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玉露卷之三 甲編
關燈
小
中
大
慶元侍講
慶元初,趙子直當國,召朱文公為侍講。
文公欣然而至,積誠感悟,且編次講義以進。
寧宗喜,令點句以來。
他日文公請問,【他日文公請問 「文公」二字原無,據稗海本補。
】上曰:「宮中常讀之,大要在求放心耳。
」【大要在求放心耳 「求」,原誤作「來」,據諸本改。
】公因益推明其說曰:「陛下既知學問之要,願勉彊而力行之。
」退謂其徒曰:「上可與為善,若常得賢者輔導,天下有望矣。
」然是時,韓侂冑自謂有夾日之功,已居中用事。
公因進對面諫,又約吏部侍郎彭子壽請對,面發其姦。
【面發其姦 「面」,原誤作「白」,據諸本改。
】且以書白趙丞相,雲當以厚賞酬其勞,勿使幹預朝政。
侂冑於是謀逐公。
忽一日禦批雲:「朕閔卿耆老,當此隆冬,難立講,已除卿宮觀。
」內侍王德謙徑遣付下,宰相執奏,臺諫給舍爭留,【臺諫給舍爭留 「留」,諸本作「疏」。
】皆不從。
時子壽出護使客,回則公已去矣,即上章攻侂冑雲:「昔元符間,向宗良兄弟止緣交通賓客,【止緣交通賓客 「止」,原誤作「上」,據諸本改。
】漏洩機密,陳瓘抗章劾之。
謂自古戚裡侵權,便為衰世之象,外家幹政,即是亡國之本。
亦如州縣之政,隻要權出守令,若子弟親戚交通關節,則姦人鼓舞,良民怨咨。
如瓘此言,不可不察。
今侂冑所為,不止如宗良,而朝無陳瓘,莫能出力排之。
在太上皇朝,始用姜特立,大臣尚能逐之使去。
後用袁佐,諫官尚能論之使懼。
不謂陛下初政清明,有臣如此,乃無一人敢出一語,則其聲埶可知矣。
」上甚嘉納,謂宰相曰:「侂冑是朕親戚,龜年是朕舊學,極是難處。
」宰相進兩留之說,且謂龜年性剛,乞宣諭留之。
上曰:「此人質直,兼是隨龍舊僚,四人兩人罷,一人憂去,隻有龜年,有事肯來說,如此區處甚好。
」其晚忽降省劄,直批彭龜年予郡,宰相亦不知也,自是眾君子皆逐矣。
上始初雖為侂冑所誤,然三十一年敬仁勤儉如一日。
天文示變,齋心露禱。
禁中酒器,以錫代銀。
上元夜嘗熒燭清坐,小黃門奏曰:「官家何不開燕?」上愀然曰:「爾何知,外間百姓無飯喫,朕飲酒何安?」嘗幸聚景園,晚歸,都人觀者爭入門,蹂踐有死者。
上聞之深悔,自是不復出。
文公格心之效,終不可泯。
陳正甫草保安赦文雲:「朕寅畏以保邦,嚴恭而事帝。
雖不明不敏,有慚四海望治之心。
然無怠無荒,未始縱一毫從己之欲。
」真能寫出寧宗心事,天下誦之。
生成吹噓 杜陵詩雲:「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後山詩雲:「輟耕扶日月,起廢極吹噓。
」或謂虛實不類。
殊不知生為造,成為化,吹為陰,噓為陽,氣勢力量,與日月字正相配也。
齊秦客 觀李斯逐客之書,則秦固以客興;【則秦固以客興 「客」,原誤作「容」,依文義改。
】觀齊人松柏之歌,則齊又以客亡。
客何所不有哉?在吾所擇耳。
子思、孟軻、荀卿、子順,亦當時之客也,如時君之不用何?用之,則秦之客又何足道! 畏說 先君竹谷老人,早登慶元諸老之門,晚年以其所自得者,著畏說一篇。
其詞曰:「大凡人心不可不知所畏,畏心之存亡,善惡之所由分,君子小人之所由判也。
是以古之君子,內則畏父母,畏尊長,詩雲『豈敢愛之,畏我父母』,又曰『豈敢愛之,畏我諸兄』是也。
外則畏師友,古語雲『凜乎若嚴師之在側』,逸詩曰『豈不欲往,畏我友朋』是也。
仰則畏天,俯則畏人,詩曰『胡不相畏,不畏于天』,又曰『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是也。
夫惟心有所畏,故非禮不敢為,非義不敢動。
