臯蘭縣志卷二十
關燈
小
中
大
。
一日,登座說法,忽大哭而下。
候诘其故,曰:僧母即世矣。
即日辭歸。
後使至,果如其言。
預知死期,自以七言一絕贊其像。
華嚴僧莫知其所自來。
栖五泉千佛閣閣山徑陡仄,寺僧莫肯居,故僧得栖之。
持誦華嚴經,每晨乞食近山人家。
月餘,山下無僧迹,共往視之,則入滅久矣,瘗閣側山罅中。
自是閣無居者,而鐘鼓晨夕自鳴。
寺僧大懼。
邑生為作小梵冊,書華嚴經一部,瘗罅中,立石镌大方廣佛華嚴經七字,鐘鼓遂不複鳴。
方伎 明 武敏字志學,少孤能自立,業醫以資母養,不遠千裡,求教名醫,活人甚衆,不責其報。
從鄉士夫遊,講明書史,學詩善琴,蘭之善醫者,多出于其門。
國朝 楊星海以字行,根抵内經,其術宗仲景。
嘗言:景嶽易六味、八味為左歸右歸,施之太虛,固神效少實,久服必有壅滞之患,無丹澤之妙運也。
醫家皆信其言。
滕祖周邃于醫學,方多明效,暇則焚香誦讀,至老猶勤。
卒年七十有餘。
分據 南涼,秃發烏孤都張掖,謂之南涼。
注蘭州與乞伏國仁分據,定樂,在其東。
秃發烏孤,河西鮮卑人。
嗣位,呂光封廣武縣候。
晉安帝隆安元年,自稱大都督、大将軍、大單于、西平王,赦其境内,年号太初。
耀兵廣武,攻克金城。
烏孤自稱武威王,後三歲,徙于樂都。
烏孤從容謂其群下曰:隴右區區數郡地耳,因其兵亂,分裂遂至十餘。
乾歸擅命河南,叚業阻兵張掖,雪氏假息,偷據姑藏。
吾藉父兄遺烈,思廓清西夏,兼弱攻昧,三者何先?楊統進曰:乾歸本我所部,終必歸服。
叚業儒生,才非經世,權臣擅命,制不由巳,千裡伐人,糧運懸絕,且與我鄰好,許以分災共患,秉其危弊,非義舉也。
呂光衰老,二子纂、宏,雖頗有文武,而内相猜忌,若天威。
臨之,必應鋒瓦解。
宜遣車騎鎮浩浩鎮北據廉川,乘虛疊出,多方以誤之,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纂疲于奔命,人不能安其農業,不出二年,可以坐定。
姑藏二寇,不待兵戈,可以服矣。
孤然之,遂陰為并吞之志。
西秦 乞伏國仁都定樂,後遷金城,謂之西秦。
注:定樂,蘭州東境。
金城、河州, 乞伏國仁,隴西人也,分部内為十一郡,築勇士城以都之。
國仁死,弟乾歸統事,自置為河南王,改年太初,遷于金城,城門自壞,乾歸惡之,遷于苑川,又奔枹罕,遂降姚興川。
乾歸乃稱秦王,号年更始。
秃發烏孤遣使來結和親,使乞伏益州攻克枝陽、鹯武、允吾三城,俘獲萬餘人而還。
乾歸所居南景門崩,惡之,遂遷于苑川。
西秦 薛舉,金城人。
容貌魁岸,武敢善射,殖産巨萬,好結納邊豪為長雄。
隋大業末,任金城府校尉。
會歲兇,隴西盜起,金城令郝瑗将讨賊,募兵數千,檄舉将,始授甲,大會置酒。
舉與子仁杲及其黨劫瑗于坐,矯捕反者,即起兵,囚郡縣官,發粟以赈貧乏,自号西秦霸王。
隋将皇甫绾兵萬人屯枹罕,舉以精兵二千襲之,遇于赤岸,大風且澍,逆舉陣,绾不擊。
俄反風,舉介騎先,衆乘之,绾陳大潰,進陷枹罕。
