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玉露卷之三 丙編
關燈
小
中
大
古今,思緻極幽眇,貫穿馳騁,工夫精到,雖未極古之源委,而其植立不凡,斯亦宇宙之奇詭也。
開闢以來,能自表見於世若此者,如優缽曇華,時一現耳。
」【優缽曇華時一現耳 「優缽曇華」,當為梵語「優曇缽華」之誤。
此語出長阿含經四遊行經:「如來時時出世,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
」優曇缽為樹木名,又作「優曇」、「優曇缽羅」等。
】楊東山嘗謂餘雲:「丈夫自有衝天志,莫向如來行處行。
」豈惟制行,作文亦然。
如歐公之文,山谷之詩,皆所謂「不向如來行處行」者也。
以俗為雅 楊誠齋雲:「詩固有以俗為雅,然亦須經前輩鎔化,乃可因承。
如李之『耐可』、杜之『遮莫』、唐人『裏許』、『若箇』之類是也。
唐人寒食詩,不敢用『餳』字,重九詩,不敢用『?』字,半山老人不敢作梅花詩,【梅花詩 「梅」,原誤作「鄭」,據稗海本改。
】侯之妻之側也。
」餘觀杜陵詩,亦有全篇用常俗語者,然不害其為超妙。
如雲:「一夜水高二尺強,數日不可更禁當。
南市津頭有船賣,無錢即買繫籬傍。
」又雲:「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隻顛狂。
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床。
」又雲:「夜來醉歸衝虎過,?彼固未敢輕引裡母田父,而坐之平王之子、【夜來醉歸衝虎過 九家集注杜詩卷一三作「夜半歸來衝虎過」。
】昏黑家中已眠臥。
【昏黑家中已眠臥 九家集注杜詩作「山黑家中已眠臥」。
】傍見北鬥向江低,仰看明星當空大。
庭前把燭嗔兩炬,峽口驚猿聞一箇。
白頭老罷舞復歌,杖藜不寐誰能那?」是也。
楊誠齋多傚此體,亦自痛快可喜。
浸假 禪家有觀白骨法,謂靜坐澄慮,存想自身血肉腐壞,唯存白骨,與吾相離,自一尺以至尋丈,要見形神,元不相屬,則自然超脫矣。
餘觀莊子:子輿有疾,子祀往問之。
曲僂發背,【曲僂發背 「僂」,原作「傴」,據諸本及莊子集釋改。
】頤隱於齊,肩高於頂,句贅指天,陰陽之氣有沴,其心間而無事,趼(足鮮)而鑑於井。
曰:「嗟乎!夫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也。
」子祀曰:「汝惡之乎?」曰:「亡。
予何惡?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予因此求時夜。
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為彈,予因以求鴞炙。
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而乘之,豈更駕哉!」浸,漸也。
假,借也。
蓋積漸假借,化此身為異物,則神與形離,超然無所往而不可矣,又何疾又何病於拘拘哉!視白骨之法,蓋本於此。
佛法出於老莊,於此尤信。
伊尹墓 伊尹墓在空桑北一裡,相傳墓傍生棘,皆直如矢。
範石湖使北過之,有詩雲:「三尺黃壚直棘邊,此心終古享皇天。
汲書猥述流傳妄,剖擊嗟無咎單篇。
」蓋汲冢書妄載伊尹謀篡,為太甲所殺也,事見杜元凱左氏傳後?。
樂天對酒詩 古詩多矣,夫子獨取三百篇,存勸戒也。
吾輩所作詩,亦須有勸戒之意,庶幾不為徒作。
彼有繪畫琱刻,無益勸戒者,固為枉費精力矣。
乃若吟賞物華,流連光景,過於求適,幾於誨淫教偷,則又不可之甚者矣。
白樂天對酒詩曰:「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隨富隨貧且懽喜,【隨富隨貧且懽喜 「懽喜」,白居易集卷二六對酒五首之二作「懽樂」。
案,永樂大典卷八二一引同原本。
】不開口笑是癡人。
」又曰:「百歲無多時壯健,一春能幾日晴明?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
」又曰:「昨日低眉問疾來,今朝收淚吊人回。
眼前見例君看取,且遣琵琶送一杯。
」自詩家言之,可謂流麗曠達,詞旨俱美矣。
然讀之者,將必起其頹墮廢放之意,而汲汲於取快樂,惜流光,則人之職分與夫古之所謂三不朽者,將何時而可為哉!且如唐風蟋蟀之詩,蓋勸晉僖公以自虞樂也,然纔曰「今我不樂,日月其除」,即曰「無已太康,職思其居」,呂成公釋之曰:「凡人之情,解其拘者,或失於縱;廣其儉者,或流於奢;故疾未已,而新疾復生者多矣。
