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四
關燈
小
中
大
華》詩:“學并盧王敏,書偕褚薛能。
”又《封氏聞見記》:範液命蹇,作詩曰:“南遊李邕死,北望守殂。
”時液欲谒二人,會己死,故雲。
此皆直用時事,非以當數典也。
若以本朝事作詩料,以供驅使,則唐以前無之,即唐人亦罕見。
惟《摭言》載令孤文公表薦張祜詩三百首,乞付中書門下,值元稹在相位,奏黜落之。
祜以詩自悼曰:“賀知章口徒勞說,孟浩然身更不疑。
”羅隐《湘南春日》詩:“洛陽賈誼自無命,少陵杜甫兼有文。
”此已開其端。
及東坡詩:“欲問君王乞符竹,但愁無蟹有監州。
”此用錢昆少監語。
昆亦宋初人,此為本朝人用本朝人事,然尚未多見。
至南宋,則楊誠齋有“司馬要為元起,西樞正坐壽皇知”,“細參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東坡玉糁真窮相,中國如今相司馬”,“鄭花不得半山句,卻參魯直稱門生”之類。
陸放翁有“酒僅三蕉葉,琴才一履霜”,(自注:東坡飲三蕉葉,範文正好琴,僅能彈《履霜》一曲,時謂之範履霜。
)又“委辔看山無鐵獺,拾樵煎茗有青猿”,(自注:梅聖俞馬名鐵獺,王元小童名青猿。
)“元大蘇逝不返,慶曆小範今誰知”之類,竟以供驅使矣。
而尤專以此見長者,莫如劉後村。
《池北偶談》已為略摘數條,如“煉句豈非林處士,鬻書莫是穆參軍”,“艱虞夷甫方謀窟,老懶堯夫少出窩”,“未愛潘郎呼作友,便教米老拜為兄”,“山房惜未從公擇,書局會聞拟道原”,“立志如歐母,生兒似富公”,“野人隻說羹芹美,相國安知食筍甘”,“事先白傅求閑日,銜似溫公約史年”,“公閑去伴種司谏,我懶思尋靖長官”,“清于坡老遊杭市,儉似乖崖在劍州”,“軍皆歌範老,民各像乖崖”,“賈董奇才無地立,歐蘇精鑒與人同”,“安知李チ薦揮門外,不覺劉幾入彀中”等句。
然後村用本朝事不止此數十聯也,今更添摘于此。
《哭季父寂靜翁》雲:“涪翁舊傳七分正,邵子先天一畫無”。
《和張簡簿尉》雲:“務觀可教供史草,補之不會作宮梅。
”《用王去非韻》雲:“素無沂國三場志,曾有西山一瓣香。
”《次王實父》雲:“早亦曾譏秦氏者,晚為與議濮園人。
”“向來曾上慶曆頌,老去甘為元人。
”《自和詩》雲:“侍讀自無遷府分,中丞還有坐船時。
”(自注:梅詢侍讀扪其足曰:“是中有鬼,使我不至宰相。
”舒去國,雇客舟歸。
)“鐘阜解仇無宿憾(荊公與呂吉甫解仇),荊江感事有新吟(山谷有《荊江書事十絕》)。
”《蔡偉叔講書》雲:“舉揚霁月光風易,箋注先天太極難。
”《挽王華甫》雲:“颍濱碑玉局,曲阜狀南豐。
”《答梁文柏》雲:“柳永詞堪腔裡唱,劉義詩自膽中來。
”《晚湯仲甫》雲:“零落歐門士,消磨濮議人。
”《感昔》雲:“旁無公議扶種李,中有流言沮範韓”,“生前上亦知強至,死後人方诔尹洙。
