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二十一

關燈
南史》謝弘微以兄曜卒,除服猶不敢魚肉。

    《梁書》:武帝奉佛戒,不食魚肉,惟菜羹粝飯。

    劉勰并請二郊、農社亦從七廟之制,不用犧牲,但供蔬果。

    诏從之。

    郊、廟尚不用腥血,緻齋者可知,是梁時齋戒已禁魚肉也。

    《漢書。

    王莽傳》:每逢水旱,莽辄素食。

    太後诏曰:“今秋幸熟,公宜以時食肉。

    ”則肉與素食對言,漢時已如此。

    齋戒之忌酒肉,其即起于漢時欤? 按《禮記。

    玉藻》:膳于君有葷桃。

    注:葷者,姜及辛菜也。

    《儀禮。

    士相見禮》:侍坐膳葷。

    注:葷,辛物,食之止卧。

    《荀子。

    哀公篇》注亦雲:葷,蔥薤也。

    徐铉《說文注》:葷,臭菜,謂芸台、椿、韭、蔥、蒜、阿魏之屬,方術家所禁,氣不潔也。

    《爾雅翼》:西方以大蒜〔按:此處漏“小蒜”〕興渠、慈蒜、{艹各}蔥為五葷,道家以韭、蒜、芸台、胡荽、薤為五葷。

    是諸書所謂葷,皆不指腥血。

    然《管子。

    輕重篇》:黃帝鑽燧生火,以熟葷臊。

    葷與臊連言,則葷似即臊之類。

    按《史記》獯粥字作葷粥,獯粥之号本以其專食〈羊〉〈羊各〉而名之,而葷、獯同音,史遷既已通用,後人遂以辛菜之葷與血肉之獯混而為一,故忌辛兼忌肉耳。

    至東坡剖桃核琉璜因著論欲斷薰血。

    袁文謂其用薰字不可解,則未知葷與獯、薰、本同音,可通用也。

     ○尚左尚右尚左、尚右,諸家之說紛紛。

    《老子。

    經武章》雲: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

    又雲:兇事尚右。

    按此事、兵事之尚右,尚有明證。

    《檀弓》:孔子拱而尚右,二三子皆尚右。

    孔子曰:“我則有姊之喪故也。

    ”此兇事之尚右也。

    《左傳》:楚莊王乘左廣以遂晉師,見右廣,将從之乘(右廣本王所乘),屈蕩止之曰:“君以此始,亦以此終。

    ”自是楚之乘廣尚左,則以偶然王乘左廣得勝,遂改從尚左,可見平時用兵亦已尚右也。

    (按桓八年楚子伐随,随季梁曰:“楚人尚左,君必左。

    ”是楚兵事先亦尚左,後乃改尚右。

    )此戎事尚右之證也。

    戎事、兇事既尚右,則非戎事、兵事自當尚左。

    《詩》《書》所載,凡言左與右,必曰左右而不曰右左,則左先于右可知。

    《觐禮》:諸侯朝于天子,同姓西面北上,異姓東面北上,若論異姓為後之義,則朝儀固尚左。

    《檀弓》二三子因孔子有姊喪之言,遂改而尚左。

    則平時本亦尚左,此明證也。

    惟《鄉飲酒禮》主人就東階,客就西階。

    所謂賓西北取天地尊嚴之氣,主東南取産物以養人,此則别有取義。

    而後人習見夫賓位居右,以為尊敬,遂凡事皆尚右。

    《左傳》:晉士曰:“分土而封之,是左之也。

    ”王叔與伯輿争政,王右伯輿。

    《國策》:趙王以蔺相如為卿,位廉頗右。

    頗曰:“相如徒以口舌,位在我上,我必殺之。

    ”蘇代謂魏王曰:“公孫衍将右韓而左魏,田文将右齊而左魏。

    ”《說苑。

    君道篇》:郭隗曰:“君将東面以求臣,則厮役之材至;西面以求臣,則朋友之材至。

    ”此皆戰國尚右之明證也。

    (信陵君從車騎,虛左自迎侯生,此則車中之制,與他處不同。

    《禮記》:乘君之乘車,不敢曠左。

