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二
關燈
小
中
大
》“望美人兮天一方”之類是也。
男子亦有稱佳人者。
《楚詞》“惟佳人之永都兮”,注:佳人指懷王。
後漢尚書令陸宏,姿容如玉,光武歎曰:“南方多佳人。
”魏曹爽從跸谒高平陵,司馬懿閉城拒之,桓範勸爽挾天子詣許昌發兵,爽不從。
範哭曰:“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犭屯犢耳!”又苻秦時,窦滔妻蘇蕙作《璇玑圖》,讀者不能盡通。
蘇氏歎曰“非我佳人,莫之能解。
”是皆男子稱佳人也。
○一母生數帝,二後,一母生二名儒,一母生兩狀元《晉書》:宣帝張皇後,生景帝、文帝,是一母生二帝。
然師、昭皆追谥為帝,非及身正位者。
明帝後庾氏,生成帝衍、康帝嶽。
又成帝貴人周氏,生哀帝丕、廢帝奕。
此則一母生二帝。
(孝武帝子德宗為安帝,德文為恭帝,未知同母否,史無考。
)然所生帝皆短祚,且失國,尚無足紀。
《北史》:齊神武妃婁氏,生子洋為文宣帝,演為孝昭帝,湛為武成帝。
其長子澄雖未正位号,亦追谥文襄帝。
又二女,一為魏孝武帝後,一為魏孝靜帝後,則古來未有之奇也。
宋杜太後生太祖、太宗。
遼太祖述律後生長子倍,為人皇王,後亦追谥帝,次子德光,即太宗也,亦一母生二帝。
《金史》景祖昭肅皇後,生世祖劾裡缽,肅宗頗刺淑,穆宗盈歌,亦一母生三帝。
然此乃子孫追谥,非及身為帝者。
惟太祖阿骨打、太宗吳乞賣,則皆世祖簡翼皇後之子,是亦一母生二帝。
《元史》:睿宗後唆魯帖尼怯烈氏,生二子,蒙哥為憲宗,忽必烈為世祖。
又順宗後宏吉剌氏,生海山為武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為仁宗,亦一母生二帝。
其後武宗二子,長和世疏為明宗,次圖帖睦爾為文宗,未知同母否。
張端義《貴耳錄》:宋乾道間,有媵随嫁至單氏,生尚書夔,又嫁耿氏,生侍郎延年。
及卒,兩家争葬。
孝宗乃命官為葬之。
陳了翁之父與潘良貴之父交好,潘以無子為憂,陳曰:“吾有一婢,已生子矣,當以奉借。
他日生子,即見還。
”遂遣往,即子翁之母也。
往果生良貴。
後此母常往來兩家焉。
一母生二大官、二名儒,亦前古未有也。
又明人《笑史》載:馬狀元铎母,本妾也,嫡妒不容,再嫁同邑李氏,複生一子,名馬,亦中狀元。
禦筆于“馬”字旁加“其”字,名“骐”,即李骐也。
一母生二狀元,亦奇事。
○面首宋廢帝時,山陰公主謂帝曰:“妾與陛下皆托體先帝,陛下後宮千百,妾惟驸馬一人,事不均平,何至于此!”帝乃為置面首左右三十人。
齊文帝王皇後,當郁林王時,尊為皇太後,稱宣德宮,郁林為置男左右三十人。
皆前代所未有也。
○再醮後呂藍衍引漢武帝皇太後,以為漢後乃有再醮者。
按《漢書》淮南王安為太子遷取皇太後外孫修成君女為妃。
應劭曰:修成君,皇太後先适金氏所生之女也。
藍衍之說援此,不知史冊再醮之後甚多。
《左傳》:楚子滅息,以息妫歸。
此猶是國夫人也。
漢以後有再醮而為後者,如劉瑁妻吳氏嫁劉先主,袁熙妻甄氏嫁魏文帝,石重幸妻馮氏嫁晉出帝,李崇訓妻苻氏嫁周世宗是也。
有既為後再醮者,晉惠帝後羊氏為劉曜所虜,立以為後,嘗問曰:“吾何如司馬家兒?”後曰:“陛下開基之聖主,彼亡國之暗夫。
