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縣志卷之二
關燈
小
中
大
立春、立夏等節,逢鬼宿也。
又有石尤風,作與飓風同。
但飓風起止,俗謂“對時石尤”,則略異也。
他如海氣腥,亦暴風之兆。
雲腳疏直,謂之“風路”,舟人即徙舟避之。
至東南北驟作,謂之“北暴”,謂之“鹹頭”,又謂之“泥浪”,此則較飓風少遜,又不必回南而後息。
俗人占風,有以時占者,諺雲:“朝發三,晚發七,晝發不過日。
”有以潮占者,諺雲:“潮生則風起,潮退則風止。
”此即泥浪之風。
又雲:“近海多風。
” 月令[11] 《廣東[12]通志》廣東月令: 正月,桃、李花盛,柔桑可采,二麥黃,老圃種姜剪韭,田功既興。
二月,雷發聲,虹霓見,魚苗生,蚬降于霧,木棉、橘、柚華。
是月也,農功畢作。
三月,溫風至,梅子熟,槟榔苞坼,催耕鳴,田蛙鼓吹。
四月,榴火明,榕成蔭,紫菱照水,樹蘭綴珠,白雨以時至。
五月,朱荔熟,椰含漿,蟬大噪,鈎割鳴年,早谷[13]登場。
六月,白雨足,西潦至,飓母乘潮,芭蕉垂[14],荔奴[15]早熟。
是月也,新谷既登,亟播晚種。
七月,秧針碧,蓊田浮,蝴蝶營繭。
是月也,暑始[16]酷,爍石流金。
八月,木芙蓉花,梨、栗熟,芋可剝,秥始獲,河豚乘潮至。
九月,木樨瘴發,紅薯登,白榄落,嘉魚出于峽,大秥始獲,菊有黃華。
十月,嶺梅開,八蠶功畢,橘、柚垂實,潮田盡登。
是月也,霜始下,氣乃寒。
十一月,桃始華,冬筍出,楓漸丹,鹧鸪蔽葉,山花時茂,畲田布種。
是月也,農斂谷屯囷,涸塘以漁。
十二月,水仙來賓,梅乃大放,風蘭賀春,青陽漸暢,草木萌動。
占候附 正月。
元旦暗,有雨。
諺雲:“幹冬濕年,禾谷滿田。
”又謂:“正月初六日晴,人民安;十六晴,有營生。
二十六日晴,有蔬果。
”又謂:“立春晴一日,農夫耕田不用力。
立春前一日有雨,則一春皆雨。
” 二月。
俗以春分社占豐歉。
諺雲:“分在社前,鬥米鬥錢。
”言谷貴也。
“春分社後,鬥米鬥豆。
”言谷賤也。
又曰:“雨打驚蟄節,二月雨不歇。
三月幹耙田,四月禾生節。
”言無水插秧也。
三月。
俗謂:“清明晴,則諸物豐,蠶少。
”諺雲:“清明須用晴,谷雨須用雨。
” 四月。
諺雲:“小滿池塘滿,不滿天大旱。
” 五月。
夏至雨,雲“洗倉水”,米貴。
又以二十為“分龍日”,二十五日為“回龍日”,不雨則歉。
曰:“分龍不下回龍下,回龍不下幹啞啞。
”又以二十六日雨為“分龍水”。
是月,晴天片雲,雨頃刻至者,曰“白撞雨”。
諺雲:“早禾望白撞,翻槁望偷淋。
”“偷淋”者,夜雨也。
六月。
喜初六晴,禾無蟲,早稻有收。
十二日多風,俗呼“彭祖忌”,無風則雨。
七月。
立秋小雨吉,大雨傷禾。
諺雲:“天下若逢處暑雨,縱然結實也難收。
” 八月。
初一日風雨,谷貴,人民災。
虹見,谷貴。
中秋月明,産婦安甯。
九月。
諺雲:“霜降值金,一晴一陰。
”又雲:“重陽有雨重重有,重陽無雨一冬晴。
”又雲:“寒露風,穎不實;霜降雨,米多碎。
” 十月。
朔晴,一冬暖。
風雨主旱,麻子貴。
俗以初一日有霧,則明年正月雨;有大風,則明年米貴;初二日有霧,明年二月雨;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日皆然。
此日無霧,則明年此月無雨雲。
十一月。
冬至晴,百物成。
十二月。
小寒晴,早禾熟;大寒晴,晚禾熟;雨暗則歉雲。
風俗 自永嘉之際,中州人士避地嶺表,茲邑禮義之漸,所由來矣。
其樸拙成風,巧飾不習,雖未盡出于正,不可謂非忠厚之遺也。
士勵學術而謹仕進,其彈冠膺職者,代有賢聲焉。
民多重農桑,而後商賈。
農人種田,一年兩收。
器用取渾堅,不事淫巧。
房屋多土牆,但蔽風雨。
今尚黝垩,砌以磚石。
嫁娶重門地,至貧不與賤者為婚。
邑中舊族,祠有祭田,歲或一祭、二祭。
有贍學以給子孫之為諸生者,有卷資以給童試者,有路費以贈公車者。
歲饑則散錢谷以周貧乏,惟子孫犯規,及為公役者,不得入祠,猶為近古。
