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韻正卷九

關燈
下也剝牀以辨未有與也剝之無咎失上下也 大過象傳借用白茅柔在下也老夫女妻過以相與也棟桡之兇不可以有輔也棟隆之吉不桡乎下也鹹象傳鹹其股亦不處也志在随人所執下也 困象傳來徐徐志在下也雖不當位有與也 井象傳井泥不食下也舊井無禽時舍也井谷射鲋未有與也 幹文言雲從龍風從虎聖人作而萬物覩本乎天者親上本乎地者親下 潛龍勿用下也見龍在田時舍也 系辭下傳見上 雜卦傳見下 禮記曲禮将入戶視必下 禮運見上 樂記是故徳成而上藝成而下行成而先事成而後是故先王有上有下有先有後然後可以有制于天下也 又見上祭義骨肉斃于下陰為野土 深衣短勿見膚長勿被土續衽鈎邉要縫半下 孟子孔子登東山而小魯登泰山而小天下故觀于海者難為水遊于聖人之門者難為言魯與下為韻海與水為韻門與言為韻 楚辭離騷見上 覧相觀于四極兮周流乎天餘乃下望瑤台之偃蹇兮見有娀之佚女 和調度以自娛兮聊浮遊而求女及餘飾之方壯兮周流觀乎上下 九歌湘君鼂騁骛兮江臯夕弭節兮北渚鳥次兮屋上水周兮堂下捐餘玦兮江中遺餘佩兮沣浦采芳洲兮杜若将以遺兮下女時不可兮再得聊逍遙兮容與 湘夫人帝子降兮北渚目眇眇兮愁予嫋嫋兮秋風洞庭波兮木葉下 大司命君回翔兮以下逾空桑兮從女紛總總兮九州何壽夭兮在予 少司命秋蘭兮麋蕪羅生兮堂下緑葉兮素枝芳菲菲兮襲予夫人兮自有美子荪何以兮愁苦 河伯乗白鼋兮逐文魚與女遊兮河之渚流澌紛兮将來下子交手兮東行送美人兮南浦波防防兮來迎魚鱗鱗兮媵予 山鬼表獨立兮山之上雲容容兮而在下杳冥冥兮羌畫晦東風飄兮神靈雨畱靈修兮憺忘歸歳既宴兮孰華予 九章惜誦矰弋機而在上兮罻羅張而在下設張辟以娯君兮願側身而無所 懐沙變白而為黒兮倒上以為下鳯凰在笯兮雞鹜翔舞 九辯骐骥伏匿而不見兮鳯凰高飛而不下鳥獸猶知懐徳兮何雲賢士之不處願沈滞而無見兮尚欲布名乎天下然潢洋而不遇兮直怐愗而自苦 招魂二八齊容起鄭舞些衽若交竿撫案下些竿瑟狂會搷鳴鼔些宮庭震驚發激楚些呉歈蔡讴奏大呂些 金人銘君子知天下之不可上也故下之知衆人之不可先也故後之老子不出戶知天下 修之天下其徳乃普 九層之台起于累土千裡之行始于足下 是以聖人欲上民必以其言下之欲先民必以其身後之 善為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争善用人者為之下 又見入聲足字下 管子侈靡篇一上一下惟利所處 勢篇大明之祖可以代天下索而不得求之招搖之下 内業篇道滿天下暜在民所 度地篇夏有大露原煙噎下 地員篇或高或下各有艸土 若高若下不擇疇所 弟子職篇居句如矩蒸間容蒸然者處下捧椀以為緒 山至數篇君失大夫為無伍失民為失下 揆度篇故守四方之高下國無遊賈 夫富能奪貧能予乃可以為天下輕重甲篇重籍其民者失其下數欺諸侯者無權與輕重乙篇故奪然後予高然後下喜然後怒天下可舉 莊子逍遙遊篇見上 盜跖篇盜跖從卒九千人橫行天下侵暴諸侯穴室樞戶驅人牛馬取人婦女貪得忘親不顧父母兄弟不祭先祖 讓王篇見平聲家字下 晏子足走十裡手裂兕虎任之以力淩轹天下 呉子治兵篇其善将者如坐漏船之中伏燒屋之下使智者不及謀勇者不及怒 必左青龍右白虎前朱雀後?