    注謂車上禦者在右,所以便作事,而君則在左,故乘車尊左也。

    )《史記》:鴻門之宴,項王東向坐。

    韓信得廣武君,東向而師尊之。

    則秦時亦尚右。

    漢承秦制,亦以右為尊。

    《史記》:陳平願以右丞相讓周勃,帝乃以勃為右丞相,位次第一,平為左丞相,位次第二。

    武安侯召客,自坐東向,以為漢相尊,當然。

    灌夫遇有勢在己之右者必陵之,在己之左者則敬之。

    《漢書》:黃霸初以入谷為吏,馮翊以其入财得官,不署右職。

    顔師古曰:右職,高職也。

    其有得罪下遷者,則曰左遷。

    《史記》:韓王信謂漢王曰:“項王王諸将善地,而王獨遠居,是左遷也。

    ”《漢書》:高祖欲以周昌為趙相,昌不肯。

    高祖曰:“吾極知其左遷。

    ”又《諸侯王表序》雲:武帝有衡山、淮南之謀,乃作左官之令。

    服虔曰:仕于侯國者曰左官,以不得仕于王朝也。

    是兩漢尊右卑左,久為定制。

    至漢以後,改從尚左,則不知于何時。

    《梁書》:天監六年诏曰:近代元日朝畢,次會群臣,就西壁下東向坐。

    求之古義,王者宴萬國,惟應南面,何更居東面?于是禦座南向,以西方為上,皇太子以下在北壁坐者悉西邊東向,尚書以下在南方坐者悉東邊西向。

    是梁時雖正南面之位,而殿廷宴會諸臣猶以西為上。

    然《南史》:宋元嘉六年,以臨川王義慶為左仆射,吏部尚書江夷為右仆射。

    《北史》:齊天統三年,以段韶為左丞相,賀拔仁為右丞相。

    武平二年,以右丞相斛律光為左丞相。

    皆以左序為右之先,則六朝時官序已皆尚左。

    而天監會宴群臣,仍以西為上者,蓋專屬宴會坐次耳。

    大抵三代以上,朝班官序本皆尚左,惟宴飲之事沿鄉飲酒禮,以右為尊。

    其後相習為常,遂一概尚右。

    至六朝官序已上左,而宴席猶尚右也。

    唐時朝制尚左,尤有明證。

    顔師古注《漢書》,其于“左遷”則曰:是時尊右卑左,故謂貶秩為左遷。

    其于“左官之令”則曰:漢依古制,朝廷之例,以右為尊,故謂降秩為左。

    師古系唐人,而謂尊右是漢制,可見唐時一切皆尚左。

    宋宣仁太皇太後欲令欽聖向太後居甯壽宮。

    後辭曰:“安有姑居西而婦處東,失上下之禮?”遂居隆宮。

    戴埴《鼠璞》亦雲:本朝官制如左右仆射,左右丞相、左右丞、左右司谏,皆不以右為尊,而獨以右文為秘省殿名,何也?此又宋以來尚左之可考者。

    至有元一代之禮,則皆尚右。

    《元史》:或薦趙世延參知政事,仁宗曰:“世延誠可用,然雍古氏非漢人,其署宜居右。

    ”遂以阿散為右丞相,世延參知政事。

    文宗以燕帖木兒有大功,欲獨相以寵異之,乃以為右丞相,罷左丞相不設。

    搠思監先為中書左丞相,尋進右丞相。

    是元時以右為尊也。

    今之尚左,則自明太祖始。

    太祖稱吳王時猶沿元制尚右,以李善長為右相國,徐達為左相國。

    及滅張士城後,始改禮儀尚左,乃以善長為左相國,徐達為右相國。

    黃瑜《雙槐歲抄》雲:吳元年丁未十月丙午之制也。

     ○萬歲萬歲本古人慶賀之詞。

    《呂氏春秋》:宋康王為長夜之飲,室中人呼萬歲,堂上堂下之人以及國中皆應之。

    《韓非子》:巫觋之祝人曰使君千秋萬歲之聲聒耳。

    《新序》:梁君出獵歸,入廟中呼萬歲。

    《史記》:優旃憫陛郎雨立,有頃,殿上上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