鶴林玉露卷之一 甲編
關燈
小
中
大
誠齋謁紫巖
楊誠齋為零陵丞,以弟子禮謁張魏公。
時公以遷謫故,杜門謝客。
南軒為之介紹,數月乃得見。
因跪請教,公曰:「元符貴人,腰金紆紫者何限,惟鄒至完、【鄒至完 考宋史卷三四五鄒浩傳,鄒浩字志完,此作「至完」,或俗書,或偶誤。
】陳瑩中姓名與日月爭光。
」誠齋得此語,終身厲清直之操。
【終身厲清直之操 「清直」,原作「直清」,於義未妥,疑倒置,據諸本改。
】晚年退休,悵然曰:「吾平生志在批鱗請劍,以忠鯁南遷,幸遇時平主聖。
老矣,不獲遂所願矣!」立朝時,論議挺挺。
【論議挺挺 「議」,諸本作「諫」。
】如乞用張浚配享,言朱熹不當與唐仲友同罷,論儲君監國,皆天下大事。
孝宗嘗曰:「楊萬裡直不中律。
」光宗亦曰:「楊萬裡也有性氣。
」故其自贊雲:「禹曰也有性氣,舜雲直不中律。
自有二聖玉音,不用千秋史筆。
」 前輩勤學 胡澹庵見楊龜山,龜山舉兩肘示之曰:「吾此肘不離案三十年,然後於道有進。
」張無垢謫橫浦,寓城西寶界寺。
其寢室有短?,每日昧爽,輒執書立窗下,【輒執書立窗下 「執」,諸本作「抱」。
】就明而讀,如是者十四年。
洎北歸,窗下石上,雙趺之跡隱然,至今猶存。
前輩為學,勤苦如此。
然龜山蓋少年事,無垢乃晚年,尤難也。
仕宦歸故鄉 歐陽公居永豐縣之沙溪,其考崇公葬焉,【其考崇公葬焉 「崇公」,原作「宗公」。
案,歐陽脩之父贈為崇國公,「宗」當是「崇」之形誤,據諸本改。
】所謂瀧岡阡是也。
厥後奉母鄭夫人之喪歸合葬,載青州石鐫阡表。
石綠色,高丈餘,光可鑑,阡近沙山太守廟。
襄事禱于廟,祝闆猶存。
曰:「大事有日,陰雲屢興,假以三日之晴,則拜神之賜,其敢忘報!」執政得立功德寺,公素排佛教,雅不欲立寺。
崇公諱觀,又不可立觀,乃立青陽宮。
然公自葬鄭夫人之後,不復歸故鄉。
其作吉州學記雲:「幸餘他日,因得歸榮故鄉。
將見吉之士,【將見吉之士 歐陽文忠公全集居士集卷三九吉州學記於此句上有「而謁於學門」一句,原本及諸本無。
】皆道德明秀,而可為公卿。
問於其俗,而婚喪飲食,皆中禮節。
入於其裡,而長幼相孝,慈於其家。
【慈於其家 諸本於「慈」下有一「觀」字,「慈」字與上句連讀。
原本及居士集均無「觀」字。
案,歐陽脩之父諱「觀」,則歐文中斷無書「觀」之理,「觀」之理,「觀」字當係後人衍入。
】行於其郊,而少者扶其羸老,壯者代其負荷於道路。
然後樂學之道成,而得時從先生耆老,席于眾賓之後,聽鄉樂之歌,飲獻酬之酒,而以詩頌天子太平之功。
周覽學舍,【周覽學舍 「周」,原作「固」,於義不可通,諸本及居士集均作「周」。
「固」當係形近而誤,據改。
】思詠李侯之遺愛,不亦美哉!」雖有此言,而迄不踐。
樂穎昌山水,作思穎詩,退休竟蔔居焉。
前輩議其無回首敝廬、息間喬木之意。
近時周益公歸休,尹直卿以詩賀之雲:「六一先生薄吉州,歸田去作穎昌遊。
我公不向螺江住,羞殺青原白鷺洲。
」 鐵拄杖 壽皇在宮中,常攜一漆拄杖,宦官宮妾莫得睨視。
嘗遊後苑,偶忘攜焉,特命小黃門取之。
二人竭力曳以來,蓋精鐵也。
上方有意中原,故陰自習勞苦如此。
蘇黃遺文 東坡贊文與可梅竹石雲:「梅寒而秀,竹瘦而壽,石醜而文,是為三益之友。
」席子擇遭喪,山谷憐其貧,糾合同志者助之,其辭雲:「富者不仁,理難共語,仁者不富,埶難獨成。
【埶難獨成 「埶難」,諸本作「孰能」。
案,「埶難獨成」與前句「理難共語」相對為文,故諸本作「孰能」誤。
