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縣志卷六下

關燈
十四年六月初六日,曾援病卒,時,婦已不食三日矣。

    父來視之,一恸即絕,救以藥複蘇,顧哀毀之顔頓釋,語姑曰:兒亦将去矣。

    次日早起,更妝束新潔,盡散舊衣絮,與諸婢子至父榻前,執手撫足,作绻戀狀。

    又遍過伯叔娣姒,皆握手款曲,若将遠别者。

    既歸,複婉容勸姑以強飯節哀數語,衆未覺其有異也。

    将午,趨寝室,端坐以瞑。

     田氏,淄川明水北于家莊人也,适同裡張開科為妻,生一子。

    會康熙丁未,開科病,其父張國輔遠方貿易,一日,知兒病,急歸,行至中途,遇賊刃死。

    開科聞父信,痛悸病笃,赍恨而亡。

    田氏撫屍大痛,擗踴幾絕。

    乃破産置棺,經紀其喪,殓之殡之,瘗之。

    封土畢,抱其子歸。

    其子呱呱泣。

    鄰媪見而憫焉,怃然曰:嗟!此子何不幸而無父也?田漫應之曰:何但無父。

    語未了,涕泗滂沱,淚下如雨。

    鄰媪不解也,田徑入室,阖其戶,??其面,懸梁自缢。

    其姑知,排闼而入,往救之,氣已絕矣。

    裡哀巷哭,為之罷舂,停相者累月。

    越三載戊戌,遠近士庶。

    複為之勒石于墓以表之,義也。

    墓在明水北二裡許大道西偏。

     陳氏鄉民天才第三女,端莊婉娩,不類常女。

    四歲許字張樞次男宏開,既長,将親迎,宏開忽病死。

    氏聞之,飲泣不自勝。

    父母慰解之曰:兒無憂,當即為汝别,選高門更勝此家者。

    女曰:兒意已決,任有高門,與兒無與,幸無複言。

    會有來議婚者,父母意其久或自解,将許之。

    女聞益悲。

    父母戚裡慰谕百端,卒不釋。

    絕飲食者數日,而奄奄一息僅存矣。

    一日忽起,整容盥嗽畢,就榻而瞑。

    兩家父母辰其志而合厝焉。

     徐氏系長山已故鄉民徐尚志室女,年十六于歸張鳳為妻,過門九載,鳳故,時,氏年二十四歲,矢志靡他。

    遺孤子之綱,年甫八歲,家素貧,紡織糊口,上供寡姑,下育幼子,飲冰茹荼,艱辛備嘗,苦節已七十五年,現今九十九歲。

    窮鄉下邑,婦人女子,皆娴禮教,敦名節,壽耇百年,可不謂郅隆焉。

    且其子之綱現年已八十二歲,白發盈巅,彩衣戲舞,此豈非吾邑之祥瑞哉?乾隆八年詳請旌表。

     王氏畢世涵妻,長山王錫域室女,年十七歲于歸世涵,未幾世涵故,以遺腹生子海椿,時氏年二十三歲,矢志堅貞,誓無他念,苦節三十餘年,五十五歲卒。

     李氏劉廷麟妻,益都縣李笃生室女,年十九歲,适劉廷麟為繼室,至二十二歲,廷麟病故,氏苦節三十九年,現年六十一歲存。

     孟氏劉家麟妻孟三近室女女年十七适配家麟,家麟染病身亡,時氏年二十五歲,甘心柏舟,之死靡他,苦節五十六年,享年八十一歲病故。

     咎氏通政司王樛側室。

    康熙五年,通政公卒于官,氏年二十三歲,無子,苦節自誓,始終不渝。

    茹素奉佛五十餘年。

    卒年七十七歲。

     孫氏王之杆妻孫國儀女。

    年二十八歲夫殁,遺孤試錢甫六歲,氏撫養成立。

    卒年八十四歲,苦節五十六年。

     安氏系安秘女孫允澤妻。

    年十五歲歸九澤,氏年二十三歲,允澤病故,守節三十八年,現年六十一歲存。

     魏氏王獻陛妻魏可約女。

