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八 衣飾

關燈
衣冠制度,必與時宜,吾侪既不能披鹑帶索,又不當綴玉垂珠,要須夏葛、冬裘,被服娴雅,居城市有儒者之風,入山林有隐逸之象,若徒染五采,飾文缋,與銅山金穴之子,侈靡鬥麗,亦豈詩人粲粲衣服之習乎?至于蟬冠朱衣,方心田領,玉珮朱履之為“漢服”也;幞頭大袍之為“隋服”也;紗帽圓領之為“唐服”也;檐帽襕衫、深衣幅巾之為“宋服”也;巾環襈領、帽子系腰之為“金元服”也;方巾圓領之為“國朝服”也,皆曆代之制,非所敢輕議也。志《衣飾第八》。

    道服

    制如深衣,以白布為之,四邊延以缁色布,或用茶褐為袍,緣以皂布。有月衣,鋪地如月,披之則如鶴氅。二者用以坐禅策蹇,披雪避寒,俱不可少。

    禅衣

    以灑海剌為之,俗名“瑣哈剌”,蓋番語不易辨也。其形似胡羊毛片縷縷下垂,緊厚如氈,其用耐久,來自西域,聞彼中亦甚貴。

    被

    以五色氆氇為之,亦出西蕃,闊僅尺許,與瑣哈剌相類,但不緊厚;次用山東繭?,最耐久,其落花流水、紫、白等錦,皆以美觀,不甚雅。以真紫花布為大被,嚴寒用之,有畫百蝶于上,稱為“蝶夢”者,亦俗。古人用蘆花為被,今卻無此制。

    褥

    京師有折疊卧褥,形如圍屏,展之盈丈,收之僅二尺許,厚三四寸,以錦為之,中實以燈心,最雅。其椅榻等褥,皆用古錦為之。錦既敝,可以裝潢卷冊。

    絨

    出陝西、甘肅,紅者色如珊瑚,然非幽齋所宜,本色者最雅,冬月可以代席。狐腋、貂褥不易得,此亦可當溫柔鄉矣。氈者不堪用,青氈用以襯書大字。

    帳

    冬月以繭綢或紫花厚布為之,紙帳與綢絹等帳俱俗,錦帳、帕帳俱閨閣中物,夏月以蕉布為之,然不易得。吳中青撬紗及花手巾制帳亦可。有以畫絹為之,有寫山水墨梅于上者,此皆欲雅反俗。更有作大帳,号為“漫天帳”,夏月坐卧其中,置幾榻櫥架等物,雖适意,亦不古。寒月小齋中緻布帳于窗檻之上,青紫二色可用。

    冠

    鐵冠最古,犀玉、琥珀次之,沉香、葫蘆者又次之,竹箨、瘿木者最下。制惟偃月、高士二式,餘非所宜。

    巾

    漢巾去唐式不遠,今所尚“披雲巾”最俗,或自以意為之,“幅巾”最古,然不便于用。

    笠

    細藤者佳,方廣二尺四寸,以皂絹綴檐,山行以遮風日;又有葉笠、羽笠,非可常用。

    履

    冬月秧履最适,且可暖足。夏月棕鞋惟溫州者佳,若方舄等樣制作不俗者,皆可為濟勝之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