彼為帝王不能庇妾,爾時實不欲生,意謂世間男子皆然。
自奉巾栉以來,乃知天下自有大丈夫也。
”其後相襲最多者,莫如後魏及北齊、後周之世。
魏明帝嫔爾朱氏本爾朱榮之女,榮迎立孝莊帝,帝立以為後。
後孝莊被害,齊神武又納為别室,生子彭城王氵攸。
又廢帝元朗建明皇後小爾朱氏,神武亦納之,生任城王氵皆。
後廢,徙靈州,适盧景璋。
(高歡又納廣陽王妃鄭氏、任城王妃馮氏、城陽王妃李氏。
)魏孝武皇後高氏,本神武女,孝武西奔,後又為彭城王韶妃。
東魏孝靜皇後高氏,亦神武女,孝靜禅位後封太原公,甚護視帝,帝被害,乃又嫁楊為妻。
(靜帝李妃,後亦為齊武成帝妃。
)齊文宣後李氏,文宣崩後,武成帝逼淫之。
後有娠,其子紹德叩閣不得見,怒曰:“姊姊腹大,故不見兒。
”後慚,遂生女不舉。
武成怒曰:“爾殺我女,我何不殺爾兒!”遂殺紹德。
又文宣帝段昭儀,文宣崩後改适錄尚書唐邕。
孝昭帝元後,齊亡後亦入周宮中。
武成帝後胡氏,齊亡入周,恣行奸穢。
後主緯後斛律氏,廢居别宮,齊亡後,嫁開府元仁為妻。
又後胡氏,齊亡後亦改嫁。
而淑妃馮小憐,将立為後,齊亡後,周武帝以賜代王達。
達嬖之,與妻李氏不睦。
隋文帝受禅後,以賜李氏之兄詢,令著布裙以配舂。
後主之弟琅琊王俨被害,追稱楚帝,妻李氏進号楚帝後,齊亡,亦改嫁。
周靜帝後,司馬消難女也,被廢,嫁為刺史李丹妻。
元泰定帝後,丞相燕帖木兒娶為夫人。
此皆見于史策者。
蓋當衰亂之世,革易頻仍,禮教廢而廉恥喪,故習以為常,恬不知怪。
然亦有守志皎然不污者。
王莽女為漢平帝後,自劉氏廢,即稱疾不朝。
莽欲嫁之,不肯。
莽敗,投火中死,曹操女為漢獻帝後,及曹丕篡,遣使求玺,後怒抵之于軒下,因涕泣橫流,謂皇天不祚。
楊堅女為周宣帝後,堅篡位,封為樂平公主。
後憤惋甚。
堅欲嫁之,不許。
李女為吳太子琏妃,既篡,封為永興公主。
妃痛楊氏失國,聞人呼公主,則流涕而辭,此數後者,節行高千古,以視夫正位中宮、腼顔再适者,有狗彘之不若矣。
《後漢書》:靈帝崩,皇子辯即位,董卓廢為弘農王而弑之。
王妃唐姬歸于其父瑁,瑁欲嫁之,誓不許。
李亻之亂,為所掠,欲妻之,固不聽,而終不自名。
尚書賈诩知之,白獻帝,乃下诏迎姬,置弘農王墳園,拜為弘農王妃。
此雖不能死,而始終不辱身,其情猶可憐也。
○長壽古來所傳長壽人最多,然《列仙》、《述異》諸書荒幻不足信。
其見于史傳者,三代以上帝王,具載韓昌黎“佛骨”一表。
至秦、漢以下,則亦有可數者。
《漢書》:趙佗卒于漢建元四年。
徐廣引皇甫谧雲:其時漢興已七十年,則佗蓋百馀歲。
東瓯王壽百六十歲。
《北史》:魏神元帝一百四歲。
高麗王連年百馀歲。
吐谷渾王誇呂在位百年。
此人君之最壽者。
《漢書》:丞相張蒼年百馀歲。
《陳思王集》:桓君山曰“餘前為王莽典樂大夫”,自王莽至魏已二百馀年。
《魏書》:代人羅結,魏太武初遷侍中,總三十六曹事,年一百七歲,精爽不衰,一百十歲始聽歸老,又十年乃卒。
《唐書》:甄權在隋開皇時為秘書正字,至貞觀十七年一百三歲,太宗授朝散大夫。
白香山“九老”中有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歲。
《金史》:芮國公吾裡補一百五歲。
海陵立太子時,有忽裡罕解衣進太子曰:“臣今年百歲,有子十人,願太子與臣同。
”海陵大喜。
《元史》:阿瓦丁一百二歲,紮八兒一百十八歲。