    年二十九歲,獻陛故,遺一子萬發,家無鬥筲,苦節四十六年,壽七十五歲卒。

     董氏鄉民張化鸾妻,系鄉民董三正室女。

    年十六于歸化鸾,未幾化鸾死時,氏年二十六歲,撫遺孤才盛,年方五歲,氏矢志守節,教子成立。

    苦節三十三年,今現年五十八歲存。

     張氏王漢雲妻張樂祯女。

    年二十八歲夫故,三男俱幼,時家計飄零,依夫伯叔,得以全活。

    現年六十八歲存。

     孫氏庠生王倓妻。

    倓卒,氏年二十七歲,一子方三歲。

    舅姑念家貧子幼,守節維艱,氏窺其意,遂剪發自誓,苦節終身。

    現年六十歲。

     韓氏王慧雯妻,同邑韓玙女。

    年二十六歲夫卒,遺子三人。

    氏下撫諸孤,上奉高堂舅姑前,承顔順志,獨得歡心。

    舅姑殁後,殡葬盡禮,内外人莫不以孝稱之。

    氏夫三兄無子,病笃,一家方計無所出,氏指其次男語嫂曰:此子若可承繼,即當過嗣。

    舉家欽服,佥謂能識大體。

    氏現年六十歲存。

     韓氏庠生安诜妻,本邑韓維霦女。

    诜卒,氏年二十六歲,三男一女,雛哺方切,未及周,相繼而殇。

    氏晝夜号泣,不思作生活計。

    忽一日翻然改悔,謂翁姑未葬,夫嗣終絕,何得以死自謝?遂跪懇族人,求得堂兄子曰斌為嗣,于是營葬翁姑,盡哀盡禮,勤儉治家,耕讀課子,凡三十二年,壽五十八歲而殁。

     畢氏袁作肱妻,辛醜進士畢盛贊孫女。

    年二十歲,作肱卒,遺腹生子夢發。

    氏矢志苦守,孝奉翁姑。

    未二載,翁姑繼殁,遺弟作賓方在襁褓,氏為撫養成立,無異乙子。

    苦志三十八年,現年五十八歲存。

     仇氏胡章妻仇所甯女,年二十八歲章卒,家貧子幼,柏舟誓節。

    仲叔中有謀奪其志者,氏剪發破面,矢死不移。

    仰奉舅姑,俯育幼子,皆從紡織中取辦。

    子稍長,延師課讀,艱難供具。

    會歲歉,業師某義其苦節,為免修金教之。

    子廣正十六歲入泮,氏年至六十六歲殁。

     王氏賈學妻王廷梁女。

    年二十五歲學卒,家貧子幼,氏誓矢柏舟,紡織而外,有時操作田間,盛暑嚴寒不倦也。

    苦節三十八年,今現年六十二歲存。

     曹氏劉浩進妻曹恒女。

    年二十五歲夫死,并無子女,氏事孀姑,撫幼弟,甘心苦守,矢志不二。

    兩弟皆死,又為撫其遺孤,苦節四十一年,功于劉姓者三世。

    宋氏庠生韓維墺妻,郡廪生宋士任女。

    墺卒,止遺一女。

    氏年二十五歲,冰霜自凜,苦節五十七年,壽八十二歲卒。

     李氏韓價錫妻,考定州同知李盛吉女。

    年二十七歲夫死,遺子三人,氏紡織身任耕讀,課子,迄今苦節三十一年。

     王氏韓福錫妻,監生王景雯女。

    年二十四歲夫死,遺一子方二歲,氏矢志不移,恩勤撫育,俾之成立。

    今苦節已三十二年。

     韓氏貢生高之骖繼妻也。

    年二十九歲而孀,氏夫先有一子,年差長,氏生二予,皆在髫鬓,鞠育教誨,視之如一。

    妾婁氏先亡,遺女三人,氏待之恩勤倍笃,苦節四十餘年,諸子女皆成立,氏現年已七十二歲。

     侯氏高茂緒妻,武生侯爵女。

    二十二歲而寡,苦節四十五年,年六十七歲卒。

     彭氏李以清妻彭萬镒女。

    年二十八歲夫故,氏矢志不移,奉翁撫孤,冰操一十年,現年五十八歲存。

