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玉露卷之一 丙編
關燈
小
中
大
真正英雄
朱文公告陳同父曰:「真正大英雄人,卻從戰戰兢兢、臨深履薄處做將出來,若是氣血粗豪,卻一點使不著也。
」此論於同父,可謂頂門上一針矣。
餘觀大禹不矜不伐,愚夫愚婦皆謂一能勝予,而鑿龍門,排伊闕,明德美功,被于萬世。
【被于萬世 「于」,諸本作「千」。
】周公不驕不吝,勞謙下士,而東征三年,赤舄幾幾,履讒歷變,卒安周室。
孔子恂恂於鄉黨,在宗廟朝廷,似不能言者,而卻萊夷、墮三都、誅少正卯,便有一變至道氣象。
此皆所謂真正大英雄也。
後世之士,殘忍克核、能聚斂、能殺戮者,則謂之有才。
鬧鄰罵坐、無忌憚、無顧藉者,則謂之有氣。
計利就便、善捭闔、善傾覆者,則謂之有智。
一旦臨利害得喪、死生禍福之際,鮮有不顛沛錯亂、震懼隕越而失其守者,況望其立大節,弭大變,撐住乾坤,昭洗日月乎!此無他,任其氣稟之偏,安其識見之陋,驕恣傲誕,不知有所謂戰戰兢兢、臨深履薄之工夫故也。
大悲閣記 東坡大悲閣記雲:【大悲閣記 據經進東坡文集事略載,東坡大悲閣記有二,一為成都大悲閣記,一為鹽官大悲閣記。
羅氏所引為前者,在東坡文集卷五。
】「觀世音由聞而覺。
始於聞,而能無所聞。
始於無所聞,而能無所不聞。
能無所聞,雖無身可也。
能無所不聞,雖千萬億身可也,而況於手與目乎!雖然,非無身無以舉千萬億身之眾,【非無身無以舉千萬億身之眾 下「身」字,同上書無。
】非千萬億身無以示無身之至。
」又雲:「吾將使世人左手運斤,而右手執削,目數飛鴻,而耳節鳴鼓,首肯旁人,而足識梯級,雖有智者,有所不暇矣,而況千手異執,而千目各視乎?及吾宴坐,寂然心念凝默,湛然如大明鏡,人鬼鳥獸,雜陳乎吾前。
色聲香味,交通乎吾體。
心雖不起,而物無不接,必有道耶?千手之出,千目之運,雖未可得見,而理則具矣。
彼佛菩薩亦然,雖一身不成二佛,而一佛能遍河沙諸國,【一佛能遍河沙諸國 「遍」,同上書作「變」。
】非有他也,觸而不亂,至而能應,理有必至,而何獨疑於大悲乎?」東坡之論明暢,大概千手千眼,以理言,非以形言也。
昔有僧折臂作偈雲:「大悲千眼并千手,大丈夫兒誰不有。
老僧今日折一支,尚存九百九十九。
」莊子:「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
仲尼曰:『子不謹,前既犯患若是矣。
雖今來,何及矣!』無趾曰:『吾惟不知務而輕用吾身,吾是以亡足。
今吾來也,猶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務全之也。
』」尊足,即此性也,僧偈正此意。
佛本於老莊,於此尤信。
孝宗皇帝喜毬馬,偶傷一目。
金人遣賀生辰使來,以千手眼白玉觀音為壽,蓋寓相謔之意。
上命迎入徑山,邀使者同往。
及寺門,住持僧說偈雲:「一手動時千手動,一眼觀時千眼觀。
幸自太平無一事,何須做得許多般。
」使者聞之慚。
太史公所謂談言微中,亦足以解紛,信矣。
餘嘗即吾儒之說推之,人主以一身立乎巍巍之上,以一心運乎茫茫之中,不出戶而知天下,不下堂而理四海。
前旒蔽明,若無見也,而無所不見;高拱穆清,若無為也,而無所不為。
自九族睦、百工時,極而至於兆民安、萬物育、四夷來,天地兩間,裁成參贊,無一欠缺,非千手千眼乎! 十裡荷花 孫何帥錢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詞贈之雲:「東南形勝,三?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幙,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隄沙。
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佳。
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裡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近時謝處厚詩雲:「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裡桂三秋;那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裡愁。
」餘謂此詞雖牽動長江之愁,然卒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
【未足恨也 「恨」,陸鈔本作「悵」。