”《書感》雲:“欲招程子看通典,兼起歐公講系辭。
”《先儒》一首雲:“康節易傳于隐者,濂溪學得自高僧。
”《挽湯仲甫》雲:“樗老徒書局,徂徕不谏官。
”《哭孫季蕃》雲:“相君未識陳三面,兒女多知柳七名。
”《懷會景建》雲:“碎版一如坡貶日,蓋棺不見桧薨年。
”《題宋謙父詩卷》:雲“蘇氏舊稱小坡賦,秦家晚重少章詩。
”《甲辰書事》雲:“往昔曼卿曾奪敕,後來同甫竟成名”,“範老登科猶别姓,餘公應舉亦更名。
”《送實之ヘ廬陵》雲:“似開黃谷登迂叟,且向清源訪醉翁”,“黃本何堪處秦觀,白麻近已拜申公”,“愛蓮亦既見君子,看竹不須通主人。
”《答李元善》雲:“平生陳無已,白首空吟債。
未嘗交馬呂,況肯見章蔡。
”單句如《石塘感舊》雲:“夜來一段佳風月,不見堯夫隻見窩。
”《上巳》雲:“頗思攜鶴訪孤山。
”《村墅》雲:“堯夫生死太平時。
”《别敖器之》雲:“當日烏台要堪詩。
”《贈豫知子》雲:“妙似堯夫測牡丹。
”《題陳霆詩卷》雲:“後有荊公選百家。
”《送趙信州》雲:“虹貫元章載畫舟。
”《挽連夫人》雲:“泷阡新刻豐碑妙。
”如此之類,不一而足,其意固在争新,然以本朝事作詩料,運用究欠穩重,後村之亦少有此體也。
惟周密以莫子山馔客不反梁棟,為棟所讦,謂其作詩有譏讪語,遂入獄。
後歸病死,密挽詩雲:“秦邸獄成杯酒裡,烏台禍起一詩間。
”其法似仿後村。
至楊鐵崖《湖州作》有雲:“得句時過張外史,學書不讓管夫人。
”李空同《盜賊》一首雲:“密迩千斤竹查嶺,不聞滿四石頭城。
”此亦直叙時事,與後村之用作詩料者不同。
宋人不惟詩用本朝事,即四六亦然。
謝疊山有《謝丞相免追算公賞錢糧啟》雲:“使稼軒之帑屢空,無辭于罰;若師魯之錢公使,當辨其冤。
”(引用辛稼軒、尹師魯故事。
) ○孫ナ詩明董毂《碧裡雜存》載:孫ナ為藍玉題畫,被誅,臨刑口占雲:“鼍鼓三聲急,西山日又斜。
黃泉無客舍,今夜宿誰家。
”太祖聞之,曰:“有此好詩而不奏,何也!”遂誅監刑者。
按此詩乃五代時江為所作。
為,建州人,值王氏國亂,其友欲亡奔江南,為為草投江南表。
其友未出境被擒,搜得稿,遂并收為。
為臨刑詞色不撓,曰:“嵇康之死也,顧日影而彈琴。
今琴則不暇彈,賦一詩可矣。
”乃索筆為詩曰:“衙鼓驚人急,西傾日易斜。
黃泉無旅店,今夜宿誰家。
”事見浔陽陶嶽所撰《五代史補》第五卷。
今乃移之仲衍,何耶?豈仲衍被刑時誦此詩以寓哀,聞者不知,遂以為仲衍自作,而董毂因記之耶?朱竹《明詩綜》不載此事,自是有識。
《明史》于《ナ傳》但雲:“臨刑賦詩,長讴而逝”,而不載其詩句,較為不露。
然曰“臨刑賦詩”,似亦詩為ナ自作也。
王鏊《震澤紀聞》:王樸杵旨,太祖命斬于市。
樸臨死作詩,既殺後,行刑者複命,上恻然問:“樸死何言?”以詩聞之。
上曰:“彼有片言,亦當以聞,況詩耶!”行刑者數人俱坐死。
據此,則又是王樸事。
○李夢陽詩重韻韓昌黎《郾城聯句》雲:“兩廂鋪氍毹,五鼎調勺藥。
