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夷圖說
關燈
小
中
大
,諸國異産竒貨,輻辏其地,匠藝工緻嵌寶指環,時至中國,一枚可直數金,地廣兵強,好習水戰,嘗侵掠占臘而私其貢賦。
永樂十五年,複貢方物,賜烈女傳、金绮、量衡。
宣德中,稍減賜物,著為令,使回,令廣東布政司管待以送之 滿剌加 滿剌加,在南海中,不通中國,其初隸暹羅,歲輸金四千兩,後奉我正朔,始建碑開國,不屬焉。
自東莞縣放洋,至昆侖、收龍、牙門港,二日程至其國,為諸夷輻辏之地,亦海上一小都會也。
王居僣拟殿宇,以錫箔為飾。
俗尚醇樸,教習回回,男女皆椎?黑膚,淘錫網魚為業,屋如樓閣而不鋪闆,用木高低層布,床榻廚廁俱在其上,文字皆梵書,貿易以錫,地瘠,不産五谷,米稻皆進暹羅所貿鬻,禁食豕肉,富夷以酥酪和飯而啖,雞犬鵝鹜,仰販于他國,故一物之價,五倍于華,民性犷暴,重然諾,钯镴不離頃刻,稍忤即戡刃其胸,死刃者逃匿不複尋雠,貧者頗事剽掠,舶商假館主者必遣女奴服役,少不知戒,腰纏悉為所有矣,婚嫁論财,婦女以夜為市,過二鼓,遇巡徼姑郎伽呀,即執而戮之,輕刑鞭撻,罪至死者,斷木為高樁而銳其末,貫囚大孔,輾轉洞腹而死。
喪事:民間火化,富者以樟腦實棺中,焚之。
土産犀象、玳瑁、瑣袱、片腦、鶴頂紅、薔薇露之屬。
嘗侵掠爪哇。
正德中被佛朗機仇殺,王退休陂堤,兵去複國。
永樂三年始通貢,七年冊封為王,賜銀印、袍服。
九年,王率妻子來朝。
至正統間,封貢不絕。
成化末,遣給事中林榮、行人黃乾亨往封溺海,自是不通,每貢使回,廣東布政司餞之,遵會典也 蘇門答剌 蘇門答剌,即古蘇文達那,在南海中,自東莞縣開洋,至滿剌加,複向西南行,順風九晝夜可抵其國。
東南大山,西北距海,商賈辏集之地,西洋之要會也。
國無城郭,有大溪入海,海口波濤瀵湧,常至覆舟。
風俗淳厚,言語和,桑室廬,婚喪刑罰俱與滿剌加同,男子發纏白布,腰圍稍布,婦人椎?裸體,腰圍色帨手巾。
天氣常熱,粒食亦鮮,田瘠,五谷少收,地産胡椒,附樹蔓生,累累如?榈子而小,巨室一家有積數千百斛,以待商販,民間以網魚為業,朝駕獨木船,張帆出海,日暮乃回,煮海為鹽,釀茭樟子為酒,以金錫為錢,貨用青白磁器、銅、鐵、絹布之屬,商舶往來,财貨充牣,頗為富饒,然非所産,貿易指天為約,即千百鏹不立文字,終不敢負,惟酋長好殺,每殺人,取血浴身,謂之通身是膽,蓋夷姓犷悍,俗使然也。
洪武中,遣使朝貢。
永樂三年,冊為蘇答剌王,巳而與花面王戰死,子弱不能報,其妻令于國,曰:“能複此雠者,我以為夫。
”,有漁翁如其言,遂從為偊,無可有,故王假子殺漁翁,其子奔峭山,時時互相雠殺。
十一年,太監鄭和至其國,密擒假王子,械京伏法,立其子蘇幹利為王,感再造之恩,累朝貢獻方物,廣東布政司于貢使回,管待如列國儀 三佛齊 三佛齊,即舊港,又名浡淋,初隸爪哇,在東南海中,多以蒲為姓,蓋南蠻之别種也。
自東莞縣開洋,先至爪哇,複向南行,順風八晝夜可抵。
其國地有十五州,東距爪哇,西距滿剌加,南距大山,西北濱海,田土膏腴,宜稼穑,古雲“一年重谷,三年生金”,言谷盛而貿金多也。
人好賭博,習水戰,服藥,刀箭不能傷,臨敵敢死,以此雄于海上,鄰國畏之,其處水多土少,将領陸居,周遭皆仆從環,住民多架筏水中,蓋物其上,以木樁栓閘,水長則浮,不能渰沒,或欲他徙,起樁連屋而去,不勞餘力,番舶輻辏,半為閩廣人,市用錢布,字用梵書,一互市而金寶錯,陳稻米、狼戾,足稱富饒,他國未有其餘,語音、服食、刑罰、婚喪種種與爪哇同,蓋夷俗使然,不甚相遠也。
