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和書譜卷十九

關燈
語其崖略也。

    今禦府所藏三: 草書:古意帖。

     正書:韭花帖。

     行書:乞花帖。

     鐘離 宋神仙鐘離先生名權,不知何時人,而間出接物,自謂生于漢,呂洞賓于先生執弟子禮,有問答語及詩成集。

    狀其貌者,作偉岸丈夫,或蛾冠绀衣,或虬髯蓬鬓,不冠巾而頂雙髻,文身跣足欣然而立,睥睨物表,真是眼高四海而遊方之外者。

    自骛天下都散漢,又稱散人。

    嘗草其為詩雲:“得道高僧不易逢,幾時歸去得相從?”其字畫飄然有淩雲之氣,非凡筆也。

    元祜七年七月,亦錄詩四章貝王定國,多論精勤志學,長生金丹之事,疊崔可讀;終自論其書,以謂學龍蛇之狀,識者信其不誣。

    今禦府所藏草書一: 贈王定國詩。

     錢傲 秦忠懿王錢傲,武肅王鑼之孫,文穆王元瑾之子。

    自唐幹甯間據有浙右,至我宋之興,凡三世四王,使一方耄倪不識兵革而睹太平之興,錢氏之力也。

    初元瑾有子日佐,嗣元瑾位,是為忠獻,在位未幾,而忠懿特以弟繼其昭穆。

    藝祖應運,率先臣服。

    開寶八年朝廷将率兵平江左,李煜密贻書于傲日:“今日無我,明日豈有王?一旦明天子易位,酬勞王亦大粱一布衣耳。

    ”假表其書來上,藝祖嘉其忠。

    江南平,與其子惟浚、妻孫氏來朝,藝祖遣皇子至睢陽迎勞。

    對見禮皆從異等,賜禮賢宅以館之,而締構宏壯,至于供帳帝幕什物種種畢具。

    傲來如歸,已而遣就國,而留其子入侍。

    至太宗即位之明年,傲盡籍其府地圖以獻。

    乃封王淮海國,久之又王漢南國,上章遜避,遂止王許,未幾徙王鄧。

    端拱元年八月二十四日,太宗以其誕日,遣使賜器币,方與使者燕罷,及暮,有大星流殒于正寝,光照戶外,而是夕訃聞。

    于是朝廷追封王秦國,谥日忠懿。

    方浙右富庶登豐之久,上下無事,惟以文藝相高,故傲尤喜翰墨。

    而作字善颠草,其斡旋盤結不減古人。

    太宗遣使取其草書以進,假乃以舊習絹圖上之。

    诏賜以玉硯、金匣、象管、蜀箋等,且示寵焉。

    然當時降王,有始有卒無如傲者,蓋以能先諸國作我藩服。

    其後子孫繼登顯仕,垂榮無窮,信萬世臣子之勸也。

    今禦府所藏草書二: 國子直講補牒,手簡。

     杜衍 文臣杜衍字世昌,越州山陰人,相仁祖官至太師,封祁國公。

    其先出于堯後,曆三代嘗為諸侯,徙封于杜。

    經秦曆漢,九世當陽侯預顯于晉,十有四世,歧國公佑顯于唐,又九世至于衍,具有法。

    吉兇祭祀,一用其家書。

    自唐滅士喪舊禮,由春秋以至有唐千有馀歲,公卿之家得不絕其世譜,流傳至今者惟杜氏。

    衍世以恭儉孝謹稱于鄉裡,為人廉潔自刻,動靜谶悉,謹而有法,然尤好翰墨。

    考其大節,偉如也。

    享年八十。

    初知幹州,察其治能, 移權鳳翔府。

    二邦之民争于界上,一曰:“我公也,汝何奪之?”一曰:“我公也,汝何有焉?”雖古循吏無以過之也。

    所治之所,奸吏束手,權要不敢侵犯。

    典铨選則有條式,議邊事則折沖樽俎,料敵如神。

    及居相位,以靜鎮物。

    凡内批除目有僥幸,衍多抑絕不行。

    至暮年以草書為得意,喜與婿蘇舜欽論書,年位雖重而尺牍必親作。

    韓琦嘗以詩謝其書雲:“因書乞得字數幅,伯英筋骨羲之膚。

    ”其為當時所重如此。

    今禦府所藏草書一: 天隐子絕句詩。

     周越 文臣周越字子發,淄州人,官至主客郎中。

    天聖、慶曆間以書顯,學者翕然宗之。

    落筆剛勁足法度,字字不妄作,然而真行尤入妙,草字人能也。

    越之家昆季子侄,無不能書,亦其所漸者然耶!說者以謂懷素作字正合越之儉劣,若方古人固為得筆,傥滅俗氣,當為第一流矣。

    在慶曆中有馬尋者,嘗知利州而善仿越書,觀者不複真赝,人謂韓門弟子雲。

    又禦府所藏草書三: 賀知章賦,詩句,千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