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一

關燈
飛行無礙矣。

    然内丹未成,内無交之,則服外丹者多死,譬積枯草弊絮而寘火其下,無不焚者。

    」予甚善其說,告之曰:「昔人有服金丹不幸赴井而死,既而五髒皆化為黃金者。

    又有服玉泉死于盛夏而屍不敗壞者。

    皆無内丹以主之也。

    子之說信然哉!」後十餘歲,官于南京,張公安道家有一道人,陝人也,為公養金丹。

    其法用紫金丹砂,費數百千,期年乃成。

    公喜,告予曰:「吾藥成,可服矣。

    」予謂:「公何以知其藥成也?」公曰:「《抱樸子》言:藥既成,以手握之,如泥出指間者,藥真成也。

    今吾藥如是,以是知其成無疑矣。

    」予為公道仙都所聞,謂公曰:「公自知内丹成,則此藥可服,若猶未也,姑俟之若何?」公笑曰:「我姑俟之耶。

    」 慎勿以刑加道人 予在王公君贶大名幕府,嘗有丐者,以大扇傷一婦人而盜其首飾,于法為強盜,當死。

    予訊之,盜曰:「我乃學道者,且善相手,魏人多知我,我非盜也。

    」問之衆人,信然。

    然盜狀明白,不可諱。

    予言之君贶,君贶曰:「道人勿加以刑。

    使來,吾自訊之。

    」即曰:「此風狂人也,釋之。

    」予退問丐者所從來,曰:「我利州山峽民家子也。

    少病癞,父母棄我山中,三日哭不絕聲,嶺上有一人循微迳而下,顧憐我。

    我告之故,曰:『吾家在谷中,汝苟能從我,為我拾薪汲水足矣。

    』即起從之。

    因教導引行氣,數年,癞疾良愈。

    複謂我:『汝宿業厚,當終身勤苦,乃免于病。

    此非汝所居,出山行乞,勿與平人齒,若美衣甘食,則病複作矣。

    然汝無以免饑寒者,誨汝相手,可以自養,有餘,即以與人,勿畜也。

    』我遊四方久矣,未嘗敢違其言也。

    」予以告君贶,君贶善待之。

    因為予言:「吾昔登科,谒退傅張公,公曰:『君異日必貴,有道人犯法,慎勿刑也。

    』吾請其故。

    公曰:『吾少為射洪令,縣方捕劫盜,弓手于山中執一人,不知所從來,曰:此劫者也。

    吾視其人非兇人也,命脫械釋之。

    官吏皆争,吾告之曰:「果劫也,吾任其咎。

    」其人既得釋,乃前問曰:「公何以知我非劫也?」吾告之曰:「吾視汝非劫者耳。

    」曰:「公真不可得。

    我誠非劫,而迹似之。

    然我本學道,有師在山後,其徒僅十人,使我出藥,不幸而執。

    今歸告師,三日複出見公矣。

    」如期即至,曰:「我師奇公不凡,使我召公入山學道。

    」吾笑曰:「吾有官守妻子,未暇從汝師。

    」其人曰:「我師固知公未能也。

    有藥在此,可日服一丸,藥盡,我複來見公。

    」藥可數合許,貯以小合,如其言服之。

    藥盡,其人複至,問藥安在。

    曰:「服之盡矣。

    」其人驚曰:「此藥有毒,他人服之必病,今不能病公,公真奇人也,今世必享上壽,貴極人臣,若求白日上升,則來世矣。

    」吾自此未嘗以刑加一道人。

    』」君贶孰視予曰:「君亦貴人也,勿忘張公之言。

    」予應之曰:「諾。

    」後二十餘年,予為戶部侍郎,稅居張公舊第之西偏,見公諸孫,道公将薨之歲,有道人叩門,公見之曰:「此射洪故人也。

    」與之飲終日。

    留藥遺公,退如逆旅,蟬蛻而去。

    服其藥,則射洪所服藥皆下,命埋之第中三清堂後。

    沐浴,盛服卧帳中,使妓奏琵琶,移時不止。

    發帳視之,公則蛻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