雄牝城
關燈
小
中
大
和妻子兒女相見。
那安市城池堅固,守軍勇敢,人人拼死守衛,一下子很難攻下。
而今奴才等帶着十多萬高麗兵前來,卻全軍覆沒,我國上下人等正因奴才等投降而心驚膽顫。
那烏骨城的守将老邁無用,如果天子的王師飛臨烏骨城下,立時便可拿下!拿下烏骨城後,其他小城便可不戰而下,王師再長驅直入,那平壤也就守不住了。
”太宗見是新近投降的高延壽、高惠真二人,知道他們做了唐朝官員,想要立功報答主子,所以獻了這一計策。
太宗覺得他們的計策很好,但長孫無忌卻說:“天子親征,與别的将領不同,必須有萬無一失的計謀才能進行,不能冒險希圖僥幸成功。
現在建安、安市共有敵兵10萬以上,如果我軍進攻烏骨城,後路被敵軍切斷,那就不妙了。
不如先取安市和建安再進兵穩妥。
”太宗也覺有理,便沒有采納二高的計策。
唐軍仍舊圍攻安市,李世勣攻打西南城,使用沖車炮石,轟毀了城堞。
城中守軍便豎起木栅,塞住了缺口,唐軍還是攻不進去。
江夏王李道宗攻打東南城,他督促衆軍在城外築起土山,和城牆一樣高。
城中守軍見狀也培土加高城牆,輪番防禦,城裡守軍和城外唐軍一守一攻,一天作戰數次,夜裡也不停止戰鬥。
李道宗足受箭傷,行路十分困難,便令裨将傅伏愛屯兵在人工土山頂上。
誰知湊巧土山崩塌壓塌幾丈長的城牆,正好傅伏愛又私離防地,衆軍雖有機會攻進城中,卻未得将令不敢擅自行動,坐失良機,反遭從城牆缺口處出來的高麗兵一陣亂擊。
土山上的唐軍被驅散,土山也被奪了過去。
此後,唐軍連攻數日,終于未能得手。
轉眼到了初冬,遼東己是草枯水凍,唐軍已是立足不住,太宗隻好下诏班師。
高麗軍兵依山築城,憑險堅守,固然符合兵法,所以能經受唐軍的猛攻而保城池不失,這便是利用了地形之利。
而在唐軍來說卻是犯了兵家大忌,舍棄攻建安迂回取安市和取烏骨城直搗平壤兩條妙計不用,卻一味去攻打易守難攻的雄城”安市,結果徒耗時日,最後無功而返。
當然,易守難攻的“雄城”,也并非絕對不能攻克,而是不能蠻打硬攻。
請看一貫勇猛有餘而智謀不足的張飛是如何攻打一座“雄城”的。
那是進軍西川的事,張飛謹記軍師諸葛亮臨别時的囑咐,一路上秋毫無犯,西川守将懾于他的威名,紛紛歸降,所以進展很快。
然而,當張飛抵達巴郡城外時,巴郡守将嚴顔卻閉門堅守,不但不降,還把張飛派去招降的軍士割了耳鼻才放回。
張飛大怒,帶領幾百人馬去叫戰。
城上軍兵隻是百般痛罵,并不出戰。
張飛性如烈火,哪能忍受,幾番殺到吊橋處,想過護城河,都被亂箭射了回來。
直至天黑,城中無一人出來,張飛雖有一肚子怒氣,也不得不收兵回寨。
第二天早晨,張飛又領兵前去叫戰。
守将嚴顔在城頭敵樓之上,放了一箭,正中張飛頭盔,張飛更是氣得暴跳如雷,指着嚴顔大罵,“如果捉住你這個老匹夫,我要親自吃你的肉!”然而,不管張飛氣成什麼樣,第二天仍是毫無進展。
第三天,張飛又帶領軍兵沿城罵戰。
這巴郡城是座山城,周圍都是亂山,張飛騎馬在四周叫罵,有的山頭比城還高,能看見城中軍兵全都披挂整齊,分成若幹隊,伏在城中,就是不出戰,還可看見許多民夫來來往往,搬磚運石,幫助守城。
然而,張飛是可望而不可及,因為城池據險而築,他過不去;嚴顔又早已深溝高壘,張飛到城下也攻不上去。
一連三天叫罵,守軍毫無動靜,堅守不出。
張飛見這樣不行,從第四天開始,便隻派出三五十名軍兵直抵城下叫罵,想以此引得守軍出來,再趁機沖殺。
哪知又是三天,守軍仍然不為所動。
猛張飛這時也來了個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傳令軍士四散砍柴打草,尋找攻城路徑,不再去叫戰。
這一來,嚴顔的心中反而不踏實了,一連幾天不見張飛動靜,難免心中生疑,便派了十幾名小軍,扮成張飛砍柴軍士的模樣,偷偷出城,混在張飛砍柴軍士中探聽消息。
當天衆軍士回寨時,張飛坐在寨中,頓着腳大罵:“嚴顔這個老匹夫,真是氣死我了!”帳前的三四人忙說:“将軍不必心焦!這幾天已經打探到一條小路,可以偷過巴郡。
”張飛聽了大聲說道,“既有這個去處,為什麼不早點來說?”衆軍說:“是這幾天剛剛打探到的。
”張飛說:“事不宜遲,今天晚上二更就造飯,趁三更天時月色明亮,全軍拔寨出發,要人銜枚、馬匹摘去鈴铛,悄悄行動。
我親自在前面開路,你們依次前進。
”衆軍随即把張飛的命令傳告全寨。
嚴顔派出的細作打聽到了消息,飛快回報