”又雲:“但擲雇笑金,仍祈卻老藥。
”一首乃用二“藥”字。
袁文雲:前藥字本《子虛賦》中“勺藥之和具而後禦之”,勺音酌,藥音略也。
後藥字乃如字也。
則宇雖同而音義各别,固不妨兩押。
李夢陽《送徐子将适湖湘》有雲:“長安繡陌行麒麟,”末句又雲:“歸來著書追獲麟。
”兩麟字,無兩音兩義。
○王阮亭柳墓詩王阮亭謂儀真柳屯田墓,其地名仙掌,故其《真州》詩内有“殘月曉風仙掌路,何人為吊柳屯田”之句。
然曾達臣《獨醒志》謂柳耆卿死,葬于棗陽縣花山,遠近詞人每遇清明日,多載酒飲于其墓側,謂之吊柳會。
則柳墓在襄陽,不在真州也,阮亭或未深考耳。
○古今人詩句相同古今人往往有詩句相同者。
《庚溪詩話》雲:趙紫芝有“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雲”之句,餘讀《文苑英華》所載唐詩,此二句皆已有之,但不作一處耳。
唐僧詩河分岡勢婁,春入澆痕青“,一僧嘲其蹈襲,雲:”河分風勢司空曙,春入燒痕劉長卿。
不是師兄偷古句,古人詩句犯師兄。
“蓋皆以剽竊為戒。
金趙秉文詩多犯古人句,李屏山序其集雲:”公詩往往有太白、樂天語,某辄能識之。
“亦陰诮其襲用前人語也。
然如”河分岡勢“、”春入燒痕“,本非一人之詩,而掇拾作聯,亦未為不可。
而行墨間興之所至,偶拉入前人詩一二句,更不足為病也。
惟全用一聯、一首,略換數字,此則不免剽竊之诮。
今按庾信詩”地中鳴鼓角,天上下将軍“,而駱賓王賦有雲”隐隐地中鳴鼓角,迢迢天上下将軍。
“陰铿詩”水田飛白鹭,夏木啭黃鹂“,而王維詩
”又《封氏聞見記》:範液命蹇,作詩曰:“南遊李邕死,北望守殂。
”時液欲谒二人,會己死,故雲。
此皆直用時事,非以當數典也。
若以本朝事作詩料,以供驅使,則唐以前無之,即唐人亦罕見。
惟《摭言》載令孤文公表薦張祜詩三百首,乞付中書門下,值元稹在相位,奏黜落之。
祜以詩自悼曰:“賀知章口徒勞說,孟浩然身更不疑。
”羅隐《湘南春日》詩:“洛陽賈誼自無命,少陵杜甫兼有文。
”此已開其端。
及東坡詩:“欲問君王乞符竹,但愁無蟹有監州。
”此用錢昆少監語。
昆亦宋初人,此為本朝人用本朝人事,然尚未多見。
至南宋,則楊誠齋有“司馬要為元起,西樞正坐壽皇知”,“細參六一泉中味,故有涪翁句子香”,“東坡玉糁真窮相,中國如今相司馬”,“鄭花不得半山句,卻參魯直稱門生”之類。
陸放翁有“酒僅三蕉葉,琴才一履霜”,(自注:東坡飲三蕉葉,範文正好琴,僅能彈《履霜》一曲,時謂之範履霜。
)又“委辔看山無鐵獺,拾樵煎茗有青猿”,(自注:梅聖俞馬名鐵獺,王元小童名青猿。
)“元大蘇逝不返,慶曆小範今誰知”之類,竟以供驅使矣。
而尤專以此見長者,莫如劉後村。
