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玉露卷之一 乙編
關燈
小
中
大
周、孔之肺腸,的切痛快,蘇醒萬世,此何可非!泰伯所以非之者,謂其不當勸齊、梁之君以王耳。
昔武王伐紂,【昔武王伐紂 「伐」,原誤作「代」,據諸本改。
】舉世不以為非,而伯夷、叔齊獨非之。
東萊呂先生曰:「武王憂當世之無君者也,伯夷憂萬世之無君者也。
」餘亦謂孟子憂當世之無君者也,泰伯憂萬世之無君者也。
此其特見卓論,真可與夷、齊同科,至於說之、叔友拾其遺說而附和之,則過矣。
匹士光國 鳴狗盜者伍也,汲長孺固不肯與奴顏婢息者齒也。
【?平原、孟嘗君養天下客,而未嘗得一客。
張湯、公孫弘接天下士,而未嘗得一士。
魯仲連固不肯與不肯與奴顏婢息者齒也 「息」,明活字本並諸本作「膝」。
】若得一魯仲連,則一客可以敵千客。
若得一汲長孺,則一士可以埒千士。
故山谷詩曰:「匹士能光國,三孱不滿隅。
」 不交近習 不主癰疽、瘠環,所以為孔子。
不禮臧倉、王驩,所以為孟子。
宋璟不與內侍交語,【不與內侍交語 「內」,明活字本作「近」。
】明皇深加獎歎。
【明皇深加獎歎 「獎歎」,諸本作「歎獎」。
】杜悰不從監軍請選娼女入宮,【選娼女入宮 「娼女」,原作「宮女」。
案,新唐書卷一六六杜悰傳有「武宗詔揚州監軍取倡家女十七進禁中」語,故當作「娼女」是,據寬文本並諸本改。
】武宗知其有宰相才。
範純夫為諫官,東鄰宦官陳衍園亭在焉,衍每至園中,不敢高聲,謂其徒曰:【謂其徒曰 「謂」,原誤作「請」,據諸本改。
】「範諫議一言到上前,吾輩不知死所矣。
」此其所以為範純夫也,此其所以為元祐也。
王黼為宰相,與宦者梁師成鄰居,【與宦者梁師成鄰居 「宦」,原誤作「官」,據諸本改。
】密開後戶往來。
徽宗幸黼第,徘徊觀覽,偶見之,大不樂。
此其所以為王黼也,【此其所以為王黼也 「也」,原無,據上下文義並諸本補。
】此其所以為崇、觀、政、宣也。
王定國趙德麟 東坡於世家中得王定國,於宗室中得趙德麟,獎許不容口。
定國坐坡累,謫賓州。
瘴煙窟裏五年,面如紅玉,尤為坡所敬服。
然其後乃階梁師成以進,而德麟亦諂事譚稹。
紹興初,德麟主管大宗正司,有旨令易環衛官,宰相呂頤浩奏曰:「令畤讀書能文,蘇軾嘗薦之,似不須易。
」高宗曰:「令畤昔事譚稹,為清議所薄。
」竟易之。
士大夫晚節持身之難如此。
餘觀屈平之騷經曰:「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
何昔日之芳艸兮,今直為此蕭艾也?豈其有他故兮,莫好脩之害也!」朱文公釋之曰:「世亂俗薄,【世亂俗薄 「俗」,原誤作「浴」,據諸本並楚辭集註卷一改。
】士無常守,乃小人害之。
而以為莫如好脩之害者,何哉?蓋由君子好脩,而小人嫉之,使不容於當世,故中材以下,莫不變化而從俗,則是其所以緻此者,反無有如好脩之為害也。
」嗚呼!其崇、觀、政、宣之時乎,宜二子之改節易行也。
?妒婦喻 張無垢在越上作幕官,不請供給錢;在館中進書,不肯轉官,人皆以為好名之過。
無垢曰:「既請月俸,又受供給,偶然進書,又便受賞,於我心實有不安,此亦本分事,何名之好!貪者往往不曾尋思,此心病也。
心有病,人安得知?我知之,當自醫。
別人既不自知病,反惡人醫病,猶婦人妒者,非特妒其夫,又且妒人之夫,其惑甚矣。
」無垢此喻甚切。
世降俗薄,貪濁成風,反相與嗤笑廉者。
諛佞成風,反相與嗤笑直者。
軟熟成風,反相與嗤笑剛者。
競進成風,反相與嗤笑恬退者。
侈靡成風,反相與嗤笑儉約者。