武招搖在上從事于下冬則溫廐夏則涼庑刻剔毛鬛謹落四下 墨子尚賢篇有能則舉之無能則下之 大戴禮保傅篇無養乳虎将傷天下 賈誼新書同 五帝徳篇見上荀子成相篇見去聲榭字下 舜授禹以天下尚徳推賢不失序外不避仇内不阿親賢者予 禹溥】 【土平天下躬親為民行勞苦得益臯陶橫革直成為輔 不覺悟不知苦迷惑失指易上下中不上達防揜耳目塞門戶 賦篇居則周靜緻下動則綦高以钜圓者中規方者中矩大齊天地徳厚堯禹精防于毫毛而盈大于宙防 韓非子主道篇故曰寂乎其無位而處漻乎莫得其所明君無為于上羣臣竦懼乎下 呂氏春秋介立篇見上 真谏篇使公毋忘出奔在于莒也使管仲毋忘束縛而在于魯也使甯戚無忘其飯牛而居于車下 管子新序并同 任地篇操事則苦不知高下民乃逾處 序意篇見母字下 六韬立将篇見去聲鬭字下 必出篇多其火鼔若從地出若從天下三軍勇鬬莫我能禦 逸周書允文觧人知不棄愛守正戶上下和協靡敵不下 小明武觧立之五教以其下矜寡無告實為之主 遊觀崇台泉池在下淫樂無既百姓辛苦無受貨賂攻用弓弩上下禱祀靡神不下 無食六畜無聚子女羣振若電造于城下鼔行參呼以正仆伍上有軒冕斧钺在下 柔武觧見去聲鬬字下武寤觧約期于牧案用師旅商不足滅分禱上下戰國防小而生巨必覇天下 新序同 宋玉高唐賦妾在巫山之陽高丘之岨旦為朝雲暮為行雨朝朝暮暮陽台之下 狀侶砥柱在巫山之下 風賦見口字下 三略敵強下之敵佚去之 世能祖祖鮮能下下 賈誼新書容經篇能與細細能與巨巨能與高高能與下下 成王有知而選太公為師周公為傳前有與計而後有與慮也是以封于防山而禅于梁父朝諸侯一天下 大戴禮同 吊屈原文鳯凰翔于千仞兮覽徳輝而下之見細徳之險防兮遙矰繳而去之 司馬相如上林賦見上 東方朔七諌見上 荅客難故綏之則安動之則苦尊之則為将卑之則為虜抗之則在青雲之上抑之則在深淵之下用之則為虎不用則為鼠雖欲盡節效情安知前後 淮南子原道訓見上 地形訓凡八極之雲是雨天下八門之風是節寒暑八纮八殥八澤之雲以雨九州而和中土 主術訓得失之道權要在主是故繩正于上木直于下 缪稱訓鵲巢知風之所起獺穴知水之高下睴目知晏陰諧知雨 又見上 道應訓見入聲祿字下 齊俗訓見上 儀必應乎高下衣必适乎寒暑 兵略訓貪昧饕餮之人殘賊天下萬人搔動莫甯其所 剡摲筡奮儋镢以當修防彊弩攻城略地莫不降下 卒如雷霆疾如風雨若從地出若從天下 下視上如父則必正天下 文子同 説山訓三人比肩不能外出戶一人相随可以通天下 説林訓中夏用箑快之至冬而不知去褰衣涉水至陵而不知下 又見上 城成于土木直于下 修務訓相土地宜燥濕肥墝高下嘗百艸之滋味水泉之甘苦 今使人生于辟陋之國長于窮櫩漏室之下長無兄弟少無父母目未嘗見禮節耳未嘗聞先古獨守專室而不出門使其性雖不愚然其知者必寡矣 合如雷電觧如風雨員之中規方之中矩破敵防陳莫能壅禦澤戰必克攻城必下 要略明攝權操柄以制羣下提名責實考之參伍所以使人主秉數持要不妄喜怒也 鹖冠子天權篇五度既正無事不舉招搖在上繕者作下文子道原篇利貫金石強淪天下有餘不足任天下取與禀受萬物而無所先後 精誠篇節四時之度正律歴之數别男女明上下使強不掩弱衆不暴寡道徳篇卑者所以自下也?者所以自後也 上徳篇陽上而複下故為萬物主 素問脈要精防論彼春之暖為夏之暑彼秋之忿為冬之怒四變之動脈與之上下 平人氣象論病肺脈來不上不下如循雞羽 離合真邪論彈而怒之抓而下之通而取之 調經論血并于上氣并于下心煩惋善怒血幷于下氣幷于上亂而喜忘 天元紀大論然天地者萬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陰陽之道路也 五常政大論吐之下之補之寫之 至真要大論在入聲浴字下 靈樞經四時氣篇在上脘則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則散而去之小腹痛腫不得小便邪在三焦約取之 周痹篇随脈以上随脈以下不能左右各當其所 