戶口第六
關燈
小
中
大
戶口之登耗,猶草木焉:草木之散布種子也,苟皆落于适當之場所,則滋長發榮,将不數年,而天壤間幾無容樽俎之地;然則人之生也,苟無兵荒疾疫以戕之,而農商各業,又足以長養而滋殖之,則其由少而多、由散而聚,亦意中事耳。本境戶口,康熙九年知縣姚公文燮修邑乘時,戶才四千零五十六,口才一萬九千四百三十八耳;至光緒十一年李文忠公修府志時,則為戶二萬九千零九,口一十一萬八千四百九十一;至光緒二十七年知縣毛公隆光調查戶口,則戶已減至一萬七千九百三十六,口已減至九萬二千八百六十八。當日調查之數雖不足據,然此十數年中水旱疾疫相仍,重以庚子之變,拳教相仇、官軍馘捕、聯軍驿騷,民之死于歲、死于病、死于亂者,正不少也。今據本歲各村戶口冊照錄一通,俾留心世變者得以覽觀焉。<
旗戶:除滿洲駐防營百餘戶聚居北城,其餘皆散處于各鄉,如南關徐,大營梁,後營楊,道口趙,皮家營劉,西槐金、王,西張岡郭,望駕台高,任家莊任,夏村高,大謝于,趙村梁,東羊羅,西羊焦,開口王,約共五百戶,二千餘人。
漢、回戶:共一萬八千二百九十四,口八萬三千四百二十四。内城關六鋪八百三十七戶,口四千五百三十五;東路戶四千五百二十二,口二萬二千五百三十六;南路戶五千八十三,口一萬四千六百〇三;西路戶四千九百五十一,口二萬六千一百一十一;北路戶二千九百〇一,口一萬五千六百三十九——以上共男四萬九千一百二十二名,女四萬四千三百五十五口。
旗戶:除滿洲駐防營百餘戶聚居北城,其餘皆散處于各鄉,如南關徐,大營梁,後營楊,道口趙,皮家營劉,西槐金、王,西張岡郭,望駕台高,任家莊任,夏村高,大謝于,趙村梁,東羊羅,西羊焦,開口王,約共五百戶,二千餘人。
漢、回戶:共一萬八千二百九十四,口八萬三千四百二十四。内城關六鋪八百三十七戶,口四千五百三十五;東路戶四千五百二十二,口二萬二千五百三十六;南路戶五千八十三,口一萬四千六百〇三;西路戶四千九百五十一,口二萬六千一百一十一;北路戶二千九百〇一,口一萬五千六百三十九——以上共男四萬九千一百二十二名,女四萬四千三百五十五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