傲誕成風,反相與嗤笑謙默者。
【反相與嗤笑謙默者 「嗤」,上數句諸本均作「非」;又,「默」,原誤作「嘿」,據諸本改。
】賈子雲:「莫邪為鈍兮,鉛刀為銛。
」東坡雲:「變丹青於玉瑩兮,【變丹青於玉瑩兮 「玉瑩」,原誤作「玉堂」,據諸本並經進東坡文集事略卷一屈原廟賦改。
】乃反謂子為非智。
」【乃反謂子為非智 同上書屈原廟賦作「彼乃謂子為非智」。
】風俗至於如此,豈不可哀! 誅曦詔 安子文與楊巨源、李好義合謀誅逆曦,矯詔之詞曰:「
昔武王伐紂,
】舉世不以為非,而伯夷、叔齊獨非之。
東萊呂先生曰:「武王憂當世之無君者也,伯夷憂萬世之無君者也。
」餘亦謂孟子憂當世之無君者也,泰伯憂萬世之無君者也。
此其特見卓論,真可與夷、齊同科,至於說之、叔友拾其遺說而附和之,則過矣。
匹士光國 鳴狗盜者伍也,汲長孺固不肯與奴顏婢息者齒也。
張湯、公孫弘接天下士,而未嘗得一士。
魯仲連固不肯與不肯與奴顏婢息者齒也 「息」,明活字本並諸本作「膝」。
】若得一魯仲連,則一客可以敵千客。
若得一汲長孺,則一士可以埒千士。
故山谷詩曰:「匹士能光國,三孱不滿隅。
」 不交近習 不主癰疽、瘠環,所以為孔子。
不禮臧倉、王驩,所以為孟子。
宋璟不與內侍交語,
】明皇深加獎歎。
】杜悰不從監軍請選娼女入宮,
案,新唐書卷一六六杜悰傳有「武宗詔揚州監軍取倡家女十七進禁中」語,故當作「娼女」是,據寬文本並諸本改。
】武宗知其有宰相才。
範純夫為諫官,東鄰宦官陳衍園亭在焉,衍每至園中,不敢高聲,謂其徒曰:
】「範諫議一言到上前,吾輩不知死所矣。
」此其所以為範純夫也,此其所以為元祐也。
王黼為宰相,與宦者梁師成鄰居,
】密開後戶往來。
徽宗幸黼第,徘徊觀覽,偶見之,大不樂。
此其所以為王黼也,
】此其所以為崇、觀、政、宣也。
王定國趙德麟 東坡於世家中得王定國,於宗室中得趙德麟,獎許不容口。
定國坐坡累,謫賓州。
瘴煙窟裏五年,面如紅玉,尤為坡所敬服。
然其後乃階梁師成以進,而德麟亦諂事譚稹。
紹興初,德麟主管大宗正司,有旨令易環衛官,宰相呂頤浩奏曰:「令畤讀書能文,蘇軾嘗薦之,似不須易。
」高宗曰:「令畤昔事譚稹,為清議所薄。
」竟易之。
士大夫晚節持身之難如此。
餘觀屈平之騷經曰:「蘭芷變而不芳兮,荃蕙化而為茅。
何昔日之芳艸兮,今直為此蕭艾也?豈其有他故兮,莫好脩之害也!」朱文公釋之曰:「世亂俗薄,
】士無常守,乃小人害之。
而以為莫如好脩之害者,何哉?蓋由君子好脩,而小人嫉之,使不容於當世,故中材以下,莫不變化而從俗,則是其所以緻此者,反無有如好脩之為害也。
」嗚呼!其崇、觀、政、宣之時乎,宜二子之改節易行也。
?妒婦喻 張無垢在越上作幕官,不請供給錢;在館中進書,不肯轉官,人皆以為好名之過。
無垢曰:「既請月俸,又受供給,偶然進書,又便受賞,於我心實有不安,此亦本分事,何名之好!貪者往往不曾尋思,此心病也。
心有病,人安得知?我知之,當自醫。
別人既不自知病,反惡人醫病,猶婦人妒者,非特妒其夫,又且妒人之夫,其惑甚矣。
」無垢此喻甚切。
世降俗薄,貪濁成風,反相與嗤笑廉者。
諛佞成風,反相與嗤笑直者。
軟熟成風,反相與嗤笑剛者。
競進成風,反相與嗤笑恬退者。
侈靡成風,反相與嗤笑儉約者。
傲誕成風,反相與嗤笑謙默者。
】賈子雲:「莫邪為鈍兮,鉛刀為銛。
」東坡雲:「變丹青於玉瑩兮,
】乃反謂子為非智。
」
】風俗至於如此,豈不可哀! 誅曦詔 安子文與楊巨源、李好義合謀誅逆曦,矯詔之詞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