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五
關燈
小
中
大
犯法不能禁,而出錢買之,此罪人也。
」子淵既得罪,香皆沒官,一時以為奇策。
元佑初,販香者訴之朝廷,令戶部支還七分錢,議者以為過猶不及也。
有傅永亮者,自言嘗入香于官,今二券具在,然皆非其本名。
诂其故,曰:「皆家人耳。
」問其所在及其親屬之在亡,皆曰:「亡之。
」予笑曰:「安知此非奸人乎?」尚書李常、郎中趙偁皆曰:「此大商,家業數萬缗,安得為奸乎?」予曰:「為奸不問貧富。
此事蓋有三說而已:永亮實曾入香,今無以自明,一也;得闌遺文書以欺官,二也;殺此二人而得其書,三也。
三說皆不可知,而妄以錢與之,本部吏必大有所受,不可。
」李、趙皆曰:「永亮泉人,可符下實其家财。
」予曰:「永亮之可疑,非為貧也。
」二人固争之,予不得已從之。
及泉申部,家财止百餘千。
予笑曰:「今當如何?」二人猶執欲予。
會韓師樸為戶部,乃止。
然永亮竟訴都省,都省與之。
時予已去戶部矣。
辨人告戶絕事 廣州商有投于戶部者,曰:「蕃商辛押陁羅者,居廣州數十年矣,家赀數百萬缗,本獲一童奴,過海遂養為子。
陁羅近歲還蕃,為其國主所誅,所養子遂主其家。
今有二人在京師,各持數千缗,皆養子所遣也。
此于法為戶絕,謹以告。
」李公擇既而為留狀,而适在告,郎官謂予曰:「陁羅家赀如此,不可失也。
」予呼而訊之曰:「陁羅死蕃國,為有報來廣州耶?」曰:「否,傳聞耳。
」「陁羅養子所生父母、所養父母有在者耶?」曰:「無有也。
」「法告戶絕,必于本州縣,汝何故告于戶部?」曰:「戶部于财賦無所不治。
」曰:「此三項皆違法,汝姑伏此三不當,吾貸汝。
」其人未服。
告之曰:「汝不服,可出詣禦史台、尚書省訴之。
」其人乃服。
并召養子所遣二人,謂之曰:「此本不預汝事,所以召汝者,恐人妄搖撼汝耳。
」亦責狀遣之。
然郎中終以為疑,予曉之曰:「彼所告者,皆法所不許。
其所以不訴于廣州而訴于戶部者,自知難行,欲假戶部之重,以動州縣耳。
」郎中乃已。
言水陸運米難易 元佑三年春,關中小旱,提刑司依法赈民,不以聞朝廷。
呂微仲陝人,憂之過甚。
有吳革者,自白波辇運罷還,欲求堂除,因議水陸運米,以濟關中之饑。
朝廷下戶部,且使革領其事。
革言陸運以車營務車、駝坊駝騾運至陝,水運以東南綱船般至洛口,以白波綱船自洛口般入黃河。
革見予于戶部,予謂之曰:「吾已謂君呼車營務、駝坊職掌人矣,君姑坐待之。
」既至,問之。
車營務無車,駝坊無駝騾。
予曰:「此可以賀君矣。
若有車與駝騾,君将若之何?」革曰:「何故?」曰:「陸運至難。
君不過欲多差小使臣、軍大将謹其囊封耳。
車營務、駝坊兵級,多過犯配刺,到既行,必多作緣故,使前後斷絕,監者力不能及,所至盜食且賣。
若不幸遇雨,則化為泥土,君皆莫如之何也。
」革無語。
複謂之曰:「至如水運亦且不易。
汴河自京城西門至洛口水極淺,束南綱船底深,不可行。
且方春,綱先至者皆趁酬獎得力綱,辍令西去,人情必大不樂。
及至洛口,倉廪疎漏,專鬥不具,雖卸納亦不如法。
白波綱運,昔但聞有竹木,不聞有糧食。
此天下之至險,不可輕易,吾已符辇運司,令具可否矣。
然君難自言,吾當見諸公議之。
」及見微仲,微仲業已為之,不肯盡罷。
予為刷汴岸淺底船,量載米以往。