那安市城池堅固,守軍勇敢,人人拼死守衛,一下子很難攻下。
而今奴才等帶着十多萬高麗兵前來,卻全軍覆沒,我國上下人等正因奴才等投降而心驚膽顫。
那烏骨城的守将老邁無用,如果天子的王師飛臨烏骨城下,立時便可拿下!拿下烏骨城後,其他小城便可不戰而下,王師再長驅直入,那平壤也就守不住了。
”太宗見是新近投降的高延壽、高惠真二人,知道他們做了唐朝官員,想要立功報答主子,所以獻了這一計策。
太宗覺得他們的計策很好,但長孫無忌卻說:“天子親征,與别的将領不同,必須有萬無一失的計謀才能進行,不能冒險希圖僥幸成功。
現在建安、安市共有敵兵10萬以上,如果我軍進攻烏骨城,後路被敵軍切斷,那就不妙了。
不如先取安市和建安再進兵穩妥。
”太宗也覺有理,便沒有采納二高的計策。
唐軍仍舊圍攻安市,李世勣攻打西南城,使用沖車炮石,轟毀了城堞。
城中守軍便豎起木栅,塞住了缺口,唐軍還是攻不進去。
江夏王李道宗攻打東南城,他督促衆軍在城外築起土山,和城牆一樣高。
城中守軍見狀也培土加高城牆,輪番防禦,城裡守軍和城外唐軍一守一攻,一天作戰數次,夜裡也不停止戰鬥。
李道宗足受箭傷,行路十分困難,便令裨将傅伏愛屯兵在人工土山頂上。
誰知湊巧土山崩塌壓塌幾丈長的城牆,正好傅伏愛又私離防地,衆軍雖有機會攻進城中,卻未得将令不敢擅自行動,坐失良機,反遭從城牆缺口處出來的高麗兵一陣亂擊。
土山上的唐軍被驅散,土山也被奪了過去。
此後,唐軍連攻數日,終于未能得手。
轉眼到了初冬,遼東己是草枯水凍,唐軍已是立足不住,太宗隻好下诏班師。
高麗軍兵依山築城,憑險堅守,固然符合兵法,所以能經受唐軍的猛攻而保城池不失,這便是利用了地形之利。
而在唐軍來說卻是犯了兵家大忌,舍棄攻建安迂回取安市和取烏骨城直搗平壤兩條妙計不用,卻一味去攻打易守難攻的雄城”安市,結果徒耗時日,最後無功而返。
當然,易守難攻的“雄城”,也并非絕對不能攻克,而是不能蠻打硬攻。
請看一貫勇猛有餘而智謀不足的張飛是如何攻打一座“雄城”的。
那是進軍西川的事,張飛謹記軍師諸葛亮臨别時的囑咐,一路上秋毫無犯,西川守将懾于他的威名,紛紛歸降,所以進展很快。
然而,當張飛抵達巴郡城外時,巴郡守将嚴顔卻閉門堅守,不但不降,還把張飛派去招降的軍士割了耳鼻才放回。
張飛大怒,帶領幾百人馬去叫戰。
城上軍兵隻是百般痛罵,并不出戰。
張飛性如烈火,哪能忍受,幾番殺到吊橋處,想過護城河,都被亂箭射了回來。
直至天黑,城中無一人出來,張飛雖有一肚子怒氣,也不得不收兵回寨。
第二天早晨,張飛又領兵前去叫戰。
守将嚴顔在城頭敵樓之上,放了一箭,正中張飛頭盔,張飛更是氣得暴跳如雷,指着嚴顔大罵,“如果捉住你這個老匹夫,我要親自吃你的肉!”然而,不管張飛氣成什麼樣,第二天仍是毫無進展。
第三天,張飛又帶領軍兵沿城罵戰。
這巴郡城是座山城,周圍都是亂山,張飛騎馬在四周叫罵,有的山頭比城還高,能看見城中軍兵全都披挂整齊,分成若幹隊,伏在城中,就是不出戰,還可看見許多民夫來來往往,搬磚運石,幫助守城。
然而,張飛是可望而不可及,因為城池據險而築,他過不去;嚴顔又早已深溝高壘,張飛到城下也攻不上去。
一連三天叫罵,守軍毫無動靜,堅守不出。
張飛見這樣不行,從第四天開始,便隻派出三五十名軍兵直抵城下叫罵,想以此引得守軍出來,再趁機沖殺。
哪知又是三天,守軍仍然不為所動。
猛張飛這時也來了個眉頭一皺,計上心來,傳令軍士四散砍柴打草,尋找攻城路徑,不再去叫戰。
這一來,嚴顔的心中反而不踏實了,一連幾天不見張飛動靜,難免心中生疑,便派了十幾名小軍,扮成張飛砍柴軍士的模樣,偷偷出城,混在張飛砍柴軍士中探聽消息。
當天衆軍士回寨時,張飛坐在寨中,頓着腳大罵:“嚴顔這個老匹夫,真是氣死我了!”帳前的三四人忙說:“将軍不必心焦!這幾天已經打探到一條小路,可以偷過巴郡。
”張飛聽了大聲說道,“既有這個去處,為什麼不早點來說?”衆軍說:“是這幾天剛剛打探到的。
”張飛說:“事不宜遲,今天晚上二更就造飯,趁三更天時月色明亮,全軍拔寨出發,要人銜枚、馬匹摘去鈴铛,悄悄行動。
我親自在前面開路,你們依次前進。
”衆軍随即把張飛的命令傳告全寨。
嚴顔派出的細作打聽到了消息,飛快回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