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四十
關燈
小
中
大
而其解文義可知。
至如高骈之”煉汞燒銀二十年,至今身在藥爐邊。
不知子晉緣何事,隻學吹箫便得仙。
“”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别調中“等句,則雖工于詩者亦不能及矣。
楊文公《談苑》載武将劉吉文詩雲:”一箭不中鹄,五湖歸釣魚。
“《臨漢隐居詩話》載武将張師本詩雲:”舊将封侯盡,降王賜姓歸。
“又”分鹿是非皆委夢,落花貴賤不由人。
“《梁溪漫志》記韓蕲王初不知書,晚年能作小詞,其《臨江仙》一首雲:”冬日青山灑灑,春來山暖花濃。
少年衰老與花同。
世間各利客,富貴與貧窮“雲雲。
又《七修類稿》及錢琦《語測》記元伯顔南征回詩雲”電掃風煙過嶺馳,王師到處悉平夷。
擔頭不帶江南物,隻插梅花一兩枝“。
此或他人托為之。
伯顔元初蒙古人,豈暇讀書作此?惟張宏範有《淮陽集》,如《讀李廣傳》詩雲:”但教千古英名在,不得封侯也快人。
“具見英雄本色。
《詠燭淚》之”蠟花本是無情物,特向人前也淚流。
“亦複纏綿有緻。
王文祿《龍興慈記》:徐武甯病亟,太祖親臨問之,達口占曰:”聞說君王銮駕來,一花未謝一花開。
“蓋諷衆賢之待用也。
又萬曆中,蕭如薰為保定總兵,能詩士趨之,賓坐常滿。
此皆武将之能詩者,記之以補阮亭所未備。
○鬥将《類要》雲:兩陣既立,各以其将出鬥,謂之挑戰。
王阮亭《池北偶談》謂:古來真有鬥将之事,非盡稗官之妄說。
而引《劇談錄》白敏中讨葉蕃,有绯衣酋帥出陣,召漢軍鬥,有潞州小将馳馬出,射中其頂,抽劍踣之于鞍,又李臨淮将白孝德斬賊将劉龍仙,及《五代史》周德威生擒陳夜叉事為證。
然不特此也,《春秋》僖元年,公子友帥師敗莒師于郦,獲莒。
《傳》雲:公子友謂莒曰:“吾二人不相說,士卒何罪?”屏左右而相搏。
是春秋時已有此事矣。
《漢書》:漢王與項羽軍廣武之間,羽欲與漢王獨身挑戰。
漢王曰:“吾甯鬥智,不能鬥力”。
又羽使壯士出挑戰,漢将樓煩辄射殺之。
《三國志注》引《英雄記》:郭汜攻長安,呂布謂汜:“且卻兵,但身決勝負。
”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
汜後騎來救,乃各兩罷。
《晉書。
載記》:劉曜使平先追陳安,安左手執大刀,右手執丈八蛇矛,近則刀矛俱發,遠則馳射。
平與安戰三交,奪其矛而還。
《宋書》:衡陽内史王應之,與何慧文舍軍身戰,斫慧文八創,慧文斫應之斷足,殺之。
《南史》:魯爽反,薛安都讨之。
爽世枭猛,安都直前刺之,應手倒。
焦度與魏豹皮公遇,交槊鬥,豹皮公堕地。
陳慶之在懸瓠城,魏骁将堯雄子寶樂最勇,求單騎校戰,慶之子昕躍馬直趨寶樂,魏軍潰散。
《梁書》:柳仲禮在青塘,與侯景戰,槊将及景,為支伯仁斫肩,遂遁。
《陳書》:北齊師至呂梁,有西域胡善射,吳明徹謂蕭摩诃曰:“若殪此胡,則彼軍奪氣。
”摩诃乃馳馬沖齊軍,胡挺身出陣前十餘步,摩诃擲銑钅見,正中其額,應手而仆。
徐嗣徽骁将鮑砰以小艦殿後,周文育跳入砰舟,斬砰,仍牽其船而歸。
