臯蘭縣志卷十八
關燈
小
中
大
雍正八年所費二千九百餘兩,餘乃損銀一千兩,布政司徐三百兩,按察司齊二百兩,臨洮道吳一千兩,餘則監收同知馮慶曾設法捐造。
至于增置四舟,添索一百丈,以及修改馬頭諸費,請動帑銀,伏蒙聖恩俱報可。
是役興工于六月十六日巳卯,竣工于八月初十日辛未。
恐後人不知木樁之應三年一易,或妄議減舟,惜小費而緻大費也。
爰曆叙重建仿古複舊緣由,書而镵之于石。
大司馬孟公祠記 郝璧 國家宅中撫夏,底定寰區,聲教覃敷,凡向風受朔,岡敢有越厥志。
制府孟大司馬,控握三秦,德威交著,化經四祀,一以休養滋息為主。
會酒泉、張掖間,回逆生心,恃其族類殷繁,弄兵潢池,兩河岌岌告變。
公曰:此屬小醜憑陵,執迷好詐,何足辱我斧锧。
然芟莠非難,慮傷嘉種。
姑以檄谕。
前之弗從,拔劍奪怒,乃簡車整旅,躬率旌旗而西。
時征鼓臨臨,先聲沮震,雷馳飚舉,熊虎發揚,鋪敦屢捷之餘,逆衆摧箨驚風,焚舟宵遁。
幾何時而渠魁就剪,半壁廓清。
征諸吏策所傳,功成不世,即晉文入蔡之師營。
平屯田之舉,未遑多讓也。
蘭地喉囟沖要,先是狂族内連,窟陷盤踞者将盈月矣。
公駐節怃然,顧謂:冠氛雖惡,株蔓何辜?仳離者來之鞠之,家室散失者,珠環而鏡合之。
灑潤于焦,沛霖于槁。
紳衿老稚,扶攜匍匐而言田:吾侪蹇羅大憝,出入顱血山海中,公實活我。
迄今安宅,畋田猶然,生聚作息者,繄誰賜欤?藻芹未展,非所以抒塵悃也。
于是乎抔土鸠材,蔔基辟址,肖像迎慶,而崇德祠成。
群從郵征鄙言,以勒貞珉。
愚壁于役江幹,遙襲惠緬,冀我公殊勞懋業,彪炳雲霄,行膺秬卣茅臘,首繪麟圖,此瓣香弓地,甯足為公重耶?雖然,西陲延袤數千裡,緒棼勢逖,公蔥珩莅止,振旅雲旋,俾膜禮皈依之衆生肅慕而懾愚頑,一善也。
食汲問源,是謂重本。
自茲刲牲聚社,歌舞喜祥,仰恃明型,消愆釋憾,二善也。
高山景行,溯儀作範,異日有事茲土者,登堂展谒,亦步亦趨,福我颠瘠,三善也。
金城奕奕,爽籁馨聞,匹夫匹婦,靡不蟠結心臆,豈區區厘祝所能同日語哉?愚璧不辭媕十拜手而為之記,并系頌曰:天作紀綱,拓基神武。
爰誕英能,以維以輔。
于惟孟公,秦國獨柱。
顧彼窮兇,禍我西土。
指揮阚虎,捷如聲鼓。
渠惡立殲,遐迩安堵。
佥曰公庥,出我茶苦。
丹雘奂輪,載建柱礎。
獻藻奉觥,以伐歌舞。
赫赫蘭山,湯湯河浒。
圭瓒鼎鐘,鬯卣并舉。
珥筆作頌,質諸千古。
修建北山慈恩寺碑記 綽奇 蘭州之治,渡浮梁而北,有善聳而峙,昔有白塔禅院。
按碑考之,為明正統鎮守甘肅内監劉公所創建,後于萬曆壬辰,郡憲諸公所重修者,上塑地藏像,下建玉皇閣,蓋取易地天泰之義也。
又按形象言,北山居乾方,而黃河帶其下,南面臯蘭,列為屏幾,朝煙夕岚,倏忽萬狀,河流洄洑,波瀾滉漾,奔騰澎湃之勢,千裡為之曲折。
文心之取象詭異,莫過于此,蓋不殊乎韓之潮、蘇之海也。
故高塔建其上,聳入雲表,類文筆之點硯池馬是非少。
若通都大邑,精藍棋置,徒以點綴光景,求利益福田者,所可等量而齊觀矣。
餘于甲午秋八月,奉聖天子命,來撫是邑。
念此自充國開屯後,金城實為西陲重鎮,非務乎民義,不足以成富強之治,故日孳孳以勸墾種,練兵甲,興禮讓,美風俗為首務。
又間以暇登覽勝概,延訪民隐,定因革損益之規。
