淄川縣志卷二下

關燈
一名朱龍河,中丞自遼左歸,蔔築于此。

    餘一日往過,抵園之南偏,望見一坊,題曰仙洲。

    洲外四面皆水,水外四面皆山,俯仰四顧,水光山色,上接長空。

    已而從一梁入,下有趵突者二,夾梁兩腋而上湧,聲若隐雷,形若噴玉,亦名漱玉泉。

    其流者開河四周,而彙者成洿,澍者成池,餘不盡藉者,複從西北石突出,激為趵突。

    餘與中丞泛舟中流,擊楫而歌。

    已而涉河北陂,曰藐然山。

    山有三峰,熊蹲虎踞,鶴舞鳳翔,太湖、錦川諸石相為參錯,松竹桂橘諸樹相為掩映,水濂、瓊蕊諸泉,相為泉相為噴薄,人,謂之小姑射。

    中峰亭曰聳雲,左峰亭曰飛青,石峰亭曰流翠。

    水清月朗,煙消日落,種種輸奇,令人奪自。

    下有歸雲洞,冬夏溫涼異緻,時有白雲縷縷從中起。

    山陽噴泉一線,平地丈許,南注為池。

    池南環列四墉,對翼東西二樓,而嵷然踞其中者,憑虛閣也。

    上千層霄,下絕人寰,登眺其上,山水盡在目中,真有憑虛禦風之趣。

    閣東西各置荷池,中央為亭,東曰湖心,西曰水面。

    閣南有亭,名月到,迆南曰松坊,再南而西折曰飛霞樓,又南而東折曰栩栩樓。

    其他松亭柏壁,較若井田,絲樹晴岚,渾如圖畫,又未可屈指也。

    ?城王象蒙撰。

     豐莒園 張孝廉伯開園也。

    亦引豐水環之,外辟重河,中築草蘆,涉南河而北,中堂三楹,前對大石,如樓閣旁。

    皆小石環侍。

    堂西稍南鑿池,可數十畝,北岸監石布版,為水亭三楹,池中大魚盈尺。

    西又鑿池種蓮,餘地皆竹。

    往時竹甚茂,今不及前矣。

    吾邑之園,得山易,得水難,而此園之水,獨浩渺汪洋,竹石又足助之,故為勝雲。

    高玮記。

     高氏竹園 去豐水源近,豐水北來,入此園最先。

    園中舊一草亭,今圮。

    亭南一池,池上石橋,亭北雜蔬數畦,餘三面皆竹,竹頗盛。

     是亦園 南定莊西北隅。

    園南對梓橦,北倚三泉,懶水漫澌,二河繞其右,石山臨其左。

    予養疴無聊,作垣周之,滿種桃李,政山中雜樹其中。

    門内竹籬,曲折環之,數折而北,有木香一架,其色編珠,其味旖旎,可稱香雪。

    前對一石,種芍藥、牡丹、雜花數本。

    架西一夜合,乘陰數舍,折而北,鑿一池,種蓮養魚。

    北建一草亭臨之,每山花開時,往往不知名。

    又有紫梨、脆棗、葡萄、林檎,分幼佐樽,皆足取給焉。

    既已園之,是亦園耳。

    高玮自記。

     載酒堂 高司寇園東門外,南偏臨陌路,西倚城墉,北望城樓,南瞻軍埠,作堂名曰載酒,取束園載酒,西園醉意也。

    蘇文忠公儋耳堂名,恰與此同。

    堂之前後,彙為巨湖,種蓮藝蒲,高柳雜樹,綠蔭欎蔥,與水光相掩映,宛似江鄉也。

    右為浴室,室南于叢竹中築台,台上為行亭,複匠意疏渠,引般水,數折而下,與湖通制為扁舟。

    園門内列肆飏簾以侍飲者。

    賓至飛觥命棹,不減濯勞會矣。

    諸公題詠,選入藝文,以志勝概雲。

     栖雲閣 高司寇公習靜讀書之所。

    公栖心淨土,宗法武林,蓮池大士,寓意雲栖,以此名閣,為雲間沈探花荃。

    所題額。

    閣前湖石嶙峋,如曲折,行粵西桂林玉筍中。

    林塘之際,出一石門,顔曰碧桃花下海山門,用玉茗堂詞語也。

    門外為藏花之窟。

    閣南精舍三楹,舍西為曲廊,廊晝處為洞,舍前曲水流觞,叢篁幽蒨。

    南出為台,與洞通。

    台南方塘可行舟。

    塘上闆橋南渡一坊,扁書滄洲意,韓郡丞沖書,自右讀之雲:主人自有滄洲意。

    左讀則滄洲意在水雲間,公命書也。

    前書小蓮地,唐太史夢赉書,坊南則公第矣。