《北史》:魏宗室可悉陵從征涼州,沮渠茂虔令一骁将與陵鬥,兩槊皆折,陵抽箭射之墜馬,恐其救至,不及拔劍,以刃戾其頸斷之。
後周與北齊戰,周将王雄追斛律光,光左右皆散,惟餘一奴一矢。
雄按槊不及光者丈餘,謂光曰:“不殺爾,當生擒以見天子。
”光射中雄額,雄退走,至營而卒。
蔡河橋之戰,東魏令厚甲長刀者直取。
俟其進至十步,乃射之,正中其面,便以槊刺殺之。
《北齊書。
綦連猛傳》:突厥逼晉陽,陣中一騎将超出來鬥,猛挺身獨出,與之相對,刺賊落馬,因即斬之。
《後周書》:侯莫陳崇讨萬俟醜奴,賊未成列,崇單騎入賊中,于馬上擒醜奴,衆莫敢動。
《隋書》:窦榮定征突厥阿波可汗,遣人謂突厥曰:“士卒何罪,但當各遣一壯士決勝負耳。
”突厥乃遣一騎挑戰,榮定遣史萬歲出應之,萬歲斬其首而還。
《楊義臣傳》:漢王諒反,遣喬鐘葵圍代州。
鐘葵有将王拔骁勇善戰,義臣患之,募能當拔者。
有車騎将軍王思恩請當之,義臣曰:“壯士也!”賜以卮酒。
思恩望見拔,乃投觞于地,策馬赴之,再往不克,為拔所殺。
《唐書》:單雄信直趨秦王,尉遲敬德躍馬大呼,刺雄信墜馬,乃翼王出。
王世充子琬,在窦建德軍中,乘隋帝馬,铠甲華整以誇衆。
敬德與高甑生、梁建方三騎出擒琬歸。
秦王讨劉黑闼,闼将高雅賢單騎逐李世,将潘毛刺之墜馬。
《秦叔寶傳》:每敵有骁将誇耀,秦王辄命叔寶取之,刺于萬衆中,無不如志。
《薛仁貴傳》:征高麗時,有善射者殺官軍十馀人,仁貴單騎出擒之。
《王難得傳》:土番贊普子郎支都,恃勇乘名馬挑戰,難得馳出,直斬其首。
室韋酋段普洛擾邊,劉容奴單騎襲之,斬首以歸。
《張伯儀傳》:伯儀與李希烈将戰,敗,賊追及,伯儀奮刀禦之,兩刃相向不得下,會救至,乃免。
《五代史》劉守光将單廷,與周德威遇于龍頭岡,曰:“今日必擒周陽五!”單騎逐之,槍及德威背,德威側身避之,奮撾反擊,廷墜馬,遂擒之。
此又德威鬥将之一事,不特阮亭所雲擒陳夜叉也。
秦宗權使張至圍汴,屯于赤岡,汴将張歸厚與至獨戰陣前,至憊而卻,諸将乘之,至遂敗。
歸厚又從攻時溥,見梁将陳叛在溥所,目馳騎,直往取之。
晉李存孝救李罕之于澤州,梁将鄧季筠出戰,存孝舞槊擒之。
楚王殷使子希範讨高季興,季興從子名從嗣,單騎造楚壁,請與希範決戰,楚将廖匡齊出鬥,拉殺之。
夏魯奇從攻幽州,劉守光有将單廷、元行欽,皆骁勇,魯奇與二将鬥,辄不能自解,兩軍皆釋兵觀之。
《宋史。
王君萬傳》:君萬略地,忽一騎躍出,矛将及,君萬側身避之,回擊斬其首,乃羌酋藥厮逋也。
《侯益傳》:益初從唐莊宗與梁戰,梁将李立、李建以骁勇聞,益挺身出鬥,擒二将以歸。
《侯延廣傳》:延廣獨與賊将劉渥鬥于大樹下,斷其右臂。
《張玉傳》:築青澗砦,夏兵來争,有鐵騎挑戰者,玉單持鐵簡出鬥,取其首及馬還。
《郭遵傳》:夏兵來寇,陣出骁将楊言當遵,遵揮鐵杵破其腦。
《王傳》:夏軍有骁将,持白幟植槍罵曰:“誰敢與吾敵者!”槍直傷右臂,左手以鐵杵碎其腦。
又一将以槍進,挾其槍,以杵擊殺之。
《嶽飛傳》:飛戰太行山,單騎持丈八鐵槍,刺殺黑風大王。
《趙立傳》:兀術攻楚州,立擁六騎呼曰:“我鎮撫也,可來決戰。
”有兩騎突出,立奮矛刺之,俱墜,奪其馬而歸。
《畢再遇傳》:靈璧之戰,金将有持雙鐵簡躍馬而前,再遇以左刀格其簡,右刀砍其腦,金将墜馬死。