《池北偶談》已為略摘數條,如“煉句豈非林處士,鬻書莫是穆參軍”,“艱虞夷甫方謀窟,老懶堯夫少出窩”,“未愛潘郎呼作友,便教米老拜為兄”,“山房惜未從公擇,書局會聞拟道原”,“立志如歐母,生兒似富公”,“野人隻說羹芹美,相國安知食筍甘”,“事先白傅求閑日,銜似溫公約史年”,“公閑去伴種司谏,我懶思尋靖長官”,“清于坡老遊杭市,儉似乖崖在劍州”,“軍皆歌範老,民各像乖崖”,“賈董奇才無地立,歐蘇精鑒與人同”,“安知李チ薦揮門外,不覺劉幾入彀中”等句。
然後村用本朝事不止此數十聯也,今更添摘于此。
《哭季父寂靜翁》雲:“涪翁舊傳七分正,邵子先天一畫無”。
《和張簡簿尉》雲:“務觀可教供史草,補之不會作宮梅。
”《用王去非韻》雲:“素無沂國三場志,曾有西山一瓣香。
”《次王實父》雲:“早亦曾譏秦氏者,晚為與議濮園人。
”“向來曾上慶曆頌,老去甘為元人。
”《自和詩》雲:“侍讀自無遷府分,中丞還有坐船時。
”(自注:梅詢侍讀扪其足曰:“是中有鬼,使我不至宰相。
”舒去國,雇客舟歸。
)“鐘阜解仇無宿憾(荊公與呂吉甫解仇),荊江感事有新吟(山谷有《荊江書事十絕》)。
”《蔡偉叔講書》雲:“舉揚霁月光風易,箋注先天太極難。
”《挽王華甫》雲:“颍濱碑玉局,曲阜狀南豐。
”《答梁文柏》雲:“柳永詞堪腔裡唱,劉義詩自膽中來。
”《晚湯仲甫》雲:“零落歐門士,消磨濮議人。
”《感昔》雲:“旁無公議扶種李,中有流言沮範韓”,“生前上亦知強至,死後人方诔尹洙。
”《書感》雲:“欲招程子看通典,兼起歐公講系辭。
”《先儒》一首雲:“康節易傳于隐者,濂溪學得自高僧。
”《挽湯仲甫》雲:“樗老徒書局,徂徕不谏官。
”《哭孫季蕃》雲:“相君未識陳三面,兒女多知柳七名。
”《懷會景建》雲:“碎版一如坡貶日,蓋棺不見桧薨年。
”《題宋謙父詩卷》:雲“蘇氏舊稱小坡賦,秦家晚重少章詩。
”《甲辰書事》雲:“往昔曼卿曾奪敕,後來同甫竟成名”,“範老登科猶别姓,餘公應舉亦更名。
”《送實之ヘ廬陵》雲:“似開黃谷登迂叟,且向清源訪醉翁”,“黃本何堪處秦觀,白麻近已拜申公”,“愛蓮亦既見君子,看竹不須通主人。
”《答李元善》雲:“平生陳無已,白首空吟債。
未嘗交馬呂,況肯見章蔡。
”單句如《石塘感舊》雲:“夜來一段佳風月,不見堯夫隻見窩。
”《上巳》雲:“頗思攜鶴訪孤山。
”《村墅》雲:“堯夫生死太平時。
”《别敖器之》雲:“當日烏台要堪詩。
”《贈豫知子》雲:“妙似堯夫測牡丹。
”《題陳霆詩卷》雲:“後有荊公選百家。
”《送趙信州》雲:“虹貫元章載畫舟。
”《挽連夫人》雲:“泷阡新刻豐碑妙。
”如此之類,不一而足,其意固在争新,然以本朝事作詩料,運用究欠穩重,後村之亦少有此體也。
惟周密以莫子山馔客不反梁棟,為棟所讦,謂其作詩有譏讪語,遂入獄。
後歸病死,密挽詩雲:“秦邸獄成杯酒裡,烏台禍起一詩間。
”其法似仿後村。
至楊鐵崖《湖州作》有雲:“得句時過張外史,學書不讓管夫人。
”李空同《盜賊》一首雲:“密迩千斤竹查嶺,不聞滿四石頭城。
”此亦直叙時事,與後村之用作詩料者不同。
宋人不惟詩用本朝事,即四六亦然。
