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縣志卷之二十

關燈
,夫故守節。

    乾隆十四年,題準旌表。

     黃氏,吳應簡妻,年二十三歲,夫故守節。

    乾隆十四年,題準旌表。

     葉氏,庾傳鳳妻,年二十三歲,夫故守節。

    乾隆十四年,題準旌表。

     鄧氏,廖葉姬妻,年二十二歲,夫故守節。

    乾隆十四年,題準旌表。

     劉氏,王汝智妻,年二十六歲,夫故守節。

    乾隆十五年,題準旌表。

     葉氏,麥孔友妻,年二十六歲,夫故守節。

    乾隆十六年,題準旌表。

     梁氏,潘君儀妻,年二十三歲,夫故守節。

    乾隆十六年,題準旌表。

     黃氏,蔡廷拔妻,年二十八歲,夫故守節。

    乾隆十六年,題準旌表。

     蔡氏,陳兆熊妻,年二十歲,夫故守節。

    乾隆十六年,題準旌表。

     鄭氏,龍雲見妻,年二十一歲,夫故守節。

    乾隆十七年,題準旌表。

     廖氏,生員鄧遇郵妻,年二十四歲,夫故守節。

    乾隆十九年,題準旌表。

     陳氏,曾京弼妻,年二十六歲,夫故守節。

    乾隆十九年,題準旌表。

     鄧氏,廖世炳妻,年二十三歲,夫故守節。

    乾隆二十三年,題準旌表。

     杜氏,文白孚妻,年二十六歲,夫故守節。

    乾隆二十三年,題準旌表。

     吳氏,鄭儒成妻,年二十二歲,夫故守節。

    乾隆三十七年,題準旌表。

     鄧氏,吳廷偉妻,年二十歲,夫故守節。

    乾隆三十七年,題準旌表。

     邬氏,鄭奕蕃妻,年二十四歲,夫故守節。

    乾隆三十七年,題準旌表。

     鄧氏,侯震妻,年二十九歲,夫故守節。

    乾隆三十八年,題準旌表。

     梁氏,溫起茂妻,夫故守節。

    乾隆年間,題準旌表。

     曾氏,陳殿選妻,夫故守節。

    乾隆年間,題準旌表。

     陳氏,葉明禮妻,夫故守節。

    嘉慶三年,題準旌表。

     麥氏,歐陽兼大妻,夫故守節。

    嘉慶十三年,題準旌表。

     郭氏,孫阿有妻,夫故守節。

    嘉慶十三年,題準旌表。

     袁氏,鄧德芹妻,夫故守節。

    嘉慶十三年,題準旌表。

     文氏,曾耀鬥妻,年二十九歲,夫故守節。

    嘉慶二十三年,詳請旌表。

     鄭氏,陳式文妻,年二十二歲,夫故守節。

    嘉慶二十四年,詳請旌表。

     未經請旌貞節附 貞女 鄭氏,廖澍聘妻,聞夫故,奔喪守節,家甚清貧,謹事翁姑,紡績自給,為夫立後。

    卒,年六十七。

     鄧氏,陶光鼎聘妻,聞夫故,奔喪守節,年七十而終。

     鄭氏,陶德昭聘妻,聞夫故,是夜投環自盡,地方官憫其節烈,令送其柩,與夫合葬。

     謝氏,廖芝蓉聘妻,蓉死,氏歸守節。

    年六十餘,戚黨罕有見其面者。

     廖氏,吳安聘妻,未娶而安卒。

    氏聞訃,自經死,其兄廖萬喬送柩,與吳合葬。

     黃氏,陳迥富聘妻,未娶而逝。

    家貧苦,氏堅貞自守,年六十六歲卒。

     麥氏,陳嵩華聘妻,未娶而逝。

    氏以死自誓,不改适。

    其姑鄭氏,陳榮封妻,亦少年守節。

    姑媳相依,零丁孤苦,闾裡鹹重之。

    麥年五十一歲終。

    鄭年七十一歲終。

     曾氏,陳應文聘妻,未娶,應文故。

    氏杜門守節,孝養翁姑,終身無诟谇聲。

    年五十八歲卒。

     潘氏,文運泰聘妻,未娶而亡。

    氏年十八,矢志守節,奔喪掃墓,孝順翁姑,終身無異。

    現年六十二。

     黃氏,鄭珍儒聘妻,儒故,奔喪守節,為夫立後。

    年逾六十,人鹹稱其苦節雲。

     鄭氏,黃顯業聘妻,氏年十七歲,聞訃,即往夫家守制,清節自矢。

    現年五十二歲。

     鄭氏,鄧超凡聘妻,年二十一歲,聞訃,守貞,為夫立嗣。

    卒年六十一歲。

     雷氏,鄭盛文聘妻,年十八,文故。

    奔喪,以貞自守,孝事翁姑,為夫立後。

    卒年五十七歲。

     周氏,聶福壽聘妻,夫幼散失十載,杳無音信。

    氏年二十一歲,母令改适,矢志不從,飲藥而卒。