     趙氏庠生張總妻趙士升女。

    二十一歲總殁,子準方四歲,家貧,饔飧不繼。

    氏勤紡績,奉姑撫子,葬翁及夫艱苦,翁及夫艱苦備曆,年五十二歲卒。

     張氏劉文成妻張邦佐女。

    文成殁,氏年二十九歲,遺三男俱幼,家素貧,氏力勤操作,上奉翁姑,下撫諸子,苦節四十九年,壽至七十八歲卒。

     安氏王朝柱妻,庠生安于拯女。

    二十二歲而孀,子銑方三歲,氏撫以成立,壽至六十二歲終。

     張氏高美緒妻,庠生張大謙女。

    美緒病故時,氏年二十八歲,苦節冰操四十三年,現年七十一歲存。

     車氏劉振元長男劉繼士妻也。

    二十八歲夫殁,無子,是時振元年已邁矣,兼之累世單傳,繼士死,則劉氏之鬼餒。

    以故振元為車過嗣一子曰世綿。

    而振元居常哭泣,氏曰:吾家世無失德,天必不絕其後。

    因勸翁置副室龐氏,生一子英士。

    未幾龐氏亡,振元及妻亦亡,時英士方三歲。

    振元将死,強起伏榻上,諄諄以幼子囑車,且曰:此子若不保,則劉氏終斬矣。

    大恸,車亦恸曰:敢不惟命。

    英士嘗病,車大恐,為焚香告天曰:氏受遺命,保此子,此子亡,氏生奚為?祈減氏年,以益其壽。

    既而英士果愈。

    英士就外傅歸,氏每為曆述振元讀書刻苦狀,曰:不弩力,是不孝也。

    英士不敢懈,今已列名邑庠。

    邑令葉曾旌氏門曰節孝雙全氏,現年六十五歲存。

     畢氏生員畢際廉女,監生孫榮發妻。

    榮發卒,氏年方十九歲,青年守志,白首完貞,現年六十八歲。

     韓氏高公緒妻。

    年二十而孀,有遺腹子一,苦節已三十三年,現年五十三歲。

     孫氏趙茂立妻孫節室女。

    二十四歲而孀,遺孤二,氏矢志靡他,事姑譚氏孝。

    譚殁,鬻産以葬,後,事夫庶母胡氏亦如之。

    卒年八十五歲。

    康熙丙戌,邑令旌其門曰節孝可風。

     譚氏年十五歲适王選,選卒時,氏年二十四歲,遺孤中思甫兩歲。

    氏族中有欲奪其志,令改适者,氏守貞以死自誓,事舅姑曲盡婦職。

    姑殁,遺兩女一子,氏竭力鞠養,皆得成立。

    茹蘖飲冰,苦志守節者三十八年,今已六十二歲。

    現存。

     封氏周法儒妻。

    年二十八歲而寡,撫子圖言,艱辛訓誨,得入武庠,壽享七十六歲。

     畢氏庠生韓中臨妻。

    年二十一歲而孀,子女皆無遺。

    有環屋基址一段,氏于其中植五谷,種菜蔬,旦夕自給,間作姆訓成篇,亦有時寫閨中花卉遺族中娣姒。

    人憐其孤苦,以升鬥濟之,凡六十餘年,未嘗有道及艱難一語,壽享八十四歲,無病而卒。

     韓氏系天啟丁卯科武舉,晉階明威将軍韓敬止室女,于順治十八年于歸進士孫宗元男太學生宿奎為室,時氏年十七歲也。

    至康熙十一年,宿奎病故,氏年二十八歲,所生二子,長惪峋,次惪仙,皆在襁褓。

    氏堅貞自矢,上事舅姑,下撫孤兒,苦節四十三年,至康熙五十四年,享年七十一歲卒。

     孫氏系康熙甲辰科進士孫若群室女,于康熙二年于歸通州知州畢際有長男盛镃為妻,時年十五歲,至康熙十四年,盛镃病故,氏年二十七歲。

    盛镃無子,以弟盛钜子太學生世?為嗣,伺其孀姑飲食起居,晨昏無間。

    姑年近九旬,夜卧畏寒,氏偎抱之,始得安寝。

    每冬率以為常。

    邑侯懸額旌表。