不阕旬,盡有隴西地,衆十三萬。
十三年,僭帝号于蘭州。
子仁杲克秦州,舉往都之。
會高祖入關,遂留攻扶風。
秦王擊破之,斬首數十級,逐北至隴還。
舉畏王,遂逾隴走,問其下曰:古有降天子乎?僞黃門侍即褚亮曰:昔趙佗以南粵歸漢,蜀劉禅亦仕晉。
近世蕭琮,其家令從。
轉禍為福,當有之。
衛尉卿郝瑗曰:亮之言非也。
夫戰固有勝負,豈可一不勝便為亡國計乎?舉亦悔其言,乃曰:聊試公等。
即厚賜瑗,以為謀主。
武德元年,豐州總管張長??擊羅?,舉悉兵授之,屯析墌,以軍掠岐、豳,秦王禦之,長史劉文靜、殷開山觀兵于高墌,恃衆不設備,舉兵掩其後,遂大敗,死者十六。
郝瑗謀曰:今唐新破,将卒禽俘,人心搖矣,可乘勝直趨長安。
舉然之,方行而病,召巫占視,言唐兵為崇,舉惡之。
未幾死,仁杲代立,僞谥舉武皇帝,未葬而仁杲滅。
轶事 宋元豐六年,下人數十萬分道入寇蘭州。
中丞劉摯言:西河經略使李憲貪功生事,一出欺罔,避興、靈會師之期,頓兵以城蘭州,遺患至今。
诏貶憲為熙河安撫經略都總官。
徽宗政和五年,童貫遣西河經略使劉法将步騎十五萬出湟州,秦鳳經略使劉仲武将兵五萬出會州。
貫以中軍駐蘭州,為西路聲援 明洪武十四年改封。
肅王于平涼。
三十二年,遣曹國公李景隆移駐蘭州,我朝核編地丁。
今隸更名聽 秦州民張源言鞏昌。
臨洮民輸糧甘州道遠,請改輸。
蘭縣。
肅靜王真淤肅,恭王子也,封世子,先恭王十八年,追封,贈,谥曰靖。
靖王博雅好文,善為詩,調高古,有盛。
一日,登座說法,忽大哭而下。
候诘其故,曰:僧母即世矣。
即日辭歸。
後使至,果如其言。
預知死期,自以七言一絕贊其像。
華嚴僧莫知其所自來。
栖五泉千佛閣閣山徑陡仄,寺僧莫肯居,故僧得栖之。
持誦華嚴經,每晨乞食近山人家。
月餘,山下無僧迹,共往視之,則入滅久矣,瘗閣側山罅中。
自是閣無居者,而鐘鼓晨夕自鳴。
寺僧大懼。
邑生為作小梵冊,書華嚴經一部,瘗罅中,立石镌大方廣佛華嚴經七字,鐘鼓遂不複鳴。
方伎 明 武敏字志學,少孤能自立,業醫以資母養,不遠千裡,求教名醫,活人甚衆,不責其報。
從鄉士夫遊,講明書史,學詩善琴,蘭之善醫者,多出于其門。
國朝 楊星海以字行,根抵内經,其術宗仲景。
嘗言:景嶽易六味、八味為左歸右歸,施之太虛,固神效少實,久服必有壅滞之患,無丹澤之妙運也。
醫家皆信其言。
滕祖周邃于醫學,方多明效,暇則焚香誦讀,至老猶勤。
卒年七十有餘。
分據 南涼,秃發烏孤都張掖,謂之南涼。
注蘭州與乞伏國仁分據,定樂,在其東。
秃發烏孤,河西鮮卑人。
嗣位,呂光封廣武縣候。
晉安帝隆安元年,自稱大都督、大将軍、大單于、西平王,赦其境内,年号太初。
耀兵廣武,攻克金城。
烏孤自稱武威王,後三歲,徙于樂都。
烏孤從容謂其群下曰:隴右區區數郡地耳,因其兵亂,分裂遂至十餘。
乾歸擅命河南,叚業阻兵張掖,雪氏假息,偷據姑藏。
吾藉父兄遺烈,思廓清西夏,兼弱攻昧,三者何先?楊統進曰:乾歸本我所部,終必歸服。