偶逾北山,陟其巅,下瞰城郭,見州治山環河繞,炊煙出屋瓦者萬家,廛居鱗次,商民輻辏,扼敦煌、酒泉諸郡。
此則總其樞紐,成一大都會而據其形勝者也。
但閱寺中廊庑不具,僧徒絕迹,且歎規制過隘,無以資巨麗觀,乃遽發願增其舊而新是圖。
更于塔院西創梵刹一區,而以慈恩顔其寺額。
又于山之東南建文昌宮、魁星閣及諸绀殿,回廊複道,已與都城相映帶。
又為浮屠合其尖,使之卓然特立,培護文峰,以期賢俊輩出,上為國光,豈獨誇禅林之盛,資遊覽之日而已哉。
更念僧無養膳,則香火為之不舉,而寺亦易傾,乃為之買地置磨,俾其歲有所入,以供伊蒲之馔,招僧居住,琅函碧磬,暮鼓晨鐘,皆足以發人猛醒,其于驚醒聾俗,蓋不無少補也。
餘因之而有所感矣。
古之聖人亦常言上帝後土鬼神之事,善惡禍福征報之端。
今之儒者往往惡其不經而斥之。
讵知世道有升降,風俗有同異?今不逮古,惟人心為然。
禮樂盡而刑書出,鞭撻窮而靈怪顯,是以險惡殘忍之人,有對刀??鼎镬而色不變者;一入鬼神之祠廟,則靡不毛豎骨礫,心悸口呿,以自相咒咀,欲忏其罪,思有以變計者。
是佛說地獄而淫邪熄迹。
彼冥頑不靈之人,惟佛氏演為像教,始足以震懾其隐微,而摻緻其死命也。
布金修寺之舉,其又烏容巳乎? 是役也,經始于丙申年,告成于壬寅歲,具述修寺之意,在培補文峰,以助王化,為敬鬼神而不失民義者勸。
重修孟公祠記 劉鶴鳴 太保忠毅公孟,諱喬芳,字心亭,直隸永平人,故甯夏督都國用公子也。
倜傥任俠。
庚午,太宗兵入關,挾策以進,奇其才,置之參軍,擢刑部少司冠,從征大陵、河、錦州、松、杏、甯遠,曆著戰功。
順治元年,甲申。
世祖章皇帝入關,讨李自成,公待帷幄,多所籌策。
自成敗竄關中,公帥師追之,由燕南下河北三郡,逾太行,出河東,旌旗所指,壺漿簟食,伏道郊迎。
五月之中,傳檄而定。
特命公總督三邊軍務。
時張獻忠據蜀,三年冬十月,遣總兵範蘇等計之,遂收龍安。
先是,武大定叛固原,箋殺甯夏巡撫,據之,賊衆逼鞏昌,公親統六師,遣馬甯血戰,解鞏昌之圍。
遣張勇、劉友元分剿臨洮諸處,殲厥巨魁,岷、洮、河三州皆複。
六年春正月,公親督攻甘州,斬首八千級。
丁國棟奔肅州,立土倫太為王子,據城固守。
複遣張勇、馬元圍肅州,斬馘五千級,土倫太、丁國棟皆伏誅,傳首三邊,河西悉平。
洎自總制川陜三邊,十載之中,搗除賊渠賀珍、王元等數十餘處,匡救水火,而使民登衽席者,公之力也。
至上屯田以資兵饷,減卒伍而節經費,撫脅從之流亡一十六萬有奇。
審三秦形勢,駐重兵于扼要之區。
蘭之士民,順治十一年甲午,建報功祠,塑像祀公于西關。
乾隆十八年,大中丞楊應琚修葺之,重建正屋三楹,東西兩庑六,二門一,左右角門二,東西耳房二,大門一,左右鋪面二,迤東便門一。
複據紳士以國初首先撫甘之中丞劉公鬥,中丞許公容,皆有公德于甘,請立牌以并祀。
祠内原塑傳、譚、羅三将軍像,此三将軍者,皆從公讨伐,有功于百姓者也。
按公同時有傳跨蟾為陝西提督。
金天觀記 許容 兩郭金天觀始建于有明永樂丙戌,重修于嘉靖壬子。
其地黃河萦帶于北,岡巒回互于西南。
明肅藩相度地形,營建道觀,缭垣三裡,重門闳敞,規制尊嚴。
中建雷祖殿,雷霆将吏、風伯雨師,左右列侍,前後殿宇,嚴嚴翼翼。
東有道院,西有環室。
其外則望仙之橋,五龍之沼,龍虎之壇,真宮之祠,羅列環繞。
