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縣志卷之六

關燈
或失詳核,或系錯繕,俱未可定。

    附記于此,以俟參考。

     新安營守備康熙三年城守改設 [1]“正學”原倒,據康熙《新安縣志》卷四《職官志·武官表》、雍正《廣東通志》卷三十《職官志五·國朝·遊擊》改。

     [2]“鴻”原訛“雄”,據康熙《新安縣志》卷四《職官志·武官表》、雍正《廣東通志》卷三十《職官志五·國朝·遊擊》改。

     (續上表) [1]“弘”原訛“宏”,據康熙《新安縣志》卷四《職官志·武官表》、雍正《廣東通志》卷三十《職官志五·國朝·遊擊》改。

     [2]“祖”原訛“禮”,據康熙《新安縣志》卷四《職官志·武官表》、雍正《廣東通志》卷三十《職官志五·國朝·遊擊》改。

     [3]“弘”原訛“宏”,據康熙《新安縣志》卷四《職官志·武官表》、雍正《廣東通志》卷三十《職官志五·國朝·遊擊》改。

     [4]“陝西”原訛“山西”,據《清史稿》卷六十三《地理十·陝西》改。

    按,康熙《新安縣志》卷四《職官志·武官表》作“山西鳳翔府岐山縣人”,雍正《廣東通志》卷三十《職官志五·國朝·遊擊》作“山西人”。

    查《清史稿》,清代岐山縣屬陝西省。

     [5]“陝西”原訛“山東”,據雍正《廣東通志》卷三十《職官志五·國朝·遊擊》、光緒《廣州府志》卷三十《職官表十四·守備》改。

    光緒《廣州府志》注:“《新安志》作‘山東人’。

    ” [6]“弘”原訛“宏”,據雍正《廣東通志》卷三十《職官志五·國朝·遊擊》改。

     [7]按,“龍”,雍正《廣東通志》卷三十《職官志五·國朝·遊擊》作“隆”。

     [8]“甘肅”原訛“陝西”,據《清史稿》卷六十四《地理十一·甘肅》改。

     (續上表) [1]按,“署”,光緒《廣州府志》卷三十一《職官表十五·守備》作“任”。

     (續上表) [1]按,“扳”,光緒《廣州府志》卷三十一《職官表十五·守備》作“攀”。

     東莞守禦所千總原東莞營調撥,今隸新安營遊擊轄下 按:千總姓名,舊載止此,嗣後房檔黴爛,無從查考。

     左哨千總 [2]按,“材”疑為“林”之誤。

     (續上表) 右哨千總 把總 左哨頭司把總 左哨二司把總 右哨頭司把總 右哨二司把總 大鵬守禦所千總 (續上表) [1]“梅”原訛“枚”,據康熙《新安縣志》卷四《職官志·武官表》改。

     按:康熙七年,營汛歸并惠州協副将管轄,而新安營不轄大鵬。

     大鵬營遊擊康熙四十三年,将順德鎮右營遊擊改設大鵬營遊擊 [2]此條原脫,據雍正《廣東通志》卷三十《職官志五·國朝·遊擊》補。

     大鵬營參将雍正四年以遊擊改設 (續上表) 大鵬營守備康熙四十三年,将順德營中軍守備改設大鵬營守備 [1]此條原脫,據雍正《廣東通志》卷三十《職官志五·國朝·守備》補。

     大鵬營千總 [1]“榮”原訛“樹”,據康熙《新安縣志》卷四《職官志·武官表》改。

     現任大鵬營左哨千總 現任大鵬營右哨千總 現任大鵬營左哨頭司把總 現任大鵬營左哨二司把總 現任大鵬營右哨頭司把總 現任大鵬營右哨二司把總 【注釋】 [1]“明”原倒置于“參将”下,據文意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