此人臣之最壽者。
《漢書》:孝文帝時得魏文侯舊樂人窦公,年一百八十馀歲。
《後漢書》:冷壽光年可百五六十歲。
《三國志注》引《世語》:并州送漢故度遼将軍範明友鮮卑
男子亦有稱佳人者。
《楚詞》“惟佳人之永都兮”,注:佳人指懷王。
後漢尚書令陸宏,姿容如玉,光武歎曰:“南方多佳人。
”魏曹爽從跸谒高平陵,司馬懿閉城拒之,桓範勸爽挾天子詣許昌發兵,爽不從。
範哭曰:“曹子丹佳人,生汝兄弟犭屯犢耳!”又苻秦時,窦滔妻蘇蕙作《璇玑圖》,讀者不能盡通。
蘇氏歎曰“非我佳人,莫之能解。
”是皆男子稱佳人也。
○一母生數帝,二後,一母生二名儒,一母生兩狀元《晉書》:宣帝張皇後,生景帝、文帝,是一母生二帝。
然師、昭皆追谥為帝,非及身正位者。
明帝後庾氏,生成帝衍、康帝嶽。
又成帝貴人周氏,生哀帝丕、廢帝奕。
此則一母生二帝。
(孝武帝子德宗為安帝,德文為恭帝,未知同母否,史無考。
)然所生帝皆短祚,且失國,尚無足紀。
《北史》:齊神武妃婁氏,生子洋為文宣帝,演為孝昭帝,湛為武成帝。
其長子澄雖未正位号,亦追谥文襄帝。
又二女,一為魏孝武帝後,一為魏孝靜帝後,則古來未有之奇也。
宋杜太後生太祖、太宗。
遼太祖述律後生長子倍,為人皇王,後亦追谥帝,次子德光,即太宗也,亦一母生二帝。
《金史》景祖昭肅皇後,生世祖劾裡缽,肅宗頗刺淑,穆宗盈歌,亦一母生三帝。
然此乃子孫追谥,非及身為帝者。
惟太祖阿骨打、太宗吳乞賣,則皆世祖簡翼皇後之子,是亦一母生二帝。
《元史》:睿宗後唆魯帖尼怯烈氏,生二子,蒙哥為憲宗,忽必烈為世祖。
又順宗後宏吉剌氏,生海山為武宗,愛育黎拔力八達為仁宗,亦一母生二帝。
其後武宗二子,長和世疏為明宗,次圖帖睦爾為文宗,未知同母否。
張端義《貴耳錄》:宋乾道間,有媵随嫁至單氏,生尚書夔,又嫁耿氏,生侍郎延年。
及卒,兩家争葬。
孝宗乃命官為葬之。
陳了翁之父與潘良貴之父交好,潘以無子為憂,陳曰:“吾有一婢,已生子矣,當以奉借。
他日生子,即見還。
”遂遣往,即子翁之母也。
往果生良貴。
後此母常往來兩家焉。
一母生二大官、二名儒,亦前古未有也。
又明人《笑史》載:馬狀元铎母,本妾也,嫡妒不容,再嫁同邑李氏,複生一子,名馬,亦中狀元。
禦筆于“馬”字旁加“其”字,名“骐”,即李骐也。
一母生二狀元,亦奇事。
○面首宋廢帝時,山陰公主謂帝曰:“妾與陛下皆托體先帝,陛下後宮千百,妾惟驸馬一人,事不均平,何至于此!”帝乃為置面首左右三十人。
齊文帝王皇後,當郁林王時,尊為皇太後,稱宣德宮,郁林為置男左右三十人。
皆前代所未有也。
○再醮後呂藍衍引漢武帝皇太後,以為漢後乃有再醮者。
按《漢書》淮南王安為太子遷取皇太後外孫修成君女為妃。
應劭曰:修成君,皇太後先适金氏所生之女也。
藍衍之說援此,不知史冊再醮之後甚多。
《左傳》:楚子滅息,以息妫歸。
此猶是國夫人也。
漢以後有再醮而為後者,如劉瑁妻吳氏嫁劉先主,袁熙妻甄氏嫁魏文帝,石重幸妻馮氏嫁晉出帝,李崇訓妻苻氏嫁周世宗是也。
有既為後再醮者,晉惠帝後羊氏為劉曜所虜,立以為後,嘗問曰:“吾何如司馬家兒?”後曰:“陛下開基之聖主,彼亡國之暗夫。
彼為帝王不能庇妾,爾時實不欲生,意謂世間男子皆然。
自奉巾栉以來,乃知天下自有大丈夫也。
”其後相襲最多者,莫如後魏及北齊、後周之世。
魏明帝嫔爾朱氏本爾朱榮之女,榮迎立孝莊帝,帝立以為後。
