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上

關燈
然能以清淨為治,則今之堯舜也。

    ”上善其對。

    清淨之言起于老莊,世多以為道家虛元之說,其源蓋出于乾坤易簡之道。

    堯舜繇之,修己以安百姓者也。

    希夷舉之以答睿問,可為仁人之言,其利溥也。

    豈高引遠遁方外,泛泛之流可攀企哉?太祖嘉納,帝道日隆,聖政日跻,偃武修文,函夏奠枕視唐虞無間然矣。

     太祖嘗下诏:“吏員繁而求事之治,俸祿薄而責人以廉,甚無謂也。

    與其冗員而重費,不若省官以益俸。

    ”非獨垂一時之訓,足以為萬世之制。

     仁宗臨軒清問賢良之士,蘇轍策略曰:“陛下近歲以來,宮中貴妃已至千數,歌舞飲酒歡樂失節,坐朝不聞谘議,便殿無所顧問。

    ”從官奏曰:“陛下恭儉,未嘗若是。

    轍言狂誕,恐累盛德,乞行黜落。

    ”帝曰:“設制科本求直言,蘇轍小官,敢言,特命收選。

    夫人主言動,轍雖妄說,果能诳天下之人哉?”置而不論,仍嘉其能贲以恩寵。

    容谏納善,堯舜禹湯無以過也。

     章聖嘗謂輔弼曰:“諸州長吏或廉而肆虛,或察而滋擾,或掊斂以為公,或曠職以為恕,此何由緻治?四者世人不獨不非,而反獲休譽多矣。

    安得廉而弗厲,察而弗擾,公而弗優,恕而弗廢之士與上共理邪?” 田宣簡昔有言,“士君子修身起家易,始終盡善難;始終盡善易,世德相繼難。

    ”噫!士當窮時艱勤自奮,往往能之,暨其志得欲充,喪其素操,蓋亦弗稀。

    或己克終而子孫殒家聲者多是,公語足以為士大夫之良規也。

     楊文公嘗雲,“人之操履無若誠實。

    ”此曾子平日三省其身之道,而孟子所謂仰不愧于天,俯不怍于人者也。

    君子允蹈,其可後乎? 王沂公嘗雲,“是非曲直在聽斷之審。

    請以藥物喻之,醫方謂藥物有相使相反者,如甘草為國老,以性能和衆藥,放湯齊中,不論寒溫多用之。

    而斑貓有毒,相反,若用之則緻害人。

    ”時以為名論。

    噫!攻疾者投藥相反,患止一身。

    經國者用人相反,弊及天下,弗可忽也。

    李谷有言,壯年仕宦,忌于太速,肌體患于太豐。

    早速早豐,莫能緻遠,物禮自然也。

    而斯乃分定,匪系乎人。

    雖不速豐有可得耶?若謂爵祿用巧心強力必能駛取則誤矣。

    蓋有經營而即如其意者,是亦命也。

    适與幸會焉。

     蘇文忠有言,“人之仕宦,但隻作郎官典郡,自無患害也。

    蓋位高貴重,常近颠踬,理自然耳。

    正人居要路則忘身許國,知其必為群小側目乘伺間隙,邪人知重權則營私罔上,言者抵罪。

    貫盈難掩,終緻發揚,邪正不類,皆所以贻禍也。

    ”公言約而旨深矣。

     龐颍公嘗雲,“大臣尤當隻畏繩墨,豈可自恃貴重亂天子法?”此談足以為钜人藥石也。

    嘗思法非為君子設,世之君子冒而弗憚,将何以禦中人之下者哉?士大夫有審顧憲章不少逾閑者,人或嗤以為拘出矩度,以肆放而無所恤者。

    或推以為才,果其然乎?若人知法之可虞,則世無招尤速累者矣。

    若舉皆勿避于法,則世無能保厥躬者矣,系所自處也。

    先賢雲,上順公法,下順人情,故稱循吏。

    可不謂之才乎? 趙中令舉官訓,人有見其故藁但雲,“某當公事如私事,愛惜官物如己物。

    ”誠簡切也。

    世之從仕者,多汲汲然營私謀己,心惟恐後,治公事豈嬰思慮,主官物弗人顧盻,第務因循,苟且以度歲。

    時而僥幸,襲以成風,恬莫怪也。

    能如公所舉,則州邑必無稽違,帑廪甯有侵蠹矣!推士者往往為過情溢美之談,曲相藻飾,是非可否,未免失真,視中令得無愧乎? 孫宣公一代之名儒也。

    久在經筵,嘗取《無逸》篇繪圖以進德廟,援唐明皇時故事爾。

    夫《無逸》,周公所以戒成王,欲知先業之艱難而罔可怠豫。

    王道之持盈,守成而緻長久,安甯之道也。

    宜其常置左右,起居出入觀瞻念慮焉。

    寇萊公以将相穹崇,曆鎮方,面谕擯紹者。

    遇有過客造請,常以同年小錄與參狀俱呈,若其人聯榜而年在己上者,雖州縣小官亦展茵席以叙拜禮,惇舊如此。

    近時同年事分一空,得公之彷佛者,可以厚浮俗而為佳語矣。

    冠萊公當國,契丹入境,河朔戒嚴,朝論二三,未知适從,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