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津縣志卷一
關燈
小
中
大
河津縣志卷一目錄
輿地志
星野
沿革
疆域
形勝
縣治八景
龍門八景
風俗
山川泉源附
陵墓
津市
坊裡
河津縣志卷一
輿地志
一邑之地,分州畫野,雖止一區,而其星野沿革,疆域風俗、山川陵墓、津市坊裡,凡麗于天,附于地者,有源委焉。
自秦置郡縣,曆代相因,禹貞肇州,周禮辨土衡,職方掌故以歸地官、度支,可勿井井欤?爰志輿地,所為上映躔緯,襟帶河山,俯仰形勝,審辨風物,有不必按圖而宛然在目者,此其指掌也巳。
星野 按天文志:河東入張一度。
唐志:河東道,古冀州域,實沈大梁之分。
寰宇志:平陽,觜參之次,河津屬平陽西南隅,其在參、井之間與。
沿革 按河津縣,古耿地,在唐、虞、夏為甸服,至商祖乙自相遷此,為王都,凡七王。
書雲:五遷厥邦,此其一也。
周初為侯國。
春秋時,晉獻公滅耿,以為趙夙采邑。
戰國屬□泰直處□□河東郡。
西漢因之,新莽天鳳元年,周。
為延平。
東漢複為皮氏。
魏、晉分屬平陽。
後魏太平真君七年,武帝巡狩至此,攺皮氏為龍門,并置龍門郡以統之。
隋開皇二年,郡廢,以其縣屬绛州,十六年,割屬蒲州。
唐武德二年,屬泰州。
貞觀十七年,州廢,複屬绛州。
宋太平興國七年,統于河中節度使。
正和元年,割屬河中府。
宣和二年,攺龍門為河津縣,仍屬河中府。
金興定元年,隸榮州,複屬河中府。
舊縣圯于汾水,今廢趾尚存。
皇慶初,移于西北一裡,今縣是也。
明洪武元年,攺河中府為蒲州河津縣,隸馬,編戶三十六裡。
本朝因之,攺編戶一十八裡。
外都耿七王,舊志本錄,今志于後。
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
自耿遷殷作盤庚三篇即今河南偃師。
疆域 按縣治東至稷山界二十五裡,西至韓城界二十五裡,南至萬泉界四十裡,北至鄉甯界三十五裡,東南□開喜一百二十裡,西南至榮河界四十裡,東北至太平縣一百五十裡,西北至吉州一百八十裡,至治□州二百裡,至平陽府二百四十裡,至省城九百裡,至三北京二千裡。
縣境東西四十裡,南北七十裡,幅損一百八十裡,疆域定矣。
形勝 按縣舊形紫金,北鎮,峨嶺南橫,襟帶河、汾,控連雍、豫,左姑射,右韓、梁,麗秀雄深,一方之勝概也。
近觏縣治,背高阜,形如卧麟,首趾俱全,為邑之倚。
南岩中峰北向如鳳首,左右稍後若兩翅,有騰躍奮起之象,正與北岡對拱。
西嶺自北發?而南,回首東顧,即虎山也。
東南自黃村起,曲轉一岡,與卧麟山接連,如伏龍然。
岡内有一土龜,伏于治東,後麟前鳳,左龍右虎,四靈畢至,誠所謂地之靈者也。
以是知殷?都會,真有所據。
曆代挺生,聖賢英傑,誠不偶雲。
縣治八景 禹門疊浪 禹門即三汲浪,大河懸流,高碛噴雪,雲水相涵,足為炙下奇觀。
故事三秦記:魚龍變化即此。
今龍門祠宇處,乃其下流。
汾水呈沙 汾水千裡,東來至此,西北大河,沙城之南,□□還留洗浴,□日雲漢昭四,□如素練,故雲呈波。
百底春妍 城東至百底村,名紅蓼灘,又名射□灘,□薛仁貴射鴈之所。
春和之時,青茵遍野,□柳橫是,桃杏繞川,流霞遠望。
午□秋霁 縣東比山麓下,水村清潤,椒柿林叢,暮秋紅葉蒲川,□氣晴霁,舒目殊爽。
雲中煙寺 龍門左扉,山項有塔,高出雲外,晨昏多炯霞,橫帶層封,山隐寺出,仰睹如在空中。
峪□清泉 比山瓜峪、西硙,俱有清流瀑沸,響徹林落,雲溪澗道,誠閑人寄傲恣況處也。
故薛文清公于西硙故鎮,俱有篇詠,□紀其勝。
平原夕照 平原在汾水南峨嵋嶺畔。
其地高平曠衍,山勢萦回,又清宅裡實箤其下。