洪武來,累遣朝貢,诏賜大統曆、錦绮、三佛齊王印,國王感激非常,會有廣東亡命陳祖義避難其國,久之得為将領。
永樂十三年,太監鄭和統海舶下西洋,至三佛齊國,祖義欲犯我舟師,鄭和潛伏,擒殪之,由是薄,海内外罔不震疊。
地産鶴頂、火雞、神鹿、水晶、珊瑚、琉璃、龍腦、犀象、貓睛石、薔薇水之屬,鶴頂鳥大于鴨,腦骨厚寸餘,外黃内赤,鮮明可愛,火雞大于鶴而頭足亦似鶴,軟紅冠,銳嘴,毛如青羊色,爪甚利,傷人腹緻死,食炭,神鹿大如巨象,高可丈餘,短毛豕喙,蹄三跲,皆物之異者,故特表之,貢使回,廣東布政司管待以畢其行 回回 回回,即默德那國,地接天方,王生而聖靈,臣服西域諸國,諸國翕然敬事之,傳有佛經三千藏,凡三千六百餘卷,字兼篆草楷三體,能習陰陽,星律、醫禱諸技靡不精,究而收竒功,又善鑒識,每于賈胡海市中,廉得竒貨,故今稱識寶者必曰回回。
其教專以事天為本,自隋開皇中始入中國,至今流衍四方,其國寒暑應候,土脈膏腴,有城池、宮室、田園、市肆,大磊江淮間。
民物阜蕃,衣服整潔,人皆窅目胡鼻,以白布纏頭,不問可知為色目中人。
以蜜為酒,以牛馬為菜,好歌舞為樂,男女自相嫁娶,不與俗家聯姻,夫婦好合,诘朝必取水淋沐再三,雖天寒不免。
人知重五谷,亦有牛羊雞鷔,非自殺不食,惟不食豕肉,相傳其始自驢豕交構而生,故累世不敢更易,一或破戒,非病即災矣。
其種散居海内,出外不挾行資,随所至必飲食之,到處建禮拜寺為祝釐受戒之所,亦頗宏敞壯麗,遇節香花供養,燃燈誦經,無禁也。
親死用布囊屍入棺,鼓樂導送至墳,抽去棺底,以土掩屍,妻子每至以水潑之,祈速朽為孝
永樂十五年,複貢方物,賜烈女傳、金绮、量衡。
宣德中,稍減賜物,著為令,使回,令廣東布政司管待以送之 滿剌加 滿剌加,在南海中,不通中國,其初隸暹羅,歲輸金四千兩,後奉我正朔,始建碑開國,不屬焉。
自東莞縣放洋,至昆侖、收龍、牙門港,二日程至其國,為諸夷輻辏之地,亦海上一小都會也。
王居僣拟殿宇,以錫箔為飾。
俗尚醇樸,教習回回,男女皆椎?黑膚,淘錫網魚為業,屋如樓閣而不鋪闆,用木高低層布,床榻廚廁俱在其上,文字皆梵書,貿易以錫,地瘠,不産五谷,米稻皆進暹羅所貿鬻,禁食豕肉,富夷以酥酪和飯而啖,雞犬鵝鹜,仰販于他國,故一物之價,五倍于華,民性犷暴,重然諾,钯镴不離頃刻,稍忤即戡刃其胸,死刃者逃匿不複尋雠,貧者頗事剽掠,舶商假館主者必遣女奴服役,少不知戒,腰纏悉為所有矣,婚嫁論财,婦女以夜為市,過二鼓,遇巡徼姑郎伽呀,即執而戮之,輕刑鞭撻,罪至死者,斷木為高樁而銳其末,貫囚大孔,輾轉洞腹而死。
喪事:民間火化,富者以樟腦實棺中,焚之。
土産犀象、玳瑁、瑣袱、片腦、鶴頂紅、薔薇露之屬。
嘗侵掠爪哇。
正德中被佛朗機仇殺,王退休陂堤,兵去複國。
永樂三年始通貢,七年冊封為王,賜銀印、袍服。
九年,王率妻子來朝。
至正統間,封貢不絕。
成化末,遣給事中林榮、行人黃乾亨往封溺海,自是不通,每貢使回,廣東布政司餞之,遵會典也 蘇門答剌 蘇門答剌,即古蘇文達那,在南海中,自東莞縣開洋,至滿剌加,複向西南行,順風九晝夜可抵其國。
東南大山,西北距海,商賈辏集之地,西洋之要會也。
國無城郭,有大溪入海,海口波濤瀵湧,常至覆舟。