想其時巍殿崇宮,丹楹繡棟,琅函金簡,道侶精修,自極一時之盛,曆今又幾及二百年矣。
當明季流冠蹂躏,兩河東西寺院多被焚毀,惟此觀巋然獨存,喬木數十章,幹霄蔽日,皆數百年物,未遭剪伐,若有神靈呵護之者。
餘撫甘之六載,雍正甲寅夏,以禱雨齊宿于觀中。
瞻禮之餘,周視廊庑,見荒榛敗瓦,楹桷傾頹,殊為慨然。
夫郡邑祀典,有壇??以祀風雲雷雨之神,誠欲感孚神明,俾雨賜時若,無兇荒旱潦之災,斯民享盈甯之慶他。
矧此觀近在會城西郊。
餘秉節斯土,觀廟貌之漸傾,思祈報之宜虔,因倡捐俸餘以修葺之。
鸠工庀材,易其蠹朽,補其廢缺,塗塈丹雘,始複舊觀。
曳櫎齊室,置贍田,招集羽流,以司焚掃。
惟冀兩河兆姓端其本,寬以居之,仁以行之,不苛察,不喜事,而能寓明作于惇大,以清靜為畫一,故保厘兼至,聲名洋溢,父老之所傳聞,兒童之所讴誦,城市禱祠,遐迩慕悅,未有如公之盛者也。
夫大德難名,至治有象。
觀于市而無擾,可以知公之守;觀于愛而畏法,可以知公之政;于野之生聚,可以知公之養;于士之丕變,可以知公之教;且于兵之訓練有方,可以知公之智而嚴也。
深仁厚澤,??縷不悉。
政成報最,上嘉乃懋績,飛灑宸翰,賜公堂額清慎勤三字,公可謂克副斯言矣。
況鹵北嚴疆,公??綏安攘,三載于茲,若而商旅,若而兵農,若而多士,若而萬民,即頌聲之載路,而謀永于萬年,征文于餘,勒之石馬。
餘素知公頗詳,爰珥筆摭實而為之記。
胡城蘭碑記 元展成 金湯設險,以固疆域,而蘭為省會要區,鎖鑰尤重。
自國朝移駐中丞于此,諸丞草創,城之舊制,北枕黃河,急湍奔流,虞有噬齧,尚甃以磚。
其東西南隅女牆萦缭,皆累土增高,巳非所以肅觀瞻,嚴備虞也。
我共沐神庥,大有頻書,詠歌樂歲,此則餘與各屬吏鼎聖宇之意雲爾。
工始于六月之戊辰,訖于十月之丁巳,爰記歲月于石。
巡撫巴錫碑記 李因笃 今上龍飛之十八載,大中丞巴公自陜東司藩,都憲西旅。
時張皇天讨,邊陲甫奠,兵燹之後,民氣未複。
惟公以柏府重臣,分陜出治,體聖天子西顧之心,而輯甯惠鮮,如保赤子,舉大河隴右隅喁延頸之衆,登于衽席之上,有幹有年,盈止甯止,不期月而成效睹焉。
正身率下,潔巳無私。
自鞏移蘭,數歲之中,民間一切行貨絲粒之費,無非出俸以平市價,興利剔弊,自朝至日中昃,惟恐不及。
往日陋規悉為民病者,榜于通衢,永杜其原。
事之便于民者,奏請而力行之,務實食其福而後巳。
尤加意學校,以培土為先。
自黉序榛蕪以來,氣式微而不振者,蔚然煥然,骎骎乎月異而歲不同焉。
恤商裕民,營屋戢兵,步禱而甘霖立應者舟四。
遇歲小歉,煮粥食貧,不可數計。
蓋公之為政也,識其大而皇上繼離禦宇,率作興事,以綏萬邦。
複轸念民依,偶有旱澇不虞,恐多失所。
畚鐘之役,又相其輕重緩急,以次舉行,蓋寓赈于工之良法也。
餘巡撫西秦,下車之始,臯蘭歲值小祲,及時役衆,以完城郭,計誠兩得,奏請曰俞,經營爰始。
蘭城四面百堵皆興,踵其舊而圖新焉,俾失業窮黎,鹹得就傭,以佐歲赈之所不逮。
北門砌磚,歲久殘缺,若者宜補,若者宜增,其三隅鹹??土以陶,一如城北。
計定,分屬有司,備物緻用惟良,趨事赴功惟勤,工務完。
固母縻帑金,丁壯更役疊興,以二旬為率,母後母或不均。
是役也,興于三年之二月,峻于六月,丹樓霞舉,粉堞霧列。