叚業儒生,才非經世,權臣擅命,制不由巳,千裡伐人,糧運懸絕,且與我鄰好,許以分災共患,秉其危弊,非義舉也。
呂光衰老,二子纂、宏,雖頗有文武,而内相猜忌,若天威。
臨之,必應鋒瓦解。
宜遣車騎鎮浩浩鎮北據廉川,乘虛疊出,多方以誤之,救右則擊其左,救左則擊其右,使纂疲于奔命,人不能安其農業,不出二年,可以坐定。
姑藏二寇,不待兵戈,可以服矣。
孤然之,遂陰為并吞之志。
西秦 乞伏國仁都定樂,後遷金城,謂之西秦。
注:定樂,蘭州東境。
金城、河州, 乞伏國仁,隴西人也,分部内為十一郡,築勇士城以都之。
國仁死,弟乾歸統事,自置為河南王,改年太初,遷于金城,城門自壞,乾歸惡之,遷于苑川,又奔枹罕,遂降姚興川。
乾歸乃稱秦王,号年更始。
秃發烏孤遣使來結和親,使乞伏益州攻克枝陽、鹯武、允吾三城,俘獲萬餘人而還。
乾歸所居南景門崩,惡之,遂遷于苑川。
西秦 薛舉,金城人。
容貌魁岸,武敢善射,殖産巨萬,好結納邊豪為長雄。
隋大業末,任金城府校尉。
會歲兇,隴西盜起,金城令郝瑗将讨賊,募兵數千,檄舉将,始授甲,大會置酒。
舉與子仁杲及其黨劫瑗于坐,矯捕反者,即起兵,囚郡縣官,發粟以赈貧乏,自号西秦霸王。
隋将皇甫绾兵萬人屯枹罕,舉以精兵二千襲之,遇于赤岸,大風且澍,逆舉陣,绾不擊。
俄反風,舉介騎先,衆乘之,绾陳大潰,進陷枹罕。
不阕旬,盡有隴西地,衆十三萬。
十三年,僭帝号于蘭州。
子仁杲克秦州,舉往都之。
會高祖入關,遂留攻扶風。
秦王擊破之,斬首數十級,逐北至隴還。
舉畏王,遂逾隴走,問其下曰:古有降天子乎?僞黃門侍即褚亮曰:昔趙佗以南粵歸漢,蜀劉禅亦仕晉。
近世蕭琮,其家令從。
轉禍為福,當有之。
衛尉卿郝瑗曰:亮之言非也。
夫戰固有勝負,豈可一不勝便為亡國計乎?舉亦悔其言,乃曰:聊試公等。
即厚賜瑗,以為謀主。
武德元年,豐州總管張長??擊羅?,舉悉兵授之,屯析墌,以軍掠岐、豳,秦王禦之,長史劉文靜、殷開山觀兵于高墌,恃衆不設備,舉兵掩其後,遂大敗,死者十六。
郝瑗謀曰:今唐新破,将卒禽俘,人心搖矣,可乘勝直趨長安。
舉然之,方行而病,召巫占視,言唐兵為崇,舉惡之。
未幾死,仁杲代立,僞谥舉武皇帝,未葬而仁杲滅。
轶事 宋元豐六年,下人數十萬分道入寇蘭州。
中丞劉摯言:西河經略使李憲貪功生事,一出欺罔,避興、靈會師之期,頓兵以城蘭州,遺患至今。
诏貶憲為熙河安撫經略都總官。
徽宗政和五年,童貫遣西河經略使劉法将步騎十五萬出湟州,秦鳳經略使劉仲武将兵五萬出會州。
貫以中軍駐蘭州,為西路聲援 明洪武十四年改封。
肅王于平涼。
三十二年,遣曹國公李景隆移駐蘭州,我朝核編地丁。
今隸更名聽 秦州民張源言鞏昌。
臨洮民輸糧甘州道遠,請改輸。
蘭縣。
肅靜王真淤肅,恭王子也,封世子,先恭王十八年,追封,贈,谥曰靖。
靖王博雅好文,善為詩,調高古,有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