《金史》:太祖單騎追麻産,麻産棄馬入葦中。
活蠟胡來問太祖曰:“此何人?”太祖曰:“麻産也。
”活蠟胡遂進,擒之以出。
《毛子廉傳》:子廉入險阻中,為盧彥倫所圍,兩騎突出直犯。
子廉射中其一,其一人挺槍幾中子廉腑,子廉避其槍,與戰,生擒之,乃彥倫健将孫延壽也。
《元史》:楊子橋之戰,姜才軍中一騎躍出,直趨張弘範。
弘範旋辔返,迎刺之,應手而斃。
《張柔傳》:攻宋滁州,宋骁将突出,執柔辔,曳入其陣,飛石中柔鼻。
兩軍哄,柔乃得還。
《燕帖木兒傳》:王禅自上都興兵至榆河,燕帖木兒禦之。
阿刺帖木兒以戈刺燕帖木兒,将及,燕帖木兒側身,以刀格其戈,斫之中臂。
《明史》:熊天瑞據贛,常遇春圍之。
天瑞養子元震竊出觇兵,遇春亦引數騎出,猝與遇。
元震不知常遇春,過之始覺,遂單騎前襲遇春。
遇春遣從騎揮刀,元震奮鐵撾,且鬥且走。
遇春曰:“壯士也,舍之。
”傅友德守徐州,擴廓遣将來攻。
友德單騎奮槊,刺其将韓乙,遂敗去。
《庭聞述略》記也先入寇時,有一騎搴旗,一騎挾弓矢,将薄城中。
石彪出城,一斧砍落其首。
又《彙書》記成化末劉千斤作亂,康都督募紫微山僧惠通剿之。
僧直入賊營,謂千斤曰:“汝抗朝命,勞及老僧,今與汝約,各以氈裹兵器,蘸灰試鬥,身有白點多者為負。
汝負,則當面縛以降。
”賊許之。
兩人鬥至暮,賊衣污滿,乃詣軍門降。
又《柳軒叢談》::黃得功裨将林報國,被賊趙虎誘殺,得功直入其陣斬虎。
有少年賊号無敵将軍者馳至,欲取得功,得功立擒之,橫置馬上而歸。
此皆近代鬥将之事也。
○古來用兵,兵多者敗古來用兵,往往兵多者敗。
蓋兵過多則号令不齊,氣勢不貫,必不能有臂指相使之用。
且為将者有恃衆之意而謀多疏,為兵者亦有恃衆
至如高骈之”煉汞燒銀二十年,至今身在藥爐邊。
不知子晉緣何事,隻學吹箫便得仙。
“”依稀似曲才堪聽,又被風吹别調中“等句,則雖工于詩者亦不能及矣。
楊文公《談苑》載武将劉吉文詩雲:”一箭不中鹄,五湖歸釣魚。
“《臨漢隐居詩話》載武将張師本詩雲:”舊将封侯盡,降王賜姓歸。
“又”分鹿是非皆委夢,落花貴賤不由人。
“《梁溪漫志》記韓蕲王初不知書,晚年能作小詞,其《臨江仙》一首雲:”冬日青山灑灑,春來山暖花濃。
少年衰老與花同。
世間各利客,富貴與貧窮“雲雲。
又《七修類稿》及錢琦《語測》記元伯顔南征回詩雲”電掃風煙過嶺馳,王師到處悉平夷。
擔頭不帶江南物,隻插梅花一兩枝“。
此或他人托為之。
伯顔元初蒙古人,豈暇讀書作此?惟張宏範有《淮陽集》,如《讀李廣傳》詩雲:”但教千古英名在,不得封侯也快人。
“具見英雄本色。
《詠燭淚》之”蠟花本是無情物,特向人前也淚流。
“亦複纏綿有緻。
王文祿《龍興慈記》:徐武甯病亟,太祖親臨問之,達口占曰:”聞說君王銮駕來,一花未謝一花開。
“蓋諷衆賢之待用也。
又萬曆中,蕭如薰為保定總兵,能詩士趨之,賓坐常滿。
此皆武将之能詩者,記之以補阮亭所未備。
○鬥将《類要》雲:兩陣既立,各以其将出鬥,謂之挑戰。
王阮亭《池北偶談》謂:古來真有鬥将之事,非盡稗官之妄說。
而引《劇談錄》白敏中讨葉蕃,有绯衣酋帥出陣,召漢軍鬥,有潞州小将馳馬出,射中其頂,抽劍踣之于鞍,又李臨淮将白孝德斬賊将劉龍仙,及《五代史》周德威生擒陳夜叉事為證。