城畢之後,歲則有秋,阡陌繡錯,掩映如畫。
凡茲役夫,胥歸于亞旅疆理,以奄觀铚艾巳。
夫謹重門,康兆民,以揚天子休,餘所有事也,爰勒石以為之記。
會城記 劉于義 春秋舉事,雖時必書,重民力也。
惟以興築之役,寓赈恤之慈,斯善之善者焉。
甘肅地處極邊,形勝甲于西北,而蘭州局兩河之中,實為會城,蓋都府駐節之區,文武士庶商賈。
來往之所集,表裡山河,苞維井絡,素稱雄鎮。
顧其城修于康熙二十四年,日久傾圯。
乾隆元年四月,餘自肅來莅,巡視之下未暇。
舉行。
二年春,奉命入觐。
嗣後來莅者少司馬宗室濟齊德公,不數月陛任湖督,而去。
亦未暇舉行。
今禦史台靜海元公,特奉簡命來撫。
茲土,未到任之先,旱災傷麥,蘭民應赈者十五萬餘口,公即分别疏奏,除老弱不任工作者,俱行赈給外,其餘強壯每日用二三千名,每名給銀六分。
每二十日輪番更換,則闆築易就,農作無妨,而室家有贍。
由是百姓踴躍赴工,子來趨事。
而蘭州舊城,東西南三面俱系土垣,惟北面下臨黃河,雖用磚包,而石岸被水沖齧,年深傾圯,故城垣殘剝尤甚。
茲則北面堅築是基,舟加石堤為護,既巳永固無虞,而凡四面城垣女牆,悉起窯工,燒磚包裹,聿為壯觀。
是役興公于乾隆三年二月,逮五月中,餘遞以事至蘭,谯樓雉堞,煥然一新。
興築之役,寓赈恤之慈,于固圉保邦之中,得仁民愛物之道,宜乎功。
甚钜而效甚速也。
共用城磚三百八十萬八千八十八塊,土坯三百六十二萬五千九十六塊,瓦八萬二千葉,石條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八丈零,山石一千六十四萬零,石灰四百九十五萬七千七百九十三斤,大小木植一千三百一十根,漿米五十七石九鬥零。
木石泥各匠五萬二千二百三十工,民夫十二萬一千二百三十二工零,并詳志之,以備後人之觀覽焉。
慶祝宮記 劉于義 臣子敬君,幾可以将其悃忱者,未有不緻其嚴肅者也。
在内之臣,身依辇毂,就日瞻雲,稽首拜飏,山呼嵩祝,其觐光也易。
若乃秉節備藩,分符剖竹,以及奉使行役諸臣,近者數百裡,遠者或數千裡,雖翹首天威,而觀光無自,必藉行禮之地,以伸誠敬之忱。
此慶祝宮所建也。
各省會俱有建置,惟甘肅以軍務未遑,每恭逢萬壽聖誕,以及歲時令節,鹹齊集普照寺,列班行禮,無以肅觀瞻而杼嚴恪。
伏遇皇上嗣膺大寶,文教誕敷,西域獻琛,玉關清宴。
茲值禦史台靜海元公,巡撫來蘭,役車巳休,民大和會,藩省守臣鹹請從事。
于是命工庀材,審曲面勢,擇地于五柳莊,在本城西北,涓吉興工。
天清地泰,乾端坤倪,軒豁呈露。
倚黃流以聳巒殿,望金城而峙鳳阙。
祥煙馥郁,黃瓦鱗比;瑞彩紛披,朱軒鳥豉。
挹二儀之懸像,輸百爾之丹衷。
未央庭燎,恍若可見。
至于群工趨事,踴躍争先;庶士赴工,歡呼恐後,又征媚茲愛戴,無間于邊隅,而草木山川,悉形其環衛者也。
謹計慶祝宮正殿五間,東西朝房十八間,頭二門六間,拜庭牌。
坊、照牆等,共需材料工價銀五千一百四十六兩零,皆取資于曆年貯庫公捐動用,不擾民,不累官。
興工于乾隆三年三月,落成于是年八月。
餘遰以事在蘭,深幸前此軍需未罷之阙略,而今得躬逢其盛也,爰拜手稽首而恭記之。
八蠟廟記 陳經文 記有之:天子大蠟八,伊耆氏始為蠟。
蠟也者,索也,歲十一月合聚萬物而索享之也。
主先啬而祭司啬,祭百種而報啬也。
