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之蟲乎有數仞之木,其葉扶疏,油然而陰,人皆以為值寒而凋,待黃而落也。

    方其五六月之間,蟲生其下,以枯葉綢缪而為巢。

    附絲于枝上,潛飲朝露,以為無傷其木也,不知旬日之内,其葉稀稀,其木濯濯,向也扶疏而成陰,今則頹然而無葉矣。

    其所傷者,即其所栖而為蔭者也。

    夫蟲依乎木而亦傷乎木,豈其心哉,所食在此,固不能舍木而求食也。

    然則一蟲之微,非能傷乎數仞之木,一木之傷亦非一蟲之力也。

    木之質不強,而所蔭之葉徒足以資餓蟲耳,故葉欲榮則蟲益附,葉欲凋則蟲益食,其勢然也,豈惟食葉之蟲乎。

    有三寸之魚畜乎方渚,憑依乎茂藻之間,蕩漾乎回瀾之際,以為是魚之所逝而息也。

    不知苑囿潰于淫雨,而方渚之波通于川渎,而魚皆掉尾而去,遐逝乎江湖,旁泛乎薮澤,而東躍乎滄海,若鲲之變化而飛翔焉。

    雲行雨施,周流八埏,而鼓動宇内之萬物,是其在渚也;安于渚而不知海,其在海也,又安于海而忘渚也,亦其勢然也。

     吾聞聖人觀魚蟲之所靜,而知其所動。

    故一弛一張,或柔或剛,伸縮無迹,動靜無方,亂世則為魚蟲,治世則為侯王。

    吸而為秋陰,呼而為春陽,其變化也莫知其涯,故聖人之顯烈無窮焉,王何不為聖烈之迹,而忍魚蟲之舉也。

     夫天下之勢皆強而吾獨弱,則弱者持其勝;天下之國皆大而吾獨小,則小者固其患;天下之士皆智而吾獨愚,則愚者保其名;天下之民皆衆而吾獨寡;則寡者守其要。

    魯小國也,勢弱而民寡,有君子而無智士,不能起釁于大國,大國方以藩屏之職是效,而無事于攻伐。

    乘此而修德何民不服,乘此而畜衆何民不強,乘此而治旅何兵不銳,不于此時圖昌後之策,陰修仁義,非乘時之雄也。

    大王其熟慮焉。

    ” 魯王曰:“昔齊桓有葵丘之會,晉文有踐土之盟,彼二君者皆尊周而攘夷,遂為霸王。

    寡人欲修桓文之絕業,不亦可乎?”客曰:“夫以大王之賢,附天子之光,擁魯國之地,有徐兖之饒,河濟之利,龜蒙之限以為固,修德而舉桓文不足為也,其奈大王何。

    ”魯王不能對。

     征君拂纓而前曰:“何為其然也昔周室既畢,封建之國皆為戰場,商鞅範雎儀秦之徒相踵而入,弄轉圜之舌以遊說諸侯,天下莫當焉,彼得行其說者亦時也。

    今天下烏可比肩而語哉,子欲以儀、秦之術行于成康之世,猶膺隼之群而争于鸾鳳之林,其不然亦明矣。

    且憲也聞之,識時者不先乎衆,成事者不謀于家,此豪傑之用心也。

    以若所雲不足以重魯而适足以重釁,又何賴焉?”魯王稽首再拜曰:“都,寡人今日得聞先生之誨,敢密厥志矣。

    ” ○樂論 魯王享征君于南宮,陳六價之樂,魯王問曰:“今日之宴得無欣乎。

    ”征君謝曰:“可以娛臣之耳矣。

    ” 征君乃命樂工舞于階,其儀跄跄,其羽揚揚。

    魯君曰:“韶舞何加焉。

    ” 征君謝曰:“可以娛臣之目矣。

    夫樂至于娛心而後和,和而後化。

    幹羽格苗,鳳凰儀韶,淫魚聽瑟,孟嘗泣琴,豈耳目所能感哉。

    今王以耳目之樂為心娛,臣是以不敢隐也。

    ”魯王曰:“敢問娛心之樂?”征君避席而對曰:“駿哉!王之問也。

    夫王人者營政。

    三年而作禮,積德十年而作樂。

    樂也者,禮之極也,形于舞蹈而合乎性,和于上下而合乎治,雍容而合乎德,無言而合乎化,使歌者忘其聲,舞者忘其态,觀者忘其揖讓。

    和而不淫,怡而不縱,故禮極而樂隆。

    是故郊社之樂所以和神祗也,宗廟之樂所以和昭穆也,宴飨之樂所以和諸侯而洽賓旅也。

    和之以心,暢之以八音,如春陽之鼓萌蘖,明雨之沐萬物,此之謂娛心之樂。

    ”魯王曰:“善。

    ” ○士論 魯王疑士,問于左權曰:“士之遊于諸侯,利欤否欤?”左權對曰:“得其士則利,不得其士則替。

    故諸侯之不可失士,猶嬰兒之不可失乳也。

    失乳而生者有矣。

    未有失士而利者也。

    臣聞陳轸雲:‘夫諸侯以士為體,故動無異形。

    以士為心,故謀無異慮。

    好士者如飲甘羹,擇士者如調亂弦。

    ’此言士之重于諸侯也。

    ”魯王曰:“士不同與?”曰:“雖可以利諸侯者,亦不同焉。

    臣聞得賢士者與,得謀士者固,得辯士者達,得勇士者強,得藝士者揚,五者可以定利諸侯之士也。

    昔孔子以道遊諸侯,墨翟以仁遊諸侯,魯仲、季劄、端木賜、孟轲、荀卿以禮義遊諸侯,範文子、趙衰、晏嬰、範蠡、樂毅、魯仲連以智遊諸侯,商鞅、毛遂、荊轲、蔺相如之徒以信術遊諸侯,廉頗、趙奢、孫膑、吳起、司馬攘苴、李牧、養由基、孫武子之徒以兵術遊諸侯,蘇秦、張儀、公孫衍、蔡澤、陳轸、代、厲之徒以縱橫遊諸侯。

    以道遊諸侯者,諸侯師之;以縱橫遊諸侯者,諸侯役之。

    士役于諸侯,則馳辨無端策,發慮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