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六 藥議

關燈
有二月生者,有三四月生者,有五月方生者,謂之晚筀;稻有七月熟者,有八九月熟者,有十月熟者,謂之晚稻。

    一物同一畦之間,自有早晚,此物性之不同也。

    嶺、峤微草,淩冬不凋,并、汾喬木,望秋先隕;諸越則桃李冬實,朔漠則桃李夏榮,此地氣之不同。

    一畝之稼,則糞溉者先牙;一丘之禾,是後種者晚實,此人力之不同也。

    豈可一切拘以定月哉!《本草注》:“橘皮味苦,柚皮味甘”。

    此誤也。

    柚皮極苦,不可向口,皮甘者乃橙耳。

     按《月令》:“冬至麋角解,夏至鹿角解”。

    陰陽相反如此。

    今人用麋、鹿茸作一種,殆疏也。

    又的刺麋、鹿血以代茸,雲“茸亦血耳”,此大誤也。

    竊詳古人之意,凡含血之物,肉差易長,其次筋難長,最後骨難長。

    故人自胚胎至成人,二十年骨髓方堅。

    唯麋角自生至堅,無兩月之久,大者乃重二十餘斤,其堅如石。

    計一晝夜須生數兩。

    凡骨之頓成生長,神速無甚于此。

    雖草木至易生者,亦無能及之。

    此骨血之至強者,所以能補骨血,堅陽道,強精髓也。

    頭者諸陽之會,衆陽之聚,上鐘于角,豈可與凡血為比哉!麋茸利補陽,鹿茸利補陰。

    凡用茸,無樂大嫩。

    世謂之“茄子茸”,但珍其難得耳,其實少力。

    堅者又太老。

    唯長數寸,破之肌如朽木,茸端如瑪瑙、紅玉者,最善。

    又北方戎狄中有麋、麖、麈。

    駝鹿極大而色蒼,尻黃而無斑,亦鹿之類。

    角大而有文,瑩瑩如玉,其茸亦可用。

     枸杞,陝西極邊生者,高丈餘,大可作柱,葉長數寸,無刺,根皮如厚樸,甘美異于他處者。

    《千金翼》雲:“甘州者為真,葉厚大者是。

    ”大體出河西諸郡。

    其次江池間圩埂上者。

    實圓如櫻桃,全少核。

    暴乾如餅,極膏潤有味。

     “淡竹”對“苦竹”為文。

    除苦竹外,悉謂之淡竹,不應别有一品謂之淡竹。

    後人不曉,于《本草》内别疏淡竹為一物。

    今南人食筍有苦筍、淡筍兩色,淡筍即淡竹也。

    東方、南方所用細辛,皆杜衡也,又謂之馬蹄香也:黃白,拳局而脆,乾則作團,非細辛也。

    細辛出華山,極細而直,深紫色,味極辛,爵之習習如椒,其辛更甚于椒。

    故《本草》雲:“細辛,水漬令直。

    ”是以杜衡僞為之也。

    襄、漢間又有一種細辛,極細而直,色黃白,乃是鬼督郵,亦非細辛也。

     《本草注》引《爾雅》雲:“蘦,大苦。

    ”注:“甘草也。

    蔓延生,葉似荷,莖青赤。

    ”此乃黃藥也,其味極苦,故謂之大苦,非甘草也。

    甘草枝葉悉如槐,高五六尺,但葉端微尖而糙澀,似有白毛,實作角生,如相思角,四五角作一本生,熟則角坼。

    子如小匾豆,極堅,齒齧不破。

     胡麻直是今油麻,更無他說,餘已于《靈苑方》論之。

    其角有六棱者,有八棱者。

    中國之麻,今謂之大麻是也。

    有實為苴麻;無實為枲麻,又曰牡麻。

    張骞始自大宛得油麻之種,亦謂之麻,故以“胡麻”别之,謂漢麻為“大麻”也。

     赤箭,即今之天麻也。

    後人既誤出天麻一條,遂指赤箭别為一物。

    既無此物,不得已又取天麻苗為之,滋為不然。

    《本草》明稱“采根陰乾”,安得以苗為之?草藥上品,除五芝之外,赤箭為第一。

    此神仙補理、養生上藥。

    世人惑于天麻之說,遂止用之治風,良可惜哉。

    或以謂其莖如箭,既言赤箭,疑當用莖,此尤不然。

    至如鸢尾、牛膝之類,皆謂莖葉有所似,用則用根耳,何足疑哉! 地菘即天名精也。

    世人既不識天名精,又妄認地菘為火蔹;《本草》又出鶴虱一條,都成紛亂。

    今按,地菘即天名精,蓋其葉似菘,又似名精,名精即蔓精也。

    故有二名。

    鶴虱即其實也。

    世間有單服火蔹法,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