謝疊山有《謝丞相免追算公賞錢糧啟》雲:“使稼軒之帑屢空,無辭于罰;若師魯之錢公使,當辨其冤。
”(引用辛稼軒、尹師魯故事。
) ○孫ナ詩明董毂《碧裡雜存》載:孫ナ為藍玉題畫,被誅,臨刑口占雲:“鼍鼓三聲急,西山日又斜。
黃泉無客舍,今夜宿誰家。
”太祖聞之,曰:“有此好詩而不奏,何也!”遂誅監刑者。
按此詩乃五代時江為所作。
為,建州人,值王氏國亂,其友欲亡奔江南,為為草投江南表。
其友未出境被擒,搜得稿,遂并收為。
為臨刑詞色不撓,曰:“嵇康之死也,顧日影而彈琴。
今琴則不暇彈,賦一詩可矣。
”乃索筆為詩曰:“衙鼓驚人急,西傾日易斜。
黃泉無旅店,今夜宿誰家。
”事見浔陽陶嶽所撰《五代史補》第五卷。
今乃移之仲衍,何耶?豈仲衍被刑時誦此詩以寓哀,聞者不知,遂以為仲衍自作,而董毂因記之耶?朱竹《明詩綜》不載此事,自是有識。
《明史》于《ナ傳》但雲:“臨刑賦詩,長讴而逝”,而不載其詩句,較為不露。
然曰“臨刑賦詩”,似亦詩為ナ自作也。
王鏊《震澤紀聞》:王樸杵旨,太祖命斬于市。
樸臨死作詩,既殺後,行刑者複命,上恻然問:“樸死何言?”以詩聞之。
上曰:“彼有片言,亦當以聞,況詩耶!”行刑者數人俱坐死。
據此,則又是王樸事。
○李夢陽詩重韻韓昌黎《郾城聯句》雲:“兩廂鋪氍毹,五鼎調勺藥。
”又雲:“但擲雇笑金,仍祈卻老藥。
”一首乃用二“藥”字。
袁文雲:前藥字本《子虛賦》中“勺藥之和具而後禦之”,勺音酌,藥音略也。
後藥字乃如字也。
則宇雖同而音義各别,固不妨兩押。
李夢陽《送徐子将适湖湘》有雲:“長安繡陌行麒麟,”末句又雲:“歸來著書追獲麟。
”兩麟字,無兩音兩義。
○王阮亭柳墓詩王阮亭謂儀真柳屯田墓,其地名仙掌,故其《真州》詩内有“殘月曉風仙掌路,何人為吊柳屯田”之句。
然曾達臣《獨醒志》謂柳耆卿死,葬于棗陽縣花山,遠近詞人每遇清明日,多載酒飲于其墓側,謂之吊柳會。
則柳墓在襄陽,不在真州也,阮亭或未深考耳。
○古今人詩句相同古今人往往有詩句相同者。
《庚溪詩話》雲:趙紫芝有“野水多于地,春山半是雲”之句,餘讀《文苑英華》所載唐詩,此二句皆已有之,但不作一處耳。
唐僧詩河分岡勢婁,春入澆痕青“,一僧嘲其蹈襲,雲:”河分風勢司空曙,春入燒痕劉長卿。
不是師兄偷古句,古人詩句犯師兄。
“蓋皆以剽竊為戒。
金趙秉文詩多犯古人句,李屏山序其集雲:”公詩往往有太白、樂天語,某辄能識之。
“亦陰诮其襲用前人語也。
然如”河分岡勢“、”春入燒痕“,本非一人之詩,而掇拾作聯,亦未為不可。
而行墨間興之所至,偶拉入前人詩一二句,更不足為病也。
惟全用一聯、一首,略換數字,此則不免剽竊之诮。
今按庾信詩”地中鳴鼓角,天上下将軍“,而駱賓王賦有雲”隐隐地中鳴鼓角,迢迢天上下将軍。
“陰铿詩”水田飛白鹭,夏木啭黃鹂“,而王維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