。
田糧散數。
上等民水地五十三頃五十二畝五分七厘八毫,每畝征糧一鬥五合,共糧五百六十二石二升六勺九抄,每石折銀七錢二分九厘五毫三忽二微九纖八沙八塵,該銀四百九兩九錢九分厘九毫四絲七忽三微。
地畝九厘,每畝征銀八厘九毫九絲九忽七微九纖六塵四渺,該銀四十八兩一錢七分二厘一毫一忽三微八纖。
站銀每石派銀七分六厘六毫八絲一忽一微七纖六沙六塵,該銀四十三兩九分六厘四毫七忽七微三纖。
三項,共銀五百一兩二錢六分四厘四毫五絲六忽四微一纖。
中等民平地二千七百三十六頃九十七畝九分□厘六毫,每畝征糧八十,共糧二萬千八百十五石八鬥三升八合八抄,每石折銀七錢二分九厘五毫三忽二微九纖八沙八塵,該銀一萬五千九百七十三兩八分六厘一毫八忽九微一纖。
地畝九厘,每畝征銀八厘九毫九絲九忽七微九纖六塵四渺,該銀二千四百六十三兩二錢二分四厘四毫八絲二忽六微。
站銀每石派銀七分六厘六毫八絲一忽一微七纖六沙五塵,該銀一千六百七十八兩九錢九分八厘六毫二絲四忽四微三纖三項,其銀二萬一百一十五兩三錢九厘二毫一絲五忽九微四纖。
中次等民坡地一千三百八頃七十九畝八分二厘七毫,每畝征糧四升二合六勺,共糧五千五百七十五石四鬥八升七勺四抄三圭,每石折銀七錢二分九厘五毫三忽二微九纖八沙八塵,該銀四千六十七兩三錢二分九厘四毫六絲八忽。
地畝九厘,每畝征銀八厘九毫九絲九忽七微九纖六塵四渺,該銀一千一百七十七兩八錢九分一厘二絲七忽九微五纖。
站□每石派銀七分六厘六毫八絲一忽一微七纖六沙六塵,該銀四百二十七兩五錢三分四厘三毫八絲八忽二微七纖。
三項共銀五千六百七十二兩七錢五分四厘八毫八絲四忽二微二纖。
下等民沙地三十一頃,每畝征糧三升七合,共糧一百一十四石七鬥,每石折銀七錢二分九厘五毫三忽二微九纖八沙八塵,該銀八十三兩六錢七分四厘二絲八忽二微七纖。
地畝九厘,每畝微銀八厘九毫九絲九忽七微九纖六塵四渺,該銀二十七兩八錢九分九厘三毫五絲九忽八纖。
站銀每石派銀七分六厘六毫八絲一忽一微七纖六沙五塵,該銀八兩七錢九分五厘三毫三絲九微四纖。
三項共銀一百二十兩三錢六分八厘七毫絲八忽三微九纖。
下次等民鹹地六百八十頃九十六畝,每畝征糧三升七合,共糧二千五百一十九石五鬥五升二合,每石折銀七錢二分九厘五毫三忽二微九纖八沙八塵,該銀一千八百三十八兩二分三厘六毫一絲八忽五微四纖。
地畝九厘,每畝征銀八厘九毫九絲九忽七微九纖六塵四渺,該銀六百一十二兩八錢四分九厘七毫二絲八忽九微九纖。
站銀每石派銀七分六厘六毫八
額外解。
存留、十年審編、鹽引、解司雜項不載全書。
物産。
河津縣志卷三 田賦志 夫國用繋賦,賦繁田,自昔志之矣。
乃戶口物産之所生,稅糧課程之所貢,計其禮約,或時事不齊,而度支有恒準焉,此政孝之本也。
爰志田賦。
明季寇亂兵興,土田頻壞于河沙,人戶漸凋于苛泒,荒歉疊經,公私俱病也。
本朝底定,始獲安堵,三十年間,生養休息,而尚未仍其。
舊所藉司民牧者加之意焉。
土田稅糧總數 原額民田:共地四千八百一十一頃二十六畝三分,入庫一毫。