】也。
願與諸君同力振之。
」二帖餘皆見其真跡,坡、谷集所不載。
?百足之蟲,至死不僵,以扶之者 池鷗 太學蘊道齋有小池,忽一鷗飛來,容與甚久。
一同舍生題詩雲:「朝來池上有斯事,火急報教同舍知,昨夜雨餘春水滿,白鷗飛下立多時。
」讀者賞其醞藉。
時公以遷謫故,杜門謝客。
南軒為之介紹,數月乃得見。
因跪請教,公曰:「元符貴人,腰金紆紫者何限,惟鄒至完、
】陳瑩中姓名與日月爭光。
」誠齋得此語,終身厲清直之操。
】晚年退休,悵然曰:「吾平生志在批鱗請劍,以忠鯁南遷,幸遇時平主聖。
老矣,不獲遂所願矣!」立朝時,論議挺挺。
】如乞用張浚配享,言朱熹不當與唐仲友同罷,論儲君監國,皆天下大事。
孝宗嘗曰:「楊萬裡直不中律。
」光宗亦曰:「楊萬裡也有性氣。
」故其自贊雲:「禹曰也有性氣,舜雲直不中律。
自有二聖玉音,不用千秋史筆。
」 前輩勤學 胡澹庵見楊龜山,龜山舉兩肘示之曰:「吾此肘不離案三十年,然後於道有進。
」張無垢謫橫浦,寓城西寶界寺。
其寢室有短?,每日昧爽,輒執書立窗下,
】就明而讀,如是者十四年。
洎北歸,窗下石上,雙趺之跡隱然,至今猶存。
前輩為學,勤苦如此。
然龜山蓋少年事,無垢乃晚年,尤難也。
仕宦歸故鄉 歐陽公居永豐縣之沙溪,其考崇公葬焉,
案,歐陽脩之父贈為崇國公,「宗」當是「崇」之形誤,據諸本改。
】所謂瀧岡阡是也。
厥後奉母鄭夫人之喪歸合葬,載青州石鐫阡表。
石綠色,高丈餘,光可鑑,阡近沙山太守廟。
襄事禱于廟,祝闆猶存。
曰:「大事有日,陰雲屢興,假以三日之晴,則拜神之賜,其敢忘報!」執政得立功德寺,公素排佛教,雅不欲立寺。
崇公諱觀,又不可立觀,乃立青陽宮。
然公自葬鄭夫人之後,不復歸故鄉。
其作吉州學記雲:「幸餘他日,因得歸榮故鄉。
將見吉之士,
】皆道德明秀,而可為公卿。
問於其俗,而婚喪飲食,皆中禮節。
入於其裡,而長幼相孝,慈於其家。
原本及居士集均無「觀」字。
案,歐陽脩之父諱「觀」,則歐文中斷無書「觀」之理,「觀」之理,「觀」字當係後人衍入。
】行於其郊,而少者扶其羸老,壯者代其負荷於道路。
然後樂學之道成,而得時從先生耆老,席于眾賓之後,聽鄉樂之歌,飲獻酬之酒,而以詩頌天子太平之功。
周覽學舍,
「固」當係形近而誤,據改。
】思詠李侯之遺愛,不亦美哉!」雖有此言,而迄不踐。
樂穎昌山水,作思穎詩,退休竟蔔居焉。
前輩議其無回首敝廬、息間喬木之意。
近時周益公歸休,尹直卿以詩賀之雲:「六一先生薄吉州,歸田去作穎昌遊。
我公不向螺江住,羞殺青原白鷺洲。
」 鐵拄杖 壽皇在宮中,常攜一漆拄杖,宦官宮妾莫得睨視。
嘗遊後苑,偶忘攜焉,特命小黃門取之。
二人竭力曳以來,蓋精鐵也。
上方有意中原,故陰自習勞苦如此。
蘇黃遺文 東坡贊文與可梅竹石雲:「梅寒而秀,竹瘦而壽,石醜而文,是為三益之友。
」席子擇遭喪,山谷憐其貧,糾合同志者助之,其辭雲:「富者不仁,理難共語,仁者不富,埶難獨成。
案,「埶難獨成」與前句「理難共語」相對為文,故諸本作「孰能」誤。
】也。
願與諸君同力振之。
」二帖餘皆見其真跡,坡、谷集所不載。
?百足之蟲,至死不僵,以扶之者 池鷗 太學蘊道齋有小池,忽一鷗飛來,容與甚久。
一同舍生題詩雲:「朝來池上有斯事,火急報教同舍知,昨夜雨餘春水滿,白鷗飛下立多時。
」讀者賞其醞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