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樂律一

關燈
,宜于黃鐘東九尺掘,必得焉。

    ’從之,果如其言。

    ”此妄也。

    法月律為磬,當依節氣,閏月自在其間,閏月無中氣,豈當月律?此懵然者為之也。

    扣其一,安知其是晉某年所造?既淪陷在地中,豈暇復按方隅尺寸埋之?此欺誕之甚也! 《霓裳羽衣曲》。

    劉禹錫詩雲:“三鄉陌上望仙山,歸作《霓裳羽衣曲》。

    ”又王建詩雲:“聽風聽水作《霓裳》。

    ”白樂天詩注雲:“開元中,西涼府節度使楊敬述造。

    ”鄭嵎《津陽門詩》注雲:“葉法善嘗引上入月宮,聞仙樂。

    及上歸,但記其半,遂于笛中寫之。

    會西涼府都督楊敬述進《婆羅門曲》,與其聲調相符,遂以月中所聞為散序,用敬術所進為其腔,而名《霓裳羽衣曲》。

    ”諸說各不同。

    今蒲中逍遙樓楣上有唐人橫書,類梵字,相傳是《霓裳譜》,字訓不通,莫知是非。

    或謂今燕部有《獻仙音曲》,乃其遺聲。

    然《霓裳》本謂之道調法曲,今《獻仙音》乃小石調耳。

    未知孰是。

    《虞書》曰:“戛擊鳴球,搏拊琴瑟以詠,祖考來格。

    ”鳴球非可以戛擊,和之至,詠之不足,有時而至于戛且擊;琴瑟非可以搏拊,和之至,詠之不足,有時而至于搏且拊。

    所謂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而不自知其然,和之至,則宜祖考之來格也。

    和之生于心,其可見者如此。

    後之為樂者,文備而實不足。

    樂師之志,主于中節奏、諧聲律而已。

    古之樂師,皆能通天下之志,故其哀樂成于心,然後宜于聲,則必有形容以表之。

    故樂有志,聲有容,其所以感人深者,不獨出于器而已。

     《新五代史》書唐昭宗幸華州,登齊雲樓,西北顧望京師,作《菩薩蠻》辭三章,其卒章曰:“野煙生碧樹,陌上行人去。

    安得有英雄,迎歸大内中?”今此辭墨本猶在陝州一佛寺中,紙劄甚草草。

    餘頃年過陝,曾一見之,後人題跋多盈巨軸矣。

    世稱善歌者皆曰“郢人”,郢州至今有白雪樓。

    此乃因宋玉問曰:“客有歌于郢中者,其始曰《下裡巴人》,次為《陽阿薤露》,又為《陽春白雪》,引商刻羽,雜以流徵。

    ”遂謂郢人善歌,殊不考其義。

    其曰“客有歌于郢中者”,則歌者非郢人也。

    其曰“《下裡巴人》,國中屬而和者數千人;《陽阿薤露》,和者數百人;《陽春白雪》,和者不過數十人;引商刻羽,雜以流徵,則和者不過數人而已。

    ”以楚之故都,人物猥盛,而和者止于數人,則為不知歌甚矣。

    故玉以此自況,《陽春白雪》皆郢人所不能也。

    以其所不能者明其俗,豈非大誤也?《襄陽耆舊傳》雖雲:“楚有善歌者,歌《陽菱白露》、《朝日魚麗》,和之者不過數人。

    ”復無《陽春白雪》之名。

    又今郢州,本謂之北郢,亦非古之楚都。

    或曰:“楚都在今宜城界中,有故墟尚在。

    ”亦不然也。

    此鄢也,非郢也。

    據《左傳》:“楚成王使籯宜申為商公,沿漢泝江,将入郢,王在渚宮下見之。

    ”沿漢至于夏口,然後泝江,則郢當在江上,不在漢上也。

    又在渚宮下見之,則渚宮蓋在郢也。

    楚始都丹陽,在今枝江,文王遷郢,昭王遷都,皆在今江陵境中。

    杜預注《左傳》雲:“楚國,今南郡江陵縣北紀南城也。

    ”謝靈運《邺中集》詩雲:“南登宛郢城。

    ”今江陵北十二裡有紀南城,即古之郢都也,又謂之南郢。

     六十甲子有納音,鮮原其意。

    蓋六十律旋相為宮法也。

    一律含五音,十二律納六十音也。

    凡氣始于東方而右行,音起于西方而左行;陰陽相錯,而生變化。

    所謂氣始于東方者,四時始于木,右行傳于火,火傳于土,土傳于金,金傳于水。

    所謂音始于西方者,五音始于金,左旋傳于火,火傳于木,木傳于水,水傳于土。

    納音與《易》納甲同法:乾納甲而坤納癸,始于乾而終于坤。

    納音始于金,金,乾也;終于土,土,坤也。

    納音之法,同類娶妻,隔八生子,此《漢志》語也。

    此律呂相生之法也。

    五行先仲而後孟,孟而後季,此遁甲三元之紀也。

    甲子金之仲,黃鐘之商。

    同位娶乙醜,大呂之商。

    同位,謂甲與乙、丙與丁之類。

    下皆仿此。

    隔八下生壬申,金之孟。

    夷則之商。

    隔八,謂大呂下生夷則也。

    下皆仿此。

    壬申同位娶癸酉,南呂之商。

    隔八上生庚辰,金之季。

    姑洗之商。

    此金三元終。

    若隻以陽辰言之,則依遁甲逆傳仲孟季。

    若兼妻言之,則順傳孟仲季也。

    庚辰同位娶辛巳,中呂之商。

    隔八下生戊子,火之仲。

    黃鐘之徵。

    金三元終,則左行傳南火也。

    戊子娶已醜,大呂之徵。

    生丙申,火之孟。

    夷則之徵。

    丙申娶丁酉,南呂之徵。

    生甲辰,火之季。

    姑洗之徵。

    甲辰娶乙巳,中呂之徵。

    生壬子,木之仲。

    黃鐘之角。

    火三元終,則左行傳于東方木。

    如是左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