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

關燈
鍛煉羅織,無所不至,不謂風雅中乃有此《羅織經》也。

    昔胡元瑞作《正楊》,識者非之。

    近吳殳修齡作《正錢》,餘在京師亦嘗面規之。

    若馮君雌黃之口,又甚于胡、吳輩矣。

    此等謬論,為害于詩教非小,明眼人自當辨之。

    至敢詈滄浪為“一竅不通,一字不識”,則尤似醉人罵坐,聞之唯掩耳走避而已。

     ◎吳越春秋等論子貢 孟子曰:“仲尼之門無道桓、文之事者”,子貢又聖門高弟也,《吳越春秋》、《越絕書》言:“子貢一出而存魯、亂齊、亡吳、霸越。

    ”若如所雲,乃蘇、張之前茅耳,不惟說壞子貢,亦辱聖門矣。

     ◎楓葉詩 餘生平最愛楓葉,行吳、楚間所見多矣,尤愛雪中楓桕,淺深相間,有如畫圖。

    己醜九月下浣六日,未霜而有微雪,大兒涑以石帆亭楓葉十馀片至,微紅可愛,辄從枕上賦一詩雲:“秋雨連宵響菊叢,石帆亭畔小池東。

    正衙無夢頒新曆,六見池邊楓葉紅。

    ”時去十月朔頒曆才四日。

     ◎楓橋絕句 康熙辛醜春,雨中泊舟楓橋,寄先兄西樵二絕句雲:“日暮東塘正落潮,孤篷泊處雨潇潇。

    疏鐘夜火寒山寺,又過吳楓第幾橋。

    ”“楓葉蕭條水驿空,離居千裡怅難同。

    十年舊約江南夢,獨聽寒山半夜鐘。

    ”今荏苒五十年矣,西樵下世亦已三十餘年,回思往事,為之怃然而歎。

     ◎瓊林宴 今新進士賜宴謂之瓊林宴。

    瓊林,宋京城西禦苑之一。

    《石林燕語》:“瓊林苑、金明池,每二月命士庶縱觀,謂之開池。

    歲賜二府從官宴于此,進士聞喜宴亦在焉。

    ”自明代相沿至今,猶唐之題名雁塔也。

     ◎宋仁宗論唐書 宋仁宗常問宰執:“修《唐書》時何不專命歐陽修?”又谕《舊唐書》不可廢,真聖人也。

     ◎宋濮議與明大禮議 明世宗時議大禮,與宋英宗時濮議事體稍異,蓋仁宗養英宗于宮中,立為皇子已久,名分久定,于禮毫無可疑,故溫公之疏曰:“今上為仁宗子,而稱濮王為皇考,則置仁宗于何地?”此萬古不易之論也。

    世宗未為孝宗之子,又承武宗之後,故稍有不同。

    張孚敬、桂萼因得乘間抵隙逢迎,以售其說,而躐取大位。

    然楊文忠以下凡得罪者,其心不忍負孝宗,皆君子也。

    張、桂、方獻夫、霍韬之徒,僥幸幹進,志在逢迎,皆小人也。

    曩史館開局時,諸人尚有紛纭之論。

    林下退閑,偶讀歐陽、司馬二公集,聊複論之:若歐陽公賢者,而其議濮事,則亦敢于負仁宗者,吾終不敢以為是也。

     ◎評蜀道集南海集詩 昔亡友葉文敏評餘《蜀道集》詩:“毋論大篇短章,每首具有二十分力量,所謂師子搏象兔皆用全力者也。

    ”餘深愧其言。

    陳元孝(恭尹)評餘《南海集》:“雖不及《蜀道》之宏放,而天然處乃反過之。

    ”此亦知言。

    文敏又嘗語餘:“兄七言長句,他人不能及,隻是熟得《史記》、《漢書》耳。

    ” ◎通鑒書法之失 忠武侯讨魏,《通鑒》以“寇”書,千古公憤。

    故元人楊奂詩曰:“欲起溫公問書法,武侯入寇寇誰家?”餘讀《通鑒》至後唐莊宗欲讨僞梁,亦以“謀入寇”書,不禁發指,亦題一詩曰:“一代清流盡喪亡,纥幹山雀可憐傷。

    溫公書法憑誰問,又說河東欲寇梁。

    ” ◎老來三歎 如來會中,阿那律多無目而見;跋難陀龍無耳而聽;克伽神女非鼻聞香;驕梵缽提異舌知味;舜若多神無身覺觸。

    今吾年逾七十,有耳而不能聽,有目而不能見,是見聞二根先去,雖欲讀書娛老而亦不能矣。

    古人雲:“聰明智慧殊不再來。

    ”為之三歎。

     ◎内升外升 世祖皇帝順治中,各省布政使内升,有徑升侍郎者,或通政使、大理卿、宗人府府丞。

    康熙中,重定品級考,布政使外升巡撫副都禦史,内升則太常卿、順天府尹,間亦遷光祿、太仆正卿。

    己醜,特命廷臣薦舉翰林、藩臬可任京卿者,以江西布政使孟世泰為鴻胪寺卿;廣西布政使李濤為太常寺少卿;江南布政使李法祖為順天府府丞。

    舊制:按察使内升則大理寺少卿、左右通政,是外之三品升内之大四品也;布政使升常少、鴻胪、府丞,則以外之二品升内之小四品也,又與常例不同。

     ◎宗元鼎詩 餘門人廣陵宗梅岑,名元鼎,居東原,其詩本《才調集》,風華婉媚,自成一家。

    常題吳江顧樵小畫,寄餘京師雲:“青山野寺紅楓樹,黃草人家白酒ド。

    日莫江南堪畫處,數聲漁笛起汀洲。

    ”餘賦絕句報之雲:“東原佳句紅楓樹,付與丹青顧恺之。

    把玩居然成兩絕,詩中有畫畫中詩。

    ”顧字樵水,亦名士。

     ◎薦人不令其知 餘在九卿時,薦舉人才甚多,率不令其人知之,故時有冒竊居功者,聞之一笑而已。

    如孟世泰、李濤、鞠宸咨、莊、衛台常、劉元勳之屬,蓋不下十餘人,至今屢被遷擢尚有不知者。

    宋蘇魏公雲:“平生薦舉不知幾何人,惟孟安序朝奉歲以雙井茶一甕相饷。

    ”古今一也,要視其出于公、出于私爾。

    聞往昔薦一人有酬謝不訾者。

     ◎楊巍詩 吾郡楊太宰夢山先生(巍),五言沖古淡泊,在高子業、華子潛季孟間,如“遠道令人愁,況近單于壘。

    秋風入雁門,羽書日三至。

    微微霁景流,天壤色俱素。

    鄉心生塞草,世事入秋風。

    風雨樓煩國,關山李牧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