     志壑堂 唐太史第也。

    城東南隅五畝園北,唐荊川裡居時,滿壁書志士不忘在溝壑句,堂以此名。

    堂前鑿池,種芙渠,池邊修竹千竿,徑可四五寸,綠蔭蕭森,江以北所未有也。

    堂東築為高閣,顔曰林臯,可望長白、夾谷諸勝。

    西偏壘石為山,時為弟買莊而山甫成,故名莊山雲。

    山前架石梁,于小渚上,直北作室,曰莊山書屋。

    山旁周以回廊,雜植花木。

    堂南作花牆,引綴薛蘿。

    牆外為圓亭,青桐覆之,牓曰畫餘。

    亭西為長廊,号思桐書屋,以俟過客栖宿。

    詩賦選附藝文。

     逸峰園 給谏孫公第旁園也。

    邑南十五裡,方廣數十餘畝,内建高閣,亦名逸峰。

    東西兩室翼之,西北為回廊,廊外為池蓄魚,憑闌俯視,深可尋丈。

    其外為樹園,園中放鶴,時聞聲徹九臯也。

    閣前為亭,牓曰萬仞芙蓉齋。

    齋前為露台,方廣畝許,周以短牆。

    台南為池,池上架橋,東為舫亭,西為長廊。

    廊南出為石假山。

    山之東綠竹萬叢,西南隅為曲徑,幽齊竹林雜樹映之,頗類僧寮。

    所有題詠,選載藝文。

     續園林 萬綠園 萬綠園者,孫黉岩先生園也。

    園南向入門,直北為樂孺堂。

    堂之中左架圖史,中懸松雪山水。

    案上宣爐一,哥窯盤一。

    右為複室,室内床一具,壁粘董華亭行草。

    南窗下倚小幾,幾置圍棋一枰。

    堂之前柿一株,白丁香二樹,樹高可丈許,上畜鹦鹉籠畫眉,時有小鳥啁哳對語,間以人聲,雜遝可聽。

    樹下有老梅數盆,大如盂,皆百年物。

    西偏為點易齋,齋懸古琴一張,吳小仙山水一軸,案有端溪硯、隃糜、鼠須各一。

    東偏為柿廬,餘題跋也。

    中挂東坡畫石。

    廬外居北為小屋,屋大不十笏,設一榻待嘉賓。

    堂之後東有亭,曰西爽廠,其四面下為窟室,踏石蹬俯入窟,冷氣飒飒,可避暑。

    亭北曰蘿月山房。

    由房中曲折南出,為長廊,顔曰迎旭留霞。

    傍摘白句一聯曰:一領新秋箪,三間明月廊。

    廊下環以水,豢金魚數十頭,浮沈上下如畫。

    水西疊石為小山,山南腳彙水為池,夏秋時荷葉田田,菡蓞馥郁。

    池上跨小石橋如彴,餘履之骨戰栗,不良于行。

    循小山而西,有荜門,門西修篁數百竿,雜以松栝、桐梓、榆柳、楓楸樹數百本,蒼翠滿目,一望無際。

    樹叢中有高台,台上架屋三楹。

    登台而望,古侖、萬笠、禹、三大堆諸山峙其南,黉山、煥山列其東西。

    其北則青蒼一抹,出沒隐見,若拱若揖者長白山也;傑立雲表者,摩诃峰也。

    山岚雲氣,襲我襟裾。

    暮雨朝煙,缭繞罨霭,靜聽般籠兩水交會,聲如雷霆,如千乘車,砰磅訇磕不可遏,黉磕不可遏,黉岩之孫韓起雲聲恩洽,日夕坐卧其間,歲時伏臘,數集親故飲,飲半酣辄睡,睡醒則簾閣兀坐,硈硈然讀書一二卷,而園中樂事,于是手無終極。

    濮州臧嶽記。

     寺觀 龍興寺、普照寺、準提庵、興教寺、興福院、名山院、金地院、羅紋寺、普安禅寺裡華嚴寺、青雲寺。

     明邑人王教上泉庵佛殿記:淄西南五十裡為上泉庵,拓基而靈??四拱,卓錫而清泚斯盎,勝擅人天,代有結搆。

    爰及中葉,崇極而圯。

    頑髡内讧,豪奪外睨,業将絕而複續,事已危而獲安。

    斯真堂之善樹,濟傾之智勝矣。

    豈惟新之有待,更再傳而愈隳。

    淨垢靡分,色空交喪。

    撫摩安其幻席,趨蘖恣其攢眉。

    枭年即長者之金,益貸剪菩提之樹。

    乃及佛堂,屋瓦四頹,榱桷半落,現身偶于風雨,法座辱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