故周禮籥章掌土鼓、豳籥,國祭蠟則吹豳頌,擊土鼓,以息老物,凡
至于增置四舟,添索一百丈,以及修改馬頭諸費,請動帑銀,伏蒙聖恩俱報可。
是役興工于六月十六日巳卯,竣工于八月初十日辛未。
恐後人不知木樁之應三年一易,或妄議減舟,惜小費而緻大費也。
爰曆叙重建仿古複舊緣由,書而镵之于石。
大司馬孟公祠記 郝璧 國家宅中撫夏,底定寰區,聲教覃敷,凡向風受朔,岡敢有越厥志。
制府孟大司馬,控握三秦,德威交著,化經四祀,一以休養滋息為主。
會酒泉、張掖間,回逆生心,恃其族類殷繁,弄兵潢池,兩河岌岌告變。
公曰:此屬小醜憑陵,執迷好詐,何足辱我斧锧。
然芟莠非難,慮傷嘉種。
姑以檄谕。
前之弗從,拔劍奪怒,乃簡車整旅,躬率旌旗而西。
時征鼓臨臨,先聲沮震,雷馳飚舉,熊虎發揚,鋪敦屢捷之餘,逆衆摧箨驚風,焚舟宵遁。
幾何時而渠魁就剪,半壁廓清。
征諸吏策所傳,功成不世,即晉文入蔡之師營。
平屯田之舉,未遑多讓也。
蘭地喉囟沖要,先是狂族内連,窟陷盤踞者将盈月矣。
公駐節怃然,顧謂:冠氛雖惡,株蔓何辜?仳離者來之鞠之,家室散失者,珠環而鏡合之。
灑潤于焦,沛霖于槁。
紳衿老稚,扶攜匍匐而言田:吾侪蹇羅大憝,出入顱血山海中,公實活我。
迄今安宅,畋田猶然,生聚作息者,繄誰賜欤?藻芹未展,非所以抒塵悃也。
于是乎抔土鸠材,蔔基辟址,肖像迎慶,而崇德祠成。
群從郵征鄙言,以勒貞珉。
愚壁于役江幹,遙襲惠緬,冀我公殊勞懋業,彪炳雲霄,行膺秬卣茅臘,首繪麟圖,此瓣香弓地,甯足為公重耶?雖然,西陲延袤數千裡,緒棼勢逖,公蔥珩莅止,振旅雲旋,俾膜禮皈依之衆生肅慕而懾愚頑,一善也。
食汲問源,是謂重本。
自茲刲牲聚社,歌舞喜祥,仰恃明型,消愆釋憾,二善也。
高山景行,溯儀作範,異日有事茲土者,登堂展谒,亦步亦趨,福我颠瘠,三善也。
金城奕奕,爽籁馨聞,匹夫匹婦,靡不蟠結心臆,豈區區厘祝所能同日語哉?愚璧不辭媕十拜手而為之記,并系頌曰:天作紀綱,拓基神武。
爰誕英能,以維以輔。
于惟孟公,秦國獨柱。
顧彼窮兇,禍我西土。
指揮阚虎,捷如聲鼓。
渠惡立殲,遐迩安堵。
佥曰公庥,出我茶苦。
丹雘奂輪,載建柱礎。
獻藻奉觥,以伐歌舞。
赫赫蘭山,湯湯河浒。
圭瓒鼎鐘,鬯卣并舉。
珥筆作頌,質諸千古。
修建北山慈恩寺碑記 綽奇 蘭州之治,渡浮梁而北,有善聳而峙,昔有白塔禅院。
按碑考之,為明正統鎮守甘肅内監劉公所創建,後于萬曆壬辰,郡憲諸公所重修者,上塑地藏像,下建玉皇閣,蓋取易地天泰之義也。
又按形象言,北山居乾方,而黃河帶其下,南面臯蘭,列為屏幾,朝煙夕岚,倏忽萬狀,河流洄洑,波瀾滉漾,奔騰澎湃之勢,千裡為之曲折。
文心之取象詭異,莫過于此,蓋不殊乎韓之潮、蘇之海也。
故高塔建其上,聳入雲表,類文筆之點硯池馬是非少。
若通都大邑,精藍棋置,徒以點綴光景,求利益福田者,所可等量而齊觀矣。
餘于甲午秋八月,奉聖天子命,來撫是邑。
念此自充國開屯後,金城實為西陲重鎮,非務乎民義,不足以成富強之治,故日孳孳以勸墾種,練兵甲,興禮讓,美風俗為首務。
又間以暇登覽勝概,延訪民隐,定因革損益之規。
偶逾北山,陟其巅,下瞰城郭,見州治山環河繞,炊煙出屋瓦者萬家,廛居鱗次,商民輻辏,扼敦煌、酒泉諸郡。
