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實難命意。

    宋復古八景,皆是晚景。

    其間“煙寺晚鍾”、“瀟湘夜雨”,頗費形容。

    鍾聲固不可為,而瀟湘夜矣,又復雨作,有何所見?蓋復古先畫而後命意,不過略具掩靄慘淡之狀耳。

    後之庸工,學為此題,以火炬照纜,孤燈映船,其鄙淺可惡。

    至於形容不出,而反嘲誚雲:“不過剪數尺皂絹,張之堂上,始副其名也。

    ”可訓之作,悉無此病。

     李明,善山水。

    坡嘗以其畫送吳遠遊雲:“近李明畫山水有名,頗用墨不俗。

    ”輒求得一橫卷,甚長,可用床上繞屏。

     池州匠,作《秋浦九華》,筆粗有清趣。

    師董源。

     蔡規,建昌軍人。

    謝無逸觀其畫山水,有“蔡生老江南,山水涵眼界。

    揮灑若無心,筆端出萬怪”之句。

     李宗晟,作《水簾圖》,坡題雲:“宗晟一軸《水簾圖》,寄與南舒李大夫。

    未向林泉歸得去,炎天酷日且令無。

    ” 兼至誠,不知何許人。

    大觀初得旨,以至誠進所畫山水,意匠精深,筆法高古,特補將仕郎。

     賀真,延安人,出自戎籍,專門山水。

    宣和初建寶真宮,一時名手,畢呈其技。

    有忌真者,推為講堂照壁,實難下手,真亦不辭,日醉酒于門。

    眾工皆畢,中使促真。

    真以幕圍壁,揮卻其徒,不數日成。

    作《雪林》,高八尺,觀者嗟賞,眾工斂袵。

     寗濤,華陰敷水人。

    師範寬,多作關右風景,其巧過寬,而渾厚藏蓄不及也。

    但樓觀人物,纖悉畢呈,失於太顯,正如高克明。

    人謂馬行家山水也。

     寗久中,濤子也。

    又兼畫人物,深得出俗之態,筆意不減其父。

    但多平遠道路之景,不起峰頂耳。

     高洵,京師人,工山水,師高克明,尤長於湖石。

    以畫院多學克明,故洵晚年復師範寬。

     馮曠,河內人,工山水,體製不類前人,自成一家,馳名於熙豐間。

    其筆墨蒼老,峰巒秀潤,亦為難及也。

     何淵,在圖畫院,不知何處人。

    專師克明,往往逼真,然失之繁碎也。

     劉翼,耀州呼為劉評事。

    學範寬,而有自得處,不知者以為寬筆。

     宋處,不記名,邢州人。

    州署有郭熙《滿溪春溜圖》,乃宋所模。

    其名見林泉高緻。

     李遠,青州人。

    學營丘,氣象深遠,崇、觀間馳名。

     郝士安,太原榆次人,張遠之弟子也。

    事其師甚敬,常執杖屨,侍立左右。

     張舉,懷州人,亦山水家。

    其性不羈,好飲酒,與羣小日遊市肆,作鼓闆社。

    每得畫貲,必盡於此。

    尤長濺撲。

     趙林,字子安,懷州人。

    李士舉提刑家有林所畫《不凋圖》、《步驟營丘》。

    然方籍籍間,遽以疾亡,聞者惜之。

     郭鐵子,太原榆次人。

    學李成,善鍛鐵作方響,故號為“鐵子”。

     老成,洺州臨洺人。

    熙豐間工雜畫,尤長山水。

    其性沉靜,終日兀坐,似不能言者。

    筆法謹細,如其為人。

    年八十餘而終。

     李希成,華州人。

    慕李成,遂命名。

    初入圖畫院,能自晦以防忌嫉。

    比已補官,始出所長,眾雖睥睨,無及矣。

     田和,陝人。

    學李成,意韻深遠,筆墨精簡,熙豐間罕能及者。

     蒙亨,華州人。

    初為僧,兵火後偶其兄從軍,遂置軍中。

    屯綿州,學其鄉人寗濤,得典刑也。

     李唐,河陽人。

    亂離後至臨安,年已八十。

    光堯極喜其山水。

     戰德淳,本畫院人,因試“蝴蝶夢中家萬裡”題,畫《蘇武牧羊假寐》,以見萬裡意,遂魁。

    能著色山,人物甚小,青衫白袴,烏巾黃履,不遺毫髮。

    又作紅花綠柳,清江碧岫,一扇之間,動有十裡光景,真可愛也。

     和成忠,京西人,宣和待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