夏秋稅糧,共征糧三萬六百六十七石五鬥九升一合五勺一抄三圭,俱系折色坐價不等,并絲、絹、馬、草共派銀二萬二千三百七十二兩一錢九理一毫七絲一忽一微二纖。
地畝九厘銀四千三百三十兩三分六厘七毫,驿帖銀二千三百五十一兩六錢二分七厘,通共銀二萬九千五十三兩七錢七分二厘八毫七絲一忽一微二纖。
田糧散數。
上等民水地五十三頃五十二畝五分七厘八毫,每畝征糧一鬥五合,共糧五百六十二石二升六勺九抄,每石折銀七錢二分九厘五毫三忽二微九纖八沙八塵,該銀四百九兩九錢九分厘九毫四絲七忽三微。
地畝九厘,每畝征銀八厘九毫九絲九忽七微九纖六塵四渺,該銀四十八兩一錢七分二厘一毫一忽三微八纖。
站銀每石派銀七分六厘六毫八絲一忽一微七纖六沙六塵,該銀四十三兩九分六厘四毫七忽七微三纖。
三項,共銀五百一兩二錢六分四厘四毫五絲六忽四微一纖。
中等民平地二千七百三十六頃九十七畝九分□厘六毫,每畝征糧八十,共糧二萬千八百十五石八鬥三升八合八抄,每石折銀七錢二分九厘五毫三忽二微九纖八沙八塵,該銀一萬五千九百七十三兩八分六厘一毫八忽九微一纖。
地畝九厘,每畝征銀八厘九毫九絲九忽七微九纖六塵四渺,該銀二千四百六十三兩二錢二分四厘四毫八絲二忽六微。
站銀每石派銀七分六厘六毫八絲一忽一微七纖六沙五塵,該銀一千六百七十八兩九錢九分八厘六毫二絲四忽四微三纖三項,其銀二萬一百一十五兩三錢九厘二毫一絲五忽九微四纖。
中次等民坡地一千三百八頃七十九畝八分二厘七毫,每畝征糧四升二合六勺,共糧五千五百七十五石四鬥八升七勺四抄三圭,每石折銀七錢二分九厘五毫三忽二微九纖八沙八塵,該銀四千六十七兩三錢二分九厘四毫六絲八忽。
地畝九厘,每畝征銀八厘九毫九絲九忽七微九纖六塵四渺,該銀一千一百七十七兩八錢九分一厘二絲七忽九微五纖。
站□每石派銀七分六厘六毫八絲一忽一微七纖六沙六塵,該銀四百二十七兩五錢三分四厘三毫八絲八忽二微七纖。
三項共銀五千六百七十二兩七錢五分四厘八毫八絲四忽二微二纖。
下等民沙地三十一頃,每畝征糧三升七合,共糧一百一十四石七鬥,每石折銀七錢二分九厘五毫三忽二微九纖八沙八塵,該銀八十三兩六錢七分四厘二絲八忽二微七纖。
地畝九厘,每畝微銀八厘九毫九絲九忽七微九纖六塵四渺,該銀二十七兩八錢九分九厘三毫五絲九忽八纖。
站銀每石派銀七分六厘六毫八絲一忽一微七纖六沙五塵,該銀八兩七錢九分五厘三毫三絲九微四纖。
三項共銀一百二十兩三錢六分八厘七毫絲八忽三微九纖。
下次等民鹹地六百八十頃九十六畝,每畝征糧三升七合,共糧二千五百一十九石五鬥五升二合,每石折銀七錢二分九厘五毫三忽二微九纖八沙八塵,該銀一千八百三十八兩二分三厘六毫一絲八忽五微四纖。
地畝九厘,每畝征銀八厘九毫九絲九忽七微九纖六塵四渺,該銀六百一十二兩八錢四分九厘七毫二絲八忽九微九纖。
站銀每石派銀七分六厘六毫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