此則總其樞紐,成一大都會而據其形勝者也。
但閱寺中廊庑不具,僧徒絕迹,且歎規制過隘,無以資巨麗觀,乃遽發願增其舊而新是圖。
更于塔院西創梵刹一區,而以慈恩顔其寺額。
又于山之東南建文昌宮、魁星閣及諸绀殿,回廊複道,已與都城相映帶。
又為浮屠合其尖,使之卓然特立,培護文峰,以期賢俊輩出,上為國光,豈獨誇禅林之盛,資遊覽之日而已哉。
更念僧無養膳,則香火為之不舉,而寺亦易傾,乃為之買地置磨,俾其歲有所入,以供伊蒲之馔,招僧居住,琅函碧磬,暮鼓晨鐘,皆足以發人猛醒,其于驚醒聾俗,蓋不無少補也。
餘因之而有所感矣。
古之聖人亦常言上帝後土鬼神之事,善惡禍福征報之端。
今之儒者往往惡其不經而斥之。
讵知世道有升降,風俗有同異?今不逮古,惟人心為然。
禮樂盡而刑書出,鞭撻窮而靈怪顯,是以險惡殘忍之人,有對刀??鼎镬而色不變者;一入鬼神之祠廟,則靡不毛豎骨礫,心悸口呿,以自相咒咀,欲忏其罪,思有以變計者。
是佛說地獄而淫邪熄迹。
彼冥頑不靈之人,惟佛氏演為像教,始足以震懾其隐微,而摻緻其死命也。
布金修寺之舉,其又烏容巳乎? 是役也,經始于丙申年,告成于壬寅歲,具述修寺之意,在培補文峰,以助王化,為敬鬼神而不失民義者勸。
重修孟公祠記 劉鶴鳴 太保忠毅公孟,諱喬芳,字心亭,直隸永平人,故甯夏督都國用公子也。
倜傥任俠。
庚午,太宗兵入關,挾策以進,奇其才,置之參軍,擢刑部少司冠,從征大陵、河、錦州、松、杏、甯遠,曆著戰功。
順治元年,甲申。
世祖章皇帝入關,讨李自成,公待帷幄,多所籌策。
自成敗竄關中,公帥師追之,由燕南下河北三郡,逾太行,出河東,旌旗所指,壺漿簟食,伏道郊迎。
五月之中,傳檄而定。
特命公總督三邊軍務。
時張獻忠據蜀,三年冬十月,遣總兵範蘇等計之,遂收龍安。
先是,武大定叛固原,箋殺甯夏巡撫,據之,賊衆逼鞏昌,公親統六師,遣馬甯血戰,解鞏昌之圍。
遣張勇、劉友元分剿臨洮諸處,殲厥巨魁,岷、洮、河三州皆複。
六年春正月,公親督攻甘州,斬首八千級。
丁國棟奔肅州,立土倫太為王子,據城固守。
複遣張勇、馬元圍肅州,斬馘五千級,土倫太、丁國棟皆伏誅,傳首三邊,河西悉平。
洎自總制川陜三邊,十載之中,搗除賊渠賀珍、王元等數十餘處,匡救水火,而使民登衽席者,公之力也。
至上屯田以資兵饷,減卒伍而節經費,撫脅從之流亡一十六萬有奇。
審三秦形勢,駐重兵于扼要之區。
蘭之士民,順治十一年甲午,建報功祠,塑像祀公于西關。
乾隆十八年,大中丞楊應琚修葺之,重建正屋三楹,東西兩庑六,二門一,左右角門二,東西耳房二,大門一,左右鋪面二,迤東便門一。
複據紳士以國初首先撫甘之中丞劉公鬥,中丞許公容,皆有公德于甘,請立牌以并祀。
祠内原塑傳、譚、羅三将軍像,此三将軍者,皆從公讨伐,有功于百姓者也。
按公同時有傳跨蟾為陝西提督。
金天觀記 許容 兩郭金天觀始建于有明永樂丙戌,重修于嘉靖壬子。
其地黃河萦帶于北,岡巒回互于西南。
明肅藩相度地形,營建道觀,缭垣三裡,重門闳敞,規制尊嚴。
中建雷祖殿,雷霆将吏、風伯雨師,左右列侍,前後殿宇,嚴嚴翼翼。
東有道院,西有環室。
其外則望仙之橋,五龍之沼,龍虎之壇,真宮之祠,羅列環繞。
想其時巍殿崇宮,丹楹繡棟,琅函金簡,道侶精修,自極一時之盛,曆今又幾及二百年矣。