風俗淳厚,言語和,桑室廬,婚喪刑罰俱與滿剌加同,男子發纏白布,腰圍稍布,婦人椎?裸體,腰圍色帨手巾。
天氣常熱,粒食亦鮮,田瘠,五谷少收,地産胡椒,附樹蔓生,累累如?榈子而小,巨室一家有積數千百斛,以待商販,民間以網魚為業,朝駕獨木船,張帆出海,日暮乃回,煮海為鹽,釀茭樟子為酒,以金錫為錢,貨用青白磁器、銅、鐵、絹布之屬,商舶往來,财貨充牣,頗為富饒,然非所産,貿易指天為約,即千百鏹不立文字,終不敢負,惟酋長好殺,每殺人,取血浴身,謂之通身是膽,蓋夷姓犷悍,俗使然也。
洪武中,遣使朝貢。
永樂三年,冊為蘇答剌王,巳而與花面王戰死,子弱不能報,其妻令于國,曰:“能複此雠者,我以為夫。
”,有漁翁如其言,遂從為偊,無可有,故王假子殺漁翁,其子奔峭山,時時互相雠殺。
十一年,太監鄭和至其國,密擒假王子,械京伏法,立其子蘇幹利為王,感再造之恩,累朝貢獻方物,廣東布政司于貢使回,管待如列國儀 三佛齊 三佛齊,即舊港,又名浡淋,初隸爪哇,在東南海中,多以蒲為姓,蓋南蠻之别種也。
自東莞縣開洋,先至爪哇,複向南行,順風八晝夜可抵。
其國地有十五州,東距爪哇,西距滿剌加,南距大山,西北濱海,田土膏腴,宜稼穑,古雲“一年重谷,三年生金”,言谷盛而貿金多也。
人好賭博,習水戰,服藥,刀箭不能傷,臨敵敢死,以此雄于海上,鄰國畏之,其處水多土少,将領陸居,周遭皆仆從環,住民多架筏水中,蓋物其上,以木樁栓閘,水長則浮,不能渰沒,或欲他徙,起樁連屋而去,不勞餘力,番舶輻辏,半為閩廣人,市用錢布,字用梵書,一互市而金寶錯,陳稻米、狼戾,足稱富饒,他國未有其餘,語音、服食、刑罰、婚喪種種與爪哇同,蓋夷俗使然,不甚相遠也。
洪武來,累遣朝貢,诏賜大統曆、錦绮、三佛齊王印,國王感激非常,會有廣東亡命陳祖義避難其國,久之得為将領。
永樂十三年,太監鄭和統海舶下西洋,至三佛齊國,祖義欲犯我舟師,鄭和潛伏,擒殪之,由是薄,海内外罔不震疊。
地産鶴頂、火雞、神鹿、水晶、珊瑚、琉璃、龍腦、犀象、貓睛石、薔薇水之屬,鶴頂鳥大于鴨,腦骨厚寸餘,外黃内赤,鮮明可愛,火雞大于鶴而頭足亦似鶴,軟紅冠,銳嘴,毛如青羊色,爪甚利,傷人腹緻死,食炭,神鹿大如巨象,高可丈餘,短毛豕喙,蹄三跲,皆物之異者,故特表之,貢使回,廣東布政司管待以畢其行 回回 回回,即默德那國,地接天方,王生而聖靈,臣服西域諸國,諸國翕然敬事之,傳有佛經三千藏,凡三千六百餘卷,字兼篆草楷三體,能習陰陽,星律、醫禱諸技靡不精,究而收竒功,又善鑒識,每于賈胡海市中,廉得竒貨,故今稱識寶者必曰回回。
其教專以事天為本,自隋開皇中始入中國,至今流衍四方,其國寒暑應候,土脈膏腴,有城池、宮室、田園、市肆,大磊江淮間。
民物阜蕃,衣服整潔,人皆窅目胡鼻,以白布纏頭,不問可知為色目中人。
以蜜為酒,以牛馬為菜,好歌舞為樂,男女自相嫁娶,不與俗家聯姻,夫婦好合,诘朝必取水淋沐再三,雖天寒不免。
人知重五谷,亦有牛羊雞鷔,非自殺不食,惟不食豕肉,相傳其始自驢豕交構而生,故累世不敢更易,一或破戒,非病即災矣。
其種散居海内,出外不挾行資,随所至必飲食之,到處建禮拜寺為祝釐受戒之所,亦頗宏敞壯麗,遇節香花供養,燃燈誦經,無禁也。
親死用布囊屍入棺,鼓樂導送至墳,抽去棺底,以土掩屍,妻子每至以水潑之,祈速朽為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