婚姻必以槟榔、蒌葉、茶、果之屬,曰“過禮”,不親迎,昏夕即廟見
又有石尤風,作與飓風同。
但飓風起止,俗謂“對時石尤”,則略異也。
他如海氣腥,亦暴風之兆。
雲腳疏直,謂之“風路”,舟人即徙舟避之。
至東南北驟作,謂之“北暴”,謂之“鹹頭”,又謂之“泥浪”,此則較飓風少遜,又不必回南而後息。
俗人占風,有以時占者,諺雲:“朝發三,晚發七,晝發不過日。
”有以潮占者,諺雲:“潮生則風起,潮退則風止。
”此即泥浪之風。
又雲:“近海多風。
” 月令[11] 《廣東[12]通志》廣東月令: 正月,桃、李花盛,柔桑可采,二麥黃,老圃種姜剪韭,田功既興。
二月,雷發聲,虹霓見,魚苗生,蚬降于霧,木棉、橘、柚華。
是月也,農功畢作。
三月,溫風至,梅子熟,槟榔苞坼,催耕鳴,田蛙鼓吹。
四月,榴火明,榕成蔭,紫菱照水,樹蘭綴珠,白雨以時至。
五月,朱荔熟,椰含漿,蟬大噪,鈎割鳴年,早谷[13]登場。
六月,白雨足,西潦至,飓母乘潮,芭蕉垂[14],荔奴[15]早熟。
是月也,新谷既登,亟播晚種。
七月,秧針碧,蓊田浮,蝴蝶營繭。
是月也,暑始[16]酷,爍石流金。
八月,木芙蓉花,梨、栗熟,芋可剝,秥始獲,河豚乘潮至。
九月,木樨瘴發,紅薯登,白榄落,嘉魚出于峽,大秥始獲,菊有黃華。
十月,嶺梅開,八蠶功畢,橘、柚垂實,潮田盡登。
是月也,霜始下,氣乃寒。
十一月,桃始華,冬筍出,楓漸丹,鹧鸪蔽葉,山花時茂,畲田布種。
是月也,農斂谷屯囷,涸塘以漁。
十二月,水仙來賓,梅乃大放,風蘭賀春,青陽漸暢,草木萌動。
占候附 正月。
元旦暗,有雨。
諺雲:“幹冬濕年,禾谷滿田。
”又謂:“正月初六日晴,人民安;十六晴,有營生。
二十六日晴,有蔬果。
”又謂:“立春晴一日,農夫耕田不用力。
立春前一日有雨,則一春皆雨。
” 二月。
俗以春分社占豐歉。
諺雲:“分在社前,鬥米鬥錢。
”言谷貴也。
“春分社後,鬥米鬥豆。
”言谷賤也。
又曰:“雨打驚蟄節,二月雨不歇。
三月幹耙田,四月禾生節。
”言無水插秧也。
三月。
俗謂:“清明晴,則諸物豐,蠶少。
”諺雲:“清明須用晴,谷雨須用雨。
” 四月。
諺雲:“小滿池塘滿,不滿天大旱。
” 五月。
夏至雨,雲“洗倉水”,米貴。
又以二十為“分龍日”,二十五日為“回龍日”,不雨則歉。
曰:“分龍不下回龍下,回龍不下幹啞啞。
”又以二十六日雨為“分龍水”。
是月,晴天片雲,雨頃刻至者,曰“白撞雨”。
諺雲:“早禾望白撞,翻槁望偷淋。
”“偷淋”者,夜雨也。
六月。
喜初六晴,禾無蟲,早稻有收。
十二日多風,俗呼“彭祖忌”,無風則雨。
七月。
立秋小雨吉,大雨傷禾。
諺雲:“天下若逢處暑雨,縱然結實也難收。
” 八月。
初一日風雨,谷貴,人民災。
虹見,谷貴。
中秋月明,産婦安甯。
九月。
諺雲:“霜降值金,一晴一陰。
”又雲:“重陽有雨重重有,重陽無雨一冬晴。
”又雲:“寒露風,穎不實;霜降雨,米多碎。
” 十月。
朔晴,一冬暖。
風雨主旱,麻子貴。
俗以初一日有霧,則明年正月雨;有大風,則明年米貴;初二日有霧,明年二月雨;三、四、五、六、七、八、九、十等日皆然。
此日無霧,則明年此月無雨雲。
十一月。
冬至晴,百物成。
十二月。
小寒晴,早禾熟;大寒晴,晚禾熟;雨暗則歉雲。
風俗 自永嘉之際,中州人士避地嶺表,茲邑禮義之漸,所由來矣。
其樸拙成風,巧飾不習,雖未盡出于正,不可謂非忠厚之遺也。
士勵學術而謹仕進,其彈冠膺職者,代有賢聲焉。
民多重農桑,而後商賈。
農人種田,一年兩收。
器用取渾堅,不事淫巧。
房屋多土牆,但蔽風雨。
今尚黝垩,砌以磚石。
嫁娶重門地,至貧不與賤者為婚。
邑中舊族,祠有祭田,歲或一祭、二祭。
有贍學以給子孫之為諸生者,有卷資以給童試者,有路費以贈公車者。
歲饑則散錢谷以周貧乏,惟子孫犯規,及為公役者,不得入祠,猶為近古。
婚姻必以槟榔、蒌葉、茶、果之屬,曰“過禮”,不親迎,昏夕即廟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