當明季流冠蹂躏,兩河東西寺院多被焚毀,惟此觀巋然獨存,喬木數十章,幹霄蔽日,皆數百年物,未遭剪伐,若有神靈呵護之者。
餘撫甘之六載,雍正甲寅夏,以禱雨齊宿于觀中。
瞻禮之餘,周視廊庑,見荒榛敗瓦,楹桷傾頹,殊為慨然。
夫郡邑祀典,有壇??以祀風雲雷雨之神,誠欲感孚神明,俾雨賜時若,無兇荒旱潦之災,斯民享盈甯之慶他。
矧此觀近在會城西郊。
餘秉節斯土,觀廟貌之漸傾,思祈報之宜虔,因倡捐俸餘以修葺之。
鸠工庀材,易其蠹朽,補其廢缺,塗塈丹雘,始複舊觀。
曳櫎齊室,置贍田,招集羽流,以司焚掃。
惟冀兩河兆姓端其本,寬以居之,仁以行之,不苛察,不喜事,而能寓明作于惇大,以清靜為畫一,故保厘兼至,聲名洋溢,父老之所傳聞,兒童之所讴誦,城市禱祠,遐迩慕悅,未有如公之盛者也。
夫大德難名,至治有象。
觀于市而無擾,可以知公之守;觀于愛而畏法,可以知公之政;于野之生聚,可以知公之養;于士之丕變,可以知公之教;且于兵之訓練有方,可以知公之智而嚴也。
深仁厚澤,??縷不悉。
政成報最,上嘉乃懋績,飛灑宸翰,賜公堂額清慎勤三字,公可謂克副斯言矣。
況鹵北嚴疆,公??綏安攘,三載于茲,若而商旅,若而兵農,若而多士,若而萬民,即頌聲之載路,而謀永于萬年,征文于餘,勒之石馬。
餘素知公頗詳,爰珥筆摭實而為之記。
胡城蘭碑記 元展成 金湯設險,以固疆域,而蘭為省會要區,鎖鑰尤重。
自國朝移駐中丞于此,諸丞草創,城之舊制,北枕黃河,急湍奔流,虞有噬齧,尚甃以磚。
其東西南隅女牆萦缭,皆累土增高,巳非所以肅觀瞻,嚴備虞也。
我共沐神庥,大有頻書,詠歌樂歲,此則餘與各屬吏鼎聖宇之意雲爾。
工始于六月之戊辰,訖于十月之丁巳,爰記歲月于石。
巡撫巴錫碑記 李因笃 今上龍飛之十八載,大中丞巴公自陜東司藩,都憲西旅。
時張皇天讨,邊陲甫奠,兵燹之後,民氣未複。
惟公以柏府重臣,分陜出治,體聖天子西顧之心,而輯甯惠鮮,如保赤子,舉大河隴右隅喁延頸之衆,登于衽席之上,有幹有年,盈止甯止,不期月而成效睹焉。
正身率下,潔巳無私。
自鞏移蘭,數歲之中,民間一切行貨絲粒之費,無非出俸以平市價,興利剔弊,自朝至日中昃,惟恐不及。
往日陋規悉為民病者,榜于通衢,永杜其原。
事之便于民者,奏請而力行之,務實食其福而後巳。
尤加意學校,以培土為先。
自黉序榛蕪以來,氣式微而不振者,蔚然煥然,骎骎乎月異而歲不同焉。
恤商裕民,營屋戢兵,步禱而甘霖立應者舟四。
遇歲小歉,煮粥食貧,不可數計。
蓋公之為政也,識其大而皇上繼離禦宇,率作興事,以綏萬邦。
複轸念民依,偶有旱澇不虞,恐多失所。
畚鐘之役,又相其輕重緩急,以次舉行,蓋寓赈于工之良法也。
餘巡撫西秦,下車之始,臯蘭歲值小祲,及時役衆,以完城郭,計誠兩得,奏請曰俞,經營爰始。
蘭城四面百堵皆興,踵其舊而圖新焉,俾失業窮黎,鹹得就傭,以佐歲赈之所不逮。
北門砌磚,歲久殘缺,若者宜補,若者宜增,其三隅鹹??土以陶,一如城北。
計定,分屬有司,備物緻用惟良,趨事赴功惟勤,工務完。
固母縻帑金,丁壯更役疊興,以二旬為率,母後母或不均。
是役也,興于三年之二月,峻于六月,丹樓霞舉,粉堞霧列。
城畢之後,歲則有秋,阡陌繡錯,掩映如畫。
凡茲役夫,胥歸于亞旅疆理,以奄觀铚艾巳。