」信矣!唐風之憂深思遠也。
樂天之見,豈及是乎?本朝士大夫多慕樂天,東坡尤甚。
近時葉石林謂:「樂天與楊虞卿為姻家,而不累於虞卿;與元稹、牛僧孺相厚善,而不黨於元稹、僧孺;為裴晉公之所愛重,而不因晉公以進;李文饒素不相樂,【素不相樂 「相樂」,陸鈔本作「相善」,下有「樂天」二字。
案,永樂大典卷八二一引同原本。
】而不為文饒所深害。
推其所由,惟不汲汲於進而志在於退,是以能安於去就愛憎之際,每裕然而有餘也。
」此論固已得之,然樂天非是不愛富貴者,特畏禍之心甚於愛富貴耳。
其詩中於官職聲色事,【其詩中於官職聲色事 「聲色」,諸本作「聲名
開闢以來,能自表見於世若此者,如優缽曇華,時一現耳。
」
此語出長阿含經四遊行經:「如來時時出世,如優曇缽華時一現耳。
」優曇缽為樹木名,又作「優曇」、「優曇缽羅」等。
】楊東山嘗謂餘雲:「丈夫自有衝天志,莫向如來行處行。
」豈惟制行,作文亦然。
如歐公之文,山谷之詩,皆所謂「不向如來行處行」者也。
以俗為雅 楊誠齋雲:「詩固有以俗為雅,然亦須經前輩鎔化,乃可因承。
如李之『耐可』、杜之『遮莫』、唐人『裏許』、『若箇』之類是也。
唐人寒食詩,不敢用『餳』字,重九詩,不敢用『?』字,半山老人不敢作梅花詩,
】侯之妻之側也。
」餘觀杜陵詩,亦有全篇用常俗語者,然不害其為超妙。
如雲:「一夜水高二尺強,數日不可更禁當。
南市津頭有船賣,無錢即買繫籬傍。
」又雲:「江上被花惱不徹,無處告訴隻顛狂。
走覓南鄰愛酒伴,經旬出飲獨空床。
」又雲:「夜來醉歸衝虎過,?彼固未敢輕引裡母田父,而坐之平王之子、
】昏黑家中已眠臥。
】傍見北鬥向江低,仰看明星當空大。
庭前把燭嗔兩炬,峽口驚猿聞一箇。
白頭老罷舞復歌,杖藜不寐誰能那?」是也。
楊誠齋多傚此體,亦自痛快可喜。
浸假 禪家有觀白骨法,謂靜坐澄慮,存想自身血肉腐壞,唯存白骨,與吾相離,自一尺以至尋丈,要見形神,元不相屬,則自然超脫矣。
餘觀莊子:子輿有疾,子祀往問之。
曲僂發背,
】頤隱於齊,肩高於頂,句贅指天,陰陽之氣有沴,其心間而無事,趼(足鮮)而鑑於井。
曰:「嗟乎!夫造物者,將以予為此拘拘也。
」子祀曰:「汝惡之乎?」曰:「亡。
予何惡?浸假而化予之左臂以為雞,予因此求時夜。
浸假而化予之右臂以為彈,予因以求鴞炙。
浸假而化予之尻以為輪,以神為馬,予因而乘之,豈更駕哉!」浸,漸也。
假,借也。
蓋積漸假借,化此身為異物,則神與形離,超然無所往而不可矣,又何疾又何病於拘拘哉!視白骨之法,蓋本於此。
佛法出於老莊,於此尤信。
伊尹墓 伊尹墓在空桑北一裡,相傳墓傍生棘,皆直如矢。
範石湖使北過之,有詩雲:「三尺黃壚直棘邊,此心終古享皇天。
汲書猥述流傳妄,剖擊嗟無咎單篇。
」蓋汲冢書妄載伊尹謀篡,為太甲所殺也,事見杜元凱左氏傳後?。
樂天對酒詩 古詩多矣,夫子獨取三百篇,存勸戒也。
吾輩所作詩,亦須有勸戒之意,庶幾不為徒作。
彼有繪畫琱刻,無益勸戒者,固為枉費精力矣。
乃若吟賞物華,流連光景,過於求適,幾於誨淫教偷,則又不可之甚者矣。
白樂天對酒詩曰:「蝸牛角上爭何事?石火光中寄此身。
隨富隨貧且懽喜,
案,永樂大典卷八二一引同原本。
】不開口笑是癡人。
」又曰:「百歲無多時壯健,一春能幾日晴明?相逢且莫推辭醉,聽唱陽關第四聲。
」又曰:「昨日低眉問疾來,今朝收淚吊人回。
眼前見例君看取,且遣琵琶送一杯。
」自詩家言之,可謂流麗曠達,詞旨俱美矣。
然讀之者,將必起其頹墮廢放之意,而汲汲於取快樂,惜流光,則人之職分與夫古之所謂三不朽者,將何時而可為哉!且如唐風蟋蟀之詩,蓋勸晉僖公以自虞樂也,然纔曰「今我不樂,日月其除」,即曰「無已太康,職思其居」,呂成公釋之曰:「凡人之情,解其拘者,或失於縱;廣其儉者,或流於奢;故疾未已,而新疾復生者多矣。
」信矣!唐風之憂深思遠也。
樂天之見,豈及是乎?本朝士大夫多慕樂天,東坡尤甚。
近時葉石林謂:「樂天與楊虞卿為姻家,而不累於虞卿;與元稹、牛僧孺相厚善,而不黨於元稹、僧孺;為裴晉公之所愛重,而不因晉公以進;李文饒素不相樂,
案,永樂大典卷八二一引同原本。
】而不為文饒所深害。
推其所由,惟不汲汲於進而志在於退,是以能安於去就愛憎之際,每裕然而有餘也。
」此論固已得之,然樂天非是不愛富貴者,特畏禍之心甚於愛富貴耳。
其詩中於官職聲色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