文岡陳先生題其岡曰萃秀峰。
日暮夕陽返照,日凝山紫,綠樹舟崖,曆曆可玩。
疏屬晴岚 考古疏屬,欹枕汾流,文中栖隐,鼓琴其上。
且山在汀沚之旁,清光相映,風塵罕到。
兼雨霁
自秦置郡縣,曆代相因,禹貞肇州,周禮辨土衡,職方掌故以歸地官、度支,可勿井井欤?爰志輿地,所為上映躔緯,襟帶河山,俯仰形勝,審辨風物,有不必按圖而宛然在目者,此其指掌也巳。
星野 按天文志:河東入張一度。
唐志:河東道,古冀州域,實沈大梁之分。
寰宇志:平陽,觜參之次,河津屬平陽西南隅,其在參、井之間與。
沿革 按河津縣,古耿地,在唐、虞、夏為甸服,至商祖乙自相遷此,為王都,凡七王。
書雲:五遷厥邦,此其一也。
周初為侯國。
春秋時,晉獻公滅耿,以為趙夙采邑。
戰國屬□泰直處□□河東郡。
西漢因之,新莽天鳳元年,周。
為延平。
東漢複為皮氏。
魏、晉分屬平陽。
後魏太平真君七年,武帝巡狩至此,攺皮氏為龍門,并置龍門郡以統之。
隋開皇二年,郡廢,以其縣屬绛州,十六年,割屬蒲州。
唐武德二年,屬泰州。
貞觀十七年,州廢,複屬绛州。
宋太平興國七年,統于河中節度使。
正和元年,割屬河中府。
宣和二年,攺龍門為河津縣,仍屬河中府。
金興定元年,隸榮州,複屬河中府。
舊縣圯于汾水,今廢趾尚存。
皇慶初,移于西北一裡,今縣是也。
明洪武元年,攺河中府為蒲州河津縣,隸馬,編戶三十六裡。
本朝因之,攺編戶一十八裡。
外都耿七王,舊志本錄,今志于後。
祖乙、祖辛、沃甲、祖丁、南庚、陽甲、盤庚。
自耿遷殷作盤庚三篇即今河南偃師。
疆域 按縣治東至稷山界二十五裡,西至韓城界二十五裡,南至萬泉界四十裡,北至鄉甯界三十五裡,東南□開喜一百二十裡,西南至榮河界四十裡,東北至太平縣一百五十裡,西北至吉州一百八十裡,至治□州二百裡,至平陽府二百四十裡,至省城九百裡,至三北京二千裡。
縣境東西四十裡,南北七十裡,幅損一百八十裡,疆域定矣。
形勝 按縣舊形紫金,北鎮,峨嶺南橫,襟帶河、汾,控連雍、豫,左姑射,右韓、梁,麗秀雄深,一方之勝概也。
近觏縣治,背高阜,形如卧麟,首趾俱全,為邑之倚。
南岩中峰北向如鳳首,左右稍後若兩翅,有騰躍奮起之象,正與北岡對拱。
西嶺自北發?而南,回首東顧,即虎山也。
東南自黃村起,曲轉一岡,與卧麟山接連,如伏龍然。
岡内有一土龜,伏于治東,後麟前鳳,左龍右虎,四靈畢至,誠所謂地之靈者也。
以是知殷?都會,真有所據。
曆代挺生,聖賢英傑,誠不偶雲。
縣治八景 禹門疊浪 禹門即三汲浪,大河懸流,高碛噴雪,雲水相涵,足為炙下奇觀。
故事三秦記:魚龍變化即此。
今龍門祠宇處,乃其下流。
汾水呈沙 汾水千裡,東來至此,西北大河,沙城之南,□□還留洗浴,□日雲漢昭四,□如素練,故雲呈波。
百底春妍 城東至百底村,名紅蓼灘,又名射□灘,□薛仁貴射鴈之所。
春和之時,青茵遍野,□柳橫是,桃杏繞川,流霞遠望。
午□秋霁 縣東比山麓下,水村清潤,椒柿林叢,暮秋紅葉蒲川,□氣晴霁,舒目殊爽。
雲中煙寺 龍門左扉,山項有塔,高出雲外,晨昏多炯霞,橫帶層封,山隐寺出,仰睹如在空中。
峪□清泉 比山瓜峪、西硙,俱有清流瀑沸,響徹林落,雲溪澗道,誠閑人寄傲恣況處也。
故薛文清公于西硙故鎮,俱有篇詠,□紀其勝。
平原夕照 平原在汾水南峨嵋嶺畔。
其地高平曠衍,山勢萦回,又清宅裡實箤其下。
文岡陳先生題其岡曰萃秀峰。
日暮夕陽返照,日凝山紫,綠樹舟崖,曆曆可玩。
疏屬晴岚 考古疏屬,欹枕汾流,文中栖隐,鼓琴其上。
且山在汀沚之旁,清光相映,風塵罕到。
兼雨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