     麥氏,歐陽惠保聘妻,夫故,奔喪守貞,年五十餘而卒。

    知縣李旌之,額曰“堅節可風”。

     黃氏,侯進三聘妻,夫故,父母欲奪其志,氏不從,即歸侯門,守貞自矢靡他。

    年逾六十而卒。

     謝氏,邑庠張植蓮聘妻,夫卒,氏哀痛慘怛,奔往視殓,矢志守貞。

    卒年七十五歲。

     方氏,吳郁光聘妻,夫卒,聞訃守貞。

    現年七十一歲。

     曾氏,黃述孔聘妻,夫卒,聞訃守貞,撫嗣成立而卒。

     麥氏,陳上九聘妻,夫卒,聞訃守貞。

    現年五十餘歲。

     陳氏,麥創穎聘妻,夫卒,聞訃守貞。

    現年六十歲。

     鄭氏,冼澤新聘妻,年十九,夫亡,聞訃守貞。

    現年六十歲。

     葉氏,賴松聘妻,夫卒,聞訃守貞。

    卒年六十歲。

     黃氏,麥成昌聘妻,聞夫卒,奔喪守貞。

    六十一歲卒。

     賴氏,文世芳聘妻,夫故,奔喪守貞。

    卒年六十三歲。

     麥氏,文光烈聘妻,夫故,奔喪守貞。

    卒年八十四歲。

     陳氏,曾國用聘妻,夫故,奔喪守貞。

    卒年六十六歲。

     麥氏,陳成剛聘妻,夫故,奔喪守貞。

    卒年五十六歲。

     陳氏,鄭明揚聘妻,夫卒,奔喪守貞。

    卒年六十一歲。

     黃氏,鄭祖耀聘妻,年十八,夫卒,聞訃奔喪,以貞自守。

    卒年五十二歲。

     鄭氏,溫葆光聘妻,年二十,夫卒,聞訃守貞。

    卒年五十七歲。

     鄧氏,劉賢聘妻,年十九,夫卒,聞訃守貞。

    卒年四十六歲,東莞縣知縣馮曾以匾聯旌之。

     文氏,陳裔昌聘妻,裔昌[4]亡,奔喪掃墓,擇繼存宗,事姑盡孝,不以貧自诿,苦守終身無怨。

     鄧氏,陶天福聘妻,聞夫故,奔喪守節,矢志靡他。

     麥氏,曾麗忠聘妻,夫卒,聞訃守貞。

     袁氏,鄧二壽聘妻,夫卒,聞訃守貞。

     陳氏,雷德望聘妻,夫卒,聞訃守貞。

     鄧氏,侯世卿聘妻,年二十二,卿卒,聞訃守貞,年五十七歲終。

     趙氏,鄭亞佑聘妻,不為強暴所辱,遂自經死。

    乾隆三十六年,聞于當道,旌其門。

     鄭氏,鄧博斯聘妻,年十九,聞訃守貞,矢志不移。

    卒年五十歲。

     文氏,潘第龍聘妻,年十九,聞訃守貞。

    卒年五十歲。

     文氏,陳華超聘妻,未娶而華逝,氏貞節自守。

    至七十三歲卒。

     節婦 侯氏,廖重山妻。

    嘉靖三十年,海盜入寇,重山渡海,中流被擒。

    家聞報,姑鄧氏凄慘欲絕,氏再三勸慰,徑往賊船,請以身為質,縱夫歸,措銀來贖,賊許之。

    别時私以頭發、指甲封固交夫,囑其來贖時,須探的消息,方可下船。

    夫至,細觇之,知侯氏已于當日投海死矣。

    夫望洋号哭,招魂歸葬于河上鄉。

    今相傳為招魂墓。

    前人未及表揚,茲亟登之,庶不使當年節烈,終于湮沒雲。

     吳氏,廖廷客妻。

    年二十七,夫死子幼,家極清貧,事姑盡孝,自矢靡他。

    乾隆丁卯,年九十四歲,皇恩寵錫,逾數月而卒。

     黃氏,乃大湧鄉诰贈武翼大夫[5]鄭殿生之妻也。

    少娴閨訓。

    年二十,歸于鄭。

    事姑孝謹備至,姑嘗病,百藥罔效。

    氏飲泣調護,弗遑寝食,夜禱于天,割股肉和藥以進,旋獲安痊。

    閱三載,值洋匪流劫鄉村,氏與其小姑亞七同被擄掠。

    殿生[6]家備金,往賊船贖氏與七。

    賊止交回亞七,欲強留氏。

    氏不從,向七曰:“寄語爾兄,好為人。

    ”即奮身投海而死,賊不覺為之感恸。

    翌日,屍流回大湧村前白石灣,潆洄不去,鄉人有見者,報殿生,具棺殓之,視其臂痕宛然。

    男婦老幼,靡不歎惜泣下。

    後以子佐官守備,诰贈宜人;孫瑞官副将,诰贈夫人;其曾玄[7]廷樞輩,文武仕宦,蟬聯鵲起,鹹以為孝烈婦之贻蔭雲。

     葉氏,曾天叙妻,貢生曾省大母;潘氏,曾天壽妻,舉人曾煜母,俱二十二歲而寡。

    禮事翁姑,苦教幼子,妯娌同志,凡赈饑、掩骼、檢遺字諸善事,皆減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