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一

關燈
○李斯本學帝王之術吳起嘗學于曾子,後乃殘忍好殺,為名将,所學與所用有如此之相反者,而尤莫甚于李斯。

    《史記。

    李斯傳》:斯少時從荀卿學帝王之術,而《賈誼傳》河南守吳公治行為天下第一,故與李斯同邑而嘗師事焉。

    然則李斯之師乃大儒,而斯之弟子又能以經術飾吏事,獨斯則焚詩書,嚴法令,為禍于天下,何也?蓋斯本學帝王之術,以戰國時非可以此幹世,乃反而為急功近名之術,以佐秦定天下。

    及功既成,自知非為治之正道,恐人援古以議己,故盡毀諸書,以滅帝王之迹,欲使己獨擅名耳。

     ○趙高志在報仇趙高之竊權覆國,備載《李斯傳》中,天下後世固無不知其奸惡矣。

    然《史記索隐》謂高本趙諸公子,痛其國為秦所滅,誓欲報仇,乃自宮以進,卒至殺秦子孫而亡其天下。

    則高直以勾踐事吳之心,為張良報韓之舉,此又世論所未及者也。

    《金史》:宦者梁充,本宋奄人也,勸海陵伐宋,人謂其與宋通謀,使海陵疲敝國中雲。

     ○魏豹、李、李守貞皆以婦人謀反《史記》:魏豹立為王,薄姬之母納薄姬于其官。

    許負相姬雲:“當生天子。

    ”豹聞之,乃反。

    後豹被誅,薄姬得侍漢高祖,生文帝,果為皇太後。

    《新唐書》:憲宗孝明皇後鄭氏,本李妾。

    有相者謂氏當生天子,聞之,納為侍人,遂反。

    誅,沒入掖庭,憲宗幸之,生宣宗。

    宣宗立,尊為皇太後。

    《五代史》:李守貞子崇訓娶符氏,有術者能聽人聲以知貴賤,守貞出家人使聽之。

    至符氏聲,驚曰:“此天下母也!”守貞方有異志,聞之,益自負,曰:“吾子婦猶為天下母,吾有天下,又何疑哉!”于是決反。

    後為郭威所誅,符氏遂歸周世宗為繼室,果為皇後。

    然亦有徒死而不驗者。

    《唐書。

    羅藝傳》:有女子李氏,自言通鬼道,嘗謂藝妻當母天下。

    妻令視藝,曰:“妃之貴由于王。

    ”藝夫婦信之,遂反,後被誅。

    又張亮謂公孫常曰:“吾有妾,相者雲必為王太姬。

    ”遂反,後亦被誅。

    而藝妻、亮妾皆不驗。

     ○蔡邕女甥多貴顯蔡邕無子,其女文姬初适衛仲道,後歸董祀,生女為司馬師之妻。

    又《羊祜傳》:母陳留蔡氏,漢中郎将邕之女也。

    則邕又有一女嫁羊[A155](即祜父),既生祜,而同産姊乃景獻皇後也。

     ○王羲之為雲南先師《元史。

    張立道傳》:雲南未知尊孔子,皆祀王逸少為先師。

    立道至,始立孔子廟,設學校,擇蜀士為之師,雲南始知尊孔子。

    按《唐書》先天元年,南诏晟羅皮已立孔子廟于國中。

    又《漢書》司馬相如入蜀,西南士人盛覽從學,歸以授鄉人,滇之文教始開。

    章帝元和初,滇池出神馬,甘露降,白鳥見,乃建學立師。

    則滇之有學校已久矣,《元史》所雲,恐不足為據。

     ○唐武後能容直臣武後之嚴刑濫殺,縱周興、來俊臣等荼毒善類,固古今未有之兇暴。

    然亦有不可測者。

    方其寵薛懷義時,蘇良嗣遇懷義于朝,叱左右批其頰曳去。

    而朱敬則疏謂:“陛下内寵有薛懷義、張易之、昌宗,固應足矣。

    近聞尚食柳谟自言其子良‘潔白,美須眉,’左監門長史侯詳自雲‘陽道壯偉,堪充宸内供奉’,無禮無義,溢于朝聽。

    ”(見《舊唐書。

    張易之傳》,葉石林以為穢史。

    )宋劾張昌宗引妖人占己有天分,武後欲赦之,桓彥範疏谏謂:“陛下以簪履恩久,不忍加刑。

    ”是皆直揭後穢迹,宜乎老羞變怒,立賜誅夷,乃于良嗣之批懷義,則置若不知;于敬則則勞之,謂“非卿不聞此”,賜彩段百匹;而彥範、亦不聞斥責也。

    懷義等憾此數人次骨,床第間所以媒孽之者,宜無所不至,後獨始終不為所動。

    陸贽所謂“天後收人心,當時稱知人之明,累朝賴多士之用,固亦英主之所為也”。

     ○唐中宗複位由張易之兄弟中宗之召還,固由狄仁傑以母天子性感動武後,世皆知之、其實乃張易之兄弟力也。

    《唐書。

    仁傑傳》:易之問自安計,仁傑勸迎廬陵王。

    《吉顼傳》:易之以兄弟寵盛,謀自全之計于顼,顼曰:“公家以寵幸進,非有大功于天下,勢必危。

    吾有策,非惟保身,且福及後嗣:天下思唐久矣,廬陵斥外,相王幽閉,上春秋高,諸武非海内所屬意,公何不請迎立廬陵,以系人望,易吊為賀之資也。

    ”易之、昌宗乘間如顼教,後意乃定,遂還中宗。

    是廬陵之複,仁傑與顼發其端,而成之者易之兄弟也。

    兇穢之朝,欲濟大事,固有非正人所能為,而反藉嬖幸以集事者。

     ○趙普遇合《孫公談圃》謂:宋藝祖生西京夾馬營,營前有趙學究聚徒課學,宣祖遣藝祖從之,後遂館于宣祖第。

    趙學究即普也,則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