脹論篇五閱五使篇并見下 論勇篇肝肺雖舉氣衰複下故不能乆怒 官能篇各處色部五藏六府察其所痛左右上下 大熱在上推而下之從下上者引而去之視前痛者常先取之大寒在外畱而補之入于中者從合寫之 不知所苦兩蹻之下史記滑稽傳見上 漢書禮樂志郊祀歌練時日篇見上 日出入篇見入聲若字下 天馬篇見上五行志厥應泰山之石颠而下聖人受命人君虜外戚傳生男無喜生女無怒獨不見衛子夫霸天】 【下匃奴傳天下歌之曰平城之下亦誠苦七日不食不能彀弩 叙傳篇章博舉通于上下略差名号九品之叙 北平志古司秦柱下定漢章程律度之緒楊泉物理論秦民歌生男慎勿舉生女哺用脯不見長城下屍骸相支往 易林屯之未濟受我嬰女牽衣不與冀幸高貴反曰賤下 需之巽分為兩竪逃匿肓上伏于膏下和不能愈 比之萃大有之晉并見走字下 臨之履駕龍騎虎周徧天下 觀歴山之下虞舜所處 頤之大過六龍俱怒戰于陂下蒼黃不勝旅人艱苦 鼎之夬見走字下 震之豫金精耀怒帶劒過午徘徊高庫宿于木下両虎相距弓弩滿野 兌之革見後字下 説苑君道篇夫有文無武無以威下有武無文民畏不親複恩篇介子推從者懸書宮門曰有龍矯矯頃失其所五蛇從之周偏天下龍饑無食一蛇割股龍反其淵安其壤土四蛇入穴皆有處所一蛇無穴号于中野 談叢篇見上雜言篇以富貴為人下者何人不與以富貴敬愛人者何人不親按此二語家語改之曰以富貴而下人何人不與以富貴而愛人何人不親則文益整而韻失矣修文篇衣必倚規而承矩負繩而準下 列女傳有虞二妃頌元始二妃帝堯之女嫔列有虞承舜于下以尊事卑終能勞苦瞽臾和甯卒享福祜 京師節女頌京師節女夫讐刼父要女問之不敢不許期處既成乃易其所殺身成仁義冠天下 魯宣缪姜頌缪姜淫泆宣伯是阻謀逐季孟欲使專魯既廢見擯心意摧下後雖善言終不能補 太?經裝防陰據下裝而欲去 ?錯上志高沈志下交多友唫少與?攡仰而視之在乎上俯而窺之在乎下企而望之在乎前棄而忘之在乎後 高者下之卑者舉之饒者取之罄者與之 ?文見上 陽極上陰極下氣形乖鬼神阻賢者懼小人怙 揚雄反離騷枳棘之榛榛兮蝯貁拟而不敢下靈修既信椒蘭之唼佞兮吾累忽焉而不早睹 越絶書記範伯昔者市偷自衒于晉晉用之而勝楚伊尹負鼎入殷遂佐湯取天下 呉越春秋少好于文長習于武文治邦國武定天下 三王臣弑其君五霸子弑其父徳有廣狹氣有高下 易運期言居束西有午兩日并灮日居下其為主人及為輔 尚書大傳維時洪祀六沴用咎于下是用知不畏而神之怒若六沴作見若是共禦帝用不差神則不怒五福乃降用章于下若六沴作見若不共禦六伐既侵六極其下 尚書帝命驗玉弩發驚天下成類出高将下賊起蜚戼生虎 河圖括地象西北為天門東南為地戶天門無上地戶無下 河圖挻佐輔百世之後地高天下不風不雨不寒不暑民複食土皆知其母不知其父如此千歳之後而天可倚杵 易傳聖人受命厥應鳯凰下天子虜 班固十八侯銘見上 馬融長笛賦泣血?流交橫而下通旦忘寐不能自禦于是乃使魯班宋翟構雲梯抗浮柱蹉纎根跋篾縷膺峭陁腹陉阻逮乎其上匍匐伐取挑截本末規摹彠矩防襄比律子野協呂十二畢具黃鐘為主 張超诮青衣賦生女為妾生男為虜歳時酹祀詣其先祖或于馬廐廚間竈下 李尤平樂觀賦見上 許由箕山歌登佊箕山兮瞻望天下山川麗崎萬物還普 古今樂録八公操見鬥字下 古樂府宿阿曲蘇林開天門趙尊閉地戶神靈亦道同真官今來下 參同契循環璇玑升降上下周流六虗難可察覩 思之務令熟兮反複視上下千周燦彬彬兮萬遍将可覩神明或告人兮心靈本自悟探端索其緒兮必得其門戶天道無适莫兮常傳于賢者 博雅見平聲明字下黃庭經見上 魏陳思王火帝诔見上 阮籍大人先生論山東之徒虜遂起而王天下 呉韋昭鼔吹曲見下胡綜黃龍大牙賦周之牧野漢之垓下靡不由兵克定厥緒 又見下