然不特此也,《春秋》僖元年,公子友帥師敗莒師于郦,獲莒。
《傳》雲:公子友謂莒曰:“吾二人不相說,士卒何罪?”屏左右而相搏。
是春秋時已有此事矣。
《漢書》:漢王與項羽軍廣武之間,羽欲與漢王獨身挑戰。
漢王曰:“吾甯鬥智,不能鬥力”。
又羽使壯士出挑戰,漢将樓煩辄射殺之。
《三國志注》引《英雄記》:郭汜攻長安,呂布謂汜:“且卻兵,但身決勝負。
”汜、布乃獨共對戰,布以矛刺中汜。
汜後騎來救,乃各兩罷。
《晉書。
載記》:劉曜使平先追陳安,安左手執大刀,右手執丈八蛇矛,近則刀矛俱發,遠則馳射。
平與安戰三交,奪其矛而還。
《宋書》:衡陽内史王應之,與何慧文舍軍身戰,斫慧文八創,慧文斫應之斷足,殺之。
《南史》:魯爽反,薛安都讨之。
爽世枭猛,安都直前刺之,應手倒。
焦度與魏豹皮公遇,交槊鬥,豹皮公堕地。
陳慶之在懸瓠城,魏骁将堯雄子寶樂最勇,求單騎校戰,慶之子昕躍馬直趨寶樂,魏軍潰散。
《梁書》:柳仲禮在青塘,與侯景戰,槊将及景,為支伯仁斫肩,遂遁。
《陳書》:北齊師至呂梁,有西域胡善射,吳明徹謂蕭摩诃曰:“若殪此胡,則彼軍奪氣。
”摩诃乃馳馬沖齊軍,胡挺身出陣前十餘步,摩诃擲銑钅見,正中其額,應手而仆。
徐嗣徽骁将鮑砰以小艦殿後,周文育跳入砰舟,斬砰,仍牽其船而歸。
《北史》:魏宗室可悉陵從征涼州,沮渠茂虔令一骁将與陵鬥,兩槊皆折,陵抽箭射之墜馬,恐其救至,不及拔劍,以刃戾其頸斷之。
後周與北齊戰,周将王雄追斛律光,光左右皆散,惟餘一奴一矢。
雄按槊不及光者丈餘,謂光曰:“不殺爾,當生擒以見天子。
”光射中雄額,雄退走,至營而卒。
蔡河橋之戰,東魏令厚甲長刀者直取。
俟其進至十步,乃射之,正中其面,便以槊刺殺之。
《北齊書。
綦連猛傳》:突厥逼晉陽,陣中一騎将超出來鬥,猛挺身獨出,與之相對,刺賊落馬,因即斬之。
《後周書》:侯莫陳崇讨萬俟醜奴,賊未成列,崇單騎入賊中,于馬上擒醜奴,衆莫敢動。
《隋書》:窦榮定征突厥阿波可汗,遣人謂突厥曰:“士卒何罪,但當各遣一壯士決勝負耳。
”突厥乃遣一騎挑戰,榮定遣史萬歲出應之,萬歲斬其首而還。
《楊義臣傳》:漢王諒反,遣喬鐘葵圍代州。
鐘葵有将王拔骁勇善戰,義臣患之,募能當拔者。
有車騎将軍王思恩請當之,義臣曰:“壯士也!”賜以卮酒。
思恩望見拔,乃投觞于地,策馬赴之,再往不克,為拔所殺。
《唐書》:單雄信直趨秦王,尉遲敬德躍馬大呼,刺雄信墜馬,乃翼王出。
王世充子琬,在窦建德軍中,乘隋帝馬,铠甲華整以誇衆。
敬德與高甑生、梁建方三騎出擒琬歸。
秦王讨劉黑闼,闼将高雅賢單騎逐李世,将潘毛刺之墜馬。
《秦叔寶傳》:每敵有骁将誇耀,秦王辄命叔寶取之,刺于萬衆中,無不如志。
《薛仁貴傳》:征高麗時,有善射者殺官軍十馀人,仁貴單騎出擒之。
《王難得傳》:土番贊普子郎支都,恃勇乘名馬挑戰,難得馳出,直斬其首。
室韋酋段普洛擾邊,劉容奴單騎襲之,斬首以歸。
《張伯儀傳》:伯儀與李希烈将戰,敗,賊追及,伯儀奮刀禦之,兩刃相向不得下,會救至,乃免。
《五代史》劉守光将單廷,與周德威遇于龍頭岡,曰:“今日必擒周陽五!”單騎逐之,槍及德威背,德威側身避之,奮撾反擊,廷墜馬,遂擒之。