一念有愧,則心為之震悼;【則心為之震悼 「震悼」,原作「震掉」,誤。
案,「震悼」,語出楚辭九章抽思「心震悼而不敢」。
據改。
】一事有差,則顏為之忸怩。
戰兢自持,日寡其過,而不自知其入於君子之域矣。
苟惟內不畏父母尊長之嚴,外不畏朋儕師友之議,仰不畏天,俯不畏人,猖狂妄行,恣其所欲,吾懼其不日而為小人之歸
文公欣然而至,積誠感悟,且編次講義以進。
寧宗喜,令點句以來。
他日文公請問,
】上曰:「宮中常讀之,大要在求放心耳。
」
】公因益推明其說曰:「陛下既知學問之要,願勉彊而力行之。
」退謂其徒曰:「上可與為善,若常得賢者輔導,天下有望矣。
」然是時,韓侂冑自謂有夾日之功,已居中用事。
公因進對面諫,又約吏部侍郎彭子壽請對,面發其姦。
】且以書白趙丞相,雲當以厚賞酬其勞,勿使幹預朝政。
侂冑於是謀逐公。
忽一日禦批雲:「朕閔卿耆老,當此隆冬,難立講,已除卿宮觀。
」內侍王德謙徑遣付下,宰相執奏,臺諫給舍爭留,
】皆不從。
時子壽出護使客,回則公已去矣,即上章攻侂冑雲:「昔元符間,向宗良兄弟止緣交通賓客,
】漏洩機密,陳瓘抗章劾之。
謂自古戚裡侵權,便為衰世之象,外家幹政,即是亡國之本。
亦如州縣之政,隻要權出守令,若子弟親戚交通關節,則姦人鼓舞,良民怨咨。
如瓘此言,不可不察。
今侂冑所為,不止如宗良,而朝無陳瓘,莫能出力排之。
在太上皇朝,始用姜特立,大臣尚能逐之使去。
後用袁佐,諫官尚能論之使懼。
不謂陛下初政清明,有臣如此,乃無一人敢出一語,則其聲埶可知矣。
」上甚嘉納,謂宰相曰:「侂冑是朕親戚,龜年是朕舊學,極是難處。
」宰相進兩留之說,且謂龜年性剛,乞宣諭留之。
上曰:「此人質直,兼是隨龍舊僚,四人兩人罷,一人憂去,隻有龜年,有事肯來說,如此區處甚好。
」其晚忽降省劄,直批彭龜年予郡,宰相亦不知也,自是眾君子皆逐矣。
上始初雖為侂冑所誤,然三十一年敬仁勤儉如一日。
天文示變,齋心露禱。
禁中酒器,以錫代銀。
上元夜嘗熒燭清坐,小黃門奏曰:「官家何不開燕?」上愀然曰:「爾何知,外間百姓無飯喫,朕飲酒何安?」嘗幸聚景園,晚歸,都人觀者爭入門,蹂踐有死者。
上聞之深悔,自是不復出。
文公格心之效,終不可泯。
陳正甫草保安赦文雲:「朕寅畏以保邦,嚴恭而事帝。
雖不明不敏,有慚四海望治之心。
然無怠無荒,未始縱一毫從己之欲。
」真能寫出寧宗心事,天下誦之。
生成吹噓 杜陵詩雲:「桑麻深雨露,燕雀半生成。
」後山詩雲:「輟耕扶日月,起廢極吹噓。
」或謂虛實不類。
殊不知生為造,成為化,吹為陰,噓為陽,氣勢力量,與日月字正相配也。
齊秦客 觀李斯逐客之書,則秦固以客興;
】觀齊人松柏之歌,則齊又以客亡。
客何所不有哉?在吾所擇耳。
子思、孟軻、荀卿、子順,亦當時之客也,如時君之不用何?用之,則秦之客又何足道! 畏說 先君竹谷老人,早登慶元諸老之門,晚年以其所自得者,著畏說一篇。
其詞曰:「大凡人心不可不知所畏,畏心之存亡,善惡之所由分,君子小人之所由判也。
是以古之君子,內則畏父母,畏尊長,詩雲『豈敢愛之,畏我父母』,又曰『豈敢愛之,畏我諸兄』是也。
外則畏師友,古語雲『凜乎若嚴師之在側』,逸詩曰『豈不欲往,畏我友朋』是也。
仰則畏天,俯則畏人,詩曰『胡不相畏,不畏于天』,又曰『豈敢愛之,畏人之多言』是也。
夫惟心有所畏,故非禮不敢為,非義不敢動。
一念有愧,則心為之震悼;
案,「震悼」,語出楚辭九章抽思「心震悼而不敢」。
據改。
】一事有差,則顏為之忸怩。
戰兢自持,日寡其過,而不自知其入於君子之域矣。
苟惟內不畏父母尊長之嚴,外不畏朋儕師友之議,仰不畏天,俯不畏人,猖狂妄行,恣其所欲,吾懼其不日而為小人之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