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六

關燈
仙佛鬼神 劉國用,漢州人,工畫羅漢,壁素之傳甚多,在丘、杜、金水張之下也。

     陳自然,工畫佛。

    山谷題雲:“陳君以佛畫名京師。

    ”作《秋水寒禽》,甚可觀。

     于氏,不記名,河東人,寓閬州。

    工佛道像,兼畫鬼神。

     雷宗道,商州人,工雜畫,尤長於佛像、山水。

    雙流張庭堅家,有兩橫軸,人以為郭熙也。

     能仁甫,以字行,本畫院出身,官至縣令。

    長於佛像、山水,世多觀音。

     費宗道,蔡州人。

    來京師,畫太一宮中主火神,頃刻而成。

    眾工疾之,告監牧中使曰:“畫太速成,殊不加意。

    ”中使遂令墁毀,一夕憤怒而卒。

     成宗道,長安人,工畫人物,兼善刻石。

    凡長安壁傳吳筆,皆臨摹上石。

    其跡細如絲髮,而不失精神體段。

    有所集吳生三清像與左右侍衛,宛如吳作。

    或雲:“因能勒石,後轉而為畫也。

    ”又改武洞清長沙羅漢與三元,皆能捨短求長,自出新意,過於長沙遠矣。

     吉祥,平陽人,工佛道,筆墨輕清,又能布景。

    作佛像、星辰,多在山水中,後人罕及。

    山水亦佳。

     司馬寇,汝州人,佛像、鬼神、人物,種種能之,宣和間稱第一手。

    多畫翊聖真武,於雲霧中現半身,觀者駭敬。

    士大夫奉事,皆有靈應。

     楊傑,閬州人,長於鬼神。

    每下筆,必先畫手足四支,然後用三兩筆成就全體。

     鄭希古,河東人,長於平畫。

    每出新意,輒過人。

    初未甚精。

    紹興初,遇郝章於閬州,居相近。

    一日,章病,希古視候甚謹。

    病已,章感其誠,盡傳其法。

     張通,鄜延人,長於仙佛。

    初居利州,今居興元。

     人物傳寫 李士雲,金陵人。

    傳荊公神,贈詩曰:“衰容一見便疑真,李氏揮毫妙入神。

    欲去鍾山終不忍,謝渠分我死前身。

    ”又善山水,荊公贈古風有“李子好山水,而常寓城郭。

    毫端出窈窕,心手初不著”之句。

     程懷立,南都人。

    東坡作《傳神記》,謂:“傳吾神眾,以為爾得其全者。

    懷立舉止如諸生,蕭然有意於筆墨之外者也。

    ” 朱漸,京師人。

    宣和間寫六殿禦容。

    俗雲:“未滿三十歲不可令朱待詔寫真。

    ”恐其奪盡精神也。

     朱宗翼,畫院人也。

    嘗與任安合手畫慕容夫人宅堂影壁《神州圖》。

    樓觀、屋木,任安主之;山水、人物,宗翼主之。

     徐確,不知何許人,今居臨安,供應禦前傳寫,名播中外。

     劉宗道,京師人。

    作《照盆孩兒》,以水指影,影亦相指,形影自分。

    每作一扇,必畫數百本,然後出貨,即日流布,實恐他人傳模之先也。

     杜孩兒,京師人。

    在政和間其筆盛行,而不遭遇,流落輦下。

    畫院眾工,必轉求之,以應宮禁之須。

     山水林石 燕文季,神廟時人,工畫山水,清雅秀媚。

    予家舊有《花村曉月》、《平江晚雨》、《竹林暮靄》、《松溪殘雪》四時景,畫院謂之“燕家景”。

     陳用之,居小窰村,善山水。

    宋復古見其畫,曰:“此畫信工,但少天趣耳。

    ”先當求一敗牆,張絹素倚之牆上,朝夕觀之。

    既久,隔素見敗牆之上,高平曲折,皆成山水之勢。

    心存目想,高者為山,下者為水,坎者為谷,缺者為澗,顯者為近,晦者為遠,神領意造,恍然見其有人禽草木,飛動往來之象。

    則隨意命筆,自然景皆天就,不類人為,是為“活筆”。

    用之感悟,格遂進。

    (予按:存中《筆談》,故錄用之,而郭《誌》亦有小窰陳,名用智,豈用之耶?) 王可訓,京西人,熙豐待詔也。

    工山水,自成一家。

    曾作《瀟湘夜雨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