夫謹重門,康兆民,以揚天子休,餘所有事也,爰勒石以為之記。
會城記 劉于義 春秋舉事,雖時必書,重民力也。
惟以興築之役,寓赈恤之慈,斯善之善者焉。
甘肅地處極邊,形勝甲于西北,而蘭州局兩河之中,實為會城,蓋都府駐節之區,文武士庶商賈。
來往之所集,表裡山河,苞維井絡,素稱雄鎮。
顧其城修于康熙二十四年,日久傾圯。
乾隆元年四月,餘自肅來莅,巡視之下未暇。
舉行。
二年春,奉命入觐。
嗣後來莅者少司馬宗室濟齊德公,不數月陛任湖督,而去。
亦未暇舉行。
今禦史台靜海元公,特奉簡命來撫。
茲土,未到任之先,旱災傷麥,蘭民應赈者十五萬餘口,公即分别疏奏,除老弱不任工作者,俱行赈給外,其餘強壯每日用二三千名,每名給銀六分。
每二十日輪番更換,則闆築易就,農作無妨,而室家有贍。
由是百姓踴躍赴工,子來趨事。
而蘭州舊城,東西南三面俱系土垣,惟北面下臨黃河,雖用磚包,而石岸被水沖齧,年深傾圯,故城垣殘剝尤甚。
茲則北面堅築是基,舟加石堤為護,既巳永固無虞,而凡四面城垣女牆,悉起窯工,燒磚包裹,聿為壯觀。
是役興公于乾隆三年二月,逮五月中,餘遞以事至蘭,谯樓雉堞,煥然一新。
興築之役,寓赈恤之慈,于固圉保邦之中,得仁民愛物之道,宜乎功。
甚钜而效甚速也。
共用城磚三百八十萬八千八十八塊,土坯三百六十二萬五千九十六塊,瓦八萬二千葉,石條一萬三千一百二十八丈零,山石一千六十四萬零,石灰四百九十五萬七千七百九十三斤,大小木植一千三百一十根,漿米五十七石九鬥零。
木石泥各匠五萬二千二百三十工,民夫十二萬一千二百三十二工零,并詳志之,以備後人之觀覽焉。
慶祝宮記 劉于義 臣子敬君,幾可以将其悃忱者,未有不緻其嚴肅者也。
在内之臣,身依辇毂,就日瞻雲,稽首拜飏,山呼嵩祝,其觐光也易。
若乃秉節備藩,分符剖竹,以及奉使行役諸臣,近者數百裡,遠者或數千裡,雖翹首天威,而觀光無自,必藉行禮之地,以伸誠敬之忱。
此慶祝宮所建也。
各省會俱有建置,惟甘肅以軍務未遑,每恭逢萬壽聖誕,以及歲時令節,鹹齊集普照寺,列班行禮,無以肅觀瞻而杼嚴恪。
伏遇皇上嗣膺大寶,文教誕敷,西域獻琛,玉關清宴。
茲值禦史台靜海元公,巡撫來蘭,役車巳休,民大和會,藩省守臣鹹請從事。
于是命工庀材,審曲面勢,擇地于五柳莊,在本城西北,涓吉興工。
天清地泰,乾端坤倪,軒豁呈露。
倚黃流以聳巒殿,望金城而峙鳳阙。
祥煙馥郁,黃瓦鱗比;瑞彩紛披,朱軒鳥豉。
挹二儀之懸像,輸百爾之丹衷。
未央庭燎,恍若可見。
至于群工趨事,踴躍争先;庶士赴工,歡呼恐後,又征媚茲愛戴,無間于邊隅,而草木山川,悉形其環衛者也。
謹計慶祝宮正殿五間,東西朝房十八間,頭二門六間,拜庭牌。
坊、照牆等,共需材料工價銀五千一百四十六兩零,皆取資于曆年貯庫公捐動用,不擾民,不累官。
興工于乾隆三年三月,落成于是年八月。
餘遰以事在蘭,深幸前此軍需未罷之阙略,而今得躬逢其盛也,爰拜手稽首而恭記之。
八蠟廟記 陳經文 記有之:天子大蠟八,伊耆氏始為蠟。
蠟也者,索也,歲十一月合聚萬物而索享之也。
主先啬而祭司啬,祭百種而報啬也。
故周禮籥章掌土鼓、豳籥,國祭蠟則吹豳頌,擊土鼓,以息老物,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