未幾,予罷戶部,聞所運米中路留滞,雖有至洛口,散失敗壞不可計。
」子淵既得罪,香皆沒官,一時以為奇策。
元佑初,販香者訴之朝廷,令戶部支還七分錢,議者以為過猶不及也。
有傅永亮者,自言嘗入香于官,今二券具在,然皆非其本名。
诂其故,曰:「皆家人耳。
」問其所在及其親屬之在亡,皆曰:「亡之。
」予笑曰:「安知此非奸人乎?」尚書李常、郎中趙偁皆曰:「此大商,家業數萬缗,安得為奸乎?」予曰:「為奸不問貧富。
此事蓋有三說而已:永亮實曾入香,今無以自明,一也;得闌遺文書以欺官,二也;殺此二人而得其書,三也。
三說皆不可知,而妄以錢與之,本部吏必大有所受,不可。
」李、趙皆曰:「永亮泉人,可符下實其家财。
」予曰:「永亮之可疑,非為貧也。
」二人固争之,予不得已從之。
及泉申部,家财止百餘千。
予笑曰:「今當如何?」二人猶執欲予。
會韓師樸為戶部,乃止。
然永亮竟訴都省,都省與之。
時予已去戶部矣。
辨人告戶絕事 廣州商有投于戶部者,曰:「蕃商辛押陁羅者,居廣州數十年矣,家赀數百萬缗,本獲一童奴,過海遂養為子。
陁羅近歲還蕃,為其國主所誅,所養子遂主其家。
今有二人在京師,各持數千缗,皆養子所遣也。
此于法為戶絕,謹以告。
」李公擇既而為留狀,而适在告,郎官謂予曰:「陁羅家赀如此,不可失也。
」予呼而訊之曰:「陁羅死蕃國,為有報來廣州耶?」曰:「否,傳聞耳。
」「陁羅養子所生父母、所養父母有在者耶?」曰:「無有也。
」「法告戶絕,必于本州縣,汝何故告于戶部?」曰:「戶部于财賦無所不治。
」曰:「此三項皆違法,汝姑伏此三不當,吾貸汝。
」其人未服。
告之曰:「汝不服,可出詣禦史台、尚書省訴之。
」其人乃服。
并召養子所遣二人,謂之曰:「此本不預汝事,所以召汝者,恐人妄搖撼汝耳。
」亦責狀遣之。
然郎中終以為疑,予曉之曰:「彼所告者,皆法所不許。
其所以不訴于廣州而訴于戶部者,自知難行,欲假戶部之重,以動州縣耳。
」郎中乃已。
言水陸運米難易 元佑三年春,關中小旱,提刑司依法赈民,不以聞朝廷。
呂微仲陝人,憂之過甚。
有吳革者,自白波辇運罷還,欲求堂除,因議水陸運米,以濟關中之饑。
朝廷下戶部,且使革領其事。
革言陸運以車營務車、駝坊駝騾運至陝,水運以東南綱船般至洛口,以白波綱船自洛口般入黃河。
革見予于戶部,予謂之曰:「吾已謂君呼車營務、駝坊職掌人矣,君姑坐待之。
」既至,問之。
車營務無車,駝坊無駝騾。
予曰:「此可以賀君矣。
若有車與駝騾,君将若之何?」革曰:「何故?」曰:「陸運至難。
君不過欲多差小使臣、軍大将謹其囊封耳。
車營務、駝坊兵級,多過犯配刺,到既行,必多作緣故,使前後斷絕,監者力不能及,所至盜食且賣。
若不幸遇雨,則化為泥土,君皆莫如之何也。
」革無語。
複謂之曰:「至如水運亦且不易。
汴河自京城西門至洛口水極淺,束南綱船底深,不可行。
且方春,綱先至者皆趁酬獎得力綱,辍令西去,人情必大不樂。
及至洛口,倉廪疎漏,專鬥不具,雖卸納亦不如法。
白波綱運,昔但聞有竹木,不聞有糧食。
此天下之至險,不可輕易,吾已符辇運司,令具可否矣。
然君難自言,吾當見諸公議之。
」及見微仲,微仲業已為之,不肯盡罷。
予為刷汴岸淺底船,量載米以往。
未幾,予罷戶部,聞所運米中路留滞,雖有至洛口,散失敗壞不可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