】至於荷豔桂香,粧點湖山之清麗,使士夫流連於歌舞嬉遊之樂,遂忘中原,是則深可恨耳。
因和其詩雲:「殺胡快劍是清謳,牛渚依然一片秋。
卻恨荷花留玉輦,竟忘煙柳汴宮愁。
」蓋靖康之亂,有題詩于舊京宮牆雲:「依依煙柳拂宮牆,宮殿無人春晝長。
」 落英 楚辭雲:「餐秋菊之落英。
」釋者雲:落,始也。
如詩訪落之落,謂初英也。
古人言語多如此,故以亂為治,以臭為香,以擾為馴,以慊為足,以特為匹,以原為再,以落為萌。
方朔竊酒 嶽陽有酒香山,相傳古有仙酒,飲者不死。
漢武帝得之,東方朔竊飲焉。
帝怒,欲誅之。
方朔曰:「陛下殺臣,臣亦不死,臣死,酒亦不
」此論於同父,可謂頂門上一針矣。
餘觀大禹不矜不伐,愚夫愚婦皆謂一能勝予,而鑿龍門,排伊闕,明德美功,被于萬世。
】周公不驕不吝,勞謙下士,而東征三年,赤舄幾幾,履讒歷變,卒安周室。
孔子恂恂於鄉黨,在宗廟朝廷,似不能言者,而卻萊夷、墮三都、誅少正卯,便有一變至道氣象。
此皆所謂真正大英雄也。
後世之士,殘忍克核、能聚斂、能殺戮者,則謂之有才。
鬧鄰罵坐、無忌憚、無顧藉者,則謂之有氣。
計利就便、善捭闔、善傾覆者,則謂之有智。
一旦臨利害得喪、死生禍福之際,鮮有不顛沛錯亂、震懼隕越而失其守者,況望其立大節,弭大變,撐住乾坤,昭洗日月乎!此無他,任其氣稟之偏,安其識見之陋,驕恣傲誕,不知有所謂戰戰兢兢、臨深履薄之工夫故也。
大悲閣記 東坡大悲閣記雲:
羅氏所引為前者,在東坡文集卷五。
】「觀世音由聞而覺。
始於聞,而能無所聞。
始於無所聞,而能無所不聞。
能無所聞,雖無身可也。
能無所不聞,雖千萬億身可也,而況於手與目乎!雖然,非無身無以舉千萬億身之眾,
】非千萬億身無以示無身之至。
」又雲:「吾將使世人左手運斤,而右手執削,目數飛鴻,而耳節鳴鼓,首肯旁人,而足識梯級,雖有智者,有所不暇矣,而況千手異執,而千目各視乎?及吾宴坐,寂然心念凝默,湛然如大明鏡,人鬼鳥獸,雜陳乎吾前。
色聲香味,交通乎吾體。
心雖不起,而物無不接,必有道耶?千手之出,千目之運,雖未可得見,而理則具矣。
彼佛菩薩亦然,雖一身不成二佛,而一佛能遍河沙諸國,
】非有他也,觸而不亂,至而能應,理有必至,而何獨疑於大悲乎?」東坡之論明暢,大概千手千眼,以理言,非以形言也。
昔有僧折臂作偈雲:「大悲千眼并千手,大丈夫兒誰不有。
老僧今日折一支,尚存九百九十九。
」莊子:「魯有兀者叔山無趾,踵見仲尼。
仲尼曰:『子不謹,前既犯患若是矣。
雖今來,何及矣!』無趾曰:『吾惟不知務而輕用吾身,吾是以亡足。
今吾來也,猶有尊足者存,吾是以務全之也。
』」尊足,即此性也,僧偈正此意。
佛本於老莊,於此尤信。
孝宗皇帝喜毬馬,偶傷一目。
金人遣賀生辰使來,以千手眼白玉觀音為壽,蓋寓相謔之意。
上命迎入徑山,邀使者同往。
及寺門,住持僧說偈雲:「一手動時千手動,一眼觀時千眼觀。
幸自太平無一事,何須做得許多般。
」使者聞之慚。
太史公所謂談言微中,亦足以解紛,信矣。
餘嘗即吾儒之說推之,人主以一身立乎巍巍之上,以一心運乎茫茫之中,不出戶而知天下,不下堂而理四海。
前旒蔽明,若無見也,而無所不見;高拱穆清,若無為也,而無所不為。
自九族睦、百工時,極而至於兆民安、萬物育、四夷來,天地兩間,裁成參贊,無一欠缺,非千手千眼乎! 十裡荷花 孫何帥錢塘,柳耆卿作望海潮詞贈之雲:「東南形勝,三?都會,錢塘自古繁華。
煙柳畫橋,風簾翠幙,參差十萬人家。
雲樹繞隄沙。
怒濤卷霜雪,天塹無涯。
市列珠璣,戶盈羅綺,競豪奢。
重湖疊巘清佳。
有三秋桂子,十裡荷花。
羌管弄晴,菱歌泛夜,嬉嬉釣叟蓮娃。
千騎擁高牙,乘醉聽簫鼓,吟賞煙霞。
異日圖將好景,歸去鳳池誇。
」此詞流播,金主亮聞歌,欣然有慕於「三秋桂子、十裡荷花」,遂起投鞭渡江之志。
近時謝處厚詩雲:「誰把杭州曲子謳?荷花十裡桂三秋;那知草木無情物,牽動長江萬裡愁。
」餘謂此詞雖牽動長江之愁,然卒為金主送死之媒,未足恨也。
】至於荷豔桂香,粧點湖山之清麗,使士夫流連於歌舞嬉遊之樂,遂忘中原,是則深可恨耳。
因和其詩雲:「殺胡快劍是清謳,牛渚依然一片秋。
卻恨荷花留玉輦,竟忘煙柳汴宮愁。
」蓋靖康之亂,有題詩于舊京宮牆雲:「依依煙柳拂宮牆,宮殿無人春晝長。
」 落英 楚辭雲:「餐秋菊之落英。
」釋者雲:落,始也。
如詩訪落之落,謂初英也。
古人言語多如此,故以亂為治,以臭為香,以擾為馴,以慊為足,以特為匹,以原為再,以落為萌。
方朔竊酒 嶽陽有酒香山,相傳古有仙酒,飲者不死。
漢武帝得之,東方朔竊飲焉。
帝怒,欲誅之。
方朔曰:「陛下殺臣,臣亦不死,臣死,酒亦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