此又德威鬥将之一事,不特阮亭所雲擒陳夜叉也。
秦宗權使張至圍汴,屯于赤岡,汴将張歸厚與至獨戰陣前,至憊而卻,諸将乘之,至遂敗。
歸厚又從攻時溥,見梁将陳叛在溥所,目馳騎,直往取之。
晉李存孝救李罕之于澤州,梁将鄧季筠出戰,存孝舞槊擒之。
楚王殷使子希範讨高季興,季興從子名從嗣,單騎造楚壁,請與希範決戰,楚将廖匡齊出鬥,拉殺之。
夏魯奇從攻幽州,劉守光有将單廷、元行欽,皆骁勇,魯奇與二将鬥,辄不能自解,兩軍皆釋兵觀之。
《宋史。
王君萬傳》:君萬略地,忽一騎躍出,矛将及,君萬側身避之,回擊斬其首,乃羌酋藥厮逋也。
《侯益傳》:益初從唐莊宗與梁戰,梁将李立、李建以骁勇聞,益挺身出鬥,擒二将以歸。
《侯延廣傳》:延廣獨與賊将劉渥鬥于大樹下,斷其右臂。
《張玉傳》:築青澗砦,夏兵來争,有鐵騎挑戰者,玉單持鐵簡出鬥,取其首及馬還。
《郭遵傳》:夏兵來寇,陣出骁将楊言當遵,遵揮鐵杵破其腦。
《王傳》:夏軍有骁将,持白幟植槍罵曰:“誰敢與吾敵者!”槍直傷右臂,左手以鐵杵碎其腦。
又一将以槍進,挾其槍,以杵擊殺之。
《嶽飛傳》:飛戰太行山,單騎持丈八鐵槍,刺殺黑風大王。
《趙立傳》:兀術攻楚州,立擁六騎呼曰:“我鎮撫也,可來決戰。
”有兩騎突出,立奮矛刺之,俱墜,奪其馬而歸。
《畢再遇傳》:靈璧之戰,金将有持雙鐵簡躍馬而前,再遇以左刀格其簡,右刀砍其腦,金将墜馬死。
《金史》:太祖單騎追麻産,麻産棄馬入葦中。
活蠟胡來問太祖曰:“此何人?”太祖曰:“麻産也。
”活蠟胡遂進,擒之以出。
《毛子廉傳》:子廉入險阻中,為盧彥倫所圍,兩騎突出直犯。
子廉射中其一,其一人挺槍幾中子廉腑,子廉避其槍,與戰,生擒之,乃彥倫健将孫延壽也。
《元史》:楊子橋之戰,姜才軍中一騎躍出,直趨張弘範。
弘範旋辔返,迎刺之,應手而斃。
《張柔傳》:攻宋滁州,宋骁将突出,執柔辔,曳入其陣,飛石中柔鼻。
兩軍哄,柔乃得還。
《燕帖木兒傳》:王禅自上都興兵至榆河,燕帖木兒禦之。
阿刺帖木兒以戈刺燕帖木兒,将及,燕帖木兒側身,以刀格其戈,斫之中臂。
《明史》:熊天瑞據贛,常遇春圍之。
天瑞養子元震竊出觇兵,遇春亦引數騎出,猝與遇。
元震不知常遇春,過之始覺,遂單騎前襲遇春。
遇春遣從騎揮刀,元震奮鐵撾,且鬥且走。
遇春曰:“壯士也,舍之。
”傅友德守徐州,擴廓遣将來攻。
友德單騎奮槊,刺其将韓乙,遂敗去。
《庭聞述略》記也先入寇時,有一騎搴旗,一騎挾弓矢,将薄城中。
石彪出城,一斧砍落其首。
又《彙書》記成化末劉千斤作亂,康都督募紫微山僧惠通剿之。
僧直入賊營,謂千斤曰:“汝抗朝命,勞及老僧,今與汝約,各以氈裹兵器,蘸灰試鬥,身有白點多者為負。
汝負,則當面縛以降。
”賊許之。
兩人鬥至暮,賊衣污滿,乃詣軍門降。
又《柳軒叢談》::黃得功裨将林報國,被賊趙虎誘殺,得功直入其陣斬虎。
有少年賊号無敵将軍者馳至,欲取得功,得功立擒之,橫置馬上而歸。
此皆近代鬥将之事也。
○古來用兵,兵多者敗古來用兵,往往兵多者敗。
蓋兵過多則号令不齊,氣勢不貫,必不能有臂指相使之用。
且為将者有恃衆之意而謀多疏,為兵者亦有恃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