後孝莊被害,齊神武又納為别室,生子彭城王氵攸。
又廢帝元朗建明皇後小爾朱氏,神武亦納之,生任城王氵皆。
後廢,徙靈州,适盧景璋。
(高歡又納廣陽王妃鄭氏、任城王妃馮氏、城陽王妃李氏。
)魏孝武皇後高氏,本神武女,孝武西奔,後又為彭城王韶妃。
東魏孝靜皇後高氏,亦神武女,孝靜禅位後封太原公,甚護視帝,帝被害,乃又嫁楊為妻。
(靜帝李妃,後亦為齊武成帝妃。
)齊文宣後李氏,文宣崩後,武成帝逼淫之。
後有娠,其子紹德叩閣不得見,怒曰:“姊姊腹大,故不見兒。
”後慚,遂生女不舉。
武成怒曰:“爾殺我女,我何不殺爾兒!”遂殺紹德。
又文宣帝段昭儀,文宣崩後改适錄尚書唐邕。
孝昭帝元後,齊亡後亦入周宮中。
武成帝後胡氏,齊亡入周,恣行奸穢。
後主緯後斛律氏,廢居别宮,齊亡後,嫁開府元仁為妻。
又後胡氏,齊亡後亦改嫁。
而淑妃馮小憐,将立為後,齊亡後,周武帝以賜代王達。
達嬖之,與妻李氏不睦。
隋文帝受禅後,以賜李氏之兄詢,令著布裙以配舂。
後主之弟琅琊王俨被害,追稱楚帝,妻李氏進号楚帝後,齊亡,亦改嫁。
周靜帝後,司馬消難女也,被廢,嫁為刺史李丹妻。
元泰定帝後,丞相燕帖木兒娶為夫人。
此皆見于史策者。
蓋當衰亂之世,革易頻仍,禮教廢而廉恥喪,故習以為常,恬不知怪。
然亦有守志皎然不污者。
王莽女為漢平帝後,自劉氏廢,即稱疾不朝。
莽欲嫁之,不肯。
莽敗,投火中死,曹操女為漢獻帝後,及曹丕篡,遣使求玺,後怒抵之于軒下,因涕泣橫流,謂皇天不祚。
楊堅女為周宣帝後,堅篡位,封為樂平公主。
後憤惋甚。
堅欲嫁之,不許。
李女為吳太子琏妃,既篡,封為永興公主。
妃痛楊氏失國,聞人呼公主,則流涕而辭,此數後者,節行高千古,以視夫正位中宮、腼顔再适者,有狗彘之不若矣。
《後漢書》:靈帝崩,皇子辯即位,董卓廢為弘農王而弑之。
王妃唐姬歸于其父瑁,瑁欲嫁之,誓不許。
李亻之亂,為所掠,欲妻之,固不聽,而終不自名。
尚書賈诩知之,白獻帝,乃下诏迎姬,置弘農王墳園,拜為弘農王妃。
此雖不能死,而始終不辱身,其情猶可憐也。
○長壽古來所傳長壽人最多,然《列仙》、《述異》諸書荒幻不足信。
其見于史傳者,三代以上帝王,具載韓昌黎“佛骨”一表。
至秦、漢以下,則亦有可數者。
《漢書》:趙佗卒于漢建元四年。
徐廣引皇甫谧雲:其時漢興已七十年,則佗蓋百馀歲。
東瓯王壽百六十歲。
《北史》:魏神元帝一百四歲。
高麗王連年百馀歲。
吐谷渾王誇呂在位百年。
此人君之最壽者。
《漢書》:丞相張蒼年百馀歲。
《陳思王集》:桓君山曰“餘前為王莽典樂大夫”,自王莽至魏已二百馀年。
《魏書》:代人羅結,魏太武初遷侍中,總三十六曹事,年一百七歲,精爽不衰,一百十歲始聽歸老,又十年乃卒。
《唐書》:甄權在隋開皇時為秘書正字,至貞觀十七年一百三歲,太宗授朝散大夫。
白香山“九老”中有李元爽,年一百三十六歲。
《金史》:芮國公吾裡補一百五歲。
海陵立太子時,有忽裡罕解衣進太子曰:“臣今年百歲,有子十人,願太子與臣同。
”海陵大喜。
《元史》:阿瓦丁一百二歲,紮八兒一百十八歲。
此人臣之最壽者。
《漢書》:孝文帝時得魏文侯舊樂人窦公,年一百八十馀歲。
《後漢書》:冷壽光年可百五六十歲。
《三國志注》引《世語》:并州送漢故度遼将軍範明友鮮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