    所生二女,一為新城王氏婦,一為本邑張氏婦,皆青年守節,柏舟自矢,或具題建坊,或入志待旌,其得于母氏之阃教者多矣。

    氏享年七十九歲卒。

     李氏系長山峽江縣知縣李扶之女,适孫惪仙為妻。

    氏年二十二歲而孀,止生一女。

    越六年,乃過伯兄子宏琦為嗣,鞠育萬方,冰操清節,現年六十九歲。

     趙氏益都縣丙戌進士趙班玺女,己亥進士孫若群次子予仲妻也。

    予仲年二十一歲卒時,氏年十九,遺孤子珉,始生三月,柏舟自矢,撫養成立。

    珉年三十一歲人卒,遺一孫聿泮僅八歲,又撫養成立。

    氏壽至七十八歲卒。

     李氏系己亥進士王考祥繼室,惠民縣李瑤室女,年十五歲于歸考祥,祥任山西翼城縣令,卒于官,時氏二十三歲而孀,柏舟矢志,全石勵節。

    守孤兒王開運,俾其成立。

    氏苦節六十二年。

    至雍正九年,氏年八十五歲卒。

     蘇氏趙化身妻蘇雲政室女,年二十四歲而寡,遺孤一,祖姑賈姑酆憐其少也,諷以再醮,氏堅無他志,孝事兩姑,苦節五十二年,年七十五歲存。

     薛氏鄉民張铎妻。

    年二十八歲守節,志同金石矢。

    死靡他,上事椿萱,下撫孤幼,苦志已四十年,現年六十七歲存。

    現在具詳請旌。

     王氏鄉民李琰妻。

    琰故時,王氏年方二十五歲,有一子若貴,未周歲,氏苦節守貞,育子成立,現年五十五歲存。

     石氏系長山縣石文輝室女,适淄川張亨祥為妻。

    時氏年十七歲,閱四載,亨祥卒,時氏年二十一歲,矢志靡他,撫孤成立,守節二十五年,至年四十五歲病卒。

     邢氏庠生邱遜聖妻,鄉民邢纂女。

    遜聖卒,氏年二十五歲,矢志守節,備嘗艱苦。

    前未出閣時,翁姑相繼而殁,氏同母來吊,歸家,斬衰三年。

    于歸後,夫以歲試濟南病故,氏抱幼子迎靈歸葬,曆三十七年卒。

    子啟峻入泮後,亦與氏相繼而亡。

     封氏邑庠生封陟階女,賈淑猷妻。

    氏年二十六歲,所天病亡,子甫六齡,家赤貧,無以自存。

    氏堅貞自矢,勤儉備至,上奉老翁,下撫弱孤,以賈氏之五世單傳而克延其緒,氏之力也。

    厲節三十餘年,壽五十九歲卒。

    孫肇燦邑庠生。

     許氏邱啟佑妻,長山縣庠生許瓒女。

    年二十三歲,啟佑故,事翁姑以孝稱。

    二子兆芷、兆著,未離襁褓,撫養成立,守志四十七年,現年六十九歲存。

     李氏李複元女,邑庠生黃大猷妻。

    氏年二十六歲,值謝賊陷淄城,大猷死于兵,遺孤丕昭甫四齡,氏投眢井中,人救之,複得生。

    養翁姑,撫藐孤,無米之炊,艱辛備嘗,苦節四十餘年,壽七十歲卒。

    子丕昭邑庠生。

    孫梅癸巳副貢。

    曾孫希震邑庠生。

     孫氏王存笈妻,孫其杼室女,于康熙四十八年八月二十九日,存笈病故,時,氏年二十二歲,苦志守節,今已三十三年,現年五十五歲存。

     王氏新城吏部考功司郎中王象春孫女,遼東巡撫畢自肅孫盛膚妻。

    年二十七歲,盛膚死,矢志不二,事孀姑以孝稱。

    以弟之子世扶為嗣,時猶在襁褓中,撫養成立,無墜家聲。

    氏年六十二歲卒。

     王氏孫岘之妻也。

    岘于康熙五十年病故時,氏年二十五齡耳,遂乃矢志柏舟,甘賦黃鹄。

    苦雨疾風,心期不二;嚴霜烈日,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